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苏武

一分期许,一寸欢喜

<p>永垂不朽的苏武</p><p> 1.6 郝天琪</p><p> 贝加尔湖畔,嫩绿的草地,温暖的羊群,寒的夜,冷的月,唯有冷风常伴,也许正是这温暖的羊,嫩绿的草,才让寒冷的北海变得不那么冷酷,给了苏武蓬勃向上的勇气。可到底是怎样的气节才能让苏武承受十九年之久的苦难呢?</p><p> 苏武一身铮铮傲骨,义气风发。单于派大臣劝苏武归降,苏武何许人也,直接上去就怼了新单于这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苏武头脑清醒,视死如归,一身铮铮傲骨难以磨灭。</p><p> 苏武忠贞不二,一身正气。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灭苏武的傲气。把他囚于地窖,让他备受饥寒,流放到荒芜人烟的北海,可是苏武再一次用他那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粉碎啦匈奴险恶的用心,表现出那铮铮铁骨的筋骨。</p><p> 苏武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故友李陵来归劝苏武投降说北海是“空自苦”,信义无所见,说苏武家中亲人亡散殆尽,武帝法令无常,大臣危测不安,早已是物是人非。可苏武在面对“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时,依旧念及“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依旧忠贞爱国,用他那崇高境界铮铮铁骨,把李陵尚未磨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唤醒了。</p><p> 最为让我感到悲伤的是他在贝加尔湖畔等着一群公羊生小羊,这样他才能回汉,回到祖国,回到妻子身边。他出使匈奴之前,对妻子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亦承诺:“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将近二十年后,他回来了,带着“复来归的承诺,面对的却是妻子的改嫁。这是何等的悲伤,可是亦没有磨灭他的爱国之情,大义凛然的品格。苏武用他的一生诠释啦,什么是国家的傲骨,国家的脊梁。我们也要直面痛苦,不要去放大痛苦,苏武的这种气节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学习。苏武这一精神源远流长,这一身铮铮铁骨,永垂不朽。永垂不朽的苏武!</p> <p><br></p><p>咏苏武</p><p>语文老师 薛丽艳</p><p>出使入胡被滞留,</p><p>囚禁异邦恨悠悠。</p><p>舍生取义以明节,</p><p>威逼利诱不低头。</p><p>北海牧羊志弥坚,</p><p>故友相劝空泪流。</p><p>坚韧顽强人皆赞,</p><p>忠贞不渝拔头筹。</p><p>一十九载终得归,</p><p>子卿气节第一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