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赏析——灵坚

王严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王严,网名:灵坚、大道中庸,生于1956年10月,广东省茂名市人,中共党员,政工师,中山大学政治系——行政管理专业毕业,曾任广东省水丰农场党委书记兼场长,广东省红峰农场党委书记,化州市委农场部部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茂名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广东楹联书画院茂名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广东对联文化研究院化州分院执行院长、广东楹联书画院化州分院副院长、茂名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化州市诗词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化州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著有《王严书诗词集》和《王严草书诗词选编》和《王严书联(注释)选篇》,诗词多数发表在《诗词吾爱》个人专版上,个别诗词联、新闻稿件散见《茂名日报》、《茂名晚报》、《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中国楹联博览》、《茂名论坛》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注:间图书法是其本人的书法作品</b></p> <p class="ql-block">目 录</p><p class="ql-block">★邹继海会长对联赏析(两副)</p><p class="ql-block">★钟宝胜会长对联赏析(四副)</p><p class="ql-block">★贾春全会长获全国对联奖赏析等(两副)</p><p class="ql-block">★陈有智获全国对联奖赏析等(两副)</p><p class="ql-block">★雨菊(陈有智)出句、白海棠(叶流凤)对句赏析(一副)</p><p class="ql-block">★刘迪虎出句、贾春全对句赏析(一副)</p><p class="ql-block">★刘迪虎对联赏析(一副)</p><p class="ql-block">★建房上梁对联赏析(一副)</p><p class="ql-block">★名联赏析(三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对联赏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集无诗不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诗有集方馨。</span></p><p class="ql-block">——邹继海会长联墨作品赏析</p><p class="ql-block"> 文/灵坚</p><p class="ql-block"> 这副联是2019年6月23日(星期日)上午,邹会长在广州诗社假座广州市越秀公园雍雅山房举行广州诗社己亥年2019端午雅集——喜迎国庆七十周年暨《广州诗社史》首发式上,向广州诗社赠送的联墨作品,作品风格独特,很有韵味。现作个赏析,以飨读者。</p><p class="ql-block"> 上联的“集”是指聚集;收集。集,群鸟在木上也。——《说文》集,会也。——《尔雅》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诗”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如:诗景(优美的景色);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诗,志也。——《说文》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雅”指正确;合乎规范。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毛诗序》文章尔雅。——《史记·三王世家》。索隐:皆训正也。雅之为言正也。——《风俗通·声音》。</p><p class="ql-block"> 下联“诗”指诵诗;作诗。赋诗歌颂,能造者其必诗,敢往者无不赋。——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又如:诗功(作诗的功力);诗酒(做诗与饮酒);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诗牌(用以题诗的木板);诗怀(做诗怀念)。“集”在此指集子,诗文的汇集。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曹丕《与吴质书》。又如:文集;诗集;地图集;画集。“馨”喻指声誉流芳后世。香之远闻者也。——《说文》;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国语·周语》;丹木五岁五味乃馨成。——《山海经·西山经》。</p><p class="ql-block">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诗与集在不同位置上的意思不同,从而变换了词性关系。诗能引发作者的创作灵感,集可增添诗的高雅情调,诗能结集,集能出诗书,彼此依存,相互作用,记录历史。在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诗已是他们的精神粮食,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古典诗词,也是学习中国的历史。对本国历史的了解,会增强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同时,对祖先们所创造优秀文化的了解,增强我们的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此联,使用错位重字,是本楹联艺术运用的一大特点。错位这种形式并非“不规则重字”。因为其自身存在一种规则:当某一字在上联或下联出现时,在另一比的相邻位置,一定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另一个字。从其意义上看,这样应用还增强艺术效果。语式更加灵活多样,会给楹联以鲜活的生命力,创造出不一样的艺术美。