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日记

friend

<p>作者注:这是2011年赴美旅游时的日记。一晃九年,现制作成美篇,以资纪念。</p> <p>北京时间 9月7日13:00 浦东国际机场 晴</p><p>下午四点飞往芝加哥的飞机。一点已经到了机场。多谢灵峰兄,轻车熟路,不到一小时就到了机场。</p><p>离登机还有三个多小时。很快办理了安检、行李托运和登机手续。在候机大厅等待。</p><p>北京时间9月7日16:00 波音777机内</p><p>三点半开始登机。美航,机型波音777。看空乘人员,一色的美国大妈——那就不能叫“空姐”了。服务很周到,不时地问:Would you like to drink? 下午四点十分,飞机准时起飞。</p> <p>北京时间9月8日00:00 波音777机内</p><p>很想看看东西方时差是怎么变化的。起飞两小时后,看舷窗外,淡淡的白云下面的陆地依稀可见一一可能是日本本土?天色还是很亮,拉上舷窗的挡光扉,闭了眼睛先眯一会儿。一忽睡醒,已是8日凌晨零点,拉开窗扉,窗外竟是大亮。此时,芝加哥应是7日11时,洛杉矶7日8时。飞机下面应是太平洋,但云层太厚,看不清。</p> <p>芝加哥当地时间 9月7日晚上8点 奥海尔机场 晴</p><p>从上海飞芝加哥用时13小时,芝加哥当地时间7日下午4时20分准点到达。芝加哥比上海晚11个小时。十一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很长了,但歇歇睡睡,加上飞机大,飞行平稳,因此也不觉得十分吃力。岂料,办入境手续却让我们大呼吃力!飞机下来后即排队办理入境,美国公民及获居住权者一队,外来者(visiters)一队。前者人数少,一般半个小时即可办妥;后者人数多,队伍长长的看不到头。走到前面看一下,真叫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队伍延伸到几十米前拐个弯,又是几十米,才到海关窗口,但中间还有五六个十几米长的来回折转,就像上海世博会一样。总人数加起来足足有近千人,好几班航班。外来者中大概六成以上是中国人,不少是在芝加哥转机的。就这样,排排停停,停停排排,足足站了三个半小时才轮到。实在叫人吃不消,算过世博会上参观中国馆,比沙特馆稍微好点。不过,世博会上,排队人多,管排队的人也不少,而这里没有人来管的。大家自觉遵守。但后来居上者也有。看到两个拉登老乡模样打扮的人,本来在我们后面,几个折转,居然发现他们折转到我们前面去了!</p><p>在机场里面,还不准用通讯工具。墙上赫然醒目地标着“不准用手机,不准照相,不准吸烟”的“三不”警示。因此虽然兜里揣着美国手机,却不敢越雷池一步。</p><p>总算轮到我们,手续却出乎意料的简单,那个美国佬看也不看我填写的入境申请单,只管用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大圈,录下指印,问了几句诸如在美待几天,住在哪里之类的话,便OK了。</p><p>在外足足候了我们半天的芝加哥亲戚总算见到我们,说,以前从未见此状况,抑或“9.11”即将来临?看来,中美两国的国情差不多,重大纪念日来临前都须加强防范。</p> <p>芝加哥 9月8日 晴 12-24C</p><p>芝加哥位于美国中西部,属伊利诺伊州,东临密歇根湖。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亲戚家在芝加哥北郊,距市中心20分钟车程。</p><p>第一印象是整洁,清静,空气新鲜,绿化广袤。住宅附近就有两片森林,三个高尔夫球场,街道两旁树荫遮天,一幢幢独立别墅掩映在树木丛中,门前一片草坪,花草杂然,鸟雀乱鸣,甚至还有松鼠等小动物经常出没。</p><p>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幢幢别墅,每幢别墅都是独创设计,风格迥异,没有看到有两幢式样相同的。各式各样的房子让人觉得如同进入安徒生的童话世界。</p><p>马路上车流不息,少见路人行走。