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一》

阳光^_^秀贤

<p>有些亲历的过往,不需想起;</p><p>有些流逝的光阴,不曾忘记……</p><p>我有个心愿,总想把这一生看到过和经历过的写出来,但因水平有限,始终没能实现…</p><p>今天就用照片展示的方式把我的所想表达出来,用以记录难忘的岁月,留给未来美好的追忆!</p><p>那时,我们豆蔻年华,纯真简单;</p><p>那时,我们风华正茂,青春无敌。</p><p>纯真永存、青春不老!</p><p>无惧无畏、无问西东!</p><p>那时,我们饱尝艰辛,千锤百炼;</p><p>那时,我们斗志昂扬,砥砺前行。</p><p>不断修行,百炼成钢!</p><p>热情不褪,心存感恩!</p><p>当年的青春是那样美好,</p><p>当年的年华是那样值得追忆!</p><p>谨以此美篇献给家人和亲友观赏!</p> <p>这是我出生以来的第一张照片,左边是5岁的我,右边是我的三姐。</p><p>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p> <p>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二张照片,第一排中间的就是6岁时的我。</p><p>记得这张照片是专门为在上海工作的爸爸拍的,听妈妈说,爸爸在上海想念我们姐妹五个,那天妈妈精心为我们剪头梳头,我们穿着爸爸在上海买的漂亮裙子和小皮鞋,头上戴着小红花,我穿的是双红色皮鞋,美的不得了。</p><p>感谢母亲为我们五姐妹的用情,给我们留下了这些记录当年真实的永恒。</p><p>1960年,我们姐妹共五个,大姐是我的姥姥抱养的弃婴,因大姐生下来就是先天性软骨病,她的妈妈又去逝,是善良的姥姥把仅10个月的大姐抱来收养。我的姥姥共生育了两个女儿,听说我的大姨22岁就因病去逝了,姥爷也早年离去,姥姥就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姐妹八个都是姥姥一手带大。</p> <p>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我用攒了很久的零钱带着三个妹妹去照相馆拍照,那天,我给六、七、八妹梳头打扮,为三个可爱的妹妹留下了这张美丽的少女倩影。</p><p>我家姐妹八个,每天姐看妹是常事,我经常背着妹妹去玩,背着她们房前屋后藏猫猫。还带着她们去离我家不远的幼儿园玩,去工人俱乐部台阶跳,还记得有一次我背着妹妹跳房玩,一不小心俩人都摔了个嘴啃泥,妹妹嘴可能用牙咯出血了,我回家还挨了一顿打。一桩桩一件件的童年轶事浮现眼前,蛟矿好多地方都留下了我们姐妹的童年记忆。</p> <p>1963年,我上学后的第一张照片。</p><p>红领巾,是先辈用鲜血染成的红旗一角,我们佩戴它,感到无比荣光。</p><p>我的这一代,是生在红旗下,在建国初期的困难中度过了童年。</p><p>童年给予了我们这一代,多多的酸甜苦辣。</p> <p>1968年,我13岁。</p><p>作家冰心说: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p><p>是的,我对此体会甚深,入灵魂!</p><p><br></p> <p>1967年12岁</p><p>我和邵秀芹的少女时代,两张笑脸带着稚气。</p><p>“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这真真梦梦的陶醉,也只有童年过了后,才见的真切,和回味无穷。</p><p><br></p> <p>1968年,我13岁。</p><p>我俩特别好,那时候我们俩家每年都养一头猪,我们经常一起去地里挖野菜、一起上山检蘑菇,一起捡煤核儿、一起挑水、一起玩耍,一起背着妹妹出去玩,</p><p>我俩总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太多的儿时回忆!</p><p>“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其实这个含泪,虽然带着苦涩,但更多的是对童年追忆中的激动,以及一去不复返的遗憾。</p><p>但这些,统统列入一个微笑中了。</p><p>回忆我的童年,岂止一个“含泪的微笑”能了得!</p> <p>我和秀芹同命相怜……那个年代每家孩子都五六个,稍有不慎就要挨打受骂,她的妈妈打人也可狠了!我俩在一起互相安抚,彼此慰藉。秀芹比我大一岁,从我记事以来我俩几乎是形影不离,一到过年就一起去她大娘家玩扑克,赢小鞭炮🧨。东北冬天非常寒冷,在家偷拿冻梨、冻柿子、过年蒸的冻干粮,一边走一边啃,啃上一口全是白茬……这就是那时的我们,苦难的岁月、真诚的的友谊。</p> <p>1969年,我14岁。我一心想去大连大爷姑姑家看望奶奶,大爷来信让我去。妈妈说啥也不同意,我绝食三天没有吃饭,当时饿的我眼冒金星,非得要去大连。后来妈妈就同意了,我高兴的去学校请假,因当时也不太上课,去工厂学工,老师准假后,我就回家准备东西,妈妈给了我四十元钱,当时去大连的火车票是13元1角钱,,妈妈让我给奶奶带了煎饼、黄豆、绿豆、豆粉,足足有四十斤,我可是第一次出门又是自己,结果拿着信封真的就找到了姑姑家。</p> <p>1969年国庆 我14岁</p><p>这是大连大爷叔叔家的哥嫂和弟妹</p> <p>我和表嫂、小解妹、连弟妹。