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光泽月山巷—承载着一段辉煌历史的光泽农械厂宿舍大搬迁

夏荷听雨

<p>刚参加工作时的老万叔,标准的工人阶层代表,一位特别和谒可亲的长辈,90年代我们常常跟随他去河畔、小溪钓鱼。早年光泽农械厂副厂长,之后调往经销公司、燃料公司,再之后调任铸钢厂副厂长直到退休。</p> <p>老万叔家有“五朵金花”,老大是我师母,老幺是我同事,她们一家也是农械厂千万家庭的代表,发黄的旧照片,是否也勾起了厂区人同一时代的记忆,难以忘怀的旧日时光。</p><p>月山旧影蕴杉城,</p><p>曾几何时战鼓鸣。</p><p>谢幕退迁情难舍,</p><p>朝思暮想梦中萦。</p> <p>她们都是当年幼儿园老师,也是农械厂的一员,时光不仅是一串代码,在时光隧道中,一张张照片不就是其中奔涌的浪花,连接着充满信心的未来。</p> <p>收藏过去,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岀发。</p> <p>往事是一帧用岁月底片洗岀的黑白照片,有着“只能意会”的内涵;是心香一瓣,散发着淡淡持久的幽香。往事使我们永远心系,永远梦萦,永远珍爱。</p> <p>月山巷与所有的巷子不同,这条不是窄小的巷,而是一条宽阔的马路,蜿蜒的坡段曾经热闹非凡。步行月山巷见得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单车了,骑单车成了一种时髦,中青年人骑,老年人和孩子们也骑;大街上是单车,巷里也是单车;“叮铃铃……”的声音塞满耳际。</p> <p>上班时,从各条宿舍小巷飘来的自行车汇聚到这条坡的林荫道上,然后分流到文昌路(大家习惯称后街或后马路)的各个车间。</p> <p>最惹眼的要数女工了,那时的女工们身材都很苗条,骑车的姿势像滑翔在空中的燕子,轻盈流畅地从你的眼前穿过。女工们骑成了“燕阵”,在你痴痴的来不及眨眼的瞬间,她们迅速地从坡上飘逝,这种独特风景成为充满诗意的回味。</p> <p>月山巷走出来的人好奇我们拍摄什么?一句询问打断了回味的思绪。</p> <p>这里有着一座小学—实验小学文昌校区(原县二小,也曾叫红卫兵小学),还有众所周知的光泽农械厂,70-80年代的一家国企。</p> <p>红卫兵小学校运动会</p> <p>看到这栋宿舍就让人有种温馨的感觉,就觉的有四合院的味道。而后,小青告诉我她家住1栋,特别怀念儿时的时光。那时候厂里是真的红火,厂里子弟小时候上托儿所、幼儿园都是全免费的,每天还供应牛奶,父母上班的劳保鞋,家里用的盆等很多日用品都是厂里发的,厂里女神级美女特别多,很多都是大城市来的知青,又时尚又洋气。</p> <p>现在已很难见到那场面,一下班整个农械厂坡上人山人海,厂里的蓝球厂,露天电影院如今还历历在目,食堂也非常红火,那时家家户户都去食堂蒸饭蒸菜买馒头、包子,小孩们专做去蒸饭、买馒头这些事儿......</p> <p>地处闽北山区的光泽县也曾属于一座工业小城,“小小光泽县,东边敲锣西边听的见”,然而却有着让大家无比骄傲的农械厂、联纸、储木厂、灯泡厂、机床电器厂、化工厂、香料厂、汽配厂、印刷厂、氨厂、化机厂、棉纺厂、水泥制品厂等等,工业文化沧桑厚重。</p> <p>70-80年代的工人,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可以享受退休、福利分房、发粮票吃供应、看病不花钱。一个人参加工作,对家庭来说是一件庆幸的事,这意味着增加了家庭收入,一生有了依靠。可以说,只要进了工厂,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有工厂负责,工人的身份成了当之无愧的“老大哥”,非常令人羡慕。然而,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工厂并没有让大家衣食无忧。改革开放后,光泽的工厂日渐萎缩直至“全军覆没”。眼前的农械厂宿舍,自然己失去了往日风釆。</p> <p>农械厂宿舍要搬迁了,厂区工作过的老工人,从年轻到白头,在此读书、恋爱、生儿育女,在此呱呱落地的孩子们,对老宿舍有着依依不舍的情感,厂区情结不言而喻。</p> <p>听到厂宿舍拆迁已经开始,年近五十的老工人纷纷返回整理着旧物。这里是他们的出生地,一步步踩着阶梯爬着坡长大,这里有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和少年时光,走在月山巷厂区宿舍里,回忆它最初的样子,在大家的记忆里复原。</p><p><br></p> <p>这位工人师傅指着门口的树、花草说:今后再也不能这样随心所欲的种这些花草、蔬菜了。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不舍。</p> <p>一棵树的情结,不舍的心情树肯定知道。</p> <p>小朋友也只能最后在这玩耍奔跑几天了,旧宿舍将来是否会留存下记忆不得而知。</p> <p>小巷杂乱不堪,门对门,户对户,咫尺间,仿佛看到邻居们边忙着手中的活,边聊着家常里短,依然能感受到邻居之间的那份情谊和温暖。</p> <p>几个阶梯也能让人感受到农械厂曾经的辉煌</p> <p>月山巷211号,是谁曾经的家?这一家人而今又在何方?</p> <p>房子已是人去楼空,然而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怀念,老房子的残垣破瓦,留下疮痍一角爬满老房子的青苔,晒着暖和的椅子,都会是我们魂归四海的美好回忆......