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夏日,驱车在骈邑(古地名,今山东临朐)的道路上,虽说不到酷暑的季节,太阳也给行者增加些许燥热。近中午时分,觅食临朐全羊当首选。如今,多数的玩货並不都是吃货。而玩货加吃货也为实不少,额们就列其间,总是抵当不住美食的诱惑。尤其是,不敢有负地方美味。惯例,全羊一斤、炒羊血、拌羊杂、土豆丝加油饼。三人份,先品原味汤汁,爽!!! 紧接大朵快颐,倾刻之间饱腹埋单,来到景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午餐的贪食,从景区大门到进山口只有搭摆渡车上去。进山有二个大方向的路线,建议走右边的小碑坊线。尽管都是台阶路,但基本没有太大的坡度,台阶路旁也有野路可逐段走捷径上行。大碑坊线路台阶路比较陡,要付出更多的力气。在中间沿山谷还有一条路,尽管好走但可能错失不少的景点。因此,走小碑坊进山是较为合适的进山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石门坊,亦称石门房,又名石门山,位于临朐城西二十多华里,山势曲折南向,两峰对峙如门,故名。奇观天成的石门“晚照”,居临朐八大景之首,早在殷商时期,即被人们所慕仰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殷商临朐之城为逄国,石门山为逄国辖地。逄国国君(伯爵)逄陵为朝廷忠臣,人们为追念其功德,便在风景秀丽的石门山立庙祀之。到了唐代,增建庙宇,刻佛像,已成为名胜之地,黄冠缁流,骚人墨客,云集于此,遁迹觞咏。宋、元、明时建成佛塔、神龛。清代、民国时期,续增摩崖刻石,新建文昌殿,构成了古代建筑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骈邑石门晚照残,石门红叶染青山。前句诗说的是古代石门是临朐八景之首的晚照,后句描绘的是石门的红叶景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康熙四年,邑人名士、书法家衣于帝题刻于陡崖石壁上的“晚照”两个大字,浑厚流畅。“照”石崖有涓涓泉水下汇为池,既另天池,池水清澈。因当时林木遮天,亭午不能现日,唯日薄西山时,一束光柱透过天然山凹,直射“晚照”,光彩顿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石门的红叶,並不是枫叶,是黄栌叶。黄栌是我国重要的红叶观赏树,北京香山的红叶就是黄栌。为何叫黄栌?剥开树枝的外皮,里面是黄色的,故称黄栌。在深秋霜后,黄栌叶由翠绿变为红色,染遍了青山峰峦。夏季是黄栌的开花期,石门坊的黄栌由于遍布群山,红叶观赏一点不逊于香山,而夏季黄栌花开却又是一番情趣。</span></p> <p>石门坊有八洞:龙洞、三元洞、仙人洞、悬天洞、尊天洞、串门洞、 盼僧洞。其中尤以龙洞、三元洞为最。洞势各异,惊险诱人。</p> <p>石门坊群峰环翠,壁立千仞,嶙峋夔石,青者如黛,白者如垩,峭者 如削,剥者如脱。</p> <p>石门坊转山,经数小时由此出山。远眺山壁上的四个大字"峭壁凌寒”,已没有暑意。</p> <p>石门坊景区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四季如画。尤其自9月份开始,遍布山谷的黄栌脱绿换红,漫山红叶如火似霞,“石门红叶”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四川米亚罗齐名,为国内五大红叶景观之一。</p><p>石门坊红叶之地,期待与你相约在斑斓的季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