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禹好善故事集锦选编

禹海军

<p>  郑邑旧事禹好善吃面条</p><p>禹好善,字存诚,号海若,荥阳人士。明朝万历四十年登天启壬戌科文震猛榜进士。他正气凛然,高尚其守,可谓善始善终,敕封忠烈公。</p><p>这里不说禹好善为官做人之事,却说坊间流传的一段轶事:</p><p>崇祯年间,七省巡漕、掌京畿道的禹好善大人,一天闲来无事,忽然想起近日在乡下一友人家里喝的那碗汤面条,美感十足,回味无穷,一想起就口内生津,垂涎欲滴。他想马上喝这样的面,让佣人传话到厨房:要喝那种味道酸酸的、稍微辣辣的、有点黏黏的、入口扎扎的汤面条。厨师闻言,不敢怠慢,经过苦思冥想,很快把面做好,小心翼翼端上来,禹大人尝了一口,就把眉头皱起来了,脸色大为不悦地说道:“不是这个味道!”</p><p>过了几天,禹大人又想起那个面的味道来,这次他没让厨师去做,而是找到后边,让厨艺不错的二夫人去做。上次厨师做面不合禹大人口味的事情,府内上下都有耳闻。二夫人接到这个差事,就铆足了劲儿,拿出看家本领,想博得老爷的欢心。谁知,禹大人喝了她做的面,不仅没有说好,而且又皱起了眉头。</p><p>一碗汤面条难住了禹府名厨与二夫人。此事不胫而走,很快传到老夫人的耳朵里。老夫人坦然一笑,计上心来,她唤来那天随老爷去乡下吃面的家丁,问明情况后,打轿直奔乡下。来到老爷友人家里,双方寒暄过后,老夫人直奔主题,笑着问:“前些日子我家老爷在贵府,您给他做了什么好汤?使他回去念念不忘,也让我府厨房做,做了几次都不合老爷口味,就连二夫人也没有做出那个味儿来。今特来请教,一了老爷心愿。”对方听罢,受宠若惊地叫道:“哎呀呀,那是我家再平常不过的粉浆汤啊,汤里放的是野菜七七芽!但是,做这种汤,少了粉浆谁也做不出那特有的酸味来。做粉浆得用绿豆、扁豆或小豆,黄豆、红豆不行。野菜七七芽在锅内榨(淖)熟捞出来放凉后才能添水浸泡。不然,七七芽的刺儿就硬得很扎嘴……”</p><p>老夫人问清楚了这种汤面的做法和所用原料,临走提了人家一罐粉浆,拿了两团七七芽菜打道回府。回去后立即按照人家的说法做法用心去做。做好后,亲自盛出一碗端给老爷。禹大人接过尝了一口,脸上立马笑逐颜开,哈哈大笑道:“就是这个味儿,就是这个味儿!民间小吃,堪与御膳媲美啊!”选自郑邑旧事</p> <p>河南荥阳七世祖禹好善画像,禹好善,字存诚,号海若,明万历40年登天启壬戌科文震孟榜进士,历任河涧府,武昌府推官,山东道监察御史,七省巡漕畿道等职。</p> <p>新密有一个大家族,从明中期到清末,多人为官。此前,《密城记》为大家介绍过平陌镇禹寨古民居和禹好善选坟地的故事,引起网友的关注和热议。</p><p>据考证,明代宣德四年(1429年),禹氏始祖禹闻政由浙江余姚迁居汜水县虎牢关,传至七世禹好善,初迁居密县禹楼,后定居密南之禹家寨,禹好善将其父禹仓迁葬密南百粟沟。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新密禹氏书香官宦世家的故事。</p><p>这是一个书香世家,官宦之族,在封建时代的密县,自然出其右者不多。</p><p>根据《禹氏家谱》记载,禹好善有2个儿子、5个孙子、11个重孙子,各个出类拔萃,13个当官,1名举人,2个太学生,知县、州同、训导、教谕、候选知县等多人。禹氏初以农耕立足,继因读书显达,终成科举、官宦之家,涌现出一批颇有名望之人物,试陈之如次。</p><p>新密禹寨禹好善故居</p><p>禹好善,字存诚,号海若。资性颖异,未弱冠,补弟子员,旋食饩(饩赠,送别人的谷物或饲料。食饩,吃县里供给的粮食),多次考试取得第一名。明万历壬子年,领乡荐(乡荐,乡试合格,谓之荐举。得参与会试)。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中进士。初任河间府推官。每折狱,必竖“天地神明”牌于前,屡决疑案。丁母焦孺人忧,后任湖广武昌府推官,檄查全楚,咸诵明允。</p><p>崇祯五年(1632年),禹好善考授山东道监察御史。曾向朝廷上有关国是奏章三百余篇,多蒙嘉纳。时漕运多艰,每难其人。上命选风力(风采骨力)御史当事者,越次题差,好善慨然任之,曰:“皆为其易,畴为其难”,单骑视事,经营督运,昼夜焦劳,漕较往岁早至两月。上褒之,加保一级。</p><p>禹好善命按山东,疏荐邱县知县宋一鹤知兵,后再次擢至山东巡抚。滋阳知县成德为长洲文相国所引重,素与乌程温相国意见不合,因摭其贪虐,疏劾之。复按北直。督修陵工竣,赐黄金,掌京畿道。崇祯十三年(1640年),帝命吏部上访册,罪廷臣濫徇者,尚书姜逢元等六人俱闲住,好善亦与焉。遂归里。后抚按累疏起荐,谢病不就。顺治十三年(1656年),禹好善去世,年七十五岁,葬密县南百粟沟。</p><p>禹好善墓旧址</p><p>少傅刘公铭之曰:功业烂漫,日月同久;正气凛凛,高尚其守,盖遗荣循迹不以存亡易虑,令名克全,可谓善始善终矣。