美国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名不虚传,不管有否路人过马路,车行至路口遇红灯必停。两车相交,都会停下让对方先行。谦让一番,然后先行方表示谢意。见有路人在路上彷徨,车主常会停下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我在附近拍摄各种别墅,一辆汽车驶过,车主停下,摇下车窗,问:Can I help you? 大概以为我找不到北。</p><p>著名的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就在东面不远,驱车10来分钟即到湖边。大湖一眼望不到边,湖水汹涌,不时地拍击着岸边,激起很高的浪花。湖边风很大,头发衣服被不断吹乱。湖旁少有行人往来,些许跑步者沿湖慢跑,或有溜狗者人狗俱行。</p><p>西北大学在密歇根湖畔,校区不设围墙,可以自由进出。西北大学也是美国较为著名的私立高等学府,我们在校区内环行一圈,见到有黄皮肤的或是中国学生。据说,学校喜欢招收中国学生,一则交得起昂贵的学费,二则学习成绩好,可以提高学校的平均分,扩大学校声誉。</p><p>时差还未调整,有点累,明日再记。</p> <p><i><u>上图:远眺西北大学</u></i></p> <p><i><u>下图:学校临湖的岩石上留下的学生涂鸦</u></i></p> <p>芝加哥 9月9日 晴</p><p>到附近一个叫Baha’i House of Worship 的建筑参观,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巴哈伊灵曦堂。这是一个新教,由波斯(今伊朗)人米尔萨.侯赛因.阿里(1817-1892)创立,目前有500多万信徒分布全球。巴哈伊教的基本教义是:我们都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所有宗教同根同源目标一致,一切圣典预示必会实现的世界太平时代即将来临。这座殿宇设计别出心裁,雄伟神圣,象征着光明与团结。此建筑1912年奠基,1921年始建,1953年竣工启用。大堂内高42米,穹顶直径27.5米。殿宇全年开放,不收门票。</p><p>我们去时,不是祈祷礼拜时间,因此人不多,先进入地下室参观展览,了解大致情况,然后拾级而上,进入大殿,两个年长的嬷嬷友好客气地欢迎。大厅里富丽堂皇,庄严肃穆,中间20多排座位,四边还有好几十排座位,总计可容纳1000多个人坐下来聆听布教。</p><p>殿宇外面绿茵如毯,鲜花开放,一个长方形的水池里碧波荡漾,不断地溢出水池,让人心旷神怡。</p><p>离开巴哈伊灵曦堂已是中午时分,便前往饭店吃饭。</p><p>吃饭间,来了一位gentleman, 是亲戚认识的美国朋友,见面相互介绍了一番。当听说我们在入境时排了三个半小时队时,他笑着说,那还不算啥,他的名字已经上了黑名单。原来他的姓名与一个恐怖分子头目的姓名相同,于是每次入境都要对他进行一番严格的检查。有一次还把他关在小屋子里,一关就是半天,气得他“阿普阿普”。</p><p>亲戚跟他介绍了我们刚才去参观了巴哈伊圣堂,他竟然兴致盎然,跟我们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西方宗教的起源来了。他说宗教起源于中东穆斯林,后来演化成天主教基督教等西方教派。而巴哈伊是统一这些教派的新教派,它的教主巴哈欧拉就像一个集团公司的CEO,而亚伯拉罕、摩西、基督、穆罕默德等则像公司下面的各个部门经理。这一风趣地比喻引得我们哈哈大笑。</p><p>亲戚告诉我,他是美籍犹他人,现在是一家公司的副总裁,至少有一亿美元的身价。就是这样一个亿万富翁,却经常在普通的餐馆里吃一份只花费10美元的泰国炒饭之类的午餐。</p> <p><i><u>参观巴哈伊圣堂</u></i></p> <p>芝加哥 9月10日 阴转晴</p><p>连吃了几顿饭店,实在难受,说是宁可在家吃泡饭。于是早上到附近的超市去看看,准备买点蔬菜回家自己烧。</p><p>来到当地的一家食品超市。叫GARDEN FRESH,意为新鲜的田园菜蔬。</p><p>进入门来,果然琳琅满目。</p><p>一种绿皮墨西哥产的水果,叫AVOCADO,没见过。