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韩晓光先生,1951年生,景德镇学院教授,景德镇著名文化学者、诗人,德学称范,桃李芬芳。他编著《浮梁古代诗文选注》一书,以其渊博的知识,精准的释解,使读者对浮梁古代文化、风土人情、古今景物变化等各方面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先生旁征博引,不仅使读者有助于对诗文的理解,还使读者对古汉语知识、古文字知识、诗词知识都有收益。笔者有幸获得此书的电子文稿,现按类编辑部分文稿介绍给各位朋友,在赏文的同时,更加加深对家乡古今的了解和热爱。(绘画:夏培德)<br>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浮梁竹枝词</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凤仪</div> 【作者简介】<br> 郑凤仪,号蓉裳,浮梁人。清代廪生出身。幼承父训,性颖敏,日诵数千言。曾主持并任教浮梁绍文书院,平生喜奖掖后进,多有成就。 其一<br>山里江城树里村,人家花里筑花樊。<br>四时花向楼头见,行到花边香隔门。<br><br>【注释】 <br> 1筑花樊:樊,篱笆。筑花樊意思是用花树编成篱笆。<br> 2、香隔门:花的香气透过院门散发出来。<br><br>【译文】<br> 青山环抱着江城,绿树掩映着村庄,鲜花簇拥着户户人家。登上楼头一看,全城一年四季时时处处都是鲜花。行人路过门前,便能闻到从院门内散发出来的阵阵花香。 其二<br>鸳鸯五览水湝湝,穿过城中锦绣街。<br>只少笙歌迎画舫,也应呼作小秦淮。<br><br>【注释】 <br> 1、鸳鸯五览水:原作鸳鸯览五水,浮梁城内水流的名称。<br> 2、锦绣街:浮梁城内街名。《浮梁县志》:“旧志:……(县)治据高阜,内则五马渚水迆庐刺坑而左朝,鸳鸯览五水历锦绣街而顺趋。外则永济、阴砂湾如环带。”<br> 3、画舫:装饰漂亮、美丽的游船。【唐】 刘希夷《江南曲》:“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 【清 】孙枝蔚 《重游徐幼长园林》:“门前增画舫,墻外落红梅。”<br> 4、秦淮:河流名发源于江苏溧水县东北,西流经南京入长江。相传为秦时所开,凿钟山以通淮水,故称秦淮,两岸多青楼酒肆,是历代著名的游览胜地。<br><br>【译文】 <br> 鸳鸯览五水从锦绣街潺潺地流过,景色十分优美。美中不足的是这里少了些歌舞音乐与华美的游船,否则也像南京的秦淮河那样令人流连忘返。 其三<br>千里清溪五里滩,竹篙剪水上滩难。<br>人声争共滩声急,闲坐滩头把钓竿。<br><br>【注释】 <br> 1、剪水:指竹篙的篙尖划破水面泛起涟漪。【唐】陆畅《惊雪》:“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br> 2、把钓竿:指手握着鱼竿垂钓。<br><br>【译文】 <br> 蜿蜒千里的清溪边有一处五里滩,这里水急滩险。船工们过滩时用竹篙竭尽全力地往上撑,极其艰难,那激越的号子声与湍急的水流声争相共鸣。也有的人坐在滩头悠闲地把竿垂钓。 其四<br>雾锁云连见几层,桥门双塔耸觚棱。<br>游人竞上金鳌背,谁向鳌头独自登。<br><br>【注释】<br> 1、双塔:坐落在凤凰嘴上的震方塔与巽方塔,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与学宫遥相映对。<br> 2、觚棱: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宋 】王观国《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谓之觚稜。”《文选·班固》:“设璧门之凤阙,上觚稜而栖金爵。” <br> 3、金鳌:即金鳌背稳 ,古昌江八景之一。在旧城学宫前,震方山如鳌背涌出。明万历间建塔其上,以映学宫。<br> 4、鳌头:鳌,本义为海中大鳖。俗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因为在殿试中,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后,就宣旨唱名,谓之胪传。胪传毕,赞礼官引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二人,向前行至殿中之殿下(天子座前的阶梯)迎接殿试榜,到达殿前则状元稍前进,站在中殿石上。这中殿石上雕刻着一条龙和一只大鳖。由于状元一人独占殿中的大鳖,所以就说他独占鳌头。<br><br>【译文】 <br> 学宫门前遥对着两座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的高塔。游人们兴致冲冲,竞相登上那鳌背般的震方山。但又有谁能真正地蟾宫折桂,独占鳌头呢! 其五<br>碓厂和云舂绿野,贾船带雨泊乌篷。<br>夜阑惊起还乡梦,窑火通明两岸红。<br><br>【注释】<br> 1、碓:原指木石制成的舂米器具,这里指舂捣瓷石的水碓。【清】何玠《癸酉孟冬过洞壶偶题》夹注:“循洞壶窑里西南合昌江大河数十里内,两岸水碓百余处,皆舂瓷不为业。”<br> 2、贾船:商船。这里指装运瓷土或瓷器的船只。乌篷,即乌篷船。 【清】 赵庆熺 《步步娇·泖湖访旧图》:“澹疏疏秋芦着花,小乌篷半横溪汊。” 【清 】龚自珍 《暗香·姑苏小泊》:“琐窗朱户,一夜乌篷梦飞去。”<br> 3、夜阑:夜将尽;夜深。【汉】蔡琰《胡笳十八拍》:“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期。”【唐】杜甫《羌村》:“夜阑更秉烛,相对成梦寐。”<br><br>【译文】 <br> 如云一般的碓厂遍布于浮梁四境,一排排装运瓷土或瓷器的乌篷船带雨停泊在江边。夜深时,两岸那映红天空的窑火常常将旅人们从还乡好梦中惊醒。<br> 其六<br>斑鸠呼妇踏春泥,挑菜人来日欲低。<br>一带红云照茜袖,桃花多半在城西。<br><br>【注释】<br> 1、斑鸠:鸟名。呼妇:相传每逢阴雨天,雄鹁鸠就把雌鹁鸠撵出窝,雨过天晴又呼喊雌鹁鸠回来。