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国界的爱

静静的帆

<p>-法国大西洋海岸避疫之四</p> <p>女儿的车离我们越来越远,直至消失在视线中。顿时有一种莫明的难受和不舍涌上心头……</p> <p><br></p><p>巴黎还处在疫情重灾期,女儿女婿必须回去工作。女婿难免要常出差,害怕把病毒传染给我们,便让我们继续留在大西洋海岸;我们也担心他们回巴黎是否安全,会不会被感染?毕竟一家人谁也离不开谁……</p><p><br></p><p>一场疫情犹如死神,不分国界,不分人种,不分贵贱。擦肩而过是幸运,一切都是未知数,下一个不知会落到谁?真有种生离死别的悲哀……</p> <p><br></p><p>两个半月了。从巴黎封城前到解封后,前前后后两个半月。全家六口逃离巴黎避疫于大西洋海岸,一日三餐,大大小小,每时每刻都没离开过。如今空荡荡的一栋楼,只剩我与先生俩人。不免怀念在一起的日子。大人偶尔的磕磕碰碰声、小孩抗拒没完没了作业压力的哭叫声;全家高兴时的歌声、笑声、嘻闹声,都是那么真实,真实中又是那么完美。一阵阵的亲情从这些真实中破壁而出,弥漫在每个房间,填满了整个肺腑……</p> <p><br></p><p>一,女儿芃子</p><p><br></p><p>常言道,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但我们的芃子不仅如小棉祆温暖着我们,更是家里的顶天柱;不仅是女人,还犹如男人,撑起了家的整个天。</p><p><br></p><p>就拿疫情期来说吧。芃子是个事情没做完前,不喜欢声张的人。满以为,芃子放下手上所有工作,整日投入到购买和捐赠国内国外抗疫防疫的医疗物资中,完全忘了家里人。</p><p><br></p><p>门铃声中,邮差送来了芃子为家人(包括国内亲人和朋友)买来的两箱口罩、消毒洗手凝液等。口罩我们家六口人只留下12个,全都寄给了国内的亲友。没想到疫情发展的最后,我们因为戴了这几个口罩,不被接受,而不得不被迫逃亡到路途来回10多个小时的大西洋海岸。转而接受亲友从国内寄来却又被扣留了的口罩。</p><p><br></p><p>楼上听到她叫唤:“爸爸,你明天上午同我到市中心民政局去一趟,我已接到为你延期三个月签证的通知了!” 谁知道他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去联系的?</p><p><br></p><p>妈妈,我已为你买了去海边避疫用的路由器和充电宝,药也给你拿回来了。哈哈,用不着我操心,这些芃子都会为我准备好。她办公桌上就有两个大文件袋,全都装满了我所有的病历和有关部分材料。</p> <p><br></p><p>芃子心细,临离开海岸回巴黎的头两天,女婿先带两个孩子到他父母家去了。芃子留下来把尘吸了,地拖了,跑了两次超市,网购一次,为我们买了足以维持一个多月的食物,水、牛奶、米、肉类等。随后开车带我们去海边玩了几个钟头。</p><p><br></p> <p>哪怕一大袋海盐也够我们吃的了</p> <p><br></p><p>每次出门游玩,芃子哪是在散心?她的眼晴从未离开过我们,为我们选景拍照,观察我们玩得如何?是否尽兴?每次返回路上,我都会说:“感谢女儿又让我们度过了开心的一天?”,她的回答是:“只要你们高兴就好!”</p> <p><br></p><p>提起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真佩服芃子的耐心和忍性。奥斯卡5岁进小学,不怕数学,只怕法语的拼读。问他怕什么,他耸耸肩,连说带比划地指着法语书:“外婆,你看看,AU要读哦,AN要读昂,你看看难不难嘛?</p> <p><br></p><p>疫情期,每天,老师在网上为孩子们布置了很多作业。我们又给他们增加了中文课。只要听妈妈叫:奥斯卡来读法语了!奥斯卡当即便会大叫大哭以示抗议。妈妈却慢悠悠地说:“你站到椅子上去,心平静了,不哭闹了就下来做作业”。