</p> <p class="ql-block"><b>【对联赏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论画名山谁折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结缘净地我参禅</span></p><p class="ql-block">——邹继海会长为第十六届中国东莞观音山健康文化节暨第五届中国东莞观音山书画论坛题联赏析</p><p class="ql-block"> 文/灵坚</p><p class="ql-block"> 上联用“论画”,点明这次文化节的活动主题。这次活动由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中国林业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刘广运和中国艺术家协会主席、清华大学老教授书画协会会长、光墨画创始人、观音山书画院名誉院长何宝森向东莞观音山赠送即兴创作的墨宝,以此对书画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时任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广东楹联学会会长、广东楹联书画院院长、东莞观音山书画院院长邹继海对东莞观音山多年来热心地专注于书画论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给予肯定与赞赏,并谈了对当前书画艺术发展的看法和建议。用“谁折桂”比喻书画竞赛谁获第一名,鞭策鼓励大家勇创一流佳绩。折桂即科举登第。出自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谓:「世以登科为折桂;此谓饍说对策于东堂,自云桂林一枝也。自唐以来用之。」温庭筠诗云:「犹喜故人新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其后以月中有桂,故又谓之月桂。而月中有蟾,故又改桂为蟾,以登科为登蟾宫。</p><p class="ql-block"> 下联用“结缘”,指与人结交的机缘。 出自唐·白居易《醉后重赠晦叔》诗:“岂是今投分,多疑宿结缘。”冰心《寄小读者》二三:“小孩子满握着煮熟的蚕豆,大家互赠,小手相握,谓之‘结缘’这两字又何其美妙?”把观音山作为书画结缘地,是主办方的心愿,在观音山连续举办五届书画论坛的主题和内容,的确难能可贵。大家通过不断学习与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用理论和意识去指导创作。以“中国山水画的活力,接地气创造群众欢迎的艺术作品。绘画本来就是一种陶冶性情的文化活动,要种类丰富才能称之为胜景。中国山水画的抽象性、意象性使中国画的情趣美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展示空间,山水画尤其这样。”活动期间,对88岁高龄的刘广运先生连续五年坚持参加观音山书画论坛表示赞赏。用“我参禅”领悟的原理,说明参禅悟道。借用佛教语,以佛教禅宗的修持方法。有游访问禅、参究禅理、打坐禅思等形式。来对待书画艺术,创作出精品来。</p><p class="ql-block"> 此联用典贴切,联语切题、切事、切时,一论画,二结缘,洋溢着“名山净地”的喜庆,对仗工稳,用意蕴藉,不愧出自联家之手。</p> <p class="ql-block"><b>【对联赏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语遏风雷,雄狮昂首东方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星光宇宙,神骥奋蹄北斗惊。</span></p><p class="ql-block">——钟宝胜参加“当代百名楹联书法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品展的对联赏析</p><p class="ql-block"> 文/灵坚</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副五七句式对联,共二十四字,书写了一部建国七十年的光辉篇章。</p><p class="ql-block"> 上联“一语”意旨伟人的话语;“遏”是:阻止;“风雷”比喻威猛的力量和急剧变化的局势。出自《易·益》。“雄狮”是借指中华民族;“东方"方位词,东南西北四个主要方向之一,东方指地球(除极地以外)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泛指亚洲,包括近东、中东、远东。冷战期间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统称。后东方大国是指中国。联借喻伟人的厉害,一语道出,风雨都停止,雷电都无声。其实是赞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抗战把日本打投降了;解放战争通过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解放了全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用了三年多时间,打败了美国,逼使美国签署停战协定等等。其实,自从1949年10月1日起,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我们中华民族从此就站起来了!犹如雄狮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昨日城头站贵宾,泽东声调语无伦。可怜介石台湾岛,不问苍生问自身。”</p><p class="ql-block"> 下联“五星”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在此是指“五星红旗”,毛泽东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革命人民大团结,因此,又是团结,又是革命。而《史记·天官书》中也提到:“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宇宙”即广宇自然,所有空间、时间、物质以及事物的总称,其是一个起源于自身结构组织,由其运动机理左右,具有广袤范围、多重表现的可被思维认知的集聚体。“神骥”指骏马。唐李贺 《吕将军歌》:“西郊寒蓬叶如刺,皇天新栽养神骥。” 宋·范仲淹 《天骥呈才赋》:“偶昌运以斯出,呈良才而必分。天产神骥,瑞符大君。”等;“北斗”是个方位词,原指北斗星,意指整个世界。联意旨:五星红旗在东方高高飘扬,光辉灿烂,骏马腾空而起,惊艳了世界。就是说,改革开放中国富起来了;也借指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空间基础设施。“惊”两层意思,首先,美国和西方国家看到中国的飞速发展产生惊忧;其次,北斗导航形成自己的体系,融入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表示惊喜、欢迎。经过七十年的发展,我们了走进新时代,中国强起来了。“红旗招展入时年,狮舞龙腾喜事连。