果肉有点像榴莲,但无那种味道,吃一个管你饱。</p><p>还有据说是卷心菜和黄芽菜嫁接的“混血儿”品种。</p><p>柜台上茄子辣椒油亮壮实,色彩鲜艳,十分诱人。黄瓜番茄新鲜欲滴。</p><p>一位女销售员在介绍各种肉制熟食,可以品尝。Ham(火腿),Turkey(火鸡),Chiken(鸡肉),我尝了几口,吃不出什么区别,只觉得都是一股烟熏味。</p><p>面包有包装的,也有裸装的,敞开着堆在那里,不知是否符合食品法。</p><p>一个冷柜里供应各色海味,三文鱼片、生虾都是&amp;5.99一磅, 金枪鱼每磅&amp;8.99,智利鲈鱼最贵,每磅&amp;14.99。</p><p>另一个柜里陈列各种色拉、小炒,价格不一。</p><p>我正拍得起劲,店里一人径直朝我走来,语速很快口齿不很清楚地说了一大堆话,我只听清一句:Why have you taken pictures? 心知不妙,赶紧sorry。但他似乎还不甘休,又叫来一经理模样的人,前来论理。我自知他们把我当作商业间谍了。亲戚赶紧解释,方才消除一场误会。</p> <p>(Avocado ,现在国内已屡见不鲜了,中文名“牛油果”。——作者注)</p> <p><i><u>推销肉食制品的女售货员</u></i></p> <p>芝加哥 9月11日</p><p>芝加哥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街市整洁,纤毫不染,绿化遍地,公园毗邻。</p> <p>Grant Park(格兰特公园), 有点像上海的外滩,东临密歇根湖,西边则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从马路东面向西看,一些路口就像上海外滩的汉口路、福州路。</p> <p>街头有两尊分列路边相同的雕塑,一名骑士似印第安人打扮,骑在马上作射箭状,几只鸽子停在他的头上。</p> <p>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故乡在伊利诺伊州,格兰特公园里有一座林肯塑像,庄严肃穆。</p> <p>白金汉喷泉是园内的一大景观,喷水池为一巨大圆形,直径足有上百米,中心是一似三层蛋糕的喷池,周围还有若干小喷池,水柱喷放,璀璨夺目。&nbsp;</p> <p>千禧公园(Millenniam Park)</p><p>千禧公园建成于2004年7月,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弗兰克.盖里设计完成,面积为24英亩,共耗资5亿美元,是“后现代建筑风格”的集中地。</p> <p>露天音乐厅 (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是千禧公园中最具代表的后现代建筑。经常有免费的音乐晚会之类的活动。那天吃饭时,犹他富翁先生曾告诉我们,周末有免费音乐会。</p> <p>公园内一个硕大的腰子形状的凸透镜被称作Bean,即豆子的意思。从镜子里可以看到自己变了形的影像,仿佛是一面巨大的哈哈镜。从镜子里还可以看到一连串的摩天大厦,非常奇观。那天,有许多对新人来到这里举行订婚或结婚仪式。</p> <p><i><u>豆镜前一对新婚夫妇摄影留念</u></i></p> <p>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是两个超大型彩色长方体柱子“喷泉”。柱体的大屏幕上有不停变换的游人照片,每隔10分钟左右就从照片里人的嘴里突然开始喷水,很好玩。喷泉下面戏水的小朋友们更是可爱。</p> <p>芝加哥 9月12日</p><p>芝加哥还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科技底蕴的城市。</p><p>芝加哥大学是一所男女同校、无宗教派别的综合性大学,1891年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办,1892年10月1日正式开课。芝加哥大学是美国最富盛名的私立大学之一,全美大学排名榜第4。芝加哥大学有81位校友曾获诺贝尔奖,其中包括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崔琦。