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b>1976年随着文革劫难已近尾声,善良的人们逐渐回归理性。</b></p><p><br></p><p><b>随着上山下乡知青"三照顾 "政策的逐步落实,我於1976年8月初返城,回到了慈母身边。而此时曾经年轻时命运多舛,受尽苦难,现又孤独一人的母亲年纪虽刚年满花甲,但已满头白发,佝偻了身子。</b></p><p><br></p><p><b>儿子回城了,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扶着我的肩膀,轻轻地说了一句话:"儿子,你受苦了!",此时我再也忍不往地抱住了老母,相拥而泣。</b></p><p><br></p><p><b>此时我已年满30周岁,13年的青葱岁月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多事之秋的祖国。</b></p><p><br></p><p><b> </b></p> 否极泰来 <p><b>9月底,分配工作通知书到达,而且被分配在自来水公司水表厂,经过一个月试用期的考验,最终被安排在模具车工岗位。</b></p><p><b>这时我已热泪盈眶,欣喜万分。说实话,在农村这么久,对城市工种,这好那坏,根本没有任何印象。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只饭碗、有一份工资,总强于在农村的那份辛劳和艰苦。</b></p><p><br></p><p><b>冥冥中的"否极泰来"使我从下乡十三年的艰苦坎坷中"枯木逢春",从头顶青天,面朝黄土的农业工人转换成模具车工,对于这份“上帝的眷顾",只有努力再努力,刻苦再刻苦,珍惜再珍惜。</b></p><p><br></p><p><b>我那时已三十岁,已过而立之年,我想此生有此机缘巧合,应该十分满足,但谁曾料想,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又在不远处向我招手了。</b></p> 晚来的大学时光 <p><b>三年后的1979年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是在经过十年浩劫,知识、人才严重断层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选拔各届高中毕业生和上山下乡知青中的佼佼者,接受高等教育而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b></p><p><br></p><p><b>电大在当时我的心目中是"野鸡大学"。而就是这"电大"却成就了我后半生事业上的一马平川。</b></p><p><br></p><p><b>在电大招生之初,自来水公司仅有二个名额其中之一落到了我头上,在我"一百个不愿意"的情况下,公司政工科强行给我报了名,并以上级交给我的政治任务为由,说服了我,至此我已别无退路(我已33岁,女儿已小学三年级,我去上大学,这不是开玩笑吗?)。</b></p><p><br></p><p><b>我草草的复习了一个星期,就走进了考场,并草草了事的走出了考场,一身轻松,想来要是未被录取,这不能怪我了吧!谁料三天后,录取通知却送到了我面前,被机械专业录取了,我顿时目瞪口呆。事后才知道,考得还不错,更重要的是我一手工整秀气的钢笔字吸引了老师的眼球。</b></p><p><br></p><p><b>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在人生征程上,目标已确定,就再来一次努力拼博吧!</b></p><p><br></p><p><b>公司领导向我郑重承诺:带薪带职全脱产学习;学杂费公司负责;学习期间,工资晋级、奖金发放,不受影响;学习时期算工龄,毕业后回公司等待分配。</b></p><p><br></p><p><b>至此,我才恍然大悟,领导是在有意的培养,此时我已无活可说,唯有认真学习,完成学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既能圆了一个大学梦,又不辜负此生,何乐而不为。</b></p><p><br></p><p><b>就这样在众人羡慕的目送下,踏上了新的征程。</b></p>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p><b>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老师见到了我们八位年过三十的学员,语重心长的说:你们年纪大了,就要比年轻学员更努力,我怕你们学不好,毕不了业”,这时就像一盆冷水,将我们从头浇到脚。</b></p><p><br></p><p><b>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年纪大了来一个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还有过不去的“火焰山”。</b></p><p><br></p><p><b>学校硬件那是一个绝对的简陋,一间教室里只有一部28寸黑白电视机和学习课桌,这就是教室全部家当。