</p> <p>1969年14岁小学毕业</p><p>一个如梦如画的时代</p><p>如今已六十五岁的我,再看这照片时,真真切切感叹:岁月弹指一挥间,以往的婴幼儿,现已行至暮年。童年时那充满好奇而雅嫩的双眼,现早已混沌矇眬,老眼昏花!</p><p><br></p> <p>1969年,我14岁。</p><p>文化大革命时期,胸前佩戴毛主席纪念章,戴着红卫兵的䄂章,高兴的留下这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我和我的小学同学</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左一邹艳华、王风玲、刘风云,第一排张秋燕、我和孙亚芹,可惜孙亚芹是当时轰动整个蛟河煤矿,妹夫砍杀姐妹俩事件时当场遇害。</p> <p class="ql-block">1970年2月,小学同学</p><p class="ql-block">我和藏玉环,记忆最深的是我上学的第一天,是玉环的爸爸送我们俩入学。玉环很老实从不多语,她老实到上课背手时同学抠坏她的手,她都不知道把手放在前面,都是我抱打不平告诉老师。外向的我每天都去找她一起上学,也算是她的护花使者。她的父亲总嫌我说话快喳喳喳,可她的父母还是很喜欢我的。</p> <p>1970年,我15岁。</p><p>我和我的同学管艳军、安风珍。</p><p>同学是一张不变的照片,虽然泛黄,在我们的心里,却依然如初。</p><p><br></p> <p class="ql-block">1970年,我15岁。</p><p class="ql-block">我和段秀英、王淑华、姚桂兰同学合影。</p><p class="ql-block">我最想感谢的就是段秀英同学,她是我的邻居,她家里就她自己一个孩子,她经常带好吃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爸爸打鱼晒的鱼干用油煎特好吃。总想去看看她,可事事难料,后来听说她丈夫去逝那天她喝药和她丈夫一起去了天堂团聚。</p><p class="ql-block">梦里看见的人,醒来记得去找她!</p><p class="ql-block"><br></p> <p>1970年1月22日,15岁。</p> <p>1971年7月,我16岁。我和同学刘风芹</p> <p>1971年5月14日,我16岁。</p> <p>至纯至真,所以像玉壶冰心,似银色月光,让人心生透明,魂魄温馨。</p> <p>1971年12月27日,我16岁</p> <p>1972年2月27日。</p> <p>1972年5月21日。</p> <p class="ql-block">1972年12月31日我17岁</p><p class="ql-block">学校战宣队跳新疆舞演出后留影</p><p class="ql-block">美丽的歌儿和舞蹈,</p><p class="ql-block">曾陪伴我们,</p><p class="ql-block">度过最美好的青春岁月。</p> <p>1973年4月2日。</p> <p>1973年2月13日。</p><p>她叫王凤云,王凤云和藏玉环一趟房,也是我的好朋友。</p> <p class="ql-block">1973年12月18日,大兴五中留念</p><p class="ql-block">小学六年毕业后,正赶上国家教委颁发实施九年一贯制,初高中合并四年。国家号召半工半读,我们为试点学校,从矿三中搬到离家100多里的大兴农场,半读半工寄宿在学校,一年多后又回六中毕业。在六中没有上过课,就是半工,我在医院实习半年学会了针灸、注射等,下乡学会了插秧,除草,还在老下盘、乌林立井、三井多次下井参加劳动,并去过机电厂圈线车间一个月。</p> <p class="ql-block">1974年3月11日毕业前夕留念</p><p class="ql-block">同学就像一杯浓烈的酒,晶莹剔透,此心永鉴。</p><p class="ql-block">当离别后,会细流涓涓、源远流长。</p> <p>1974年,大连留念。</p><p>学校提前毕业,同学们都忙着知青上山下乡的按排,我符合“五不下”的其中一条,便没有下乡,大连姑姑让我过去帮忙看文茂弟弟,在大连呆了三、四个多月。</p> <p>1974年,大连留念。</p> <p>1974年,大连留念。</p> <p class="ql-block">1974年12月,长春车站。</p><p class="ql-block">这是我毕业后,去大连帮姑姑看文茂弟弟后回家,二姐来接我在车站留影。第一次去师范大学,感觉特别好,当时还记得去二姐班级观看她和同学排练节目,节目是坐唱,好像歌名叫什么大娘,特好听。</p> <p>1975年6月23日。</p><p>这张照片是我和五妹带着她的小提琴各自拍了一张。</p> <p>1976年3月1日。</p> <p>1976年2月。</p><p>我和二姐三姐留念。</p> <p>1976年8月4日。</p><p>我和二姐留念。</p> <p class="ql-block">1974年 19岁</p><p class="ql-block">暮年的我虽然有诸多不堪,但我还是为我曾经的这几张照片叫好,它也是我悠悠岁月的起步而永恒!</p> <p>1976年5月12日</p> <p>1976年5月12日</p> <p>1976年5月12日</p> <p>1976年5月12日</p> <p>29岁留念</p> <p>1977年,我22岁。