</p><p>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于1992年到2004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学。</p><p>(上图为芝加哥大学一学生宿舍)</p> <p>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堆于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建成,由费米教授(Enrico Fermi 1901-1954)和助手们研制成功。这一成就是原子能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两年后的原子弹诞生奠定了基础,芝加哥大学也因此被称为“原子能诞生地”。</p> <p>网上记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且收藏量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由六个图书馆组成:D'Angelo Law Library;Eckhart Library;JohnCrerar Library;Joseph Regenstein Library;Soci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Library;William Rainey Harper Library。可是上面拍摄的图书馆名称却不在其列,抑或又新增了一个?</p> <p>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拥有超过3.5万展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博物馆之一,展品旨在激发儿童的科学探索和创新精神,注重互动性、趣味性,建馆多年来,已经有几十万人次参观。</p> <p><i><u>科学博物馆内的展品</u></i></p> <p>芝加哥艺术学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是美国顶尖的艺术教育机构之一。学院由博物馆和学校两部分组成,建校于1866年。其博物馆以收藏大量印象派作品以及美国艺术品著称,如莫奈、梵高、雷诺阿、毕加索等人的作品。其学院则旨在培养视觉艺术人才,曾就学的有华尔特·迪士尼、乔治亚·欧姬芙等。中国著名诗人闻一多年轻时也曾在这里就学。</p> <p><i><u>自画像</u></i></p><p><i><u>梵高</u></i></p> <p><i><u>醉酒者</u></i></p><p><i><u>梵高</u></i></p> <p><i><u>池中睡莲</u></i></p><p><i><u>莫奈</u></i></p> <p><i><u>诺曼底列车抵达</u></i></p><p><i><u>莫奈</u></i></p> <p><i><u>俩姐妹</u></i></p><p><i><u>雷诺阿</u></i></p> <p><i><u>钢琴旁的女人</u></i></p><p><i><u>雷诺阿</u></i></p> <p><i><u>雨天中的巴黎街道</u></i></p><p><i><u>古斯塔夫 ·卡耶博特</u></i></p> <p><i><u>红椅子</u></i></p><p><i><u>毕加索</u></i></p> <p><i><u>母与子</u></i></p><p><i><u>毕加索</u></i></p> <p>参观了上述几个博物馆,时间不早,便去唐人街吃饭。</p><p>芝加哥唐人街最早为四邑梅姓华侨开辟,地点在靠近市中心区的克拉克街,又称第一唐人街;后扩展到现在的永活大街,即第二唐人街,这里街道宽敞,整齐清洁,华人的商业活动全在店铺里面进行,见不到占道经营的现象。