任孩子怎么哭叫,芃子像没听见似的照做自己的事。待1、2分钟后,哭声止住了。问:想好了吗?还要想站吗?要坐过来做作业了吗?只见奥斯卡擦干眼泪,红着眼睛,从椅子上爬下来,转眼便阴转晴,乖乖地做他的作业了。</p> <p><br></p><p>还有个场景让人忍俊不禁。玩够了的奥斯卡,晚上已11点了,妈妈一边工作,一边强迫他完成白天落下的功课。奥斯卡边做边磨洋工,继而大哭。看到灯光投射下发亮的窗户玻璃,他更是伤心,用大手姆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个尺度,他说,天只有这点点就快亮了,我只能睡这么一点点时间了,我都没有觉睡了!”,“妈妈,给我吃一点芝麻糊好吗?我就有力气做作业了!”</p> <p><br></p><p>疫情打破了世界规则,孩子大人都是受害者。妈妈辛苦,孩子不适,但对小孩子他们这一代人来说,何不为人生经历的一种磨难?</p><p><br></p><p>芃子为家里所做的一切,不胜枚举。真可谓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孩子们的好妈妈。</p> <p><br></p><p>二,女婿VinCent.樊森</p><p><br></p><p>Vincent的中文名,中国跟据谐音一般译为梵尚,芃子转译为樊森。有次他好像突然醒悟地问芃子:“我是不是上当了?我叫樊森,俩儿子FRANKLIN和OSCAR一个叫樊霖,一个叫樊沐,是不是都跟你妈姓樊哟?”</p><p><br></p><p>樊森是那种单纯而长不大的外国女婿。开始进我们家时,他很亲热我。我只要照像,相片中总会挤进他,亦或远景亦或近景都会找到他的影子。有次,他把与我合影的头像放在网上,开玩笑地告诉朋友说我是他的中国女朋友,被芃子骂了一顿。</p> <p><br></p><p>2018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世界微电影颁奖晚会,我被邀请做第一场忆乡愁节目和颁发第一个奖项。节目组导演花了来回机票、火车票、住吃等费用把樊森也请了来。节目最后,主持人朱利安请他说两句话,他红着脸,说了一句:“丈母娘已讲得很好了,我就不说了!” 诶,这就是他 — 我那腼腆,不善言辞的外国女婿。</p> <p><br></p><p>当异国民族组成一个家庭时,往往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不断地磨合以及相互间的包容和理解的过程。</p><p><br></p><p>樊森身上具备了很多欧美人的修养和优秀品质。他们不会算计人,对人温和、礼貌且热情。</p><p><br></p><p>2005年,他开车带我们去诺曼底。车绕来绕去还在埃菲尔铁塔打转,原来车上有点垃圾,他到处在找垃圾桶;车开到了郊外森林路边,我顺手把吃的杏仁核向窗外森林扔去,他转头说Non,不能这样。我十分尴尬,从那以后,任何东西我都不会往窗外扔了。</p> <p><br></p><p>也是这次,车经过一片宽广的牧场。黑白相间的奶牛在微风吹动长齐腰际的牧草中欢快地吃着草。车停了下来,一头小奶牛躺在草地边沿的沟壑里,哞哞地叫唤,樊森下车,伸手看了看小奶牛脖子上挂的牌子。调转车头找到了远处小奶牛的主人家里,告诉他可能小奶牛被围栏的电网触电了。</p> <p><br></p><p>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上虽然都是小事,但他爱自己的家园,关心自己同胞的点滴却记在了我的心里,影响着他的孩子们。上星期,带小孩到避疫的大西洋海岸的渔船出港口游玩,离开时,樊森提了个丢弃在岸上的黄色塑料桶,樊霖捡到两个打火机,奥斯卡更绝,捡了一个连我都嫌脏的马桶刷,父子三人不声不响地向很远处的一个垃圾桶走去……</p> <p><br></p><p>两个差异很大的民族,共同生活,是需要沟通学习,互相补充的。樊森和芃子光谈恋爱就已八年,即便是抗战八年也有结束的时候。