航母神舟连北斗,青山绿水映蓝天。</p><p class="ql-block"> 此联用典十分贴切,而对仗则已经达到了字字工对的程度,实在难能可贵。尤其是用词巧妙,虽字浅显易懂,但意蕴深远,不愧为高手之杰作。</p> <b>【对联赏析】</b><br><font color="#ed2308">名彰龙虎榜;<br>诗灿帝王都。</font><br>——钟宝胜题吴川市金秋诗社对联赏析<br> 文/灵 坚<br> 上联:“彰”指显著。依附有名望者,使自己显名于世。 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龙虎榜”指唐贞元八年, 欧阳詹与韩愈、李绛等二十三人于陆贽榜联第,詹等皆俊杰,时称“龙虎榜”。见《新唐书·文艺传下·欧阳詹》。后因谓会试中选为登龙虎榜。宋王禹偁《赠状元先辈孙仅》诗:“粉壁乍悬龙虎榜,锦标终属鶺鴒原。”元鲜于必仁《折桂令·韩吏部曲:“龙虎榜声名播扬,凤凰池翰墨流芳。”《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回目:“翰林高谈龙虎榜,中书冒占凤凰池。”<br> 下联:“灿”本意是光彩,明亮,耀眼。使书存灿艳后世。出自《宣和书谱·行书六》、《西江月》等。“帝王都”指君主国的最高统治者之都会。泛指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庄子·天道》:“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汉贾谊《过秦论》:“ 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清唐甄《潜书·室语》:“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br> 据了解,钟会长应吴川市金秋诗社名誉社长柯汉周,社长杜和枢之邀为《金秋龙虎榜》(该作品集名字也由钟会长命名并书写)诗联作品集出版而题。吴川金秋诗社是粤西地区一间颇负盛名的诗社,十几年来已向两广地区征集诗联作品近百期,每期评出冠军、亚军、中军、左军、右军、殿军各一名及优秀奖百名。该诗社将百期获奖作品汇编成集出版,以志记盛。钟会长题联最佳处是大胆运用妙喻手法,把金秋诗社榜文妙喻为“龙虎榜”,把获奖者与古时京城会试时中选名登《龙虎榜》相比。把作者获奖诗联与"帝王都"相映衬,使获奖人物及作品平步青云。这种融妙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正是钟会长的独特过人之处。<br> 这是一副高度概括的五字联,联语立意高远,对仗工稳,比喻贴切,意境优美,气势如虹。尤其是"帝王都"对"龙虎榜",别开生面,与众不同,令人激赏赞叹!<div><br><div><font color="#ff8a00"><b>注:此赏析被收入《金秋龙虎榜》一书</b></font></div></div> <b>【对联赏析】</b><br><font color="#ed2308">江河印月,山石无声,问谁识商周遗韵; <br>鸥鹭忘机,烟霞有意,叹天钦华夏名村。 </font> <br>——钟宝胜题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江鸥村牌坊联<br> 文/灵坚<br> 钟宝胜会长为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江鸥村撰的牌坊联,用问答式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人联想万千,其用词显浅,却文情并茂,用意深远,内容丰富厚重。<br> 上联“江河印月”直接讲明该村山清水秀,江月辉映;“山石无声”从风格看出当地人的技艺精湛、艺术修养和功力布局的艺术性,使人身临其境,回归自然。用“谁识”切入,使人看后必究其境,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商周遗韵”是指江鸥村商周文化遗址。“遗韵”指前人留下的诗赋或前人诗文的气韵风格。<br> 下联“鸥鹭忘机”出自《列子·黄帝篇》,其中《好鸥鸟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鸥鹭忘机”一词即来源于上述寓言的前半部。“忘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谈,与世无争。“鸥鹭忘机”即指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烟霞有意”基本意思是烟雾和云霞,在此是指"山水胜景",说明此处山水秀丽迷人。“天钦”指天帝钦定。天,指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华夏名村”指江鸥村的商周文化遗址和南朝齐墓群早已闻名全国。<br> “鸥鹭忘机”对“江河印月”以动物和景物对(宽对),用“烟霞有意”对“山石无声”景物对,“问谁识”对“叹天钦”一问一答,用“华夏名村”对“商周遗韵”以今古的变迁,去肯定和赞美该村的历史地位与作用。<br> 此联是对历史文化遗产之乡、宜居之乡村的赞美,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当地人民的勤劳智慧。上下联使用“问、叹”作领字,更突现对联的感染力。用典之贴切,可谓确当不移。对仗上,几乎节节属小类工对,堪称村牌坊巧联。 <b>【对联赏析】</b><br><font color="#ed2308">三坛鼎石龙试问古今有几;<br>一塔开天象敢言气势无双。</font><br>——钟宝胜撰写中国楹联大讲坛发源地对联赏析<br> 文/灵坚 <br> 上联“三坛”指“中国楹联大讲坛”、“中华诗词大讲坛”和“中国历史文化大讲坛”。这“三坛”在化州发起,然后在粤西的茂名、湛江等地开讲,吸引了广大诗词楹联爱好者听讲。由于这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影响全省及全国,并得到了各级的充分肯定,中国楹联学会原会长蒋有泉和中国楹联学会原副会长、广东楹联学会会长邹继海分别为“中国楹联大讲坛发源地”、“中国楹联文化教育基地”题词,他们的题词分别雕刻在化州南津文化牌楼正反两面。“鼎”与“贞”是同源字,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从贞省声。古文以贞为鼎,籀文以鼎为贞。忠于信仰和原则,坚定不变。”在此作为显贵,显赫,盛大;“石龙”是化州的别名。州署前(今市公安局大楼前),《太平寰宇记》说在“州南三里石龙岗上”,即指此(北宋以前州城在旧城岭,故石龙岗在州南三里)。石龙胜迹不知几许年代就已存在,南朝梁置石龙县、石龙郡取名由此;“试问”指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语出《晋书·孙绰传》:“沙门支遁试问绰 :‘君何如许?’”;“古今”指古代和现代;“有几”指有几多?