永活大街入口处建有一座中国式大牌楼,雕梁画栋,色彩鲜艳,正面刻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背面刻有“礼义廉耻”,成为芝加哥华埠的标志。</p> <p>店家名称都以明显的中国标志为多,如“老北京”“上海酒家”等。一幢红色三层楼房的顶部,“洪门致公堂”的招匾赫然醒目。</p> <p>停车费三小时2美元,须是购物或就餐方可享受的优惠价。</p> <p>晚上,一轮圆月分外明亮,突然想起,今天是中秋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其实祖国大陆已经是农历八月十六日早上了。拍下异国他乡的月亮,看看是否比中国的更圆?</p> <p>芝加哥 9月13日</p><p>今天游览了芝加哥的几个景点。</p><p>Promontory Point ,Burnham Park(伯纳姆公园,海角点)</p> <p>该公园是1927年以一名叫丹尼尔·伯纳姆的城市规划建筑师命名的,伯纳姆是在1893年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的设计师之一。</p> <p>公园在密歇根湖畔的一个岬角上,站在湖边的礁石上遥看湖色,壮观美丽。许多当地居民喜欢到这里休闲观景,甚至暴晒太阳。</p> <p>Chicago River(芝加哥河)</p><p>芝加哥河,全长251公里,贯穿芝加哥市区,流向密西西比河流域。</p> <p>感觉像上海的苏州河。河上隔一段距离有一座桥,各有名称,恰如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四川路桥,……不同的是,芝加哥河可以乘船游览,这又像浦江游览。1小时左右一班,十几美元一张票,游时一个半小时至三小时不等。我们觉得时间太长,最好有半小时左右的班次。被告知还有一种叫Water Taxi,翻译过来应该是水上的士,类似摆渡船。上得船去,风光无限,临风眺望,心旷神怡。20分钟,阅尽两岸风光,每人四美元。</p> <p>玛丽莲梦露像</p><p>在河边不远处一幢大楼前,伫立着一尊好莱坞影星梦露的塑像,塑像非常庞大,差不多有达五六楼层之高,塑像造型应用了她捂住被风刮起裙子的经典动作,楚楚动人十分可爱。周边不少游人在她裙子的庇护下拍照留影。</p> <p>John Hancock Center约翰汉考克中心</p><p>约翰汉考克中心是芝加哥第三高楼,电梯直达到95楼360度观光自助餐厅。</p><p>芝加哥第一高楼是“西尔斯塔”(Sears Tower),高443米,曾是全美第一高楼,后被“双子塔”超越,2001年“9.11”以后又成为美国第一高楼,著名的俯瞰全城的观光景点。</p> <p>亲戚告诉我们,登高观光还是去约翰汉考克中心好。因为相比而言,外来旅游团队都会去西尔斯,常常要排上好长时间的队。 去约翰汉考克中心的一般都是当地人,人很少, 观景也更方便。</p> <p>来到约翰汉考克中心,果然不用排队直接就乘电梯到观光层。在自助餐厅用餐,随意欣赏楼下风景,十分惬意。从玻璃窗向外看去,高楼林立,密密麻麻。远处一楼顶有两根天线伸出的最高楼便是著名的希尔斯塔。</p> <p>餐厅环境十分优雅,静悄悄没有一丝喧哗。墙上挂有一些经典画像,让人想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影片。</p> <p><br></p><p>见到一白人老妇,独自一人坐在一张餐桌前,慢慢地用餐,其装束打扮和行为举止俨然英国贵妇人一般,这在美国当今恐已鲜见。老人家已经用完餐,旁边一只塑料打包袋,估计是准备带回家再慢慢享受,此时,她正在全神贯注地清点着找零的钱币,等我拍完照,她才察觉,抬起头朝我友好地笑笑。</p> <p>Navy Pier 海军码头</p><p>海军码头是芝加哥很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它始建于1914年,1916年开始向公众开放,当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码头。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海军训练基地和使用基地。