09年,我与他坐下来交谈时,我说:“你是否考虑过和芃子结婚的事?” 他反问我:“这样不很好吗?为什么要结婚?” 我说:“我们是中国人,要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婚了,就意味着你们双方都要承担起家庭的义务和责任”。他疑惑地看着我:“我不知道责任是什么东西?”……</p> <p><br></p><p>这种理解上的差异,真让人哭笑不得。如今,幼小的奥斯卡也有六岁了,什么叫责任感,连奥斯卡都似懂非懂的懂得一点点。奥斯卡去看哥哥脖子上是否有条横肉纹肌,他告诉哥哥,外婆说妈妈生下我们时,我们背上就背了个布口袋,里面装有“责任感”,但我们看不见这布口袋,只是在脖子上留了一条挂这包包的带子印。哥哥问,责任感是什么?奥斯卡昂着头得意地说:“不知道了吧?,责任感就是我们要好好读书,帮助妈妈和外婆做家务,在家不能打光脚板,要穿拖鞋!”</p> <p><br></p><p>三,芃子与樊森</p><p><br></p><p>提起他俩,似冤家却打不散。</p><p><br></p><p>樊森有大男子主义思想,他常想強硬地支配和使唤芃子。哪曾想,中国女性不像已结婚的欧美女性那么顺从。以我观察可见,法国女孩比中国女孩更加开放、热情、无拘无束。一旦结了婚,有了孩子,大部分前后判若两人。我们隔壁一个秀秀气气的小学女教师,与我们家常来往。养了三个孩子,小的还不会走路。先生是越南人,每日早出晚归。早上我们孩子还在吃早餐,女教师就早已左手牵一个,右手推一个地带着三个孩子去学校了。我们几个大人管两个孩子都感觉吃力,真不知道她一人是怎么毫无恕言地挻过来的。芃子有女教师缩影的一面,我们若回中国帮不了她,她便可一人任劳任恕地担起家里所有的大小事情。但她又有“被解放了的中国女性”人格上独立自主的一面。芃子温柔中不乏自尊自爱,是属于顺毛抹的女孩。你与她硬来,她是既犟又不服。樊森回家难得做家务,工作不顺时会无缘无故把脾气发在家里。但每当芃子与樊森发生争吵时,樊森最后总是首先示弱,对不理睬他的芃子,买花送花,又亲又抱,还常说:我们俩都有错,你也要对我说声对不起,我们俩要共同为家庭努力。搞笑,明明是樊森先引起的事端,在他的道歉中又变成了两人共同的不是。但豆腐心肠和不会记仇的芃子头天还在生气,经不住樊森的再次认错,挺不过第二天又与樊森和好如初。</p> <p><br></p><p>在这段避疫期。芃子在电脑里设计自己家建造第二栋房子的设计图时,樊森总是挑刺,不是这不好,就是那不对。芃子把鼠标一丢,我不设计了,我也不回巴黎与建筑工人签合同,不贷款,不修了!这一着不得不让樊森服软,甘拜下风……&nbsp;</p> <p>(上图为前两年新修的房子,下图是买地时一起买下的老房子。)</p> <p>(他们欲把旧的老房子拆掉,在此地基上再建另一栋新房。把前几年修建紧靠的新房子卖掉,用卖的钱还给银行第二栋新房的贷款。这种经营方式是法国人惯用的手法。两栋房子都由芃子亲自设计和监工。)</p> <p><br></p><p>芃子对樊森说,我爸妈就我一个独生女儿,他们不靠我靠谁?你只要对我爸妈付出一份爱,我便对你付出双份爱……</p><p><br></p><p>在大多数法国人的观念中,哪有女婿与丈母娘住在一起的道理?但我们确实住在一起十几年了,而且大的方面相安无事,这就是爱的力量。</p> <p><br></p><p>四,外孙樊霖与奥斯卡</p><p><br></p><p>两小孩相对而言,樊霖气质温柔、沉静,奥斯卡幽默、好动。但两小孩对外公外婆的爱是没得说的。我常咳嗽,樊霖一岁多时,便会费力地爬上沙发,用小小的手在我背上轻柔地拍打。现长大了,拍得轻的是樊霖,拍得重的一定是左撇子断掌奥斯卡。&nbsp;</p> <p><br></p><p>樊霖不能看我生病。他告诉妈妈:“外婆不能死,外婆死了,我的人生就毁了!” 他哪懂得,我死了与他人生有何关系?但孩子表现出的爱还是深深触动了心里的那份感动!</p> <p><br></p><p>兄弟俩好时谁也不愿离开谁,连睡觉都抱在一起。