“三坛”在化州率先开讲,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起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化州文化教育的缩影。从古至今,楹联、诗词和历史文化同在一个县开讲绝无仅有。更欣赏作者高度概括能力,赋予人们新鲜的感觉。可以说,宣讲诗联现石龙,空前盛况动飞鸿。书香六岸谁能敌,文化“南津”万代功。<br> 下联“一塔”是指文光宝塔,该塔位于鉴江边、南津之东的千秋岭上,始建于明朝,塔高七层,层层八面,面面有门。塔心室上下有木梯相接,四面回廊,可顺层攀顶。登上塔顶,可眺望化州城全貌。文革年间被毁。现化州市委、市政府顺应民心,斥资700余万建设文光生态湿地公园。公园占地7.5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广场、亲水平台、绿化、生态湿地等一系列景观休闲设施,为市民提供一个旅游休闲好去处。捐资600多万重建文光宝塔,截止2019年10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开”即是启,张,开启;“天象”是指日月星辰在天幕上有规律的运动现象。现代通常指发生在地球大气层外的现象。 如太阳出没、行星运动、日月变化等;“敢言”指敢于进直言,亦指直谏。敢说,冒昧陈述。“气势”指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威势;“无双”指独一无二。文光宝塔的选扯构造,充分体现了化州人民的勤劳智慧,文化底蕴的深厚。更可贵的是,刻画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仿佛把人们带入其中,为穿越数百年历史创造条件,更为气势无双所折服,升华到文明的高度,境界不凡。大家不妨到文光宝塔看看,你可能会发生预想不到的收获。文光宝塔四回看,登顶珠光鉴水湾。立石中流“基地”现,飞帆直下尽开颜。<br> 此联立意新颖,想象力丰富,造句奇绝,包罗天地,气势磅礴。运词娴熟,意蕴悠长,读后令人拍案叫好!非名家手笔,不易为之。 <br><font color="#ff8a00"><b>说明:“中国楹联大讲坛发源地”和“中国楹联文化教育基地”坐落在广东化州南津李氏大宗祠旁。文光宝塔在鉴江湾边与东面南津文化牌楼仅一路之隔。</b></font> <b>[对联赏析]</b><br><font color="#ed2308"><b>拥</b>华夏城第一缕阳光,壮写鸿猷参大雅,声名威海外;<br><b>守</b>胶东岛万千年月色,中兴骏业践初心,气势镇山嵎。</font><br>——贾春全会长获首届中国“华夏杯”全球诗词楹联大赛二等奖的对联赏析<br> 文/灵坚<br> 此联单比21字,全联42字,采用九七五句式。<br> 整副联语是:华夏路牌坊拥威海市第一缕阳光,它的高大壮美书写了这座城市的鸿业和深远的谋划,它的发展变化声名远扬四海之外;一座城市能守住万千年月色,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理念,保持兴盛,中兴机会,庶几在此是密不可分的。践行自己的当初发展理念,才有今天的成就,其气势镇定了山角、山曲。<br> 联根据需要先长后短安排部署,灵活运用技巧,使联句熠熠生辉。领字的运用在首句开头,统领全局。一个“拥”一个“守”,把全联写活,把作者感情融入其中变成了有我之境。那个场面:你看联家与几位文友喝着美酒,吟诗作画,欣赏品味这座城市的风光美景,一片生机盎然。使其场面宏壮,恢弘,开阔,高远,豁达。使用“拥、守”领字,铺叙展衍,讲究艺术,不亢不碎,神韵天然。联用典高雅,结句开头两个字用并列词组“气势”对“声名”形象生动,声势浩大,气壮山河,联一气呵成,上下紧扣,不愧是获奖之佳联。<br> <b>【对联赏析】</b><br><font color="#ed2308">七秩图强,五星闪耀,互利方针兴国祚;<br>九州协力,百族包容,共赢战略惠民生。</font><br>——贾春全获本院建国七十周年征联二等奖作品赏析<br> (2019年8月31日)<br> 文/灵坚<br> 此联采用四四七句式,一二句开头巧妙使用数字对,赋予了联的艺术感染力。<br> 上联,“七秩”指七十大寿(华诞)。秩:有条理;古代官吏的俸禄;古代官职级别;十年。在这里“秩”是十年,在古文中,可看到“七秩寿辰”一词 ,就是七十大寿的意思。“图强”意旨振作精神,以求强盛。“五星”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在此是指“五星红旗”,国旗形成以红色为底色,四小星拱卫大星的五星红旗方案。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互利方针”指互利:互相有利、平等;方针:是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兴”是兴起;“国祚”是指国运。《陈书·吴兴王胤传》:“皇孙初诞,国祚方熙。”宋陈亮《箴铭赞》:“国祚若旒,谁任其责。”联意指我国经过七十年的奋发图强,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星光灿烂,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一带一路”发展,坚持互利方针,使国运通达,事业隆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终究,中华民族的追梦者守得云开见月明。七十年巨变,沧海桑田,普天共贺辉煌日,把酒扬眉逸兴稠。<br> 下联,“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协力”指行动的协同一致;力量或影响的结合,协力做好事。唐陆贽《诛李怀光招谕淮西诏》:“协力同谋,举城归顺。”清李渔《比目鱼·攀辕》:“同心做好事,协力諫清官。”“百族”指百姓。《周礼·地官·司市》:“大市日昃而市,而族为主。”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百族,百姓也。”《韩非子·难二》:“是以百族之子於上,皆若孝子之爱亲也。”“共赢战略”的共赢:是指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目标的具体体现。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战术只为实现战略的手段之一。实现战略胜利,就要规划长远的目标。倡导和建立“全球命运共同体”,真正体现“共赢”,互相依存。“惠”指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恩惠。“民生”是指人民,是人民的日常生活事项,例如衣、食、住、行、就业、娱乐、家庭、社团、公司、旅游等。意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宽容大度,实现改革开放,实现双赢远大战略目标,让发展红利恩惠广大人民群众。