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样板团”开始第二拨创作修改,产生出了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平原作战》、《杜鹃山》、《红云岗》、《红色娘子军》等。七十年代中期,革命现代京剧《磐石湾》、《战海浪》;革命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也为奉为“样板戏”。这些“样板戏”连同钢琴伴唱《红灯记》和钢琴协奏曲《黄河》,成为当时少有的公演作品。</p><p>后来陆续出现的:革命现代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杜鹃山》、《红色娘子军》、《红云岗》、《磐石湾》、《战海浪》;革命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等九部作品,不在“样板戏”之列,而被称为“样板作品”。</p><p> 一一题记</p> <p>一、钢琴伴唱《红灯记》创作于1968年,改编自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1968年北京的民族宫剧院首演,由钢琴伴奏殷承宗,歌曲演唱钱浩梁(饰李玉和)、刘长瑜(饰李铁梅)、高玉倩(饰李奶奶)合作完成。1972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同名舞台艺术片在国内公映。</p> <p>二、钢琴协奏曲《黄河》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由洗星河先生谱曲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1970年元旦,由李德伦担任指挥,钢琴家殷承宗与中央乐团在北京首演一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审查钢琴协奏曲《黄河》,乐曲刚完,据说周总理当时曾兴奋地说:“洗星海回来了!”</p><p>1970年5月1日,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正式公演。</p><p>这部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上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入了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因为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较有影响的一首中国协奏曲。</p> <p>三、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1962年10月至1963年6月,闽南大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整整八个月没有下一滴雨。为了解救下游几万亩水稻田,龙海县榜山公社党委委员徐学文在群众支持下堵江截流,引水抗旱,“舍小家,保大家”,当地民间艺人据此创作芗曲《榜山风格赞》。榜山事迹经媒体披露后,极大激发了九龙江流域人民群众协力抗旱的斗争,“榜山风格”也由此发展为“龙江风格”。龙溪地区芗剧团创作了芗剧《碧水赞》,并在华东地区戏曲会演中获得好评。1963年12月,福建话剧团又根据九龙江的抗旱事迹,创作了话剧《龙江颂》,演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从1964年2月5日至3月15日的40天时间里,《龙江颂》剧组为首都各界演出达32场,观众累计近千万。周恩来、李先念、邓子恢等中央领导,曹禺、田汉等文艺界知名人士先后观看了话剧,并给予了高度评价。</p> <p>当话剧《龙江颂》和芗剧《碧水赞》在舞台上红红火火上演时,上海新华京剧团也看中了这个戏。在此之前,该团先后排演了《智取威虎山》和《海港》,舞台上已有工和兵的形象,正好缺少一台关于农民的戏。团领导一合计,决定将这个戏搬上京剧舞台。1964年,新华京剧团在话剧《龙江颂》和芗剧《碧水赞》的基础上编创了京剧《龙江颂》,剧中龙江大队党支部书记由老生演员李永德扮演。该剧一经演出,便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1965年,《龙江颂》作为上海剧目被选送参加了华东地区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p> <p>新华京剧团版《龙江颂》上演之时,正值江青大搞京剧改革。1966年5月,江青在张春桥陪同下观看了该剧后,很是欣赏,便对张春桥说:“这个戏,我要了!”“新华京剧团今后不能与这个戏再有任何关系!”江青此话一出,向来唯江青马首是瞻的张春桥便依言而行。《龙江颂》停演后,江青并没有急于上马,直到1969年4月8日,她才指令上海京剧团组建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剧组并投入排练,并提出“要把男支书换成女的……”于是,编剧人员按照江青的指示对剧本进行了修改,剧中主角也由男性变成了女性。女主角由李炳淑扮演。说来李炳淑还是原主角李永德的妻子,同事们因此不无调侃地说:“你们俩倒好,公鸡不叫母鸡叫,这叫肥水不外流啊!”