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平民百姓也就是小人物的人生历程就注定不会委婉曲折,跌宕起伏吗?请看看本文吧,也许会有不同的感觉。</p><p> 1981年6月从保定电校毕业,被分配至沧州第6列车发电站工作,算是拉开了我职业生涯的序幕。但事实很快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p><p> 首先是因为电力部列车电力局所属的各个列车发电站基本属于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设备,注定要面对一系列的动荡调整--1981年至1986年这段时间里我居然经历了三次工作调动:1982年由于沧州的第6列车发电站将被国家调拨至新疆,我应父亲的要求调至位于苏州外跨塘的第52列车发电站,但该电站也正处于停产状态,所以也客观上不利于职业发展。到了1984年,由于该电站也被国家调拨至新疆,我又调至苏州吴县供销合作联社下属贸易公司(当时位于苏州泰蘘桥南沿河16号),担任电工。</p><p> 其二,由于我的兴趣点集中于文史,对于理工科并无多少兴趣,因而进了列车发电站工作后只能疲于应付,没有丝毫成就感可言。 当然,现在回顾起来,收获也不少:</p><p> 首先是见识了许多能人。吴师傅:本专业是锅炉工,却拥有高压电气焊操作证,还会木工,自己动手做家具,上油漆;王师傅,只有初中文化,参加工作比我的出生还要早两年,却熟读古典文学,司马迁关于项羽自刎乌江边,屈原在汨罗江边与渔夫的对话等最早就是从他嘴里听到的;董师傅,尽管由于对专业不够精通,经常被年轻人取笑,却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尊重--他就是长诗《列电之歌》的作者。</p><p>其二,由于1984年所在的第52列车发电站被国家调拨新疆吐鲁番,我也跟随单位其他人一起到吐鲁番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共计三个月,在此领略了西域风光:切实感受到了水的重要--没有水的地方,只能看到远方的山和近处的石头、沙子,除了一种当地人叫做“骆驼刺”的针状植物,再见不到任何生命迹象;有水的地方则满眼都是生命--小草和白杨树,苍蝇和蚊子,也能看见喇叭裤,只不过外面还套上短裙,也能听见邓丽君的歌声;我们游历了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及千佛洞。须知,这里是维吾尔自治区,当地人大都信仰伊斯兰教,每每想到这里不能不感慨万千!</p><p>第三,1985年我在苏州期间由于电站无事可做,还曾在同学父亲的单位帮了一段时间忙。曾两度奔赴厦门洽谈贸易项目,虽一事无成,却游历了鼓浪屿,见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许多新鲜事:买卖折叠伞、旅游鞋、邓丽君的磁带。还曾两度奔赴杭州洽谈贸易项目,借机游历了灵隐寺、岳王庙,夜色中坐在西湖边饮着龙井茶,听雨声,想心事的感觉尤其美妙!</p><p>第四,因在苏州供电局修试场有一位电校同学,所以常常在周末去苏州供电局宿舍参加聚会,不久就形成了一个小团队:有供电局的朋友三四人,邮电局的朋友俩人,还有一个是寄宿在这里的朋友。我们聚在一起或共同欣赏琼瑶的小说,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或高声谈论社会上的种种现象。我们还专门起了个名字,叫做“社会主义沙龙”。每每想起来这多少有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味道”。记得当我将要离开苏州,调至保定工作的前夜,我们还在一起聚餐,包括我在内,多人喝醉。1986年12月16日夜,是我北上的日子,这些朋友都到苏州火车站为我送行。由于在沧州工作只有一年,所以苏州才应算作我职业生涯的真正起点,而这一阶段就这样结束了。</p><p>由于从事电力专业很难获得成就感,所以入职不久我还在沧州第6列电时就开始了通过提升学历进而改变专业的努力:报名参加了《山西青年》组织的刊授大学,1982年8月调至了苏州第52列电工作后,由于该电站已处于停产状态,自然也无多少实质性工作可做,即报名参加了国家教委组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一路攻坚克难,用了五年时间至1988年终于毕业。此时我又由于父母的要求于1986年12月调回保定某央企,开始从事企业管理工作。</p><p>转行企业管理工作后似乎要比干原专业顺利多了:参加了企业的大型规章制度的制定,担负了许多重要材料的起草,后来还获得了河北省管理咨询师资质,成为了企业内公认的资深管理人士。但真正引以为自豪的还是在以下领域:</p><p>新闻报道领域。在国防科工委、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等省部级报纸均上过多次头版,曾经连续三年获保定市委宣传部授予的优秀通讯员称号,连续多年成为企业的优秀通讯员。值得提上一笔的是1988年正逢企业30年大庆,我还创作了一首歌词,随后被定为厂歌。2002年,还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参加了公司股票上市仪式。</p><p>管理论文领域。在机械部的《中国机械企业管理》、河北省企业管理协会的《河北企业》等省部级管理杂志发表了近百篇管理论文。</p><p>证券投资领域。每年在《中国证券报》、证券市场红周刊等报刊上发表有关证券投资的文章数十篇,持续了约十年。日子好了,过得就会很快,但就在我的职业生涯剩了最后的几年时,方才恍然明白,自己错了:由于自己多年来没有审时度势转变观念,坚持以写文章和搞专业工作为主,拒绝将人际关系尤其是讨好领导做为主攻方向,因而必然沦为一个被主流社会边缘化,与时代潮流不相容的人,与许多机会擦肩而过,如借调至北京的机会:当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成立不久,正缺我这样的写手,当时不以为然,数年后,当在北京工作的人月收过万,而我只有三千多时,才知道错了;再如前些年老领导当政时期的数次提职机会,皆由于性格过于被动而错过。以致工作了三十多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经济窘迫中度过的。更有甚者,被通知将于2016年底内退,如果内退则月收入不过900余元。而如果提了职,则可以一直干到60岁退休。</p><p>于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我又被派到了江苏高邮作为大股东方的派驻人员工作了一年多,至2018年12月1日,我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尽管高邮在长江以北,但这里的环境、文化与江南很近似。这就意味着我职业生涯的真正起点是在水乡,终点也是水乡。</p><p>我就是这样一个坚持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人,尽管有多少人内退后又再去打一份工,我却心安理得地提前过起了退休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