现在,它已成为芝加哥一个娱乐消遣的好地方。</p> <p>走进海军码头,一轮巨大的摩天轮高耸入云,这一游乐项目对我们来说当然不算新鲜了。好客的亲戚还是要让我们尝试一下,登高看看芝加哥城市的风貌。于是盛情难却再度当一回老小孩。坐在轮盘笼里到达最高点,向下望去,密歇根湖尽揽眼底,天湖一色,浩浩汤汤。</p> <p>海军码头有很大一片花园,红花绿草,赏心怡目。此外商店、餐馆、儿童乐园、各类游乐项目比比皆是。据说还可以乘坐游轮或快艇畅游密歇根湖。</p> <p>芝加哥 9月14日</p><p>今天去附近的一个大卖场奥特莱斯OUTLETS购物。</p><p>之前也逛了一些美国的商场,这里顺便介绍一下。</p><p>Macy‘s 百货公司是美国的一个连锁百货公司,其旗舰店位于纽约市海诺德广场(Herald Square),1924年在第7大道开张时曾被宣传为“世界最大商店”。该公司还有2个全国性旗舰店,分别设在旧金山和芝加哥。</p><p>目前,梅西百货是美国老牌的百货公司,也是美国的高档百货商店,主要经营服装、鞋帽和家庭装饰品,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美誉。其公司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在美国和世界有很高的知名度。</p> <p>塔吉特Target</p><p>1961年,塔吉特成立。该商店是美国第一家提出打折这一概念的商店。70年代,塔吉特通过对店内的商品进行电子现金登记的方法来管理库存货物,提高了为客户服务的工作效率, 80年代 塔吉特的规模不断壮大,又增开了很多家零售商店。1995年,塔吉特开办第一家塔吉特超市。</p> <p>好士多COSTCO,是一家会员制超市, 这里所有的物品几乎都是超级大,超级多,捆绑式售出。洗涤剂不是小瓶的,一桶有几斤重。纸杯子是成罗的,保鲜膜也是10包一捆,面包是成盒卖的,比萨饼也超级大,矿泉水和可乐也都是10瓶或20瓶的包装。美国人喜欢开车一周大采购一次,才会有像COSTCO这样的超市的诞生。</p> <p>除了这些商场以外,还有许多,一些已经在世界范围开设了网点,像沃尔玛Wal Mart,奥特莱斯。</p><p>奥特莱斯是英文OUTLETS的中文音译。其英文原意是“出口、出路”的意思,在零售商业中专指由销售名牌过季、下架、断码商品的商店组成的购物中心,因此也被称为“品牌直销购物中心”。</p><p>据统计,全美有270多个大型奥特莱斯,销售增长率逐年大幅递增。</p><p>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一般位于市郊,它的优势即商品都是名牌的下架商品、过季商品及断码商品。这些全新商品,由高档专卖店或商场下架后直接转到奥特莱斯销售。价格同市中心的百货商场比较,普遍偏低60% ,甚至更多。</p><p>(如今,Outlets Walmart Costco都已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了。——作者注)</p> <p>我们去了附近的一家奥特莱斯。说是附近,也要两个来小时的车程。Outlets通常是商店卖剩的货品,然后拿到Outlets去减价出卖。大部分都是服装,鞋子,包包之类的。很多名牌都在那里设商铺。据说就是没有LV, 因为LV是绝对不减价的。我留意了一下,果然,看到有阿玛尼ARMANI,卡尔文·克莱因CK,保罗POLO,菲拉格慕FERRAGAMO,鳄鱼LACOSTE,美美MAX MARA,汤米希绯格TOMMY HILFIGER等诸多名牌,就是不见LV。</p> <p><i><u>Outlets 里的一些品牌店</u></i></p> <p>这些打折商品,有的还真合算。妻子看到一副PRADA墨镜,原价298美元, 现在买一送一。后来在其他商场看到一模一样的,真是卖298美元一副。耐克鞋,一般在60到80美元一双,比起国内动辄上千元人民币一双同样的耐克鞋来确实便宜了许多。</p><p>而OUTLETS里最受中国大陆游客欢迎的是COACH包专卖店。不知何时起,到美国买COACH包成了来美国旅游的大陆客必定履行的一个手续似的,不仅自己买,还帮国内带,亲戚朋友,三姑六婆,往往一人就要买五六只七八只,甚至更多。