</p><p>这是我唯一一张在西屯棠李子树下和姥姥的亲切合影。这棵棠李子树🌳有我们姐妹太多太多的回忆,我们经常坐在树下听姥姥讲故事,也在这棵树下诉说着心里的各种开心和委屈,不管遇到什么事,经过姥姥的开导,心胸就会豁然开朗。姥姥的一生坎坷苦命,总是在忐忑中生活,哪怕心里浸满了的辛酸苦闷,脸上也总是会洋溢着慈祥的微笑,我从没看过她凶时的样子,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都微笑面对!一生视我们八个姐妹如命,我们就是姥姥的精神支柱。感觉姥姥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能出去走走亲戚散散心,我从小就经常跟着姥姥走亲戚,姥姥舍不得花钱坐车,领着我一路步行,累了就坐路边休息一下,有时我走不动了,姥姥用她矮小瘦弱裹着小脚的身体背我一会,姥姥领着我沿火车道去口钦、前河、马圈子、白石山、秋里沟。姥姥的故事可多了,总也讲不完,姥姥是个非常懂事理的人,我们用步行省下的钱买点东西或糖果🍬送给亲戚家的孩子们,从不空手进人家门。姥姥把我们八个姐妹抱大成人成家,她总是怕给我们姐妹添麻烦,一直到死还想着我们的利益。我可怜的姥姥啊!让我至今也无法释怀,您的伟大慈祥善良的大爱,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受益终身!</p> <p>1977年8月,在我家小院留念。</p><p>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这个小院里有着我太多太多的回忆,我们八个姐妹都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p><p>我们住的是公房,一趟房10家,家家都有一帮孩子,可热闹了。我家住最西边,在房的最西侧爸妈又接出了一间小房,姥姥、妈爸加上我们姐妹八个,11口人住在仅30平方米的房子里,姥姥和我们大一点的孩子住在一起,晚上姥姥常常给我们讲故事,我就是在姥姥的庇护下得到了很多温暖。姥姥非常能干,起早给我们做饭,晚上很晚才能休息,一个接一个的姐妹八个,都是在矮小的姥姥那瘦弱的怀里长大。</p><p>爸爸是名忠厚老实、技术超群的工程师,我小的时候爸爸就调到了上海工作。妈妈个子也不高,但她非常能干又能吃苦,为了家里能过上富裕生活,为了我们不再挨饿,为了能给大连的奶奶多邮些全国粮票,妈妈不辞辛苦到10里之外的万宝山开垠土地种粮种菜。妈妈每次去都挑着粪,兜里揣着玉米面饼子夹块咸菜,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河沟里的水,我们从小就常跟着妈妈去地里干活,播种,薅草,摘豆角,挖野菜,历历在目。妈妈种的菜品种可多了。吃不了就分给邻居们,但是得自己去背,我最害怕秋收时节了,那时妈妈就会按力分配,收割一捆捆黄豆后,妈妈就用腿绷绑在我们的后背上往家背,我最有劲了,前面还抱着一个大面瓜,这阵容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总盼着早点到家……就在这小院里有着我太多的回忆,有苦有乐。</p><p>我在家数于身体最好的,当然少不了干活,看见这个小院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小院中间那盘磨,煎饼是我家主食,一看到妈妈泡的两大盆两水桶的苞米碴子,我就眼晕,别人拉磨都说迷糊,主力就是我了,因为这个经常和妈妈吵嘴,结果肯定是受骂和挨打,我一边拉磨一边哭,经常是挑灯夜战,一拉就是大半夜,别人都睡觉了,只有我和五妹还有姥姥一直熬到最后,姥姥对我说的最多也最经典鼓励的话:“眼是懶蛋,手是好汉”,现在我又传给了小外孙家家。至今我都不愿意吃煎饼,那是小时候的怨恨!</p><p>由于妈妈做事太过偏激,想想我就泪流满面……难以释怀。</p> <p class="ql-block">我家小院留念,我是在这里出生,在这里出嫁。</p><p class="ql-block">从我记事开始,妈妈的脾气总是非常不好,家里的气氛也相当紧张,在家时我最不愿意听妈妈说话了,经常为了姥姥、为了大姐和妈妈争辩不休,家里的事我总爱遇见不平、拔刀相助,虽然我在家里干活最多,可妈妈最不得意我,所以挨打也最多。清楚的记得,我结婚的前一天,忘记为了什么,妈妈突然大发雷霆,骂得我狗血淋头,我也不示弱,嘟嘟囔囔往外走,妈妈拿起正在干活的剪子飞过来,当时后背鲜血直流,到医院缝了四针,我也恨自己记性太好,那些往事总在脑海里浮现,经常是眼泪浸湿枕头……</p><p class="ql-block">无论怎样,是妈妈给了我生命,把我带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我很感激妈妈!想想妈妈心里也是酸酸的,她一生勤劳,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自己从不吃好的、穿好的。</p><p class="ql-block">孝顺两字我只做到了孝,没做到顺。结婚后,我和父母住前后趟房,几乎每周都请爸爸过来吃饭,佐辰对我爸妈更好,爸妈也特喜欢佐辰,跟他总有说不完的话,我和佐辰只要一做点好吃的,就分别给姥姥、爸妈送过去,包饺子一包就是两盖帘,有点像大户人家似的,第一锅首先给姥姥送去,然后再给爸妈捎去,从没自己先吃过。