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京华烟云》有感

水木清华

<p>《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耗时十年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陆陆续续读了二遍,现将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感触记录下来。</p><p><br></p><p>一、教科书书中的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杀洋人,最后被慈禧太后剿灭。本书中从木兰一家从京逃亡回乡途中偶遇义和团,侧面描写了一下当时义和团的情形。貌似和《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有些相似的地方,梁山好汉在后期被朝廷招安和又被朝廷所灭;义和团也同样被慈禧太后利用和洋毛子干仗得罪了洋人,后慈禧太后收拾不了局面倒戈被剿灭。这是我以前不曾明白的。不过,文中流露出义和团的迷信、愚昧让人义俊不禁的同时,但又让人悲哀怜悯。义和团组织机构涣散,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甚至有人干一些拐卖女童的营生,这样的组织,即便慈禧太后不剿灭,估计也不得民心,长久不了。</p><p><br></p><p>二、森严的家庭伦理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华大地男人三妻四妾是完全合乎礼法的。林语堂先生通过描写姚思安的朋友曾文伯一家的日常生活细节,告诉我们那个年代妻和妾完全是俩回事。妻和妾是主仆关系,妾生的孩子都在妻的名下,是主子,可以和妻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妾是站在旁边服侍的人,顶多算是半个主子。这不由的让我想起这些年人气爆棚的宫斗剧,民间尚有这么森严的妻妾等级制度,更何况是帝王家。那些狗血剧情要么捕风捉影,要么子虚乌有。</p><p><br></p><p>三、作者林语堂先生通过木兰的眼睛,大加赞赏了一位妾的小脚,说什么“连日观之不厌,但觉其尽善尽美,何以如此之美,却难以言喻。一双不裹起来的大脚,把线条的和谐则破坏无余了。”按说林语堂先生也是接受过新思潮的人,这样的审美,的确让人匪夷所思。我又琢磨了一下,林语堂先生是深入地研究过《红楼梦》的人,甚至续写过《红楼梦》后四十回,会不会也是学习曹公明贬实褒的写作方法呢?</p> <p>四、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不自觉地将此书和《红楼梦》对比,当然,我说的是人物设置和故事情节。平亚病危,曼妮进京探望顺便完婚冲喜这一节中,曼妮刚到曾府,被安置在曾府一个较偏僻的住所,小憩时做了一个梦:荒废的古庙、皑皑白雪、棺材……难道林公也得想通过梦境预示“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结局?这又让我想起《红楼梦》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章,通过宝玉的梦境,预示了大观园中众儿女的命运走向。林公也是用的这种草灰蛇线,伏脉千里的手法?不过没多久,也就是曼妮进京后十多天,所谓的“冲喜”始终没给平亚病入膏肓的身体带来些许好处,在曼妮无可奈何的哭叫声中,平亚恋恋不舍地死在了曼妮的怀中。曼妮的梦境终于和现实重合,草灰蛇线,但伏脉也就是三五十里吧。曼妮梦境中最后到了玉树琼花的小岛,走进雕梁画栋的宫殿永明宫。这貌似一个的美好结局,曼妮还有什么柳暗花明的故事,到底预示了什么呢?</p><p><br></p><p>五、说一说曼妮和木兰。曼妮是一位缠过小脚的封建正统女性,没怎么读过书,循规蹈矩,从不越雷池半步。听到平亚病危的消息,义无反顾上京完婚,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情愿,完全不顾及年纪轻轻的自己将要孀居的后半生。万事有其必然,万事悉由天定,未来之事不知,但在她心里,从不怀疑困惑,生是曾家的人,死是曾家的鬼。我完全相信,这是封建正统女子的真实写照 ,悲还是叹?转念一想:幸福皆由自己的心定,无关旁人,曼妮认为按照自己遵守的伦理道德生活就是幸福也未可知,或许曼妮真是幸福的。这样我也就释然了。</p><p>木兰的父亲姚思安是接受过新思潮的人,木兰没缠过脚,受过封建正统女子的教育,也受过先进思潮的教育,名符其实的大家闺秀。到目前为止,我挑不出木兰一点毛病,美貌绝世,才华过人,蕙质兰心,理想的红颜知己和梦中情人。我相信,木兰绝对是林语堂先生心中最完美的女子,也是林语堂先生刻划的最耀眼的角色。