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这个月终于迎来了激动的时刻,小朋友们开学啦,家长们也万分期待。这学期虽特殊,但对于教育问题是不可懈怠的。线上读书活动,依旧如火如荼的开展,家长们还是积极参与活动,大家一起交流沟通。每次的教育话题,都会引来不同的见解,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教育观点吧!</h3> 一、《孩子身上藏着父母最真实的品性》 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对于孩子我们一定要言传身教,要求孩子的同时,更要学会要求自己。 家长感悟:<div>读《孩子身上藏着父母最真实的品行》有感p169 <br> ——戎恩寻家庭<br>的确,孩子身上基本都是父母的影子,无论是行为,语言,甚至是动作,潜移默化的都”传染”给了孩子。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爸爸随口一句哇靠,过两天孩子遇到同样的场景,孩子也学会说了;爷爷奶奶平时之间交流的话语,有些是不文明的,被小孩子听到也就会模仿;你和他说过的话,他过两天也反过来跟你讲了,有时候真的是又好笑又好气。所以我总结,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孩子的家教是一家合力而为。要想培养优秀全方位发展的孩子,父母的言行举止,长辈的教化,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培养出言行得体,举止文明的孩子,第一,我觉得必然要从父母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要注意礼貌用语,请,谢谢,麻烦你,要放在嘴边。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也会学会礼貌。我们必须把它当成一个人格完全独立的个体,尊重他,就像尊重其他大人一样。这一点说说容易,但现实生活中,还是要多多练习,变换角度和眼光,充分尊重孩子,才能得到他们的配合。第二,做好家庭交流和沟通 ,特别是隔代长辈的理解和支持。有条件尽量父母直接抚养。没办法的话,还是得约法三章,在时间的安排,孩子发脾气时的处理还是要统一意见,该忽略时就忽略。<br></div> 读《孩子身上藏着父母最真实的品行》有感p169 <br> ——张浩然家庭<br><br>本次读书会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长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着最直接的,记得以前我们吃完晚饭出去散步,走到门卫时,门卫大叔都会上来逗逗我家团团,我们每次也都会主动让团团叫爷爷,但小孩子总有些腼腆和叛逆,不叫往前跑,事后我们也会训斥不该这样做,不尊重长辈的小孩子是不受大人喜欢的,但是隔天孩子还是依旧没有叫“门卫爷爷”,后来感觉孩子是否在模仿我们,下次走到门卫室,我们都会先主动的叫出叔叔,反而这时候团团也会很主动的叫出了爷爷,这件小事让我们知道,想要孩子怎么做好做到,首先做家长的要在前面做个榜样。 二、《教育孩子,就是在修自己的心》 教育孩子,作为父母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耐心,我们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我们焦虑了,孩子们也会跟着焦躁。<div><br><div>读《教育孩子就是在修自己的心 》P43有感<br> ——陆一彤家庭 <br>教育孩子,是人类社会一个无可回避的主题。然而,我们每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路上摸索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对自己修养的提升,都是以教育的主导者自居,强行灌输给孩子要怎么做,却不知,教育孩子也是完善家长自身人格的一个契机,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自身的提升。<br> 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种说法,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那就是发脾气,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发脾气,完全是负面情绪的表达,孩子从中受益几乎微乎其微,严格来说,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分脾气七分害。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教育界的共识是,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见自己的问题,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修理孩子。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br> 举一个切身的例子。几天前,天气晴暖,幼儿园老师带着小朋友去小山坡玩,彤彤玩的时候很好奇,看到草地上有一棵刚刚长成的树,一人来高,拇指粗细,便一时兴起,把小树拦腰折断。