真是乐坏了COACH老板,每个专卖店都特意配备了会讲汉语的销售人员。OUTLETS 的COACH包一般比起原价来便宜四到五折,上海中信泰富、梅陇镇广场里出价四五千元人民币一只的包,在这里至多只卖到200美元。当然,包的款式大多是前两年的,当年上市的新品在这里是没有的。国人反正也不在乎新品旧品,只要觉得好看,有个明显的COACH标志就行。当然,COACH只是一个中低档的品牌,比起LV来要差一大截,我在MACY’S看到一只LV男式公文包,标价是2300美元。</p> <p>芝加哥 9月15日</p><p>今日去了 Cantigny Park, 这个公园原是一个叫 McCormick家族的庄园,这个家族历史上有许多人在美国军队里服役并担任高级职务,如美国陆军第一师师长等,后来家族捐献了这个庄园,州政府就在此建立了一个军事博物馆。&nbsp;</p> <p>博物馆里记录了美国历史上自1775年独立战争至1991年美伊海湾战争200多年内美国国内国外的每一次战争。特别对两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做了详细的介绍。在馆外的绿地上,还陈列着几十辆各个时期美军使用过的坦克并配有详尽的文字介绍。</p> <p><i><u>左图:独立战争时的美国士兵</u></i></p> <p><i><u>右图:南北战争中的北方军</u></i></p> <p><i><u>美国在一战时期的领导人</u></i></p> <p><i><u>二战期间各国首脑</u></i></p><p><i><u>上图左起:希特勒 墨索里尼 东条英机 近卫文麿 斯大林 张伯伦</u></i></p><p><i><u>下图左起:丘吉尔 蒋介石 毛泽东 达拉第 雷诺 贝当 罗斯福</u></i></p><p><br></p> <p><i><u>上图 沙漠之狐 隆美尔</u></i></p><p><i><u>下左 特里·艾伦 时任第一步兵师最高指挥官</u></i></p><p><i><u>下右 蒙哥马利</u></i></p> <p><i><u>诺曼底登陆</u></i></p> <p><i><u>上图 武元甲</u></i></p><p><i><u>下图 越战时期的胡志明小道</u></i></p> <p><i><u>伊拉克战争</u></i></p> <p>展馆大厅肃穆大气,馆内除了图片、文字、实物的展示外,还有许多模拟场景,如地下作战坑道,诺曼底登陆,胡志明小道,等等。</p> <p>公园内树木成荫,花卉鲜艳,排廊精巧典雅,装点别致诙谐。既是一个民族传统教育的场所,又是一个休闲游乐的去处。</p><p>我们从早上10点一直逗留到下午3点。</p> <p>从Cantigny Park出来,时间还早,亲戚说再带我们到一处地方去看看。便驾驶车子向芝加哥南面方向开去。</p><p>芝加哥市区很大,可分为中、北、西、南四大片(东面是大湖)。北片是富裕白人阶层的高级住宅区,市中心有两大商业区,一个叫卢普区,一个是密歇根大道。穿过市中心再往南就是占人口40%黑人的主要分布区域。我们去的地方就是黑人住宅区。原来他正好要到一个银行去办点事,顺便绕过去让我们去见识一下芝加哥黑人区的情况。</p> <p>车辆驱驶在公路上,路面不是很好,看到有多处开裂,在一十字街口,与对面驶来的车子相交,亲戚对这里地方不甚熟悉,原本直行又犹豫了一下左转,我看到对面车里的黑人女子竟然向我们竖起了右手的中指。当然我们的车子突然转向让她有点措手不及,但这一粗野的举动还是使我吃惊不已。</p> <p>再往前,看到沿街有破败不堪的小屋,可能是住户堆放杂物的储藏室,这在北区住宅群内是绝对见不到的。地面一处稀稀拉拉的草地上纸屑废弃物凌乱散落,也是我来美国后第一次见到的景象。</p> <p>见有一簇簇人群在街角处站立,都为年轻黑人,似聊天又不像,问亲戚,答曰可能是等待领取失业救济金之类。然后他告诉我们大多数黑人都不愿工作,宁愿领取救济金度日。这一习性已历经两三代了,靠政府用纳税人资金救济。看到有两个年轻人突然向前方奔跑过去,作欣喜状,不知何事。他们身后的门面房上方的标识写着的内容可能是家庭社区服务中心一类的意思?说话间我们的车已驶离此处了。