<br> 此联,“九州”与“七秩”、“百族”与“五星”、“共赢”与“互利”、“战略”与“方针”、“民生”与“国祚”非常工切;立意高邈,讴歌走进新时代的主旋律,讲明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惠及民生,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p><b>【对联赏析】</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源出武陵,看凤舞清江,月影琴桥千古梦;</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境开巴国,听龙吟翠岭,风流星斗四时春。</span></p><p>——陈有智(笔名东篱雨菊)获重庆秀山县全国征联二等奖作品</p><p> 文/灵坚</p><p> 写一副著名风景名胜区的对联是一件难事,如果要获得全国征集著名风景名胜区的对联就难得多了,除了征集作品字数、内容有严格要求外,投稿数量大,中奖机率低,还有评委的审美风格和爱好等等。陈有智能在万里挑一,脱颖而出,说明此联非同一般。</p><p>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简称秀山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脉中段,四川盆地东南缘外侧,为川渝东南重要门户。秀山地处武陵山腹地,渝、湘、黔、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东邻湖南省花垣、龙山、保靖三县,西南连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北接本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角距湖北省来凤县仅20余公里。该县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获得过“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全国楹联文化县”等荣誉称号。</p><p> 上联以“源出武陵”指秀山地处武陵山脉,山水形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令其坐拥物华天宝,厚重人文。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让武陵文脉千古流芳,意指秀山人文源远流长。秀山又是沈从文名著《边城》的原型地,令天下多少文人骚客向往流连不已。接着用“凤舞清江”景物的描写,褒奖梅江的秀丽,联意“携手漫步梅江口,‘月影琴桥’两相依。侧耳临风知星语,芳心情意入伟岸。”的美丽佳景圆了多少人的千古梦。秀山县的古桥“龙凤客寨桥”,历经千百载风雨,延续了秀山多少美丽的故事和传说,有如千古琴音,悠悠绕梁而不绝。言简意赅,文笔隽永。</p><p> 下联是以工稳对句展开,“境开巴国”意指美丽的自然境界和深厚的人文境界开拓出前景广阔的一方水土。巴国即古重庆的代指,周朝时期位处今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国家,子爵,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市江北区的疆界。“龙吟翠岭”指人与自然和谐的天籁之音犹如龙之吟咏,深沉而悠远。青翠的山岭流传着《边城》中“翠翠岛”之鸟语花香。“风流星斗”正是“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一副山水秀丽、人文厚重、气象和谐、四季如春的秀山画卷便跃然而出!</p><p> 此联切题而要言不烦,用语蕴藉,含意深远,结构严谨,上下联用四五七字句,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以“看、听”为领字,引出景物天然,富有当地传统人文特色,用诗家语之手笔信手拈来,令人信服。</p> <b>[对联赏析]</b><br><font color="#ed2308">石鼎茶闲,偶对云苍寻去处;<br>鸡窗月在,常将梦笔写生涯。</font><br>——陈友智(雨菊)“每天一联”对联赏析<br> 文/灵坚<br> 上联“石鼎”是陶制的烹茶用具。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拓拔俭神道碑》:“居常服翫,或以布被、松牀;盘案之间,不过桑杯、石鼎。”“偶对”是指诗文的对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於往昔多矣。”从茶闲入手,赞美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偶对“八千里路云和月”寻去处,何等之气概与悠闲自在。<br> 下联“鸡窗”,《艺文类聚》卷九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 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輟。处宗因此言巧大进。”后以“鸡窗”指书斋。“梦笔”《晋书·王珣传》:“ 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南史·文学传·纪少瑜》。“生涯”语本《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原谓生命有边际、限度。后指生命、人生。南朝陈沉炯《独酌谣》。触景生情,从静到动。在书斋月明中,常将大手笔书写人生,体现笔者面对现实生活的良好心态。<br> 此联,立意高雅,联想丰富,联律和谐,对仗工稳,为书斋联之佳作。<br> <b>[对联赏析]</b><br><font color="#ed2308">出句:满目青山,应是夕阳无限好(雨菊)<br>对句:千重翠色,相看古树百年春 (白海棠)</font><br>——本院第六期对联接龙一等奖联赏析<br> 文/灵坚<br> 雨菊的出句,是出自叶剑英《八十书怀》诗“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诗意是:作为八十岁的老人,用不着再费力讨论国家衰弱、兴盛的大事了,革命事业像万里长征,自然有后来人来接力。毛泽东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足以名垂千古,作为同伴们,虽然紧紧跟随他老人家,仍然感到望尘莫及。全国人民像愚公移山一样,共同致力于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事业,全世界的霸权主义国家都在衰落、沉沦。我的年龄已经接近黄昏,但还是高兴地把这个时代歌颂,放眼望去,青山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光明。雨菊用最后句前四个字作联首句,第二句化为“应是夕阳无限好”与“只是近黄昏”意思相反,撰写出一比充满希望,看到光明的好出句。