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炎热的五月天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校的多项活动的计划,但打不乱文昌市第一小学的数学科组开展教研活动的脚步。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优化教学效果,给教师提供探讨的平台,并积极参与到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我校的教研公开课活动,已经有条不紊拉开了序幕……</p><p> 5月13日下午,五年级的黄兹虎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节精彩的数学研讨课《体积和体积单位》。</p><p> </p> <p> 黄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课件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再让学生亲身验证“石头占了一部分的空间,所以第一杯水无法全部倒入”这一结论。继而让学生对电视机,影碟机,手机三种物体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学生虽然知道了物体的体积概念,但还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继而让学生进行猜想,并进行验证和感受,同时还要将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进行区分,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认识。</p> <p> 黄老师的教学准备充分,结构严谨,过程行云流水。让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p> <p> 黄老师对学生的点拨、引导恰到好处,讲解深入浅出,轻松愉快的课堂吸引着每位孩子。</p><p> 瞧,孩子们多么认真!</p> <p> 每一位上课教师都代表着一个教研团队,公开课上他们的轻松自如,都离不开背后的挥汗如雨;公开课上他们的胸有成竹,都离不开他们团队背后的字字斟酌、句句揣摩。感谢我们可敬的五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点赞!</p><p> 备课环节: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在为如何上好本节课出谋献策中……</p> <p> 一节出彩的课少不了的环节:磨课中……</p> <p> 在评课环节中,老师们针对黄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生表现、课堂细节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探讨。</p> <p> 冯春丽老师: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有趣和有效”两个主题,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知识,发现问题,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该课有以下几个亮点:1.创设情境,贴近生活。2.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兴趣。3.老师精准的数学语言,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4.在教学中敢于放手,变铺路为服务。</p> <p> 符春雁老师:黄老师讲的《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教学过程安排条理性强,逻 辑性强,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得当有效,老师的引导、操作具有有效性,教学效果好,是一种实用的常态教学模式。黄老师的教学技巧值得我们学习。</p> <p> 最后,韩东升校长对此次教研活动做了总结。</p> <p> 这次教研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老师们在这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上,都收获满满,不仅促进了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提升了自己的教研能力。 有人说:“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 那么希望我们在这教研修行中走得更远,更富有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