</b></p><p><b>但教学软件,师资条件在哪时是一级棒,屏幕上出现的都是顶级院校的精英教授。</b></p><p><br></p><p><b>第一学期为高等数学,物理、英语三门基础主课。</b></p><p><b>高等数学老师为北京大学邵士敏教授,年近五十岁左右的女教授,其讲课水平一流,口齿清楚,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深受广大学员欢迎和欣佩。</b></p><p><b>物理老师为北京师范大学阎金铎教授,其讲课精练,语言比喻得当,堪称大师。</b></p><p><b>英语老师为北京外国语学院郑佩蒂教授,一口流利纯真的牛津英语悦耳动听,令人佩服。</b></p><p><br></p><p><b>这三位教授号称电大"三剑客",使我们领略到了什么是优秀师资的风采。</b></p><p><br></p> <p><b>电大的学习需要三快三勤:眼快,手快,脑快;笔记勤,练习勤,提问勤。这样才能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翱游而酣畅淋漓。</b></p><p><br></p><p><b>电大学习全凭记笔记复习、记笔记思索、才会练习做题,一切全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起早摸黑,挑灯孤读,无人辅导。</b></p><p><br></p><p><b>更要命的学期末的学分考核,三年下来就好似进行了六次高考,其难度可想而知。物理、英语还好说,特别是高等数学以前从未碰过,如何度过这一难关。</b></p><p><b>我则采用了最笨、最傻,但也最可靠的办法,在临考前一星期,请假不去学校复习,而是在家里将樊映川的高等数学题集从头至尾做一遍,再从尾至头做一遍,近万道题能顺利过关就行,事实证明,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努力效果奇佳,第一学期数学就取得了97分的高分,令人欣慰。</b></p><p><br></p><p><b>其他基础学科如化学物理等,我高中时就基础扎实很优秀,如化学在考试时用5分钟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默写在草稿纸上(高中时练就的口诀表),这样成绩基本保证在80分以上(我考了93分)。</b></p><p><br></p><p><b>通过三年的学习,其他专业学科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热处理、液压技术……等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至於机械制图更是小菜一碟,此时已把那些年轻学员甩在了身后。这也应了一句老话:"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令电大老师刮目相看,我们班在全市也享有盛誉。</b></p><p><b></b></p><p><b>同时也更说明了一个道理:学习不分先后、老少,只要勤奋加努力,都能到达成功的彼岸。</b></p> 交了份满意的答卷 <p><b>三年半电大学习生涯就如白驹过隙般飞驰而过,在学分完成,毕业之际,圆满的完成了论文答辩。</b></p><p><br></p><p><b>全班学员在班主任带领下从上海出发,去青岛,上烟台,渡海去大连,再从大连到塘沽,分兵去北京、天津。去设计院,下工厂,实地调研,完成了全套立式螺旋式注塑机的图纸,完成了毕业设计,功德圆满的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b></p><p><br></p><p><b>从下放农村以来,生平第一次如此畅游沿海港口城市,心情放飞,从未如此轻松和愉悦。这都基于三年多来的寒窗苦读,虽有辛苦,但更多地是一种无可名状的喜悦和幸福感。</b></p><p><br></p><p><b>我毕业的同时,我女儿也正好小学毕业,想来也好笑。</b></p><p><b>从模具车工出来完成了机械专业的大学深造,从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从理论再来指导实践,这将是一个"质的飞跃”,"学以致用“能否完美我的人生,又有什么挑战等待着我,我期待着……。</b></p> 结束语 <p><b>真正的幸福感,不是来自衣饰华丽、香车宝马,而是来自于内心世界的丰盈。内心丰盈的根本是知识不断积累后的沉淀的结果,也是一种人类本真的追求。</b></p><p><br></p><p><b>人这一辈子都是在不断的进行自我塑造和修炼提升,在过程中又在不停的惊喜失望中交替进行。</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人生这部戏,只有确立了属于自己的角色位置,才能够让整个故事或动人或唯美的充满精彩或是感动,也只有先知道了自己的位置,人才能够越活越通透,个人的思维内心的境界才会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