尤其,爸爸去逝后,姐妹们又不在跟前,我也是百般的让妈妈幸福,蛟河大大小小的饭店妈妈几乎都去过,妈妈的生日我从没忘记,母亲节给妈妈买衣服、带她去饭店。我和爸爸妈妈,加上后来爸爸去逝和妈妈共同度过了57个春节,从小到大未曾离开过……我58岁后去了广州,姐妹们陪伴妈妈过年。</p><p class="ql-block">我不知不觉的也到了暮年,想想辛苦了一生的姥姥、爸爸妈妈,感叹不已!敢问谁能回头再度?</p> <p>1976年6月15日。</p><p>我和塑料厂印花车间的韩晶、林姐。</p> <p>1977年1月</p><p>我到塑料厂工作,和单位的这几位姐姐相处的非常好。</p> <p>1978年6月29日</p><p>在塑料厂时,我们也是三班倒,上班得带饭我们这群姑娘在一起可快乐了,有个姐姐叫李凤兰,我们关系可好啦!</p> <p>1976年11月11日</p><p>我和安英淑</p> <p>19977年12月9日</p><p>我塑料厂的好朋友安英淑,是鲜族人,我俩特要好,记得她领我去她家,还在她家住了一宿,记得她家那鲜族炉灶上的鲜族㶽大大小小的列一排,那大米饭做的油汪汪香喷喷的,至今再也没吃过比她家还好吃的大米饭,还有好吃的辣白菜等各种小咸菜,早餐是用大米饭嗄巴熬制的米汤,那味道我至今难忘。</p> <p>1977年12月13日</p><p>李桂芹是我家下坎的邻居,我和她也是很不错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我和单英慧、李淑琴、姚桂兰既是同学又是邻居,只要一有时间就凑到一起聊天,总有说不完的话,有忧愁有快乐所有心里话都一吐为快。</p> <p>1975年6月8日,我20岁。</p><p>李淑芹24岁高艳玲24岁~这是我去机电厂顶子车间做电焊临时工时的好朋友,那时三班倒虽然辛苦,但还是挺高兴,因为我能挣工资了。</p><p><br></p> <p>1975年6月15日,我20岁。</p><p>我和常立华大姐,后来听说常姐嫁到了常州。想起在顶子车间还有一个叫赵淑芹的姐姐她们都对我相当不错,那时粗细粮定量,我们上班都得带饭,我经常带苞米碴子放到汽锅箱里蒸,姐姐们看到后总是把大米饭和好吃的分给我吃,忘不了那个时候,真是想念她们。</p> <p>1975年6月20日</p><p>我和机电厂顶子车间的好姐姐们就要分开,即将走向各自不同的岗位。</p> <p>1977年7月我22岁</p><p>照片是我和妈妈去吉林江密峰,感恩救我并一路护送到医院的恩人后,在吉林北山公园的留念。</p><p>当时我在塑料厂上班,厂里有去吉林送煤的解放大货车,我和同厂仲伟连姐姐一同去吉林,就在去吉林江密峰的路上翻车,把我俩砸在有四吨煤的车下,车倒扣在一个斜坡上,我被甩在汽车尾部稍稍翘起的地方,通过罩煤的帆布空隙,能射进来一点光亮,我看到仲姐当时就晕迷不醒,心里害怕极了,想着我们是一起出来的,自己也不能独活,就将左臂伸了过去,为她在帆布下撑起一个透气通道,后来就听到帆布外有无数的人像冲锋一样不停的用手扒煤,呼叫声响成一片……还有些人踩踏在我的头上、身上,随着左臂剧烈的疼痛,我也昏了过去……翻车后至昏迷前的情景,至今在我的脑海里仍能清晰浮现,后来听说我是在去吉林的路上渐渐不省人事的……救助恩人们把我送到吉林附属医院,我在抢救室抢救了一天后苏醒,诊断左臂尺骨骨折,桡骨粉碎性骨折,韧带撕裂,神经受损……仲姐由于缺氧,头憋的变形,眼睛都快冒出来了,经抢救后慢慢恢复正常,仲姐头侧面清晰留有一个我的手表印,大夫说若不是我把胳膊伸出来给她透空气,估计早就天人永隔了,她的父亲也到家中感谢过我……</p><p> 这场车祸,我们俩都是大难没死啊……</p><p><br></p> <p>1977年7月</p><p>这是我和佐辰的第一次正式合影</p><p>看到这张照片我眼前便浮现出这一幕:车祸发生后在吉林医院睜开眼睛那一刻,看到佐辰满含热泪的脸庞,之后就是跑前跑后去联系最好的医院和最好的外科医生为我手术,第一次8点钟把我推进手术室,因为左臂损伤严重,没有知觉,几个小时后才推出手术室,全麻手术苏醒过来后我疼痛难忍,疼的我三天没吃饭,佐辰又忙着去找杜冷丁给我止疼,一年来经过两次手术的我,胳膊被穿上了一根长长的钢针,石膏拆除后,手臂只要一动,就从胳臂肘关节处滴血🩸一年中我尝尽了人间的痛……感谢爸爸在我有病期间到处找接骨药,找来偏方就给我打磨,爸爸是这个世界上最称职的父亲。</p><p>如果没有佐辰的细心呵护,没有爸爸的四处寻药,那段昏暗的曰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度过……</p><p>佐辰在医院里帮我洗脸梳头穿衣服,医院的医生护士人人都夸奖他,都羡慕我有这么好的男朋友。两次手术的折磨,都是佐辰在陪伴和鼓励我。公安工作忙,可他只要一有时间就来帮我按摩手臂,那些一桩桩一幕幕的温暖记忆,将伴随我们一辈子……</p> <p>1978年6月12日</p><p>这张照片就算是现在的结婚照吧!结婚登记后的留念。</p> <p>1978年10月2日蛟矿文化馆留念</p><p>1978年9月30日我结婚了,就算是旅行结婚吧!目的地是延边佐辰二叔家。这张照片是我在延边玩了两天后回家,在文化馆门前留念。</p><p>回忆起当时要准备结婚的那些日子,有太多的记忆刻在脑里,我们是真真切切地叫自力更生白手起家,没有收到两家任何钱和物上的赠予。结婚没有房子,还记得刚开始租了一个西屯的农房,我们收拾了一天,刷墙糊棚,没等干完一看满棚都是苍蝇,我说啥也不在这里租了,后来又在东屯租了个房子,每月5元钱。