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是我们开始重视阅读了,最坏的时代是我们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在这个最好最坏的大阅读时代,如何守住本心,点燃、唤醒、激励孩子读书,树人研究院的专家和教研员们给了我们最精彩的解答。 树人教育云智慧5月课程里,围绕阅读教学改革的前沿理论、群文课堂的经典课例做了细致深入的解析,为我们一线教师奉献了一场精神上的饕鬄盛宴,而这其中最让我回味无穷的便是王林博士的《晨读十分钟,世界大不同》了。 开宗明义,王林博士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晨读十分钟》课程研发的背景。 至于为什么要晨读,为什么是十分钟?韩国教育专家南美英博士在她的著作《晨读十分钟》里指出,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刻,而10分钟则是学生专注力的极限,利用晨间进行10分钟阅读活动,可以唤醒沉睡的大脑,为一天的高效学习热身。 书中谈到,即使是对有阅读逃避症的孩子,坚持三个月后会成为习惯,坚持六个月后这个习惯便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想甩都甩不掉。<br> 南美英博士在韩国发起的儿童阅读运动取得了非常好的阅读效果,对学生的成绩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把目光放回课堂, 就语文这门学科的性质而言,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为了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即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凭借语感,运用语言。怎样掌握这个工具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课堂上,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教学中所谓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等等等等,便都在其中。 那么,怎样发挥“晨读十分钟”的效果呢?“总是有办法”的王林博士为我们提供了6个锦囊——六大关键成功要素。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阅读的方式主要以诵读为主。王林博士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共同编写的《晨读十分钟. 诵读》读本契合语文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对接统编版语文教材,精心选择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晨读读本。 针对“如何使用这套读本指导孩子诵读”这一问题,王林博士为我们提供了8个基本方法,并提醒我们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这套读物也是我校一年级学生正在使用而且会坚持使用下去的教材补充材料。每天早晨,听到孩子们的朗朗书声,便觉得美好而知足。我听到的仅仅是朗朗书声吗,不,那还是孩子们的朗朗乾坤。或许,这才是语文该有的样子...... 最后,借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的名言与各位同仁共勉,“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以语文教人的。”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愿我们一路播种,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