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自1941年旱灾出现开始,粮食成为了日伪军和抗日军民各自生存的保障。根据地虽说开展了生产自救,因机关,军队,学校,兵工厂等都在根据地,人口较多收效甚微。面对冬季粮食的匮乏,冀鲁豫军分区和边区行署召开会议,决定向根据地边区大户乡绅借粮。但,也是收效甚微。为了减轻根据地粮食压力,军分区不得不各自为政,悄悄离开根据地到敌占区。</p><p>1942年春又是大旱,灾情更加严重,饥民遍野,树叶树皮都啃得光秃秃的。李九玲向马梦仁反映情况,樊村民兵向本村李大户借粮不给,还让家丁殴打民兵。有民兵发现李大户晚上偷偷把粮食运出去,卖给了日伪军。</p><p>马梦仁大怒,让王新泽(1919—2008,王落集人)带领十多名武工队员和李九玲来到李大户家里。先做思想工作,借粮就是抗日,借粮就是爱国,共同度过难关,早日把日本军队赶出中国。抗日政府给你开借据,灾情过后一定还你。</p><p>李大户不听,反而辱骂抗日政府。马梦仁气急之下枪毙了李大户。</p> <p>这一枪震惊了直南鲁西地区,这一枪让劣绅,汉奸大户们胆颤,这一枪标致着直南鲁西武装借粮开始。</p> <p>1942年,是直南鲁西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干旱,蝗虫,霍乱,饿死病死,卖儿卖女,背井离乡者无法统计。到了冬季更是苦不堪言,路边逃难饿死者到处可见。边区政府不得不施行精兵简政的办法,减轻根据地粮食的压力。马梦仁穿梭在敌占区,向大户乡绅们宣传,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借给百姓粮食,政府出借据,灾情过后政府偿还。这叫同舟共济,共度难关。许多爱国抗日大户和开明乡绅,主动把地下埋藏的粮食挖出来借给老百姓。致使南乐县二区形成了有敌占区无敌人的局面。晁哲甫效仿二区办法,在冀南鲁西边区展开了借粮运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