</p><p><br></p><p>六、说一说小说中的反面人物银屏。银屏从小被卖入姚家,担负起了照顾木兰哥哥迪人的工作。银屏果敢泼辣,越矩背理和小说中塑造的其他文致清雅的女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银屏的结局相当悲惨:自缢身亡。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出身穷困潦倒,父母身亡,身世悲惨,只有伯父代为教养,被卖为婢,身份低微。其二,也是最主要的,三观不正。迪人是一个和薛蟠差不多的货色,她处心积虑勾搭迪人是为啥?为的就是姚府锦衣玉食的生活,她为了嫁给迪人不择手段,可比娼妓,居心不良。在得到迪人后,玩儿心机变着花样怂恿迪人向姚府要钱,打扮得花枝招展俨然贵妇,包藏祸心,甚至要利用迪人和孩子报复迪人的母亲姚夫人。人一旦失去了善良厚道的底色,结局肯定好不到哪里去。</p><p><br></p><p>七、早就听说《京华烟云》是仿照《红楼梦》写的,因此我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将俩者互相对比,我似乎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都拿梦境预示结局。梦是一个玄妙的东西,科学都无法做出确切的解释。如俩部小说都用了神仙下凡这一套说辞,还有文中人物对话的口气,特别相似,甚至还有姚思安居然说出了“世事洞明皆学问,行为豁达即文章”这样的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让我更加坚信这俩本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个时代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民族的故事……</p> <p>八 、再说木兰。木兰和暗香第一次偶遇,是由当时兵荒马乱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暗香悲情的际遇,在和木兰第二次不期而遇时扭转。暗香无意间到曾家为仆,而木兰娘家所居的王府花园里居然有一住处叫暗香斋,我琢磨暗香最后也成了王府花园的主人?暗香是纯朴善良的底层劳苦人民,认命,是那些受过封建正统教育、平生遭际实勘殇的女子唯一能做的。暗香本想安安稳稳做个仆人,而木兰却寻思让暗香做孙亚的妾,也就是曾家的半个主子。木兰的这一想法,让我惊诧不已。按照常理推断,从古至今,那些所谓的正室妻子安排丈夫纳妾,大多是迫不得已,谁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婚姻?暗香能干、善良……管理曾府,暗香是个好帮手……</p><p>这确实是木兰真实的想法。当然,木兰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实施,暗香就已经做了孙亚二哥经亚的正牌娘子,曾府正儿八经的主子。这让我一头雾水,是木兰不谙世事吗?直到木兰第二次准备给孙亚纳妾,我才确信,纳妾是木兰真心实意的。这让我陷入深思,我怎么才能理解木兰呢?</p><p><br></p><p>九、再说姚思安。在中国俩千多年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里,无论多么成功的商人,地位相对读书人还是比较低的。在这部作品中,姚思安姚老爷子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时空切换到现在,说成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也不为过。一身儒雅、心胸开阔、精明不失厚道,心怀家国天下……道家儒家这些中国古典哲学在姚老先生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呈现。林如斯女士转述父亲林语堂先生的原话是:身为女儿身,当学木兰也!我想说的是:身为男儿身,当学姚思安!</p><p><br></p><p>十、《京华烟云》这部作品反映了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中国悲情的社会现实,从义和团拐卖女童,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袁世、张勋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华大地风起云涌的抗日热潮……全景式展现了千疮百孔的中华民族从觉醒到崛起的心路历程……</p><p>军阀混战中的荒唐人和荒唐事、贪污腐败、卖国求荣……搞笑又悲情。