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为伴】走近“诗仙”李白 蒙古营小学五一班读书精彩展示

蒙古营小学

<p>  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蒙古营小学的“悦读”校本提倡让孩子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线上教学期间,在老师的推荐下,五一班的孩子们又阅读了《一声狂笑.半个盛唐—李白传》,收获颇多!</p> <p>  从小学开始,李白便陪伴着我们,只是当时的我们,每天只是在嚷嚷着背书好烦,而忽略了诗词中的美,初中略懂事,开始慢慢体会诗词的意境,当时最喜欢的是那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那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印象颇深。只是当时仍旧稚嫩,对它的喜欢也仅限于此,更多的也未曾尝试~</p><p><br></p><p> 长大后,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悄悄地,发现可以理解诗词了,曾无数次感叹诗词的魅力,简短精炼,言有尽而意无穷……现在,最喜欢的是那句“应是天仙狂坠,乱把白云揉碎”如此豪放,如此意境,不可多得~</p><p><br></p><p> 终于想起买本诗仙的传记看看了~于是选择了随园散人写的《李白传:一声狂笑,半个盛唐》,原因无他,这名字霸气,感觉可以驾驭得住这八个字的,寥寥无几,而用来形容李白~却恰如其分~</p><p><br></p><p> 李白,于我的印象,是天真的,亦是可爱的,他怀有雄心壮志,想要居庙堂之高位,后功成身退,退隐江湖,即便历经再大的磨难,一旦回归自由,一旦看到些许希望,便重燃希望,从始至终都不忘初心。有的时候,感觉他就像不谙世事的孩童,不懂人心难测,求人帮忙引荐也不失傲骨,只保留一腔热血和满腹的才华,也就注定了他不适合于庙堂之上~</p><p><br></p><p> 我喜欢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不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这样豪放自信的李白~简简单单的几句,感受颇深~我还喜欢“一杯一杯复一杯”的李白,这么不按套路出牌的诗,让我觉得这个诗仙可爱的紧~</p><p><br></p><p> 李白~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留下足迹,也结识了许多朋友,他们把酒临欢,肆意快活,而其中印象最深的,要属贺知章和杜甫了,前者共同畅饮,以金龟换酒钱;后者当属知己,几次相逢,几次离别,时时牵念;前者曾称其为“谪仙人”,后者说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p><p><br></p><p> 世人皆知李白爱饮酒,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一说。可酒是用来消愁的,即便表现的依旧豪放,可内心却满怀怀才不遇的愤懑啊~也许,诗人好酒,只是喜欢酒后那种忘却烦恼的感觉,可正如抽刀水难断,举杯愁难消一般,终究是自我安慰罢了~</p><p><br></p><p>意境超赞的诗句</p><p><br></p><p>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p><p><br></p><p>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p><p><br></p><p>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p><p><br></p><p>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p><p><br></p><p>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p><p><br></p><p> ———— 教师读书心得分享</p> <p>  </p><p>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p><p><br></p> <p>  </p><p> 诗仙李白,自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生来回于旅途之中,是怎样的社会环境给了他远游的条件?他都去过哪里?他都看到了听到了什么?他见到了哪些人?他留下了哪些传世名作?他的官场经历又是如何?我们一起去跟随诗仙李白的脚步,去看看盛唐时期的大唐国土,是怎样的壮丽宏伟。</p><p><br></p> <p><br></p><p> 李白真的是爱旅游的代表人物了,他的旅游大概是什么频率?两年一次?一年一次?不,这样他就不是唐代最富盛名的浪漫诗人李白了。他自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故乡踏上远游的征途,至61岁逝于当涂,他从没有回过家乡,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旅游中度过的。“叹我万里游,飘摇三十春”(《门有车马客行》)这是他旅游在外最真实的写照。</p> <p>18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作于此时:“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此诗主要写李白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p><p><br></p><p><br></p><p>25岁,辞亲远游。游峨眉山,写有《登峨眉山》、《峨眉山月歌》。“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描绘了峨眉山高峻磅礴,秀丽无俦的壮丽景色。后出三峡,至江陵,遇司马承祯,作《大鹏遇希有鸟赋》:“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p><p>这一时期还写有《渡荆门送别》、《秋下荆门》等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前句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p><p><br></p><p><br></p> <p><br></p><p> 27岁,继续沿着长江向西而上,游览了云梦山。并在安州的寿山住了一段时间。然后继续向北,游汝州、襄州,结识了孟浩然。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婚后继续他的漫游生涯,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世名作,写有《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p> <p><br></p><p> 李白用他的实践证明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知灼见,漫游途中的山水滋养了李白的诗性,真是诗人与漫游的相得益彰最终成就了他绝才惊世的千秋万岁名。</p><p> </p><p> 我们用绘制小报的形式展示我们的读书收获,走近诗仙李白,去仰视这位文化史上的巨人!</p>

李白

诗仙

远游

读书

峨眉山

天门山

诗词

喜欢

大鹏

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