有晚两兄弟打架。外公让俩小儿去刷牙洗脸。哥哥拉弟弟去,奥斯卡挣扎中把哥哥推碰到了门角上,哥哥痛了,一巴掌打向弟弟脖子。这一巴掌的确不轻,皮肤也被哥哥指甲划破了。哥哥觉得他是在帮外公,为什么弟弟不听外公的话?大家都批评樊霖下手重了。委屈中,他晚上不肯与弟弟睡在一起,十二点钟了一个人还坐在楼梯上生闷气……</p> <p><br></p><p>奥斯卡哭着说:“真的打得很痛。我好可怜,头上摔破缝了两针,眉头摔破缝了三针,总共五针。我怕你们难过,都忍住没哭”,“妈妈告诉过我,我摔伤了,大家就都没有危险了,可是我流了很多血,都快没有血了,我会死的……”,擦擦眼泪又说,“我去向哥哥陪礼道歉,哥哥,Pardon(对不起) ”。哈哈哈,我们忍不住偷偷发笑。</p> <p><br></p><p>外公眼睛不好,走在乡村马路上,听到汽车声,两小儿会赶紧转回头把外公护在马路边上。</p><p>善良是两小儿的共性,对自然界小生命表现得尤为突出。只因有只蜜蜂飞到樊霖手上,没蜇过他,所以总说小蜜蜂是他的好朋友,不准赶,不准打,并高兴地柔声与它说话;抓到小刺猬,兴奋得不得了,又找纸箱,又铺窝,又抓蜗牛。但兄弟俩商量了一下,小刺猬回不了自己的家了,我们放了它吧;在海滩沼泽地抓到一串龙虾,听外婆说回家要煮给他们吃,马上提着龙虾找一个河沟把它们全放了。让外婆去目瞪口呆吧!</p> <p><br></p><p>俩小孩常把他们与中国联系在一起。我带两孩子在公路边散步,每当看到有汽车开过来,奥斯卡便抻出一只手指,放在嘴边,让我停止讲话。背对汽车、面对草地,轻轻地说:“不要让他们听见和看见我们是中国人,要不然他们会骂是我们把病毒传给了他们”。</p> <p><br></p><p>两个孩子樊霖像混血儿,奥斯卡,巴掌脸、翘鼻子、卷头发更像法国人。奥斯卡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半个法国人,还真把自己当中国人了。有天听到他们爸爸樊森说,这病就是你们中国人吃蝙蝠传出来的。两人不约而合地当即扑过去对他们爸爸又推又打。樊森只好边笑、边躲、边讨饶。</p> <p><br></p><p>妈妈爸爸要回巴黎了,把俩孩子送到了爷爷奶奶家,由他们辅导法语。各家两星期轮换一次。孩子到我们这里只能给他们辅导中文和数学。樊霖说:“这下我倒霉了,我不仅要帮外婆外公当翻译,还要教弟弟读法语!” 说起来也怪,弟弟服哥哥,佩服哥哥,哥哥教他做功课时,他从来就会听话地好好配合哥哥。</p> <p><br></p><p>五,亲家丹尼尔与热妮娜</p><p><br></p><p>樊森的母亲热妮娜比父亲丹尼尔大四岁,应算姐弟恋吧。俩人很恩爱,也很会经营自己的生活。退休后,他俩除经常外出旅游外,便携手打造自己的住房和管理菜地、葡萄园,出海捕捕鱼。他们一共有三处房产。一处长期出租,一处靠近旅游景点的海边是他们把原老房卖掉后新建的居所,还有一处每年夏季几个月出租给来海边度假的游客,便是我们现居住的这栋小楼房。</p> <p><br></p><p>他们很喜欢这个中国媳妇,让芃子直接称呼他们:丹尼尔、热妮娜。芃子每带孩子们回去,热妮娜总是制止芃子,说:你很辛苦,饭就不用你做,我一人做便够了。当然,芃子高兴时也会做点中国的拿手菜给他们吃。丹尼尔也喜欢带芃子出海。头天两小儿出海晕船,也就留在家里不追妈妈了。</p><p><br></p> <p><br></p><p>我们初到这里的当天,他们戴着口罩,离我们远远的。送了几次鱼和菜放在门外桌子上,交待在室外放一段时间才能拿进去后,便匆匆离去。我单方面认为是他们害怕我们传给他们。</p> <p><br></p><p>当隔离1个多月后。听芃子说,丹尼尔要过我们这边来给葡萄园除草,中午不回去了。吃了早餐,我便独自一人忙中饭,尽量做些丹尼尔喜欢吃的中国菜,高压锅焖了鸡,也油煎了淹制牛肉。一看时间,下午1:30,人没过来。问还在工作的芃子:“哦,忘记告诉你了,他自己带了中饭,怕万一携带病毒传染给我们,一人在老爷爷的房子那边吃了”</p><p><br></p><p>忙活了半天,些许失望中,心里却有所触动。