</p><p>抗日战争爆发前,姚老先生对木兰说:日本和中国开战是避免不了的,中国打还是不打,得问曼妮。多么智慧的姚老先生,他深刻地明白,木兰深处上层社会,养尊处优,接受过新思潮,代表不了最广大民众的思想。只有曼妮,只有曼妮才能代表得了中国最广大民众的意识形态。</p><p><br></p><p>十一、政治立场:对于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的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看得出来,林语堂先生和国民党走得较近。只有黛云、环儿、陈三加入共产党,而关于这三人后续的篇幅基本没有,只有靠读者自己想象了。其余人比如文化界重量级的人物孔立夫,木兰和莫愁都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都加入了国民党,文中对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的描述篇幅较长,对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是持肯定态度的。多年来,我对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说辞颇感疑惑,作为一个政党的领袖,一个孙中山先生亲自提拔起来的总统,我深信,民族大义应该是有的。后来的若干年,我总想去中国台湾一探究竟,读一读中国台湾这方面的历史。</p><p><br></p><p>十二、关于林语堂。这本书截止昨天,第一遍我已经读完。对于木兰为孙亚纳妾这事儿,我似乎有一些理解了。从一开始读这本书,我是带着自己的喜好读的,比如守节,比如纳妾……一直以来,我对这些从五四运动开始就批判的“存天理,灭人欲”等等这些封建思想深恶痛绝的。我没有用一个博大的胸怀接纳,接纳一个和我不同另一个世界和者说另一种思维。这个世界哪有绝对的对和错呢?所谓的对和错,只是在特定的时空里一个相对的事情。而这一点,林语堂先生做到了,他像一个局外人,不带任何褒贬色彩来讲述这个故事……故事里的人和事,对与错 ,只有靠读者自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p><p><br></p> <p>十三、粗略读完第二遍《京华烟云》之后,我合上书,回忆里面的内容情节,整理了让我颇为震撼的几个细节,然后又打开书将它们找了出来:</p><p>(一)“在老北京,刹那和万古没什么区别。别处的数百年,在北平只是几段瞬息的时刻……老北京遭受异族的征服很多次了,但被征服者将入侵者征服,使之改而顺乎自己的生活方式。满洲人来了又走了,老北京不在乎。欧洲的白种人来了,以优势的武力洗劫过北京城,老北京不在乎……”</p><p><br></p><p>中国历史上所遭受外族入侵亡国灭种的危机,无论是五胡乱华还是蒙元、满清入主中原,中原汉人终在险中求胜,让华夏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外族入侵的历史中,满清统治中国最为长久,满族人的金戈铁马踏破山海关入主中原,然最终满族人承袭了汉文化,融合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即是文化的差异,从这方面说,是汉人征服了满人。</p><p><br></p><p>(二)“这块无字的石碑上,他读到了兴建万里长城的暴君的显赫荣耀,帝国的瞬间瓦解,历史的进展演变,十几个王朝的消逝……那块巨大的无字碑,是向人类文化历史坚强无比的挑战者。立夫说:你记得秦始皇怕死,派五百童男童女到东海求长生不死药吗?而今物在人亡。木兰说出迷一般的话:因为石头无情。”</p><p><br></p><p>石头因无情而永存,人因有情而消逝。这大约就是道家刹那和永恒的辩证关系吧。木兰在泰山体会到的大道运行规律,日出日落,生生不息,这个貌似和谐的规律,却蕴含着深深的恐惧,王朝更迭,瞬间和永恒……</p><p><br></p><p>(三)“他常说,人的运气和德行息息相关。人若有福气,一缸清水变白银;若没福气,一缸白银变清水。你的德行要享得起这个福。日本人没有统治中国的德行,所以也就没有统治中国的福气。即使把中国送给日本,他们也没有福气消受。”</p><p><br></p><p>这段话简言之:厚德载物。这是天地万物遵循的大法则,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之一。日本人想用武力征服中国,也就是想用他们自己低俗的野蛮文化征服天地万物遵循的大道,纯粹痴人说梦。</p><p><br></p><p>(四)“孩子,我信。由于你、你妹妹、阿菲和你们所生的孩子,我就等于不朽。我在你们身上等于重新生活,就犹如你在阿通阿眉身上之重新得到生命一样,根本没有死亡。人不能战胜自然生命,会延续不止的。”