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四周,正值五月末。初夏已至,晴日暖风,教室后门旁的石榴花树愈加娇艳,小一班孩子们的活力也更胜从前了。</p><p> 早上入园,例行的挥手告别和晨检变得驾轻就熟,即使偶有哭声,但也开始学着有所克制。</p> 早操 <p> 清晨的早操时间到啦,孩子们站在小圆点上和老师一起做早操。</p> 集体活动 <p> 集体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班级所有幼儿都参加的一种教育活动。本周的集体活动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语言《小鱼来做客》</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科学《各种各样的刷子》</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手工《海绵蝴蝶》</b></p> <p><i style="font-size: 15px;"> 小小的贴纸虽然好看,但撕起来对手部精细动作要求较高,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确实要费一番功夫。好在喜欢,所以还是会坚持😊</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音乐律动《小鱼儿》🎶</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星期五《雪花大变身》</b></p> <p><i style="font-size: 15px;">请拿七片雪花片,不多也不少。</i></p> <p><i style="font-size: 15px;">七片雪花大变身,开发想象力。</i></p> 户外运动 <p> 户外活动是孩子们释放天性,兴致最高涨的环节,这周天气好,即使有时炎热,操场上也少不了他们的大呼小叫。自己探索玩法或者相互交流。</p><p> 注意!注意!前方多图预警😎</p> <p> 在玩滑梯的过程中,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倒爬滑梯”的现象,出于安全考虑,我们第一时间会去制止,并说明危险,但是时间长了总会有孩子忍不住想要冒险一试。有一次,班里最遵守规则的孩子也忍不住尝试了,于是我开始反思:“倒爬滑梯为什么这么吸引孩子呢?在幼儿园真的不能尝试倒爬滑梯吗?如果连最懂事的孩子也想要去玩,是不是说明某方面它与幼儿游戏的天性是相通的呢?”</p><p> 于是,我们开始查找找资料,看是否有同样的案例,结果发现“倒爬滑梯”确实是一种在幼儿园老师普遍反对但时常发生的现象,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多,老师相对较少,如果任由孩子自由玩耍,发生碰撞受伤的机率较大。但是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倒爬滑梯类似于走斜坡,可以锻炼幼儿手脚协调能力,而且相较于滑下来更具有挑战性和冒险性。</p><p> 后来,我们在班里开了一次讨论会,并制定了滑梯的规则——指定专门的“倒爬滑梯”,只能爬上去不可滑下来,这样了既规避安全风险,也满足了孩子们游戏的需要。</p> <p> 倒爬滑梯刚试行,孩子们十分兴奋。争先恐后的去想要去尝试,平时的“排队轮流来”的规则都忘了,在旁维持秩序可真是费了好一番功夫。干等太着急,有劲没处使,他们居然自发的为滑梯上的幼儿喊加油,面红耳赤,助威声震天吼!这还是那些平时为别人鼓掌都稀稀拉拉的小家伙吗😂?</p> 区域活动 吃午餐 其他自主游戏 <p> 回想起来,其实第四周的回忆还有很多,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瞬间,都有不同的闪光点。可是手机并不是我的眼睛,它没法及时的将我眼中的那些全部定格,有些在我拿出手机的那一刻就已经消失了……好吧,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吧。</p><p><br></p><p><b><i>下周的活动计划和食谱已经出来了,大家注意查收哦😊</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