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知不觉中,网络教学已经进入了第四个阶段,新生街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的教研活动也从未停歇。5月29日晚,大家围绕“导学案设计”这一主题开始了密切的探讨。</p> <p> 会议上, 刘海燕老师率先发言。她为大家对导学案的含义做了透彻的解读:导学案是与通常所说的教师教案相对应的学生学习方案。它是在教师广泛调研学生的学习状况,研究学生建构自主学习诸种因素及可能性的前提下,集思广益精心编写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助材料。导学案与现在学案、学案导学、讲学稿等混用。其共同特点:是“先学后教”和“少教多学”。它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p> <p> 张盼盼老师指出了导学案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它是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导学案真正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始至终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它真正体现出了因材施教,那个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速度,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或集体点拨或个别指导,根据他们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自行钻研,或请教老师,请教同学。</p> <p> 陈俊老师进一步提出了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重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创新,从而得以发展自身。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探索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以及创新化原则。导学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但是在实际编写中不应过于死板,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去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指导性的导学案,使学生得以发展。</p> <p> 张宇老师对问题化原则做出了补充,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她举例说明:怎样设计问题,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不易太多,太碎;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p><p>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p> <p> 郑雅莉老师也十分重视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她认为应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到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p> <p> 李莹老师认为导学案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求:一是吃透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导学案的编制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要求,提炼知识脉络,把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学法,探寻规律,深挖情感因素。二是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与开发”。对导学案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开发”和“二度创作”。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三是紧扣目标抓落实。导学案的设计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有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要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p> <p> 罗姣老师针对疫情背景强调,疫情下的备课要着眼班级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及接受能力,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既要使学生感受到层层递进的节奏,也要体会到轻松与喜悦,从而增强向更高点攀登的信心和勇气。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学习是漫长而又苦涩的活动,只有不断地尝试成功,不断激活内在的潜力,才能不断地充盈自己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导学案设计必须要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其主体精神;必须依靠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以发挥其主体作用;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以确立其主体地位,做学习的主人。</p> <p> 杨昱琪老师认为导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基于本阶段网络学习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规律,以及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可将低年级语文导学案设为三大环节:1.预习导学。安排学生自学生字,识字,组词,读通课文,并初步理解文章大意。2.课堂导学。包含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提示、课堂问题探究、课内联系巩固,课堂检测,知识链接。3.课后拓展延伸。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延伸,也体现了大语文的教育理念。</p> <p> 会议进行时,大家在群中晒出了自己整理的导学要点和学生的学习笔记。</p> <p> 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导学案设计既是个人的艺术与是集体的智慧。相信在达成集体共识后,我们对导学案的理解能更深入,能用高质量的导学案助力学生高效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