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花渐落,日渐长,五月如约而至,五月因劳动而充实! </p><p> 从上学期就期待的微课培训学习因疫情打乱了脚步,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微课,选题、录制方式及操作流程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内心十分忐忑。微课要求时间控制在4-8分钟,对于一向容易“啰嗦”的我,在几分钟内我该如何做到条理清晰、目的明确呢?我第一时间请教了姚老师,姚老师忙完自己的工作之余,帮助我找微课视频熟悉流程。我在武汉教育云中查阅了一些微课资料,最终决定讲解一下《小青蛙》青字族教学。希望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清、晴 睛 请 情”几个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感受汉字的魅力。</p> <p> 这节课利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青字族汉字。通过认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青字族在读音上、字形上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青是声旁表音,加上不同的形旁表意,组成了不同的字。由于自己没有十足把握,每一次录制好后我都会听一遍,看哪些部分讲解的不透彻,能不能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第一遍语速太快、第二遍没趣味性、第三遍结合情境讲解……一遍遍录、一遍遍听、一遍遍进步,在摸索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这次准备微课比赛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应该有环节上的完整性,虽然展现的是一个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他也应该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尽管微课时间短,但内容要充实饱满,稳步前进,真正做到聚沙成塔,让学生学有所得。</p> <p> 五月有忙有闲!在疫情期间,大家习得的十八般“武艺”,在这次教学工作之余学校组织的“宅而有序 宅而有趣”活动中得到展示,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烘焙、烹饪、健身、种植……每位老师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我准备了两道美食分享给大家,冬阴功汤和糖醋虾球。</p> <p> 每天上午区大课做好听课笔记,过后与组内老师共同探讨直播课值得学习的地方,及不足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好在下午答疑课时有针对性性的进行讲解。通过检查作业发现,每个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不一样,区大课无法顾及到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我会在答疑课集中解答,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减轻父母的负担。我依旧坚持每天在群内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出现问题首先了解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无人监督,例如班上有一个孩子父亲晚班,老人不懂怎么教孩子,作业经常会迟交漏交,我与他父亲保持电话沟通,共同寻求解决办法,引起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的重视,经过几次沟通,作业完成效果较之前有进步。</p> <p> “蔷薇架下·清风明月·诗词共赏”活动,给了孩子一个展示的平台,孩子们纷纷展示了自己最喜欢的诗词作品,呈现出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上学期开始一直坚持让学生们朝读经典,让孩子们形成习惯,比赛时从服装到视频制作都精心设计制作,孩子们很用心。再利用答疑课在全班进行朗诵展示和颁奖仪式,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用经典熏陶气质、培养品德,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爱上古诗词。活动评比阶段也有家长的参与,纷纷给自己喜欢的作品点赞。</p> <p> 29号开展的“云端疫画竞拍乐,享六一”活动,以竞拍的方式让孩子们过一个不一样的六一,既能参与到紧张刺激的活动中来,又能为欣赏同学们的抗疫作品,让同学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p> <p>多想听听孩子们稚嫩的声音、看看孩子灿烂的笑脸,期待早日与孩子们重逢在校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