<p> 于文衣:一年级二班语文教师,优秀班主任。2005年毕业于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成为教师以来,一直以师德为本,注重修养;坚持学习,提高业务,关爱学生,勤勉教学,把“爱生奉献,家校共建,幸福从教”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p><p> </p> <p>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不管是防疫期间的线上教学,还是复学后的三尺讲台,于老师立德树人、爱生如子的初心依然滚烫。她很平凡,只是三尺讲台上的辛勤播种,只是一方书案上的默默耕耘,只是清风明月里的无私陪伴,只是青青校园里的尽职尽责,只是不负时代的砥砺前行!但她又很伟大,因为她有“紧跟时代、肩负使命,争做先锋”的时代担当,有“爱岗敬业、不懈进取”的奋斗精神,她是我们身边的先锋,就是校园里的英雄! 就是明德人中的先锋榜样。她用努力拼搏诠释青春之歌,用全心全意书写教育之梦。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的别样情怀。</p><p> </p> <p> 作为班主任,于文衣老师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疫情知识,提高家长对疫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给予了学生面对疫情的力量和勇气。每天第一时间做好学生的体温、接触人员统计,及时上报班级信息。在她的动员下,学生们用童心与抗疫“同行”,通过绘画、手抄报、抖音视频等各种形式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p><p> 这个假期,一场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在家上学成为新常态。她积极响应上级“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认真做好学生假期生活和学习指导,借助微信群、钉钉群、云视讯等平台,与学生一起同上直播课,仔细批改每位学生的作业,用鼓励的话语去寻找孩子的优点。利用榜样的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孩子,确保每一天的学习效果。她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活动,通过感恩教育,为学生奠基生命成长的基础;通过阅读带动,点亮学生生命智慧;通过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生命情怀……看到孩子们认真地完成家校本作业,积极地参与直播互动,展示一项项学习成果,她脸上总会出现会心的微笑。</p><p><br></p> <p> 并肩作战坚守教师本色</p><p> 一次特殊的疫情就是一场特殊的较量。作为教师,于老师虽未冲在抗“疫”最前线,但却助力在战“疫”大后方,她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应对疫情、有效主动学习。</p><p> 群策群力,资源共享</p><p>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集体备课就是“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以情感沟通情感”。疫情之下,作为教学常规的集体备课丝毫没有因空间的阻碍而耽误,在备课组长的指导下,于老师带领一年级语文组的年轻教师对新时期下的新型课展开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对所遇到的新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和分享,他们也相互学习网络答疑授课技巧,共享教学资源。</p> <p> 求同存异,因材施教</p><p> 为了确保学生在家里正常学习,有效实现网络教学,于老师坚持做到三多一机动。课前准备多,她除了有效利用学校提供的公共资源,还预设学生存在的各种知识问题,提前录制讲解视频;课中方法多,她随机提问、现场语音、当下录制、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各种方式的运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体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了因材施教,由于空间的限制,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朗读,生字书写及时评价。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作业特点,于老师灵活机动的使用着不同的群。由于时间、空间的特殊性,她一直努力做到同心战“疫”,坚持“在线”不“掉线”。</p> <p> 吃苦耐劳冲在前</p><p> 为迎接“开学条件核验”,明德实验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p><p> 在学校统一安排之下,全体教师在做好防护的同时,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劳动中。于文依老师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拖地、整理教室、冲厕所、清扫垃圾、擦玻璃……不怕脏、不怕累,扑下身子,忘记了辛苦,认真的做着每一项工作。脏活累活都能看到于老师的身影。一有空闲时间给学生线上指导,批阅。</p> <p>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前几天于老师的爱人因病住进滨州医院。她爱人做完手术后,她一边照顾病人,一边给学生线上授课。她的行为得到了领导和教师们的称赞。</p> <p>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她用实际行动书写认真和细心,展现一名教师应有的本色。在明德实验学校温暖的怀抱里,最幸福的是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孩子们的喜爱。她最大的愿望是给予学生最有价值的礼物——“爱”,慷慨和充满激情的爱,而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她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拥有姹紫嫣红的春天。</p> <p> 于文衣老师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染人。让我们带着崇敬的目光,致敬抗疫以来的英雄们。我们还带着发现的眼睛,聆听就在身边的榜样。榜样的力量与信念,滋养着我们的成长之路。</p><p> 于文衣,明德校园中的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