</p><p><br></p><p>这种朴素的生命观,也是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生命意识。生命的延续生生不息,死即是生,生即是死,顺乎自然,随遇而安,生命的形式在另一个人身上呈现,所谓的轮回大约就是生与死的辩证关系吧。</p><p><br></p><p>林语堂先生是国学大家,书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隐藏着深厚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不知道我这几点粗浅的见解能否契合林语堂先生本意之一二?</p><p><br></p><p><br></p> <p>十四、第一章里有关于道家养生方法的描述,颇值得研究一下。</p><p><br></p><p>“每逢他开始一段养生修炼之时,他总是住在书房里。子夜起来,盘膝打坐。在前额上,两鬓上,腮颊上,下巴上,然后手心脚心,要固定摩擦次数,然后控制呼吸,气沉丹田再运气,调理并吞咽唾沫,这样再刺激循环与控制呼吸之下,在深夜的寂静里,他能听到肠道里的气血,怎样循环,怎样汇聚到丹田。这种功夫要做十分钟,有时十五分钟,有时到二十分钟,这就是养气的功夫,在固定的时间,他擦擦手心脚心,但是从来也不过度,一到感觉奇妙之时,觉得气血周流,直贯俩腿,然后整身放松,躺下睡甜甜的一觉。”</p><p><br></p><p>我觉得这应该是道家采气的方法。丹田这个词在武侠小说中很常见,丹田分上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指印堂附近,下丹田则是指神阙穴周遭,准确说是神阙穴下方三指宽位置,神阙穴就是肚脐眼。我照着书中所说闭着眼试了下,不知怎么才算气沉丹田,当然这里说的气沉丹田是指下丹田。按我自己的理解类似深呼吸或是腹部呼吸,运气的时候尽量沉下心,按照自己的舒服感觉控制好呼吸次数频率。几分钟后,好像也有了一点感觉。看了几节瑜伽课程,练习中间的休息方法与这个极其类似,真是天下大道,一脉相承。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改天找个懂行的求教一下。</p><p><br></p><p>十五、关于牛太太的面相。</p><p>“在整个人群之中,木兰特别感觉到牛太太的眼睛,牛太太那老女人的正方脸,狭窄而低前额,长的嘴唇,宽而敏感的嘴,整个的脸看来是有权有势的神气,也就是所谓的马脸,在眼睛和嘴之间那一段相当的长,那样的脸,据说是精明的婆婆脸,也是掌权主事者的脸,清朝西太后的脸就是那样的。此等人都是精明强干,风度可喜,圆滑随和,但是一旦决心要抓住权力掠夺金钱,便如黄河决堤,天下无一物能阻止的住他。过去多少宫廷佳丽,其美貌虽远超此等女之上,但斗心机才智,则居于下方,终遭此等女人所诛除削减,又有多少王孙公子也遭到此等女人谋杀。”</p><p>不知这一段是不是故意指西太后,拿西太后的样貌比牛太太,暗示牛太太和西太后一样贪恋权势,心狠手辣。我自己脑补了一下牛太太的形象,一脸刻薄相,确实让人觉得不舒服。相由心生,由脸观心,由心知未来。牛太太的结局可想而知。</p><p><br></p><p>相学能够打破时空限制,穿越千年,那么必然有其经久不衰的道理。传统文化中相学学问是很深的,当然不可能像我这样粗浅和想当然凭感觉。一个人的相貌反应了他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而决定了其人生的走向。相由心生,相随心变,心变则命数就变,修心才是相学的核心。真有意思,这又和西方的心里学扯一块儿了。</p> <p>十六、谈及一下平亚的病。“孩子越是功课好,往往脸色越苍白,身体越软弱。那年的二月,平亚时时发烧,又像是流行性感冒。”这是平亚病症最初的表现,再结合文中描写平亚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多多少少有些多愁善感的成分,慧极必殇情深不寿,忧思过虑的人大多心脾肝失调,脸色苍白则气血不足,免疫降低,经常感冒也就顺利成章了。</p><p><br></p><p>“平亚吃了由治感冒常用的几剂兔儿草熬的汤药,发烧很快就痊愈了。在养病期间,他服用甘草阿胶豆蔻配制的丸药,很有效,把病治好了,但是元气损耗笋烧太大,白天困倦,四肢无力,这样过了一个月,再一个半月之后又去上学。”我百度了一下这几味药的功效,看看能否窥明一二。</p><p>兔耳草的功效:清热解毒,降血压。用于急、慢性肝炎,高血压,乳腺癌。</p><p>在甘草众多功效当中,我觉得平亚用甘草的病因该是这个:甘草可以补脾益气,甘草色黄味甘,气温益气,是补脾益气的常用药物,经常和党参、白术等补脾益气的药物一起使用,用于治疗多种气虚证,比如心气虚、心悸、脾胃虚弱等症状;</p><p>阿胶:血萎虚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p><p>豆蔻:开胃消食,缓解脾胃不和。