谚语说:“天将雨,鸠逐妇。” 【三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鹘鸠,一名班鸠,似鹁鸠而大。鹁鸠灰色无绣项,阴则屏逐其匹,晴则呼之。” 【宋】欧阳修《鸣鸠诗》:“鸠呼妇归鸣且喜,妇不亟归鸣不已。”这里的意思是活用为“(斑鸠)呼唤着妇女”。<br> 2、茜袖:红袖。【唐】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br><br>【译文】 <br> 春天来了,田野上斑鸠一声声啼唤着,好像在呼叫妇女们去野外去采摘野菜。傍晚太阳落山时,那火红的晚霞与妇女们的红裳相辉映。城西边,一大片绚丽的桃花正竞相绽放。 其七<br>毛竹编篱松径遮,雨前同出摘山茶。<br>采茶歌罢茶将老,鬓边斜插野茶花。<br><br>【注释】 <br> 1、松径:松树掩映的小路。<br> 2、雨前:这里特指谷雨前。<br><br>【译文】 <br> 在毛竹编织的篱笆旁,在松树掩映的小路上,妇女们一同出门去采摘山茶。她们鬓边插着美丽的野茶花,边唱歌边采茶。整个采茶季节茶园里歌声不断。伴随着那优美的采茶歌声,茶叶也渐渐变老。<br> 其八<br>桑阴最少稻田多,霉雨薰风节候和。<br>女不承筐男秉耒,山坳水曲唱栽禾。<br><br>【注释】 <br> 1、霉雨:一般写作“梅雨”,是初夏季节经常出现的一段持续时间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主要分布于中国江淮流域经朝鲜半岛南端到日本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中国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为为“梅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br> 2、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br> 3、节候:时令气候。【唐】 刘商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重阳秋雁未啣芦,始觉他乡节候殊。”<br> 4、承筐:典出《周易•归妹》:“女承筐 ,无实; 士刲羊, 无血。”这里是指提着竹筐去采桑。 <br> 5、秉耒:典出 《礼记·祭义》:“是故昔者天子为藉千亩,冕而朱紘躬秉耒。” 秉: 拿着。耒 : 音lěi,古代耕地用的农具。<br><br>【译文】 <br> 浮梁一带很少种桑养蚕,多以种稻田为主。每年一到和风送暖的梅雨季节,妇女们不去提篮采桑,而是与拿着农具的男人一起,在山坳或水边的农田里唱着山歌插秧。<br><br> 其九<br>家住莲塘水树饶,采莲何用荡兰桡。<br>莲花不见见菱叶,空伴采莲人过桥。<br><br>【注释】<br> 1、莲塘:即莲荷塘。在原浮梁县治东北,为宋代范仲淹任饶州刺史时修建。<br> 2、饶:丰美茂密。<br> 3、兰桡:桡,本义是船桨,这里代指船。兰桡,船的美称。<br><br>【译文】 <br> 我家就住在莲荷塘边,碧波映门,草树茂美。采莲哪里用得着划船去水中呢?如今塘里已看不到莲花,满塘都是菱叶,再也看不见那些采莲人在桥上来来往往了。 其十<br>三潭倒印湖心月,此地双溪夜月寒。<br>爱月谁人多得月,一般偏作二般看。<br><br>【注释】 <br> 1、三潭:三潭映月,在杭州西湖中,为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br> 2、双溪夜月:位于旧城东北两河交汇处,俗名道观嘴。每到月夜,圆朗互映,溪光四出。 为浮梁古“昌江八景”之一。<br> 3、一般偏作二般看:因为此处两条溪水交汇,所以每到月圆之夜,立在溪边能观赏到两轮明月分别倒映于双溪中。【清】蔡继祖《双溪夜月》诗中“彻底两轮悬玉镜”、“影娥无匹偏成匹”等诗句就极为生动地描写出这种奇景。<br><br>【译文】 <br> 杭州西湖有秀美的“三潭映月”,而此地却有奇特的“双溪夜月”。人们都喜爱观赏月亮,但又有谁能看到比平常更多的月亮呢?然而在这双溪里,人们却可以同时观赏到两轮明月。<br><br>【简析】<br> 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对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竹枝词“志土风而详习尚”,故与地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常于状摹世态民情中,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这对于许多学科特别是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领域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这组《浮梁竹枝词》作者郑凤仪,号蓉裳,浮梁人。清代廪生出身。幼承父训,性颖敏,日诵数千言。曾主持并任教浮梁绍文书院,平生喜奖掖后进,多有成就。出于对家园故土的无比热爱,他创作了这十首充满浮梁地域风情的竹枝词。在他笔下,浮梁山水风光是美的:“山里江城树里村,人家花里筑花樊。”“三潭倒印湖心月,此地双溪夜月寒。”城乡风情是美的:“只少笙歌迎画舫,也应呼作小秦淮。” “家住莲塘水树饶,采莲何用荡兰桡。”劳作生活也是美的:“女不承筐男秉耒,山坳水曲唱栽禾。”“毛竹编篱松径遮,雨前同出摘山茶。”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浮梁无比深厚的真挚情感,令人读罢油然而生出无限向往之情。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谢谢阅读!</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再见!</b></font></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