</p><p>修改后的《龙江颂》大意是:1963年春,东南沿海(福建龙海)某地遇到特大干旱,龙江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到县里开会回来,向社员们传达了县委的指示,介绍了旱区的灾情,县委决定在龙江大队堤外堵江抗旱。九龙江地势低,旱区地势高,如果筑起拦江大坝,挡住上游水流,逼江水改道,就可以把水送到旱区。</p><p>197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同名舞台艺术片,在国内公映。</p> <p>四、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虽在所谓“八个样板戏”之后问世,但称得上是现代京剧中的一出“骨子老戏”。</p><p>1962年冬天,北京出版的《剧本》月刋1962年第10一11期上发表了一部话剧剧本,剧名为《杜鹃山》,作者是上海歌剧院的编剧王树元。剧本发表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文艺界的关注。很快就被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二团搬上了舞台,同年12月15日在上海徐汇剧场首演。</p><p>1963年7月,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也在北京上演了话剧《杜鹃山》,沈阳评剧团改编演出了评剧《杜鹃山》。之后,全国有许多话剧、戏曲团体纷纷搬演或改编演出,《杜鹃山》“火”了!</p> <p>1963年,为了迎接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举行,有两个京剧团不约而同地看中了《杜鹃山》,一个是宁夏京剧团,一个是北京京剧团。于是,在1964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上,令人瞩目地同时出现了两台京剧《杜鹃山》。这两台京剧各有千秋,相对而言,宁夏版的《杜鹃山》比较受欢迎,所以会演结束后,文化部指示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宁夏版的《杜鹃山》拍摄成影片。后来因为扮演柯湘(当时叫贺湘)的李丽芳被调到上海,担任《海港》中方海珍一角,所以影片暂时没有拍摄。</p><p>“文革”开始后,北京版的《杜鹃山》因为曾受到北京市委彭真、邓拓等人的支持,而被迫停演。但江青并没有忘记这个戏,1968年年底,她又授意北京京剧团重新改编、加工《杜鹃山》。经过多次修改,终于定稿。</p><p>修改后的京剧《杜鹃山》讲述的是党从井冈山派出柯湘到湘赣边界的杜鹃山,去领导一支农民自卫军。途中柯湘被捕,恰巧被自卫军营救,自此,柯湘担任了自卫军的党代表。她宣传党的阶级政策,团结群众,不断扩大武装。地主武装头子毒蛇胆勾结自卫军中的叛徒温其久,抓住了雷刚的义母,诱雷刚下山,妄图一举消灭自卫军。柯湘识破敌人毒计,主张用敌进我退的办法,会合主力,粉碎敌人的进攻。雷刚不听劝阻,莽撞下山救母,结果中计被捕。柯湘率尖刀班救出雷刚母子,清除了叛徒,改造了这支自发的农民自卫军。</p><p>1973年6月25日晚,修改后的京剧《杜鹃山》在北京工人俱乐部举行审查演出,周恩来、叶剑英、华国锋、董必武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1973年9月,京剧《杜鹃山》在北京正式公演。197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京剧《杜鹃山》拍摄成彩色电影,1974年5月23日在全国公映。</p> <p>五、革命现代京剧《平原作战》讲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一个初秋,日寇向八路军太行山根据地猖狂“扫荡”。我军主力为完成诱敌深入、各个歼灭的作战计划,特派排长赵勇刚率队插入敌后平原地区,在铁路沿线开展游击战,以牵制敌之援军龟田大队。</p><p>赵勇刚密切联系群众,英勇机智,紧紧地依靠以李胜为代表的基层党组织,依靠着张大娘、小英等抗日群众开展地道斗争,顽强打击日寇。破铁路、拔炮楼、烧粮库、炸军火……使龟田焦头烂额,不能进山,有力地配合了山区八路军主力全歼日寇,乘胜挺进平原。</p><p>《平原作战》是中国京剧院(中国国家京剧院前身),继《红灯记》后排演的又一部经典京剧现代戏,也是众多京剧现代戏中最为特殊的一出。</p><p>京剧《平原作战》成型于1965年。早在1964年,江青大搞“京剧革命”开始,她就下交给中国京剧院将故事片《平原游击队》改编成京剧的任务。而当改编任务刚刚完成,“文化大革命”的狂飙不期而至,未能上演。到了1969年,江青要继续扩大“文艺革命”的成果,准备改编创作新的样板戏时,京剧《平原游击队》被再次提及,但江青布置任务时不知是口误还是有意为之,说的是改编《铁路游击队》。最终,新的京剧剧本取名为《平原作战》。</p><p>197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平原作战》的京剧艺术片。</p> <p>六、1972年,中国京剧团根据同名舞剧移植创作了革命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由中国京剧四团首演。同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同名的彩色京剧艺术片。</p> <p>七、1961年,山东作家刘知侠根据沂南县聋哑妇女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它生动地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那种鱼水深情。