</p><p>这几味药组合,看似是一个补药的方子,调理脾胃肝肾。元气不足,气血亏虚严重。</p><p><br></p><p>“快到四月底的时候,他又病倒,阵阵打寒噤,阵阵头疼,脖子发酸。的韩晶阵阵头疼,脖子发酸,父母以为流行型感冒又犯了,又给他兔耳草的汤药吃,一个礼拜之后才请医生,由于木兰家的关系,他们认识了那个蒋太医,他到了之后除了按脉,没说什么话,开了一服药,里面有桂皮,甘草杏仁好使人出汗。”</p><p><br></p><p>桂皮的功效与作用: 1温中祛寒:用于脾胃虚寒的胃脘冷痛,以及腹痛腹泻,常与干姜、附子同用。 2、温肾壮阳:用于肾阳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于肾不纳气的虚喘、气逆。</p><p>杏仁:止咳平喘、降低胆固醇、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润肠通便和减肥、抗肿瘤。</p><p><br></p><p>这几味药,又像是在补肾,用杏仁止咳,不知是不是结核病的前期。</p><p><br></p><p>下文中木兰推断这个药方是治伤寒初期的。据说伤寒是医生最怕的病,我仔细查了一下,这是一种非常缠手的病,病因复杂。再联系后来平亚的症状,时而发烧,时而发冷,张仲景对此病颇有研究,并博采众方著书立说,流传后世,被命名仲景伤寒。西医则称为肠炎。肠道属三阳经的范畴,而肝肾胰腺属于三阴经。人体的疾病都是阴阳失调的结果。个人认为疾病初期阳经之时还好治,细心调养,一旦扩展到阴经,则不好医治了。不久之后,平亚又觉得口渴,眼花,耳鸣,胸口发闷。口渴像糖尿病,即胰腺的问题,眼花胸口发闷则是肝脏的问题,耳鸣应该是肾脏的问题。平亚病人膏肓了,各个脏器都有问题。</p><p><br></p><p>“北京曾家接到母女启程的复电,因为她们最快要走十天,平亚那时已经病情危殆,已经显示出憔悴而衰弱,还是发高烧,脉搏微弱,偶尔呕吐,四肢发冷,他说肚子里寒痛,闷胀而虚软。由种种病像上看,阳经内陷已然侵入阴经,仿佛身体正在干涸,咽喉干,眼睛无神。这时医生不再用肉桂甘草等热药表内热,而是用平和性的药来温暖阴经了,因为已然看出是一种阴寒,是分泌器官功能不调,于是服用干姜、葱白、猪胆等熬成的汤药,但是病人情况越来越坏,于是开始服用猛药,里面有大黄,芒硝等。”</p><p>这段是平亚病情再次加重的情形。</p><p>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药毒的作用。</p><p>葱白的功效:发热解表,散寒通阳。</p><p>猪胆的功效:清热;润燥;解毒。热病燥渴;大便秘结;咳嗽; 哮喘; 目赤等。</p><p>这些用药关键是在止咳。平亚的病刚开始为肠炎,后来又老咳嗽,该是肺的问题。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是相通的,和五行相对应,里面精准的辩证关系,我并不知晓。只感觉平亚的病由肝郁起,之后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大黄和芒硝是清热通便的药,也大寒之药,除非重症,一般不用。因此我推断平亚的病应该是肝炎(这应该是西医的叫法,中医怎么叫,不清楚)、肺痨(西医叫肺结核)和仲景伤寒(西医叫肠炎)。</p> <p>(十七)谈谈莫愁。作为姚家最小的女儿,莫愁没有姐姐木兰那般光彩夺目,也比不上姐姐那般浪漫洒脱、灵动活泼,但她却是全书活得最透彻、最自在,也是最幸福的女子。如果说木兰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那么莫愁就是一位现实主义者。林语堂先生塑造的木兰太过理想化,不像真实的存在,而莫愁更贴近现实中真实的女子,可以抚琴,也可以煲汤,沉稳果敢,在那样的乱世中活得幸福怡然,一生安泰,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大智慧。举几个例子:</p><p><br></p><p>木兰和立夫等人去西山游玩,莫愁没去,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情况下将立夫的衣服熨烫的平平整整后交给立夫的母亲,虽然那时的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在莫愁这样显赫的大家庭里来说男女还是要回避一下的,更何况是熨烫衣服。</p><p><br></p><p>“我只是要替乾隆说一句话而已。即使普通的游客,都把自己的名字和诗句乱写在亭子上、悬崖峭壁上、庙墙上,为什么一国之王就不许写呢?……他毕竟是太平盛世的君王,提倡文学艺术,他的诗正好是太平盛世的点缀。宫廷体的诗就是那个样子。您不能说他的字怪,因为皇帝的字必须方正规矩。