非常感谢邻居二哥王忠久,结婚回来时热情的去车站接我俩,还自告奋勇帮助打了一对沙发送给我们,我俩永远都忘不了这份情意。新站林场领导送给了我们一对箱子。我自己买了被褥的里、面,我妈给做成了被褥。我俩单位朋友还送了些生活用品,不到15平方米的租房,就算是我们的结婚新房,从此就算有了自己的小家庭。</p> <p>1978年10月2日</p><p>旅行结婚回来的当天,我和三姐五妹在蛟矿文化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结婚后不久我们就搬进了中岗的一间公房里,就是在这间小屋里,我10月怀胎顺产生下了娜娜,顿时家里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别人生孩子叫坐月子,我不知道什么是月子,那个年代男的只有三天陪产假,佐辰在公安工作,经常值班加班,当时又正遇上重大案件,两天后就上班了。罪犯伙同两个人从天窗盗走大量枪支弹药,老百姓整日惶恐不安,最后还动用了部队抓捕,牺牲了五人。</p><p class="ql-block">生小宝宝后,对于什么都不懂的我来说真的是太难了!那时我妹妹病重家里根本顾不上我这个产妇,离得很近的婆婆不知道什么原因始终不肯来,产后第三天我就开始自己做饭自己吃,总不能饿着啊,我像正常人一样收拾屋子、喂孩子、洗尿布、洗衣服,一切都是我自己完成……本该在月子里进补的鸡鸭鱼之类的食品,我一样都没吃过,那番情景只有和着眼泪💧就着饭一起咽下去了。我擦干眼泪💧看着可爱的女儿,默默地对要强的自己说,再大的艰难困苦都难不倒我!</p> <p class="ql-block">娜娜三个月留影</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生孩子国家只有57天产假,我休完57天,第58天就上班了,孩子没人看,只好找别人看,找到了我后栋房的邻居王嫂看,当时托费10元钱,我主动给了12元钱,希望她能好好对待我的宝贝,我和王嫂相处得很好,王嫂是山东人很实在也很善良,她们一家人对我们都非常好,我很感恩,经常送吃的和用的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娜娜小时候非常懂事,别看我当时有那么多的不易,我都不盼着女儿长大,她太可爱了。我们三口人过得很宁静也很幸福。</p><p class="ql-block">娜娜离奶奶家不足一百米的距离,却用了三年的时间才见到奶奶爷爷和爸爸的家人,我还清楚地记得,春节快要临近时,我公公突然来我家说让我们回家过年,我是个善良的人,仔细想想即使他们做的再不对,毕竟还是一家人,我就答应春节带着娜娜去看望他们。说起来我至今都深感莫名其妙,结婚后我们一直往来,过什么节我就送什么东西,从不落过儿,婆婆家的邻居也都经常夸我,奇怪的是我生孩子的头一天,还去婆婆家小坐,第二天生完孩子就去告诉他们后,当时我左盼右盼,可是婆婆一家人谁都没来,我万念俱灰。过了二十年后我才知道,说我生完孩子才报信,说是晚了。那我就当做是这个理由吧!我这人大度,不计较过去的事情,虽然在我的心里总有一道鸿沟挥之不去,但是我还是不计得失尽量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一切,现在已近90岁的公婆与我们之间相处很好。</p><p class="ql-block"><br></p> <p>当时我站在蛟矿独身大楼的阳台上抱着宝宝100天留影。</p><p>今天仔细看看,看到了中岗的大水楼子,还有当年的一商店,感觉到这张照片还挺珍贵的。</p> <p>和二姐一起去大连在沈阳南站前留影</p> <p>大连老虎滩留念</p><p><br></p> <p>大连星海公园和文茂留影</p> <p>大连留影</p> <p>七妹秀娟那年好像是刚刚毕业,我和佐辰带着妹妹来大连探望亲人和游玩,在长春换车时妹妹和佐辰的同事还登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车,我和佐辰抱着孩子心急如焚……正赶上那年辽宁一带发大水,铁路冲毁,列车开到大石桥,列车长就通知我们全体人员在大石桥下车,就在大石桥我们汇合了,见到妹妹又高兴又生气,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p> <p>大连</p><p>我、妹妹秀娟和姑姑合影</p> <p>我和妹妹弟弟们合影</p><p>这是大连姑姑家,还记得姑姑家住在智仁街,坐公交车在清泥洼桥上车第一站是劳动公园,第二站是武昌街,第三站就是智仁街了,终点就是老虎滩。</p> <p>大连市姑姑家</p><p>姑姑家门前有一块小空地,可能是在城市里住久了,这巴掌大的地方,姑姑像如获珍宝似的还种了点菜。</p> <p>年轻真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幸福一家人👪</p><p class="ql-block">在服装厂做出纳员时学会了裁剪衣服,娜娜穿的小警察服就是我做的,我还经常给女儿做各种小裙子,大家都夸漂亮。</p> <p>大连老虎滩留影</p><p>看到这张照片就想起了那年调往辽宁盘锦的事,佐辰档案都办到了盘锦法院,后来我说啥也不想去了,把档案又调回来后我们就去了大连。