这件事情我知道之后,意识到此事很严重,这说明孩子尚未有明确的规则意识,不能把爱护花木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这是一株普通的树,经济损失可能不大,但是,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若不加规范自己的行为,损坏的是一株珍惜植物,那么,后果就严重了。得知此事后我怒气冲冲,打算好回到家之后对孩子狂风暴雨 。下班后,走到家门口,彤彤打开门,怯怯地站在门口,开口便承认:妈妈今天我做了一件错事。而且,边说,边有了哭泣的强调。我突然意识到,如果这样,怒不可遏地责骂一番,可能就已经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的极限,在教育成果上,适得其反。于是,瞬间我冷静下里,平稳了语气,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了这个问题 。孩子接受的效果很好。当然,体罚惩戒也是不可少的,但是在语言教育之后的惩戒,孩子接受得心服口服。事后,我反思,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也是一种对自己的修心。这样,教育孩子事半功倍,自己也有所提升。<br> 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br> 如果你只会发火、发脾气去对待,孩子从你这里能学会什么呢?除了发火、实施暴力外,没有任何受益。自己也会在性格暴戾的路上越走越远。希望以后我会做一个智慧型的家长,而不是粗暴的武夫。</div><div><br></div><div>《读教育孩子就是在修行自己的心》P43有感 <br> ——陈思澄家庭 <br>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孩子是自己的镜子,如果孩子与父母能共同学习进步。那么家庭将充满温暖与爱!<br>这世上有一样东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那就是脾气如果你只会发火,发脾气对待,孩子从你这学到的除了发火、发脾气是,没有任何受益!曾看过一段话说:贫穷不会带来教育上的失败,但精神的贫瘠一定会制造出一个问题儿童;让孩子生活在精神虐待中,就如同给她带上终生痛苦的枷锁!<br></div></div> 三、《会玩的妈妈,给孩子天使般的童年》 总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句话的含义体现了妈妈的重要性,孩子从小到大跟妈妈应该是最亲的,妈妈的情绪好坏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作为一个母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拿出最开心的笑容,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 家长感悟:<div>读《会玩的妈妈,给孩子天使般的童年》有感P54<br> ——冯可欣家庭<br> 你想过做什么样的父母?严格的父母?充满爱的父母?有教养的父母?会沟通的父母?传统的父母?嘻嘻哈哈的父母?……那你知道你的孩子最想你成为什么样的父母?相信绝大部分小孩一定说,会玩的父母!回想我们小时候,每次玩,父母总会叨叨几句,你这样子玩是荒废了学业,耽误了成绩,影响了未来啊……于是对于偷偷跑去玩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神秘、紧张感。你体会过"无所畏惧的玩耍”吗?这种感觉跟着三四岁的小孩玩也许你能体会。<br> 其实,我们很多家长并不会带孩子玩,我一直是个不太会玩的妈妈,可能与我本人性格有关。那么该怎么做一个"会玩的父母"呢?换个角色走近孩子,和孩子一起走进童话世界,用朋友的心态去体验了不同的经历。在玩中带给孩子快乐,在玩中与孩子沟通,在玩中走进孩子内心,在玩中与孩子一起成长。其实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一个乐观积极的妈妈和一个悲观消极的妈妈,一个有趣"会玩"的妈妈和一个死板固执的妈妈,带给孩子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div><div><br></div><div>读《会玩的妈妈,给孩子天使般的童年》有感P54<br> ——胡唯熠家庭<br>养育的过程,是平稳的,我们要好好做自己,同时陪好孩子,彼此相爱。“孩子从成人那里需要的不止是静态的陪伴,而是动态的交互,尤其在遇到挑战时,更需要成人主动地提供恰当的支持”。我们对于孩子一些时刻的应对,会不经意间对孩子产生长久深远的影响。<br> 所以有时候遇到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比较幽默比较和谐的方式带着孩子玩过去,度过纠纷。有时候熠熠不愿意去自己走去洗澡,爸爸就会说,看我们谁先到厕所,然后就会飞奔过去,顺利地解决不愿意自己走去的问题。<br></div> 四、《倾听的秘诀: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孩子们会跟父母诉说他的喜怒哀乐,我们一定要学会倾听,然后给他一定的反应,不能敷衍了事,是我们对他最基本的尊重。<div><br></div><div>家长感悟:</div> 学习—成长,不仅是孩子的必修课,也是家长的人生课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我们要做到让孩子不能输在家庭教育上。很开心每个礼拜都有一次和大家探讨的机会,接下来我希望家长们能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