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五月,沈城杨柳飞絮,槐花飘香。冠疫虽未绝,季节照样更替。春渐远,夏已至。大自然的静好,让人们的心情从经历新冠疫情时的苦闷、压抑,逐渐平复、开朗。听说北陵公园有“网红绿头鸭”,约了友人前去拍摄。真是开心,不仅遇见绿头鸭一家子,还邂逅了育雏的麻雀和戴胜鸟。</h3> <h3> 喜欢摄影,却极少拍鸟。未曾料到,这拍摄竟会心生微澜。此后,又接连几次前往。只是因为,当我第一次亲眼所见,毛茸茸可爱的雏鸟,从嗷嗷待哺到羽丰离巢,不禁惊喜; 当绿头鸭妈妈寸步不离守护着她的孩子们的温馨画面,映入眼帘,不禁心动; 当每一次按动快门,记录麻雀和戴胜鸟每天不停地飞来飞去几百次,不知疲倦地捉虫捕食,喂养雏鸟,不禁感叹。爱,如此…… 这些精灵,让我为之动容!</h3> <h3>绿头鸭和她的孩子们</h3> <h3>瞧这一家子</h3> <h3>在妈妈的羽翼下 </h3><h3>妈妈的羽翼,饱含呵护,饱含温暖,饱含无怨无悔的付出…… </h3> <h3> 原本,绿头鸭妈妈有13个孩子。不知什么缘故,我初见它们时,只有11只鸭宝宝。</h3> <h3>再见时,6只……</h3> <h3>3只……</h3> <h3> 五月的最后一天,绿头鸭妈妈身边没有孩子。鸭宝宝们都去哪了?或许,有的在早几日遇天灾人祸夭折了; 或许,有的因为贪玩忘了回家的路; 再或许,有的翅膀硬了飞去了远方……养大孩子,有多难,个中滋味,只有鸭妈妈知道。孩子是母亲永远的牵挂。</h3> <h3>独自舞蹈</h3> <h3> 绿头鸭妈妈也飞走了。</h3><h3> 绿头鸭,感谢你和你的宝宝们,在这个难忘的2020年春夏之交,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为人们留下一段美丽的回忆。</h3><h3><br></h3> <h3>大麻雀与小麻雀</h3> <h3>为孩子们捕虫</h3> <h3>嗷嗷待哺</h3> <h3> 读过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曾经为老麻雀在庞大凶猛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勇敢而感动。今时,再为麻雀妈妈为养育儿女疲命飞奔而感慨。</h3> <h3>羽翼已丰,正待飞翔</h3> <h3>你是什么鸟?难得一见的“同框”</h3> <h3>戴胜鸟育雏</h3> <h3>《题戴胜》</h3><h3>唐. 贾岛</h3><h3>星点花冠道士衣,</h3><h3>紫阳宫女化身飞。<br></h3><h3>能传上界春消息,</h3><h3>若到蓬山莫放归。</h3> <h3> 广阔的蓝天,包容着母爱纯洁的光辉,衬托着戴胜鸟义无反顾的劳累,写在每片羽毛之间。</h3> <h3>外面的世界很精彩</h3> <h3>等妈妈</h3> <h3> 一双翅膀托起的分量,远不止嘴尖上衔着的一只小虫,而是孩子们的明天。</h3> <h3>小戴胜按耐不住想飞</h3> <h3>自食其力</h3> <h3> 老舍先生在他的散文《母鸡》里,这样表达赞颂之情: 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有了一群鸡雏。她伟大,因为她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我把这赞美,送给我拍的绿头鸭、麻雀、戴胜鸟母亲们。爱,如此平凡; 爱,如此伟大。</h3><h3><br></h3> <h3> 这一季的拍鸟经历,很难忘。然而,庚子年春夏时节的防疫、抗疫经历更是刻骨铭心。“今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正是我们对国家、对逆行勇士们给予我们的大爱最深切的感悟。</h3><h3> </h3> <h3> 后记,本篇发出时,正值“六一”儿童节。祝愿孩子们平安、健康、快乐、幸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