</p> <p>中岗的家留念</p> <p>娜娜和张玉福叔合影</p> <p>玉福和我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我们都很喜欢他,懂事的玉福仁义厚道还非常勤劳。他弱小的身体在井下非常能干,他没有父亲,家中重担全落在了他身上,他是个很孝顺的孩子。我们非常愿意帮助他,后来经过他的大爷和我们的共同努力,终于如愿以偿的调到了山东寿光车队,至今我们都保持着你来我往的亲密关系。</p> <p>在服装厂做的旗袍,还是第一次穿旗袍,美美的留下了这张年轻的倩影。</p> <p>我和美华文敏在蛟矿联办大楼合影</p> <p>娜娜的小样好可爱</p> <p>我30岁留念</p><p>我从小就爱干净爱清洁也爱臭美</p><p><br></p><p><br></p> <p>37岁留念</p> <p>1995年6月41岁留念</p> <p>我41岁留念</p> <p>1986年10月16日我32岁</p><p>这是我在服装厂和同事们合影</p><p><br></p> <p>1980年4月16日我俩都25岁</p><p>我和好朋友杨玉玫</p> <p>1989年3月4日中岗照像馆我34岁</p><p>我和盛春凤</p> <p>娜娜刚上一年级,暑假期间我们全家第一次来北京游玩。</p> <p>我们全家第一次在北京天安门前留影。</p> <p>爬长城</p> <p>游故宫</p> <p>颐和园</p> <p>北海公园</p> <p>动物园</p> <p>佐辰和同事来北戴河调查案件。</p> <p>我自费带着娜娜随同他们也一起来到北戴河</p> <p>天下第一关</p> <p>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p> <p>北戴河留念</p><p>去北戴河办经济案</p> <p>沈阳</p> <p>沈阳</p> <p>蛟矿的憩园</p> <p>娜娜的漂亮裙子是我亲手制作</p> <p>和六妹去大连看姑姑</p> <p>山东蓬莱阁</p> <p>爸爸妈妈来山东龙口帮妹妹带孩子,三姐和我还有妹妹来山东看望爸妈,小妹一家带我们游玩龙口。</p> <p>爸爸妈妈和我们四个女儿合影</p> <p>幸福的团聚,难忘的留念。</p> <p>年轻真好,再也回不去的时光。</p> <p>山东龙口</p> <p>西山中西地</p> <p class="ql-block">1989年7月</p><p class="ql-block">这是二姐三姐学校搬至长春前合影</p><p class="ql-block">大姐家缺席</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唯一一张全家福</p><p class="ql-block"><br></p> <p>娜娜10岁生日</p><p>娜娜和大刚哥、玉玉姐一起留下了这美好的时刻。</p> <p>吹蜡烛,娜娜宝贝你许的什么愿望啊!</p> <p class="ql-block">1992年2月份</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姐妹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欢度🧨春节。</p><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时间不能倒转,人生不能从来,悔恨没有好好珍惜那时的相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p> <p>和爸爸妈妈在蛟矿桥洞上面留影</p> <p>好可爱的孩子们天真烂漫</p> <p>我们相聚在秀娟家,吃着美味佳肴,品味着人生的美好,留下了这个场面,才使我们有了这幸福的回忆。</p> <p>蛟矿联办大楼春节灯会留影</p> <p>女儿来我的单位(市政公司)找我,在单位附近的橡胶坝留影。</p> <p>蛟河公安局住宅楼娜娜的房间。</p> <p>姐妹四个带着大刚、娜娜、孙涛游吉林江南公园。</p> <p>蛟河乌林大河</p> <p class="ql-block">1994年10月21日~难忘的日子</p><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一生辛劳,养育了我们八个女儿,今天是爸爸妈妈金婚50周年,我和佐辰一手操办自掏腰包,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举办了这次非常热烈的金婚仪式。姐妹们也从四面八方前来参加。仪式上请了乐队和歌手,哪容歌手表演啊,参加金婚的朋友们都给主持人传条,爭先恐后上台唱歌逗乐,爸爸高兴的合不拢嘴。女儿们就是想用庆祝金婚的方式让劳碌一生的父母高兴一下,现场效果特别好,当时在蛟河也算是史无前例。</p> <p>我们七个女儿女婿排列一队,主持人介绍,我们按顺给父母敬洒。亲爱的爸爸妈妈,四女儿女婿带着深深的祝福给您老鞠躬🙇‍♀️🙇</p><p>爸爸的一生虽没惊天动地,但您的壮举也足以让后人铭记,您是一名名符其实的工程师,工作兢兢业业,技术精益求精,为人处事诚信厚道,父亲的一生身教重于言教,父亲是父母的好儿子,是女儿们的好父亲。父亲的光辉伟大的大爱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 <p>外孙、外孙女们欢聚一堂,深深地向姥爷姥姥鞠躬。</p> <p>我们八个女儿,其中有好邻居小燕合影。