芃子说,丹尼尔是很心细的人。上个星期芃子开车送他去抽腿关节积水,死活不让芃子走进医院,怕芃子在医院被病毒传染。芃子只好坐在车上远远地看着他一人柱着拐杖走向医院。</p> <p><br></p><p>昨天,丹尼尔开了40几分钟的车,送几件衣服过来,顺便给我们修修门。我用盘子装了大概4、50个冷冻的饺子,让他带过去。晚上俩小儿在电话里告诉已回到巴黎的妈妈:我们今晚全家吃饺子,是外婆外公包的。</p> <p><br></p><p>夏天就要到了,每年定期七月租房来海边度假的老客户送来了定房通知,也就是说7月份有三个星期我们得住到离这所房子大概500米的樊森爷爷家去。丹尼尔和热妮娜十分过意不去,但我们表示完全能理解。况且爷爷去世已近半年。空着的房子样样齐全,房门正对着马路对面小森林公园大门,可以说相当于与森林为邻,与公园为伴,何乐而不为?</p><p><br></p><p>因爷爷走后,房子属于丹尼尔和他的弟弟亚尼克所有。问了亚尼克,亚尼克回答: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愿意,他们也可同我和太太住在一起……</p> <p><br></p><p>两个半月,留下的感概太多太多,如果不借助这拙顿的笔,记下生活中与亲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实为遗憾……</p><p><br></p><p>一场疫情不分国界、民族、肤色,肆虐着世界;一场疫情更让亲人与亲人间的爱,跨越了国界、民族、肤色,升华到了爱的新高度!</p> <p> </p><p><br></p><p><br></p><p> 静帆避疫于法国大西洋海岸</p><p> 于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p><p> 5月31日第二次订稿</p> <p><br></p><p><br></p><p>读《跨越国界的爱》有感</p><p>龙的传人</p><p>2020.6.1</p><p>早上醒来,天下着雨灰蒙蒙的,没有一点舒心快乐的气息。打开手机进入微信高级乒乓球友群,引入眼帘的是保局的大姐笔名为“静静的帆”采写的《跨越国界的爱》(之四),细细阅读,感慨良多,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法兰西城乡之间,一扫朦胧天气之不快,仿佛饱吃了一顿精神快餐,这是我看过的美篇文章中最好的作品。&nbsp;</p><p>作者采用美篇软件的形式,娴熟流畅的文笔,充满丰富的情感,通过图文并茂向我们展现保局大姐一家在法兰西疫情期间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充满着快乐、安逸、幸福!反映了来自不同文化种族、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生活习俗的中法两国家庭的相互融合,这些动人的真实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可读性强。</p><p>前段时间,保局撰写的发表在《快乐乒乓》书籍中的自传体文章,从文章的插画看,年轻时保局三姐妹相貌不太像,保局清瘦可爱,楚楚动人,大姐成熟睿智,从容不迫。但从现在拍的图片看,保局大姐与保局就像一个模子出来,身材像、脸型像、表情像,连头发型状、衣服装饰、配戴眼镜都像,简直是一对双胞胎,可见保局这个大家庭是一个幸福满满、快乐融融、和谐共处的家族。正像保局经常唱的《漂洋过海来看你》,一首带着万般“爱”的歌曲,既动听宜人,又充满亲情的思念,使人们在遥远的地方相见,在渴望中看到如愿,但愿保局多与大姐相聚,多看看外甥女、法国的外甥女婿和他们的孩子,共享天伦之乐!</p> <p>我与妹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