</p> <p>芝加哥 9月16日</p><p>芝加哥植物园 (Chicago Botanic Garden)是不可不去的一个景点。</p><p>植物园在芝加哥北区,离亲戚家不远,开车过去十分钟便到。</p><p>有关资料是这么介绍的:植物园占地156公顷,拥有9个岛屿,其中30公顷的浅水湖,6公顷的大草原和40.5公顷的森林。它被分为英式、意式和日式等四个园区,以植物科属样品和世界地理分区为特色。</p> <p>走进植物园大门,有一座男子裸体铜像,呈小跑步状,骨骼强健,肌肉分明。往前去,便是一片绿色原野,花卉百草,池塘湖水,让人一阵宁静恬趣之感。</p> <p>水生植物园里,水中莲花将其明亮的花蕾托出水面,美不胜收。园内四处环绕着乔木、常绿树和灌木丛,远看那苍松的树枝棵棵呈水平状展开,像一把把美丽的伞。我奇怪这树枝何以不向上生长,走近一看,原来每棵树枝都被落地生根的铁丝吊住,犹如一巨大无比的盆景。草丛中还见到有园艺工人在辛勤劳作,自动喷淋器在给草地浇水。一树根雕就的人形忽地从草丛腾现,笑着向你表示欢迎。</p> <p>看到有一块标牌,知道到了日本园区。这里展示着独有的东洋风味,见山坡上有一日式凉亭,便沿铺就的石板上前。唯见石板尽头,有一系着黑色带子的卵形圆石,不知何意。看了旁边木牌上的介绍,才知道这是日式的“不可进入”的标志,就像美国用红色的“停”字做标志一样。原来这具有艺术性的景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p> <p>曲折小路营造出愉快的漫步环境。 园中的钟楼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到一个钟点,便会敲打出动听悦耳的钟声。</p> <p>看到一处树上垂下长长的豆荚状的果实,难道美国的豇豆长在树上的?还有一只只圆圆的硬壳瓜果整齐地摆放在地上,是椰子吗?</p> <p>偌大的浅水湖中饲养着好多水禽,一处见有上百只鸭子在岸边栖息,而天鹅则是湖中美丽的点缀。天色渐渐暗下来,湖中的喷泉开始喷水,伴着灯光更显壮观。</p> <p>BOB CHINN’S 是芝加哥一家较有特色的餐馆,以其专营蟹肴而在芝加哥饮食行业里独占鳌头。故在它的店名BOB CHINN’S下面特意加上了“蟹舍”CRAB HOUSE的字样。</p><p>从外表一点看不出它有什么特别,很普通的一幢平房,青瓦白墙,低矮的门面,简直可以说简陋得不起眼。但亲戚告诉我们它的营业额在伊利诺伊州饮食行业里连续好几年排名第一。</p> <p>进入店里,迎面墙上几只硕大的蟹和龙虾的标本夸张地炫耀着他们店的特色,侧面墙上排着几十张名人光顾的照片。店堂不很大,约四五百平米,中间是散座,一旁靠窗的是车厢式包座。散座位置上好像都是一些常客,三三两两很悠闲地交谈用餐。我们一进店门便有维特斯waitress热情地上来招呼,坐上预定的包座。</p> <p>每人可以戴上印有店名的围裙,刀叉瓢盆齐全。让我觉得很有特点的是菜谱,居然每日一换,上面印有日期:Suptember 16,2011,菜名分开胃菜、色拉、汤、海鲜等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几十样,好像手写的,但每天一换也真不容易。中间有几行红色的字尤其让我瞩目,原来是店里的承诺:如您吃了两口后感觉不喜欢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乐意为您另换。</p> <p>我们五人要了一个King Crab(蟹王),再加上牛排、色拉和一些炒菜。那蟹王着实大得出奇,据说是从阿拉斯加空运来的,两只蟹钳几块蟹股就占据了一只大盘子。味道怎样?只能说一般般,和龙虾肉类似,肉头较粗,比起阳澄湖大闸蟹来,逊色多了。牛排煮得很熟,亲戚怕我们吃不惯生的,那一块牛排下肚基本把胃里三分之一的地方挤掉了。</p><p>维特斯很殷勤地时不时过来询问菜肴是否合口味,我们当然不住地点头Yes了。</p> <p>芝加哥 9月17日</p><p>为期十天的芝加哥之旅今天结束,下午2:45的飞机飞纽约,跟当地的旅游团参加美国东部旅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