很遗憾这里独缺五妹,我的五妹23岁时就因病离世了,我们一直都很痛心。</p> <p>爸爸妈妈和他的女婿们</p><p><br></p> <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和她的七个女儿们合影</p><p class="ql-block">这是爸爸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爸爸在办金婚四个月后的清明节早晨,骑车前往四十多里地的白石山给他的四叔上坟,快到地方时,可能是因为突发心梗倒在路边……爸爸您为什么这么快的匆匆离去😭😭😭女儿们还没来得急好好孝顺您,可怜的爸爸您才73岁就和我们天人永隔了……</p> <p>2006年4月23日</p><p>这是我参加大姐儿子的婚礼留念</p><p>大姐是我最敬佩的姐姐,别看她自小身体欠佳,在家里最能干活,是最会过曰子的能手,非常有大姐样,对我们姐妹从小呵护有加。记得挨饿那年一个冬天我和大姐去地里检冻白菜🥬,西北风刮得嗖嗖响,我冻的直哆嗦,大姐就让我躲到一个倒塌房屋的墙壁上避风,看到大姐在地里继续检,就这个情景我永远忘不了。我们姐妹都很尊重大姐,也愿意和大姐聊天。</p><p>大姐结婚后生育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一生勤俭持家,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非常爱干净,是一位伟大善良的母亲,嫁女儿娶儿媳妇做的都让人折服,不管大姐有什么事或一个电话,我立马过去帮助,因为大姐很弱势,我们也很欣慰大姐的女儿儿子都很孝顺。妹妹们忠心祝福大姐晚年健康幸福!大姐我爱你!</p><p><br></p> <p>和秀文妹一家在蛟河橡胶坝留影</p> <p>快乐的年轻时光</p> <p>送娜娜上警校,一家人好幸福。</p> <p>娜娜上警校前留影</p> <p>娜娜和姑姑叔叔合影</p> <p>北京大观园游玩</p> <p>崔坤、来奎老同学一起参加老人办寿留念</p> <p>去万宝山给父亲上坟的路上留念</p> <p>1990年6月10日我35岁</p><p>去潘家沟游玩留念</p> <p>1990年6月10日我35岁</p><p>去潘家沟游玩</p> <p>我和最好朋友文敏留念</p> <p>我和振凤、安明灿爱人留念</p> <p>蛟河交警大队门前</p><p>我们全家和文敏全家合影</p> <p>蛟河大街</p> <p>怡情源</p> <p>1998年怡情源正式开业</p><p>那年我43岁,是个从没想过、也不懂怎么做生意的外行,当时我在市政公司做财务工作,却鬼使神差的做起了人生第一个生意,记得在法院工作的文春华,非要和我一起做酒店,因文春华在蛟河曾做过洒店,在我说啥都不同意做时,小文子再三请求,我终于答应和他共同合伙做生意,做生意需要投资,当时大多数投资款都是我从自家亲戚朋友处借来的。还有基建工程,说起基建,我的六妹夫七妹夫在工地上跑材料,什么活都干,吃住在工地,为了给我节省费用,连车都舍不得打,步行或骑着自行车跑来跑去买东西,每天都住在店里,他俩对我的生意,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了他俩的支持,我才得有了坚定的信心,感恩两位妹夫,感谢姐妹借钱给我,那个阶段生意不好亏损很大,七妹秀娟看我上火,就对我说,如果亏了我的钱就不要了,三万多元钱是她当时的全部积蓄,妹妹的一句话温暖了我们全家,还有二姐三姐六妹,你们对我的爱让我感到那么亲切那么温暖,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并体会到亲情的温暖。</p><p>连赊带借先后我俩共投入了70多万元,当时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饭店和洗浴中心在8月份就这样开业了!</p> <p>让我没想到的是,开业后文春华只和我合伙做了三个多月,因他当时有难言之事,就解除了合作,开业后的三个多月,生意不好,每月都亏损,他一走,我还得还他的投资,如我再放弃,对于我来说天文数字的投资怎么还?我自己一无所有倒好说,可坑的是亲人们从牙缝里攒的钱,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好好做下去,面临的巨大困境可想而知,比这更遭的是我什么都不懂,那个时候我整夜难眠,擦干眼泪💧我得继续做啊!现在想想,我都敬佩当时自己的心胸竟有那么强大!</p> <p>为了看店,我俩不得不搬到刚装修的店里住,那时也不懂什么是甲醛超标,大概八平方米的小屋我们一住就是五年,娜娜那时刚去吉林念书,放假回来帮我经营店,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缺吧台她站吧台,缺服务生她就当服务生,有一年春节前大装修,服务生都赶着回家过年🧨大年初六正式营业,三层小楼就我们一家三口还有我的六妹夫住,为了不单误年初六营业,我们就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收拾布置,那时我感冒还发着高烧,我一步一哼哼,边跪边倒退着用抹布擦每一节台阶,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就是这样坚持干到了凌晨三点,初六终于能正式营业了。