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世纪初中“学教评一致性”理论学习纪实(一)

世纪初中

2020年3月19日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下发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实施方案”,作为潍坊市基于课程标准教学改进行动“核心研究共同体”的成员之一,我校积极响应,4月份制定本校的教学改进行动实施方案,并成立学校学科教师核心研究团队,并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开展理论学习—读《教了不等于学会了》。 本书以江苏省汾湖实验小学八年的课程研究实践为例,说明如何开发学校课程,介绍了分布式课程领导、学期课程纲要、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如何进行课程评价。对于一线教师进行课程学习、课程建设和开发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本次交流,各科根据学科特点,畅所欲言,精彩发言摘录于下: 七年级历史—周荣廷:<br>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会”。<br> 第一、学习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与核心。通过课标解读、学情分析、教材研究、设计学习目标。<br> 第二、评价任务设计要先于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是回答“去哪里”的问题,目标设计之后,不要急于设计教学过程,“评价任务”的设计要先于教学过程设计。什么是评价?评价乃是一项学习任务,通过观察学生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与结果,我们才可以知道学生已经达成或者还没有达成目标。所以,有目标就要有评价。<br> 逆向设计?“评价任务设计先于教学过程设计”就是逆向设计。评价任务当然要指向目标,检测目标是否达成。而好的评价任务,还应该能帮助学生达成目标,并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学得更有趣,更有深度。评价任务一变,教学活动全变了。<br> 第三,评价任务要嵌入教学过程。按道理讲,评价任务设计好了,嵌入教学过程便是简单的事了。但事实上,一种思维方式的建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七年级语文—侯兆贤:<br> 读过了第一部分中的“从就课论课到课程之思”后,我也对其中的“轻轻的友好的一问”印象深刻:我们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br> 读到这里,我立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是不是每节课教完后,我都能无愧于心地说,我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想了想,我感到很心虚。我不仅不敢说完成了目标,甚至很多时候我连自己上的这节课的目标都不清楚。这节课教给学生哪些知识我是清楚的,但这些知识属于课标中的哪一部分?这些知识的具体、细化的目标是什么?学生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了呢?这么一想,可以说是细思恐极。由此可见,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理论,将学教评一致性落实到课堂中去,确实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七年级语文—杨洪超:<br> 读完《教了不等于学会了》的第一部分——《一所乡村小学的课程故事》,为我对课程形态的了解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br><br> 八年级政治—隋素珍:<div> 看这本书,我看到一个词:课程。评价任务要嵌入教学过程,坚持教-学-评一致性。<br> 数学以后在课堂教学中,把更多的智慧用于设计评价任务,让课堂质量有保证,让“教”“学”变成学会。<div>九年级政治—王超:<br> 要达到学生学会的目标,首先是树立课程观。师生的成长不等于“成长的感觉”,好的教育应该要帮助别人拥有成长的感觉,这需要从“就课论课”转变到“研究课程”上来,一定是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形成校本特色。<br></div></div> 八年级语文—何琪:<br> 蒋银华老师在书中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有‘空间感’的语文课,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也就是学习机会,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帮助,而学习,一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替代。”这让我想起了贾主任的课。<br> 我上课时留给学生“思”的空间感就太少了,而是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让他们大胆地说,大胆地做,因为学生们问题往往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课堂上,老师在明确知识点后,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辨析,让学生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扣住问题主干,引导学生回到问题的归结处,让他们掌握的不仅仅是这一道题,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 九年级历史—崔代红:<br> 从一所乡村小学的课程故事里,我发现现代的教育跟以前的教育不一样了,更加注重教育原理、教育规律,而不仅仅是凭经验和热情。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多学习教育理论,让教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br>九年级历史—王国伟:<br>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会”,这句话猛然点醒了我的教学,教学的重点应该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了什么。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评价的研究,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好怎么评价学生的结果,这样我们的教学 更有效率。<br>九年级历史—唐立政:<br> “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帮助,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不能代替。”这句话说的太好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总结,去归纳,不要包办,不要代替学生思考,否则我们的学生就没有思考力,只会死记硬背。<br>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极其经典、极其质朴的大白话,我想每一个教学多年的老师都感同身受。我们日夜探索,也在寻求“良方”,希望能找到一种解决这些“顽疾”的方法。也许“学教评一致性”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解药”。<br> “学教评一致性”的核心和前提是学习目标要精确。第一,学习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与核心。第二,评价任务设计要先于教学设计过程。也就是“逆向设计”。第三,评价任务要嵌入教学过程。<br> 所以在这次教学改进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改变教学设计开始,这也是最容易着手的。 九年级语文—周少艳:<br> 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来设计评价任务和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与核心。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立足于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度的评价任务,才能收获实效,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br>九年级语文—刘俊英:<div> 教了,不等于学会了”是一句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br>九年级语文—张秀云:<br> 通过读《教了不等于学会了》,让我体会到做一名好老师真的没有那么简单,教了,真的不等于学会了!为什么我们教了,而且不止教了一遍,为什么学生还是学不会呢?从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div> 本书对于发展建设课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工作中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环境思考运用,遇到案例了再拿出此书对照学习,梳理架构和内容,值得我们反复阅读。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会”。书中所述,课程之旅本质上是学生的成长之旅。期待老师们下次更精彩的交流!

教学

学生

评价

设计

课程

目标

任务

学习

学会

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