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写作,是很个人的事,应该有浓郁的个体色彩,也应该考虑到“读者”,即受众的阅读感受,或给予心灵启迪,或引起深思,或唤起情感的共鸣,这才是“受用”。总之,不应该是人云亦云,甚至胡乱言语和拼凑。</p><p> 二十多年前,我自己的初中作文犹存几篇,和如今孩子们的成功作文相对照,语言没有他们的丰富,但幸好我都有自己的风格。</p><p> </p> <p> 可是,每逢大考,就会被好多“套文”给套路,感慨学生不会写的时候,也不禁为写作感到深深地悲哀。</p><p> 把自己在写作中的几点感悟,写下来,希望可以给有用的人一点启示。</p> <p> 第一,好作文贵在“真”,真事真心真情。 </p><p> 十五六岁,美好的年龄,除了回忆出生时,幼儿园和小学生活外,我们可写的其实很多。</p><p> 每天早行的路上,总会碰到一对骑电动车的母女,母亲奋力地蹬,稳稳地行,孩子手里总是捧一本书,絮絮不止。每一天我都会被她们的行动所打动,也打心眼里被这样美好的早晨所唤醒。这个女孩就是个有故事的人,她的笔下的母亲和母爱就一定是热气腾腾,有温度的。</p><p> 所以,写作我们一定是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掘属于自己的故事,做个有故事的人,然后用文字让文章生动。</p><p> </p> <p> 第二,好作文贵在“新”。立意要新,然后格式上也可适当“创新”。</p><p> 上周,读到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巜父亲是我生命中最不堪的斗士》,先试着让做阅读题,然后以命题作文的形式让仿写一篇自己的父亲的故事。</p><p> 学生先觉得很难,在写的过程中居然深思、难过,甚至落泪。中国式的父爱充满了含蓄和隐忍,孩子们需要在细细地体味中找寻自己的感动。</p><p> 一看成文,绝无类同之作,你看,同样的“父爱”,其实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立意,也有自己的感动。</p><p> 格式新,不赘述,横式结构是创新,书信体也是创新。</p> <p> 第三,好作文贵在“美”。文面之美,书写之整齐。倒不是绝对的字如其人,但写字的端正甚至是学习态度的明证。</p><p> 别人都说,我的字也还可了。</p> <p> 可还是不敢放松练字的心,苟日进,日日进,又日进 。</p><p> 何况终身学习已成为人生的必须品,成人如此。正值学习年龄的孩子们不更应该如此吗?</p> <p> 本次作文存在问题:审题方面没有认真审好给定引言中的特定词语,如“结合生活体验”,有部分作文写成了想象、悬疑、甚至惊悚的小说。只生硬关注“生命”,未关注“自己”。立意方面能想到“抗击疫情”,但表述过于随意。托物言志的手法高妙,但相似文出现太多。选材方面写出生、幼儿园、小学阶段你的事情占一大部分,事例有些幼稚。老旧选材,骑自行车, 送医院等又回到卷中。情感方面 部分不带情感的写作,不能打动阅读者,觉得遗憾较深。细节方面书写潦草,蚂蚁体,甲骨文,笔迹细若游丝体,部分书写涂改严重。抄写引言。全篇无“我”。</p> <p> 保护学习的良好习惯吧。同样是“学习强国”,他答了一千多题,直接把题库答完。我每天10道题,还得用2次复活功能。</p><p> 作文考试的目的不只应该是成绩,还应该是呵护每一个用心写真文的孩子的心,呵护一种对文字的敬畏,呵护独属自己的语文时空。</p><p><br></p><p> </p> <p> 一家之言,感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