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诗仙李白的这首千古绝唱送别诗为扬州这座古城名邑平添了无限风韵,也使扬州闻名天下。于是下扬州,便成了我许久的向往。虽然比三月晚了许多,但终算成行。初秋的扬州尽管没有了“烟花三月”时的晕染,少了许多彩色的烟云,但天高云淡,绿意仍盎然。</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古称广陵、江都、淮扬,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这里风光秀丽,人文荟萃。扬州,城在园中,园在城中,这座不大的城市里,处处是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span></p> <p>【瘦西湖】</p><p> “天下西湖三十六,独一无二瘦西湖”。位于扬州西郊的瘦西湖,以其清瘦、婉丽的独特风韵赢得天下人的赞颂。瘦西湖原名保障湖,是隋唐时期由蜀冈山的水与其它水系汇合流入大运河的一段自然河道。明清时期,许多富甲天下的盐商巨子在沿河两岸,构筑了一处水上园林。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吟诗作画,留下了众多的墨宝和故事。清朝初年,钱塘诗人汪沆作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之名流传至今。</p><p> 瘦西湖全长约4公里,最宽处不到100米,蜿蜒曲折,如飘如风,时放时收,较之杭州的西湖,更有一种江南清瘦的神韵。</p><p> </p><p> </p><p> </p> <p> 五亭桥又叫莲花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桥上建有五个风亭,每到满月之夜,五亭桥下的十五个洞中每个洞都含着一个月亮。如能在中秋之夜来到这里,一边赏着月,一边听着箫,那该有多美呀。</p> <p> 二十四桥是瘦西湖上的另一著名景点。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阶24阶,处处与二十四对应。“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春萧”。这首杜牧的诗已流传一千多年了,可谓妇孺皆知。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p> <p> 钓鱼台,早先叫吹台,是文人雅士吹箫抚琴、演奏江南丝竹的地方。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于此处钓过鱼呢,在这种风光旖旎之处把竿垂钓,是多么悠闲自得。钓鱼台最令人称绝的地方,其实不是钓鱼,而是借景。从钓鱼台的四个门洞看去,可以看到四幅不同的画卷:五亭桥、白塔。</p> <p> 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这些中国园林建筑的标配,在瘦西湖的场景中,奇妙的搭配、运用,加之以借景、框镜等手法的妙用,堪称经典,不得不感叹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瘦西湖的“瘦”字,真是了得,就像清秀婀娜的少女,给人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p> <p> 【大明寺】</p><p> 大明寺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虽几经变化,仍香火依旧。精美的楼牌,轩敞巍峨的天王殿,庄严的法相,封建帝王的足迹,名人的遗墨,都是一道独特的景致,一份厚重的历史,置身其中,敬畏之心油然而生。</p><p> 其实来大明寺的真正原因是带着景仰鉴真和尚之情来的。唐代鉴真大和尚,扬州人,原大明寺的住持。从公元742年起,先后十余年,历尽艰险,至第六次才东渡成功,将我国佛学、医学、语言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介绍到日本,为发展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份执着,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是不可能实现的,真是为了弘法“何惜生命”,令后人无比景仰与敬慕。</p><p> </p><p><br></p> <p> 大明寺内的鉴真纪念堂由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共包括碑亭、长廊和纪念堂三部分组成,仿鉴真在日本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金堂,纪念堂正中供奉着鉴真法师坐像,这尊坐像是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像,用楠木雕刻干漆夹纻而成。在扬州大明寺内有一个石灯笼,它与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的石灯笼是一对,至今还在燃烧着,象征着中日友谊长明不灭。</p> <p> 大明寺的西园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涟漪绵绵,鱼翔浅底,帝王御碑,第五泉水,确为一处精美别致的名胜之地,给人以青山绿水,山明水秀之感。</p><p><br></p><p><br></p> <p> 平山堂,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因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远山来与此堂平",故称"平山堂"。