第二句开头的“应是”,即是料想是,应当是。体现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怀。<br> 白海棠以“千重翠色”,承上联“青山”,引伸到枝繁叶茂,绿树成荫,在阳光透过后,看到层层叠叠。“千重”很具诗意。“古树百年春”是此对句的亮点,亮就亮在“百年古树”,古树最长年龄可达到500年以上,尽管生长缓慢了,但同样可以焕发蓬勃的青春。把古树比作我们的祖国,古老而又年青,非常贴切。说它古老,我们的国家已有5000多年历史,是一个文明古国;说它年轻,新中国刚好成立70周年。对句同上联意义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从意取胜,此联是不错的选择。<br> 如果严格来说,也有斟酌的地方。一是雨菊评说的:“唯一瑕疵即是‘翠色’,翠与青颜色相仿佛,有重复之嫌。但瑕不掩瑜。”准确来说,翠是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为近义,即是合掌了,应尽量避免为好;二是“百年”是指很多年,作动词;“无限”是(偏正式)形容词,视为宽对。<br> <b>[对联赏析]</b><br><font color="#ed2308">出句:梦滕王建阁,才子挥毫,佳丽临风,一览江南胜景【微笑】<br>对句:想洪武登楼,文人泼墨,贤臣把酒,同迎华夏春光【春泉】</font><br>——微笑出句春全对句评析<br> 文/灵坚<br> 这联出句以“梦”作领字,一领三引出句子。首先,讲“滕王建阁”。滕王,中国古代王爵封号之一。滕国(今山东省滕州市)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后世遂有以“滕”为号封王,始于北周。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三年春正月壬戌(公元574年2月7日)进封第十三弟滕国公宇文逌为滕王,为中国历史上首任滕王。“建阁”是指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公元639年,被封于山东滕州,是为滕王。在滕州,他修建了一座楼阁,就叫做滕王阁。但《滕王阁序》是王勃写的,他跟滕王没任何关系。公元652年,李元婴被调到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任都督,因为他很怀念在滕州的那座滕王阁,于是在公元653年,他在南昌又修建了一座楼阁,还是叫滕王阁,这就是王勃登上去的那一座。公元679年,李元婴又被调到隆州(今四川阆中)做刺史,在阆中,李元婴继续他的修楼大业,修建了第三座楼阁,依然是叫滕王阁。其次,说才子。“才子挥毫”指聪明而有文采的男子在用毛笔写字、作诗或画画儿,才子应指王勃。第三,是讲美女。“佳丽临风”指貌美的女子当风,迎风。最后句“一览江南”应指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 <br> 下联以“想”作领字相对,也相应对事,使事件意思相近,达到上下相联。一是说“洪武登楼”,洪武是历史上的年号。洪武是年号名,共使用三次,分别是朱元璋、李新、朱亨嘉。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控制江南全境后于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登楼是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大胜陈友谅之后,设宴阁上款待有功将领;二是在宴席上,朱元璋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吟诗助兴;三是描述贤臣饮酒、歌舞升平,欢天喜地的情景。最后句将笔锋转入情境的描写,众人共同迎接华夏的美好时光。<br> 上联出得奇,下联对得妙,浑然天成。由此,形成由影及声,由远及近,由实及虚,由小及大,情景交融。出句立意高远,对句角度新鲜,用典巧对,实属可贵。<br> <b>[对联赏析]</b><br><font color="#ed2308">书家运笔知轻重:<br>墨客吟诗识古今。</font><br>——刘迪虎赞钟宝胜会长的对联赏析<br> 文/灵坚<br> 这是一副七字联,作者在本群看到钟宝胜会长为化州三中学生所撰写对联的的图片有感而赋。<br> 联的意思:钟宝胜是一位联家和书法家,他在挥毫落笔之前,时而搁笔沉思,时而运笔如飞。但落笔之轻重做到心中有数,轻重缓急把握准确,直接体现书家字形之美观和章法的运用;他作为诗人、联家在吟诗作对时,展现出他作联的水平和书写的艺术,他博学多才,运用古今写作技巧,把作品推向新的高度,脍炙人口。<br> 微笑就在人与人之间,它是一个表达方式,表示愉悦、欢乐、幸福,或乐趣。微笑是不分文化、种族或宗教,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它是国际通用的。跨文化研究表明,面带微笑是世界各地情感沟通的手段。今日之微笑是群之幸运,是众人之笑星。<br> 联是即兴所作,用词浅显含蓄,词性工稳,达到字字相对,难能可贵,从中体现出作者的急才和作联技巧。<br>注:作者:刘迪虎(网名:微笑deSmile) <b>【对联赏析】</b><br><font color="#ed2308">东来紫气青龙扶玉柱;<br>西绕红云白虎架金梁。</font><br>——灵坚贺建房上梁联赏析<br> (2019年7月19日)<br> 文/灵坚<br> 本院群第四期对联接龙,看来简单,但要对得工稳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从收到的对句看,绝大多数对句都达到要求,但不够完美,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够准确用颜色词语(典故)对。如“红云”对“紫气”、“白虎”对“青龙”;二是不够准确使用动词。如“架、扶、顶”等,这些字是安装屋梁的最好用字;三是未能准确用词。如“西绕”对“东来”、“金梁”对“玉柱”。<br> 七十年代以前建房,上至公房,下至百姓,从奠基、上梁、落成等各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视的,要举行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仪式。这就是一副贺上梁的传统对联,现在建楼房好像不用上梁仪式了,如果是八零后出生的人,对这一建平房的习俗就不是很了解了。我在这仅以“紫气”和“红云”作典故使用,悠忽“东来紫气”的成语。<br> “紫气”:紫色的霞气,古人以为瑞样的征兆或宝物的光气。附会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南史·后妃传下·梁武帝丁贵嫔》:“贵嬪生於樊城,初产有神光之异,紫气满室。”明梁辰鱼《浣纱记·治定》:“烟霞高捧,看鬱鬱稽山紫气浓。喜逢一统,车书尽同。”<br> “红云”:红色的云。传说仙人所居之处,常有红云盘绕。