敕封忠烈公。按公未仕时,有一联:“黛海养神龙,动则变三波及浪;丹山栖彩凤,怒而飞一鸣惊人”。致仕时,又有一联云:“揽辔问穷檐,当年赤心犹热;持斧批奸佞,至今铁面未寒。”其过户生庙有一联云:“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老少尽是古人。”其堂联云:“北窗守旧几卷残篇千古义, 南亩明农一犁新雨万家春。”</p><p>《汜水县志》关于禹好善的记载</p><p>禹好善子禹谟,字又华。顺治二年(1645年)贡生。任光州训导,丁父忧。补洛阳训导,政绩突出。升陕西渭源县知县。理繁治剧,从容肆,行取考选兵部给事中,转礼部掌印给事中,掌登闻鼓。事关利病,辄直言无隐,善属文,工篆籀,尤长于诗。有《南游草》及《燕邸吟》诸刻。</p><p>禹好善孙子禹恒年,字水公。年十二游庠,性敏好学。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选贡,任涉县教谕,勤于课士,卒于官。恒年善工书、丹青,有人得其片幅者,珍若拱壁云。</p><p>禹好善孙子禹卜年,字八公。性颖悟,十三游痒。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丙寅科选贡,镶蓝旗教习,拣选知县。言谈服中州,交游半海内,各州府县无不识名者。侍养母疾,服勤终身。</p><p>密县禹氏由农耕之家,一举变为读书、科举世家,并使家族声望达于极盛,均归功于禹好善。</p><p>在封建社会,禹寨村很有威势。清朝过往官员经过此村,两里外就要偃旗息鼓,下马而行,拜见村里归于故里的官员,离村两里后才敢重新上马。</p><p>在禹家,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自家住窑洞小瓦房,却在禹家寨对面白龙潭水东岸,依山靠崖专门筑建读书宅院。按照明代工部标准,在其建筑布局和装饰风格上,很难看到他们对教育的某一领域倚重或轻视。他们从为人处事的大处着眼,从一花一木认识着手,完全是一种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的路数。他们的教育有格局:宅院“王”字布局,“龙”形写意,外严内紧。有远见:行事要低头过门,知规矩少麻烦,多积福避祸端。懂操守:长幼有序,尊老敬长,孝悌仁义。</p><p>作为二品大员京官,禹好善深感教育对家族的作用与意义,因而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几乎达到了一种极致。一般的官宦,建有一些“教室”,但难有花房。平常家庭更不会有。禹家对教育的看重,不是玩花架子,而是发自内心的,这从每一个砖、木、石雕可以看出来,禹家不露富,不铺张,就像他们盖的宅院,虽然高大宽敞连成一片,但外表却很简朴厚实,并不是金碧辉煌。</p><p>坚持肆力古学、崇尚实学之教导与培育,接收族中子弟免费入学,并奖励学有所成的宗族子弟,培养封建士人,推行孝治,维护伦理纲常。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十三经、《史记》《资治通鉴》、诗词歌赋、各类文选。古时的师道尊严,不只是尊师重教的体现,更是文化传承的要求,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此外,文人的标配是文武全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书法、弹琴、武术、医学、棋艺、农耕无所不学。并为家长责惩学生的不孝行为,使学子成为孝子、顺民,培养的人才若能取得功名,为官为宦,光宗耀祖,扩大宗族影响,从而维持宗族制度。</p><p>禹氏家族通过自办学堂,即能习得博雅通贯之治学旨趣,与实事求是之治学态度。学问、识见之优长,播于士林。禹氏家学及门风,对禹家后人产生深远影响者,尚有以下数端:</p><p>其一,积极作为之用世精神。新密禹氏,先世业农,寂寂无名。禹好善通过科举,立身朝廷,清廉刚正,为世所称;其子禹谟等,均登仕途,为世所用。此种不甘固陋、积极作为之用世精神,正符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士人追求。</p><p>其二,忠贞自守之清廉门风。明季政治腐败,阉寺横行,朝中斗争错综复杂,禹好善能正身立朝,全身而退,全凭一身正气,恃忠贞、清廉而自守。其人之气节名望,素为士林所仰望。</p><p>其三,坚拔不屈之士人品格。新密禹氏,在明朝为官宦之家,忠事明廷,素孚清望。清兵入关,明社倾覆,何去何从,乃新密禹氏不得不面对之时代难题。禹好善定居密县南山,口不谈天下事,不移其志。清代未再出仕,所以有此抉择。选自密城记范世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