怡情源留下了我太多太多的辛酸和往事……</p> <p>洗浴中心第二次重新装修,每一个包房都是我和娜娜不分昼夜的辛苦布置兼打扫卫生,佐辰和我六妹夫干我们干不了的活,他们更辛苦(正赶上春节放假),经过共同努力,我们大年初六如期营业啦!</p> <p>姐妹们带着全家在怡情源过年🧨合影</p><p>怡情源有着我们全家和亲人们太多的美好回忆,我们在这里过了五个春节,姐妹们在这里团聚,孩子们在这里嬉闹玩耍,尤其妈妈一提起怡情源,脸上就泛着光芒,特别喜欢在这里小住,妈妈得了健忘症,但她从不忘那里给她的快乐。</p><p><br></p> <p>怡情源门前的河堤公园妈妈和二哥留念</p><p>妈妈对怡情源的感情最深了,非常喜欢这里。</p><p><br></p> <p>大年初一我的生日</p> <p>在这里留下了孩子们天真雅致的脸庞</p> <p>妈妈最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小院。</p> <p>姐妹们对怡情源的感情最深,怡情源也曾给我们姐妹留下了很多的美好时光。</p> <p>这里也给孩子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p> <p>我和我家小经理</p><p>感谢迟磊对我所付出的一切,我们之间的感情永远铭刻在心里。</p> <p>和小妹秀文留念</p> <p>孩子们在KTV包房跳起了舞</p> <p>娜娜的生日</p> <p>娜娜的生日</p> <p>好朋友们在怡情源的留念</p> <p>同学们在怡情源的留念</p> <p>同学们只要相聚,就在这里聚集。</p> <p>我和娜娜去天津游玩</p> <p>天津步行街</p> <p>七妹秀娟家留影</p> <p>长春和二姐留念</p> <p>大连玮玮妹妹家</p><p>自姑姑、大爷、叔叔去逝后,我有好多年和大连没有了音讯,他们都换了住处,经过查找,来到了久别的玮玮妹妹家。</p><p><br></p> <p>我的爷爷奶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爷家,三叔家、玮玮和文茂是姑姑家的儿女。缺席一个小强弟弟还有成群弟弟以离开人世外,都到齐了,姑父也在其中,玮玮盛情款待了我们兄弟姐妹一大家,可以说这也是大连的兄弟姐妹唯一一次相聚。</p> <p>我还有娜娜和大连的兄弟姐妹全体合影</p> <p>我和大连的兄弟姐妹合影</p> <p>姐妹合影</p> <p>姐妹合影</p> <p>我和大连的三兄弟合影</p> <p>我和小顺弟</p> <p>姐妹合影</p> <p>佐辰全家合影</p><p>佐星和小红婚礼</p> <p>公安局住宅楼</p><p>娜娜上学前和佐辰弟妹合影</p> <p>蛟矿饭店</p><p>娜娜上班第一次领工资请全家人吃饭,给奶奶过生日🎂饭后全家合影。</p> <p>2000年10月</p><p>在大连住了五天返回蛟河 ,我请姑夫坐飞机到长春龙嘉机场,这也我和娜娜第一次坐飞机,小有激动。</p> <p>2000年10月 我45岁</p><p>大连机场</p> <p>我和文茂弟弟合影</p> <p>我们和姑夫在长春二姐家留念</p> <p>2000年10月</p><p>大连姑父在怡情源和家人合影</p> <p>2002年5月</p><p>大连姑夫带玮玮、文茂全家第二次来怡情源,一大家人合影。</p> <p>2002年5月我48岁</p> <p>姐妹们过年相聚在一起</p> <p>长春市长影世纪城</p><p>娜娜请姥姥和我们一大家人,参观了电影城。</p><p><br></p><p><br></p> <p>2002年5月长影世纪城</p> <p class="ql-block">2005年吉林敦化</p> <p class="ql-block">人生很渺小,生命很脆弱。&nbsp;</p><p class="ql-block">有太多的失去,真的猝不及防,真的不由分说,我们还是好好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吧!</p><p class="ql-block">亲爱的亲人,感谢你能从头至尾看完。真心感谢🙏爱你们❤️</p> <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12日</p><p class="ql-block">三哥李清良看了这篇美篇,情深意重的一段感言,我觉得非常好👍我要把三哥的这一段话粘贴上来,留做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认真的看过了。你以照片时间先后的排序,展示了那个年代的情景。记录、叙述了与自己同龄人的生活经历,表达了自己的过往心声。字里行间流露出你对亲人的眷恋,对孩时情谊和青春年华的不舍……是啊,人就像彩虹桥一样,从日出爬坡升起到下坡日落终结,这该就是人生吧!</p><p class="ql-block">你的回顾把我也带回了那个年代…中岗38栋10号;门前大杨树;院里的盘磨;咸菜缸;木板仓房;偏杉小屋;从很早认识你们到今天历历在目,让我真的有所感慨,真是:家亲相识几十年,彼此牵挂至今天。风华正茂已过去,青丝白发转眼间。小娟小满仍呼唤,情份依然呗甜绵。其实并非俺执着,且因你们很值得。今日此时又倾诉,愿望再伴二十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