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四七:“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破芙蓉碧玉冠。”明屠隆《綵毫记·游玩月宫》:“尚自隔红云帝座遥,却下见赤县神州小。”清洪昇《长生殿·冥追》:“你本是蓬莱仙子,因微过謫落红尘。今虽是浮生限满,旧仙山隔断红云。<br> “青龙”、“白虎”,分别指天上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和西方七宿(奎宿、娄宿、胄宿、昴宿、毕宿、觜宿、参宿)的总称。《淮南子·兵略训》:“所谓天数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其中的左、右、前、后,分别指东、西、南、北。“玉柱”和“金梁”,则是对房柱和房梁的美称。上联“扶”,下联“架”就把屋梁架来了,生动形象。<br> 联语切题,本联同时使用了颜色字作对,成为一大特色。对仗又极为工整,可称为工对吧!<br> <p><b>【对联赏析】</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出句:夫人高誉不平常【灵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句:国父兴昌见人品【灵坚】 </span></p><p> (2019年7月1日)</p><p> 文/灵坚</p><p> 此期接龙出联集历史名人、字型对称(即玻璃对)和词性转品(避无情对)于一身的七字句,出句还采用征上联的少有做法,并要求三个机关同时使用,增加了对句的难度。增加难度的目的是让大家一起来研究,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各抒己见,各显神通,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下面从三个方面说明一下:</p><p><b> 一、出句的机关安排</b></p><p> 夫人〔专有名词、要求以冼夫人或广东有关。①机关〕‖整句:“夫人高誉不平常”〔玻璃对。②机关〕‖不平常〔词性转品,“平常”名词(副词)转形容词(偏正式)。③机关〕。</p><p> 从出联的机关看。首先,采用名人对。采用了广东历史名人一一夫人(冼太夫人)作为出句。以历史名人出句,增加文化元素,增强感染力;其次,全面做到字型对称。字型对称(即玻璃对)。出句:“夫人高誉不平常”,贴上玻璃后,无论正面看还是反面看字型都是一样的;再次,实现词性转品。“平常”是名词(副词),“不”是动词加在名词(副词)或名词(副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所以“平常”从名词(副词)转品为形容词了。</p><p><b> 二、对句的基本情况</b></p><p> 从收到的对句看。一是绝大多数对句的人物都合符要求。如:天父、南国、主义、宰相、冯宝、谯国、南粤等等,这些不是与冼太夫人有关,就是同广东有关,紧扣征联要求;二是大家花在字型对称的功夫不少,字型对称除个别字外,其他都达到了要求。如:1.天父大言非杰出【微笑】、3.主义三章干重大(雨菊)、4.公主赤忠非普率(春泉)、7.天父大言真出众【微笑】、14.义士忠心全大志【微笑deSmile】、16. 策士安昌因杰出(劲松)、17.草木齐天申大志【股砺人生】、19.萱草善心圆富贵【微笑】、20.王宰义风光宇宙(智林)、21.王女兰言非草率(智林)等;三是词性转品普遍未达要求。大家在这方面的精力不济,绝大多数对句未实现词性转品。如,“杰出”(偏正式)词性工稳,但“杰出”本身是形容词,没有转。再如,“伟大”(并列式)欠工,且为形容词,也没有转品。富贵也是形容词,同样没有转。至于其他词,很多是非偏正式的名词(副词)没有转品的条件,虽然“经典”是名词具备转的条件,但是前面用“多”(形容词),好拟还没有实现转品,如果前面加个“活”(动词)字,成为“活经典”恐怕就转了。其实“12.宰相佳词多经典”失对了,所以也要用拗句来处理才能防止失对。对句要实现词性转品,就要考虑对“平常”的词设定为名词或其他不是形容词的词,再将其转品为形容词,才算实现转品,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四是个别对句平收尾了。如,“简单”、“面南”;五是对联,既对又联。如果上下联,各说各的,只是平仄工稳,也不能算作好联(无情对除外)。更要兼顾玻璃对,词性转品等要素,的确很有难度。通过这次练笔,可以提高大家对词性,字型等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写作能力与鉴赏水平,在娱乐之中有所收获,开心就好!</p><p><b> 三、以个人出句和对句作个说明(赏析)</b></p><p> 下面以个人的作品为例作个赏析,供大家学习参考,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p><p> 出句,“夫人"是指冼太夫人、谯国夫人,名英,古高凉(今广东茂名)人,是梁、陈、隋三朝时期两广地区的俚族女首领、将军,冼夫人助隋平定岭南势力,率领俚族民众归附隋朝,封为谯国夫人。历朝对她进行了多次追封,尊称她为“岭南圣母”。通过“高誉”,高度赞扬冼夫人的历史功勋,褒奖她享有较高的声誉,是一个不平凡的女性人物。</p><p> 对句,国父:是指孙中山,孙中山是广东中山人氏(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抗日战争中期的1940年3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以表尊崇。通过“兴昌”,兴起三民主主义,成为划时代的文明,突出了孙中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以“人品”体现出他的人格魅力和人生风范。</p><p> 这次对句难就难在如何处理转品和玻璃对的关系,要做到两者兼顾才能实现。本对句用“见”在“人品”前面实现名词转形容词,因为“人品"的"人"是平声字,所以使用拗句来处理,此举的确很伤脑筋。</p><p> 此联,无论是人物对、字型对称和词性转品对都是工整的,上下联的内容还算紧扣。“人品”对“平常”为偏正式,词性也工巧。</p> <b>【对联赏析】</b><br><font color="#ed2308">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br>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font><br>——康熙题北京故有乾清宫联赏析<br> 文/灵坚<br> 这副对联,出自《康熙题北京故有乾清宫联》,为爱新觉罗·玄烨写的一部楹联,收录于《中国楹联鉴赏辞典》。乾淸宫是皇帝起居与理政之所。玄烨(1654-1722)清朝第二代皇帝,年号康熙。满族,爱新觉罗氏。庙号圣宗。<br> 上联“表正”,谓以身为表率而正之。《书·仲虺之诰》:“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纘禹旧服。”