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见四方山城

耕心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五月三十日的这个周末,随队和天一户外驴友去登东四方台山城。</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沿着乡间公路驱车从汪清县城出发到大兴沟西阳村,25个人换乘了村里的特色大奔~“豪华敞篷六轮四驱越野大四轮拖拉机”,一路龟行颠簸过4公里崎岖不平的山路到达山前。</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海拔956米的四方山城充满了神秘,先在半山放飞了无人机做了一个探寻,无人机视角掠过悬崖峭壁,掠过千年古城遗址,掠过自然界亿万年史前浩瀚历史,掠过此起彼伏的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大裂谷的壮观,亿万年间自然界变迁史里,人类社会也从4000万年的类人猿到如今历经着种种变迁。</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走进大自然,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春天,旅行的意义不在终点不在景色,而是在路上,若心植春天,便会花开四季;若心存山水,自会笑傲江湖。</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驴友们沿着齐膝深的柞树落叶攀爬到了一道裂谷要索降崖下,前面的先行队员找到崖边树木拴固好了崖降绳索,每名队员要在70度到90度山体以绳索为依托降下20米,抵达充满神秘感的高山湖泊底部探寻。有了几名男驴的示范,还有着接应,女驴友们也都大胆地沿着峭壁慢慢拽着绳索降落到谷底。</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们脚下是一个天井式呈凹型高山小湖,没有天一的向导引路基本找不到这里,湖底方圆大概三百平方米左右,山上冲刷下来的泥沙越来越多地堆积到湖底,四周山上浩大茂密的林木让这里充满了神奇,从四方山堡垒上流下来的山水都集中到了这个湖泊里了,但是奇怪的是,雨水再大这里的水位也不会涨,四周植被没有过被水蔓延过的迹痕,领队玉国告诉我,这里传说有个碗口粗的铁链子,雨大的时候拎起铁链子就会把水都排放走,我虽然没找到锁链,但我相信,苍天不负勤奋,一定是有着神灵在操纵着这条无形水链,护佑山下黎民苍生的风调雨顺。</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沿着山涧里干涸的河道攀爬,随处可见的两人合抱才能抱拢的古树是一道风景线,驴哥驴妹们边拍照边嘻戏边驴行在几百米落差的山涧里,户外驴行,拍照留影一定是驴友们的醉美,释放着情怀,陶醉在大自然的美色里。</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攀上悬崖,视野顿时开阔起来,我们置身红罗女练兵场遗址间,整个地下森林、石人、将军峰、虎望金蟾尽在眼底。 </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四方台山城历史有诸多的传说,我还是愿意遵从官方解读,吉林省政府颁布的《东四方台山城》解读的是:“遗址修建于辽金时期,约在公元926至公元1233年间,山城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约五公里,以土或石筑墙,……”</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们如今所见皆是腐叶枯枝千百年来掩埋千百年的岁月,留下凸凹着的轮廓痕迹,在心海的时光和年轮之间,空留下对前人的慨叹。如今的山顶几平方公里的平顶,大片柞树林挺拔地生长着,山野菜遍地。</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在山里的那片大草原里,天一驴友们躺在草地上摆出天一字样,飞起无人机给天一这份自豪点赞留影,天一户外踏遍汪清的名山大川,带给天一人的是愉悦、是健康、是勤勉,带给家人朋友的是欣喜、是平和、是希望,还有欣赏和引领。大家围着一棵树手拉着手,欢快的边唱边跳起来,空中的鸟儿,地上的牛儿在欢快地跟随着大家的节奏翩翩起舞。天一户外的驴友们互相都在意着,牵绊着,一起牵手走过了一山又一山。</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走在路上,随处可见的惊喜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机勃勃,走在路上,一切都活了起来,凭借着博大的山河大地找到大量的真实细节,真切感受到天地之博大广袤,走吧,蓬勃的山河迎面而来,又一一退去。</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这是五月的最后一天,你好六月,我们来了。三月人间暖,四月桃花红,从五月走来的我们,站在了六月的路口,然后共勉去吹七月的风,一起去听八月的雨…”</b></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