小说发表后,山东省淄博市京剧团与青岛市京剧团一起协作,将它改编为现代京剧《红嫂》。</p> <p>后来山东省京剧团组成“红云岗剧组”,对《红嫂》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加工和提升,突出地表现了沂蒙老区人民对子弟兵的深厚感情,并改名为《红云岗》。1964年,进京参加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毛主席亲切地评价《红云岚》“玲珑剔透”。1976年,该剧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为电影。</p><p>现代京剧电影《红云岗》简介:</p><p>一九四七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重点进攻我山东解放区,我主力部队转移到外线歼敌。解放军某部排长方铁军在阻击战中英勇负伤,追赶部队时,昏倒在山路上,危在旦夕。地方党组织受部队委托,派人寻找未遇。敌人进入沂蒙山区后,为获取我军情报,命还乡团四处搜捕我伤员。</p><p>贫农出身的英嫂,上山挖野菜,发现了方铁军,用乳汁将他救醒,掩藏在红云岗,对他加以精心护理。英嫂与方铁军机智地与还乡团进行斗争,英嫂还说服胆小怕事的丈夫去东山送信。危机关头,村支书带领地方武装赶到,将还乡团全部歼灭。</p> <p>八、革命现代京剧《磐石湾》的前身为《南海长城》,根据赵寰同名话剧集体改编。1965年参加华东区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的第五轮,于6月14日由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演于中国大戏院,后又演于天蟾舞台。1966年6月后停止演出。1971年起,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重新编排此剧,剧名改为《磐石湾》。1974年7月,赴北京参加部分省市文艺调演,返沪后,8月在北京影剧院(今美琪大戏院)进行实验演出,1975年2月至5月再次赴京演出并定稿,1976年1月在上海北京影剧院(今美琪大戏院)正式公演。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75年下半年,将此剧拍摄成彩色戏曲艺术片,1976年1月31日起全国上映。</p><p>现代京剧《磐石湾》的主要剧情:</p><p>1963年的国庆前夕,磐石湾的民兵连长陆长海根据一把可疑的刀鞘,抓住了持刀前来接头的特务。陆长海胆大心细,紧紧抓住这个线索,终于从特务的口中得知了敌人的行动计划。准备接头的暗藏海匪裘二能感觉到势头有些不对头,便骗取了民兵海根的信任,借船逃出港口。陆长海通过对海根进行阶级教育,改变了战斗计划。长海的妻子巧莲思想麻痹,险些被乔装前来借船的特务骗过。巧莲的母亲警惕性很高,她揭露了敌人,以事实教育巧莲。陆长海追击并诱敌至狼牙礁,最后军民协助,将敌人一网打尽。</p> <p>九、革命现代京剧《战海浪》,讲述了新中国渔轮职工在惊涛骇浪中,奋勇抢救落水渔民的故事。原名为《踏破东海千层浪》,上海京剧院集体创作。参加上海市文化局、剧协上海分会主办的上海市1959年话剧、戏曲、杂技、评弹青年汇报演出,于1959年12月5日首演于人民大舞台,获得好评。1964年重新修改加工,是年2月12日演于中国大戏院,3月参加上海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5月22日更名为《战海浪》,演于人民大舞台,7月赴京参加文化部主办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1974年,上海京剧团《龙江颂》剧组重新修改加工《战海浪》,增加了与海浪搏斗时跌扑翻滚动作的难度和音乐形象。1976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电影。</p> <p>十、革命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是一部四场芭蕾舞剧。1973年5月16日,由中国舞剧团(现为中央芭蕾舞团)首演于北京天桥剧场。该剧是根据小说《红嫂》和现代京剧《红嫂》改编。197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同名舞台艺术片在国内公映。</p><p>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人敌!</p> <p>十一、革命现代芭蕾舞剧《草原儿女》创作于1974年,根据内蒙古优秀儿女龙梅、玉容小姐妹,斗风雪保护羊群的真实事迹,加进了阶级斗争的内容而编创。舞剧描写内蒙古草原朝克图大队少先队员一一小兄妹特木尔和斯琴,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不畏严寒、饥饿、疲惫,奋力保护公社羊群,英勇机智,不怕牺牲,粉碎了敌人的阴谋的英雄事迹。舞剧以新颖的芭蕾风格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观众耳目一新,1975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为彩色艺术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