“万邦”,所有诸侯封国。后引申为天下,全国。《书·尧典》:“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诗·大雅·文王》:“仪刑 文王 ,万邦作孚。”“慎厥”,慎:谨慎,厥:厥本意是指憋气发力,采石于崖,引申义是尽全力、憋气发力、突然喘不过气来而昏倒。“身修”,即是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并不是看了些圣贤书就成为甚至超越圣人了……。“思永”,考虑长久之道。《书·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 孔传:“慎修其身,思为长久之道。” 唐·赵蕃《甸人献嘉禾赋》:“圣虑弥深,皇猷思永。”<br> 下联“弘敷”,大力敷扬。《书·君牙》:“弘敷五典,式和民则。” 孔传:“大布五常之教,用和民,令有法则。”“五典”,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孔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后泛指古代典籍:《诗》、《书》、《易》、《礼》、《春秋》五经等。“无轻”的“无”基本字义是冇(没有),与“有”相对;另有不能察觉的意思。比如无辜;无偿;无从。“轻”意思是指分量小、程度浅、用力小、认为容易、随便的意思。《周礼·车仆》有记载: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民事”,有关民法之事,民事权利。泛指民间诸事;民政事务。《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是月也,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惟难”的“惟”是用来表示只有、仅仅、只是、希望等意思;“惟”与“唯”两字多可互通使用,只在部分特定词语中不通用。“难”使人感到困难,唯难等。<br> 整副联语是:为君之道,要具备威仪正气,才能做万国的表率;君主要谨言慎行,勤勉政事,才能长治久安;治理天下要仿效先代圣贤的做法,也不要忽视国计民生,要体会到其中的艰难。<br> 此联用典准确,包蕴着深刻的哲理。不愧是皇帝所撰写,而且是挂在内廷正殿,即民间所谓“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的第一座宫殿门内的柱联。<br> <p><b>【对联赏析】</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用力力中能借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临机机内要关机。</span></p><p> ——振兴武馆对联赏析</p><p> 上联“用力”,花费精力;使劲。出处:《礼记·祭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借力”,是指借用其力。整句的意思是:在使力时从别人的力中去借其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p><p> 下联“临机”,是指面临变化的机会和情势,语出《三国志·魏志·贾诩传》。“关机”,意思理解为关闭、停止。联意是:在运动变化的机会中要善于把握机会,克己之短,取人之长,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p><p> 此联是周家拳始祖周龙,在民国初期担任广东军阀李福林的福军国术总教练时,李福林将军题赠给周家武馆的对联。这副对联与梅花双刀图成了周家拳周仁义堂醒狮武术馆各分会馆的标志。周家拳创于清末民初,当时岭南武林称此拳派为洪头蔡尾。拳法创自周龙,乃参合洪拳与蔡拳有所发明而来。后流传广远、声名鼎盛,故称为周家拳。二十年代岭南武林称为周家五虎,享誉达半世纪。周家拳的特点:其拳术重手法,和运劲与洪拳相似,但步法身法会比较快速柔慎,以快打慢,而洪拳则以刚克弱。不过,洪拳在练功运劲有独到之处、手法精严;『周家拳』之中的『万字拳』源於洪拳、『十字拳』源於蔡家拳、『大伏虎拳』讲求劲力,归之於虎豹,精於技击,实与洪拳拳理同出一辙; 但鉴于本来之洪拳有失於呆滞之病,故保留刚劲手法,所以兼汲了蔡家之进退灵活。</p><p> 此联的平仄交替、对立,词性工稳,用意高远,上下联的“机”和“力”先叠后重,从而增强了语气,突出了作用。不愧为武馆之佳联。</p> <div><b>【对联赏析】</b><br></div><font color="#ed2308">赏上林胜景何需他处;<br>裁古镇新妆自有吾人。</font><br>——电白区沙琅新城公园对联赏析<br> 文/灵 坚<br> 上联:赏,在此指欣赏;观赏;上林,古宫苑名。秦旧苑,汉初荒废,至汉武帝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三辅黄图·苑囿》:“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汉书》云:‘武帝建元三年,开上林苑,东南至蓝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水而东,周袤三百果。’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泛指帝王的园囿。园囿,意思是间或畜有鸟兽的皇家花园。联借喻阐明沙琅新城公园规划建设匠心独运,建成南方城镇特色的园林绿化风格。何需,指不需要;他处:别处。整个上联的意思是:欣赏园囿优美的风景不需要去别的地方。作为一个山区大镇建有这样的公园是难能可贵的。“胜景山区何处寻,居然古镇有园林。新城十里迷佳客,狮堡琅江一好心。”<br> 下联:裁,指安排取舍,规划设计;古镇,一般是指拥有着百年以上历史、至现代仍保存完好的较大规模古代居住性建筑的商业集镇。大多由商业发展而来,而古城是一地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规模最大,并常常有城墙包围。在此意指沙琅镇,该镇位于电白县北部,自古有“上佛山,下梅菉,小沙琅”之美誉。隋、唐代为电白县南境,明立得善乡一图,明嘉靖五年(1526)设置狮子堡,清雍正九年(1731)设沙琅巡检司于狮子堡,民国为第四区。解放后曾为电白六区和十三区,1953年9月为沙琅、大历乡。新妆,在此指公园的别致打扮修饰。自有,是指自己故有;吾人,指我们。整个下联的意思是:规划建设古镇新式美丽的公园自有我们。古镇新城新气象,荒山野岭变公园,环境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林间幽鸟自相语,水上落花何处来。”正是此处的写照。<br> 此联用词隽永,对仗工稳,联律铿锵,准确使用“赏、裁”为领字,整联独特造诣,不愧为佳联。但我认为“上林”一词还可斟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