</p> <p>又一位大姐从厂区宿舍下来,询问我们是否也是农械厂子弟?</p> <p>每位见到我们的人都对我们充满好奇,其实我们内心也有许多的问题,因时间关系无法询问的太多。</p> <p>这排宿舍住了谁?多少个家庭在这生活了?这排宿舍在农械厂鼎盛时期大约1978年兴建,当时多少人羡慕在农械厂上班的工人,在此分到房的家庭。</p> <p>光泽农械厂厂区子弟们快来认认是否有你的家?当年的技术骨干今在何方?当年的厂花如今是什么模样?当年的帅哥是否风釆依然?</p> <p>在12岁时,曾经跟大姐来过金兰姐家做客,那时觉得工厂很大,宿舍一排接一排,宿舍门口的操场特别宽敞,夏天大家都搬着小板凳在门口纳凉。</p> <p>英子家曾是空军后勤部的,空后也在这附近,她家也曾住着这样的连排宿舍,空后大院的孩子也有着许多美好的记忆,随着拆迁散落天涯。</p> <p>初次见面的何颖,也许她就是当年的厂花,让我给她也拍几张照片留念,确实最后的留影希望能伴随着她往后的日子,每当回望时,曾经的美好会一遍遍回放。</p> <p>依依不舍,心中惦念老房一砖一瓦, 一门儿几扇窗,样样情难忘却,割舍不下。</p><p><br></p> <p>与其说整理,还不如说是放不下曾经的过往……</p> <p>菜盖里,</p><p>是不是有很多妈妈的味道?</p><p>是不是有太多的回忆,</p><p>沉淀在这些旧物之中。</p> <p>多少岁月已流走,</p><p>而带不走对老屋的记忆。</p><p>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p><p>犹如逝去的青春不在复返,</p><p>只有老屋依旧,</p><p>诉说着时光不老的神话。</p><p><br></p> <p>谁家?</p><p>“斯是陋室,惟吾德馨。</p><p>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p><p>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p><p><br></p> <p>谁家?住在这儿?你说说看,心里不是滋味,人都念旧,许多在远方的游子无法回来与此地告别,拍几张照片留念一下!感叹一下!与大家分享一下吧!</p> <p>从今往后,像这样坐在门口都将成为奢侈,静静的坐着,静静的作别。</p> <p>前方高高的水塔,可算是农械厂的见证人,几十年如一日陪伴着工厂,见证了工厂的整个发展历程、兴旺与衰败。</p> <p>春联依旧鲜艳着,“总把新桃换旧符”,明年的春联将贴何处?</p> <p>光荣之家,这家的儿子参军入伍了,保家卫国,好男儿!</p> <p>又见炊烟,只能是记忆了……</p> <p>回家</p> <p>大叔江苏人,农械厂员老级的老领导、老师傅,可以看出是一位闲不住的人,门口种了非常多的花木,感叹这些花草无法再与之相伴,热情地叫我们拿些回家种,内心特别想能帮他把花木卖出,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过来买几棵。</p> <p>舍不得拆掉老屋,好像失去了一份寄托,舍不得搬迁,犹如失去了一份情感。</p> <p>时间是个奇怪的东西,有时会使人淡忘一些记忆,有时又会使人铭记一些东西。无论走多远,无论多少年,曾经的伴随着成长的家,是内心永远的风景线。逐渐从记忆中淡去,感觉没有留下多少痕迹,但关于老房子的记忆,就像陈年老酒一样越老越醇香,不断唤起久远的记忆。</p> <p>如今宿舍马上就要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高楼拔地而起,这家的亲朋好友特意过来陪闺蜜做最后的告别。</p> <p>如今要搬迁了,农械厂曾几经变更,八十年代后期拆分为三个厂,其中:轴瓦厂到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期走向停产。但宿舍还在,记忆还在,真的拆了新房可否住出老味道?</p> <p>此次空巷来袭,不只是农械厂人的记忆,也是光泽人的记忆,可以说不知道月山巷在哪里?但没有人会不知道农械厂在哪里?是月山巷成就了农械厂,还是农械厂光耀了月山巷,光泽人心中自有评说。</p> <p>“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p> <p>后记:今天的美篇,在认识与陌生的群体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反响与共鸣,许多心怀共同情结的人给我送花点赞和留言,文字与图片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得以厚爱和鼓励,我明白,这是人与人之间对于情感最好的诠释。</p><p><br></p> <p>记录着岁月沧桑的墙,用不了多久就会轰隆倒下,回忆却可以永远行走在路上,怀旧的人们收藏好这份即逝的风景,让记忆留下你曾经的身影。祝愿月山巷厂区的兄弟姐妹们越来越好,幸福安康!!!</p> <p>6月25日《光泽时讯》登载了我回光泽时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并非文采飞扬,但在网络受到了许多的关注和点赞,月山巷的居民及光泽农械厂工人师傅们通过各种方式向我致谢,在此,感谢《光泽时讯》编辑的刊载,祝福光泽月山巷厂区拆迁家庭幸福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