常于此间与士大夫、文人相聚,吟诗作赋。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常来此凭吊,并在后面为恩师欧阳修建造了"谷林堂"和"欧阳河"。谷林堂取自苏东彼"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句。欧阳祠内有欧阳修石刻画像,供人凭吊。欧苏相知,又是一段北宋文坛的佳话。在古城扬州,平山堂数得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诗文最多的文化胜地,是大明寺的巨大荣耀,也是扬州人民的宝贵财富。</p><p><br></p> <p> 扬州,以运河而兴。便利的运河交通造就了扬州的漕运、盐业等产业的繁荣。明清时期,两淮盐运御史和两淮盐运史官署都设在扬州,当时的扬州成为全国食盐的集散地和盐运中心。这无疑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也促进了扬州城市的发展。当地的盐商争相建园,逐得“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说。</p><p><br></p><p>【个园】</p><p> 个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坐落于盐阜东路,它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两淮盐总黄至筠修建的宅邸私家园林。因主人酷爱竹,取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意,以竹叶三片形似“个”字,故取名个园 。</p><p> 个园最负盛名的是以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堆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把四季的变化用色彩和叠石的艺术表现出来,“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即“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尽现园中。</p><p> </p><p> </p><p><br></p> <p> 个园的南边是住宅区,东中西三个院落之间深长的小巷让人有种穿越感,虽然并不算十分精致豪华,但是也能体现出当年的盐商家族的富庶。</p> <p>【何园】</p><p> 何园清朝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被誉为“晚清第一园”。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原名取至于陶渊明的“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清光绪年间由何芷舠所建。</p><p> 如果说个园 体现的是淮扬盐商富庶的雅趣,那么何园 就是书香世家包容的大气。</p><p> 何园的建筑很明显是受到了西方风格的影响,既有传统中式木结构建筑,又结合了西方建筑的手法,还有很多中西融合的细节,有中式的雕花构件,又有西式的百叶窗、壁炉。</p><p> 慢步何园,回廊曲折,复道行空,绕廊看景,步移景异,假山贴墙,鸟栖庭树,丘壑宛然,游鱼惊水等等,仿佛走进一幅大自然和人文的美丽画卷中。</p><p> 何园,一个近代大家族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也给我们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 片石山房西边廊壁间镶嵌的一面大玻璃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面镜子都能将园中景色收入自己的怀抱。与镜子遥遥相对,东北湖山脚下的水潭中,则藏着一轮明月。“人工造月”是片石山房的一绝。</p><p> 水中月是片石山房中假山丘壑处的一道奇观。白天池水映中有一轮明月,且随着观者视角变化有阴晴圆缺之异。原为叠石后的墙上一处孔隙,随视角不同被叠石遮掩。这两处景点合起来就是片石山房著名而奇特的佛理景观:镜花水月。</p> <p>【东关街】</p><p> 扬州,因运河而昌,因运河而盛。在唐代,就赢得了“东南第一商埠”的美誉,有天下“杨一誉二”之称。利津古渡(今东关古渡)是扬州最繁华的交通要冲,有了码头就有了街市,舟楫的便利和漕运的繁忙,催生出一条商贸密集、人气兴旺的繁华古街—东关街。这条有着一千多年历史、最具有代表性的老街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一千多米。站在巷口,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不宽,却如此的绵长深远,似无尽头。这里有百年商号,盐商大宅,寺庙书院 ,名人故居,老树古井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都记载着东关街曾经的繁华与沧桑。</p> <p> 游走在扬州的街巷,你会发现这座古老而美丽的江南水乡之城太有魅力了。它有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就像一本厚厚的线装书,需要我们细细地品读,否则,你无法走进这座城市。扬州,这座诗情画意的江南小城,宁静安逸。扬州人的性格不张扬、不急不躁、不呼不叫,礼貌,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p><p> 扬州,愿你的明天更加美好!扬州,我会再来的!</p><p> </p><p> </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