他的字圆润、丰满,结构方正,笔力含蓄在柔软圆润的轮廓之后,皇帝的个性理当如此。”</p><p><br></p><p>香山辩论,莫愁敢于出言反驳大家之言,申明自己的立场,字字玑珠,足见她是胸中有丘壑之人,只是日常藏拙不显而已。莫愁沉稳少言,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说什么,分寸拿捏恰到好处,难怪让立夫也惊诧了半天,甚至拿她和三国时期的辩手陈琳相提并论,莫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p><p><br></p><p>立夫被怀瑜陷害入狱,木兰出乎寻常的失态和大半夜到狗肉将军张宗昌办公室虎口拔牙的过激行为明显越过了大姨姐的界限,连孙亚都连翻吃醋和木兰大吵了几回,莫愁却像个没事人,从始至终都没有多问一句。姐姐木兰对立夫的情意,莫愁全懂。莫愁深爱立夫,所以她选择信任,她深信姐姐和立夫会恪守礼仪。莫愁对丈夫立夫于无声处显爱意。我想,这就是爱情和婚姻的至高境界。</p><p><br></p><p>立夫性情急躁,性格凌厉,在民国那个乱七八糟的年代惹出了不少的祸事,莫愁永远有耐心,用绕指柔将立夫从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林语堂先生说:“从姚思安处,木兰学到的是生活的大道,而莫愁掌握的是世俗的智慧。“</p><p><br></p><p>民国年代是个大染缸,整个社会思维凌乱。透过莫愁,看看民国年代那些传奇一样的女子,比如林徽因,比如张爱玲……抛开各自的成就,单说生活,林徽因将生活过成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张爱玲将生活过成了“形影相吊几度秋”,不得不承认,生活除了诗情画意,还有俗世的智慧。</p> <p>十八、《红楼梦》与《京华烟云》对照浅析</p><p>人物:</p><p>李纨~~曼妮</p><p>在《红楼梦》中,李纨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子贾珠的妻子,贾珠早夭,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典型的封建淑女贞女形象。她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清心寡欲安心抚养幼子贾兰。</p><p>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p><p>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p><p>判词中无法看出李纨的死因,但在原著中描述判词下方还有一张图,画着一个妇人悬梁自尽,旁边还有一盆兰花,兰花隐喻儿子贾兰。由此推断李纨是悬梁而亡。</p><p>《京华烟云》中的曼妮和李纨基本相似,甚至比李纨还要悲惨,至少李纨是嫁给了大活人。而曼妮嫁了一个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人,生活经历大体也相似,都有一个儿子。按照高鄂续写的后四十回有兰桂齐芳的说法,大约贾兰进士及第后又重振贾家,曼妮的儿子也在经历了亲人一个个被日本人杀害之后,跟随共产党抗日,振救国家于危难。二者异曲同工。林语堂先生设置了曼妮悬梁自尽的死法,是否在故意迎合《红楼梦》?</p><p>我虽然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尽可能解释曼妮是快乐的,但还是无法真心认同。所谓的程朱理学,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将宋后的中国女人极尽压迫之事,这些女子在这些吃人的礼教之下居然心安理得,毫无一丝反抗意识,我常常是悲哀不能自持的。我痛恨这些礼教,痛恨那些整天张嘴闭嘴女德的人。</p> <p>下面是林语堂先生的《著者序》:</p><p><br></p><p>小说者,小故事也。无事可做时,不妨坐下听听。</p><p><br></p><p>本书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既非维护其完美,亦非揭发其罪恶。因此新进甚多“黑幕”小说迥乎不同。既非对旧式生活进赞词,亦非为新式生活做辩解。只是叙述当时中国男女如何成长,如何过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成某种生活习惯,如何形成某种形成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城市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