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漏仓之行,也是这样的一次偶然。</p><p><br></p><p>漏仓沟听说过很多回,去年也有过一次中途夭折的行动,算得上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却总是不得其门而入。2020年4月底的一天,几个人在群里聊天,说小长假去哪儿走走?疫情未过,省外肯定不能走,随口提起:"要不,去漏仓吧?",就这么定了。</p><p><br></p><p>于是,准备背包帐篷,公装食材,多是第一次出行,生怕遗漏什么,都小心翼翼。</p><p><br></p><p>到时候了,集合乘车、出发,还算顺利。</p><p><br></p><p>到土城以后,在古城采买些用具,调料,就驱车前往漏仓沟的出发地统一村。</p><p><br></p><p>直到下了车,站在住户稀疏的统一村简陋的路边,看着四周环绕,绿树苍翠的山的时候,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确实到了漏仓,准确的说是漏仓的边边。</p> <p>中午在农家吃饭,主人家堂屋门口上这块牌子,让大家产生了兴趣,逐字讨论,从读音到意思,最后还是不很明了。这也是出发前的一个小插曲。</p> <p>吃过了饭,收拾好背包行囊,这就出发。</p><p>路口这棵树,在很多漏仓的游记里见过,迎来送往的人不少了吧?只是每次的人不同。</p><p>我们这次的大多数人,是第一次背重装走户外,笑逐颜开,激动又开心。</p> <p>下午两点半,烈日当头,习水气温本来就比遵义高,太阳底下背个包走路,勒得肩膀难受。</p><p>蓝天白云,绿树青山,浅浅的小河沟,都没兴致好好细看。</p> <p>照例,把这次出行的队友介绍一下,从年龄小的小海开始说起吧,不知道是跟大家第一次走,还是性格或别的原因,没见小海说多少话。他还在念书,因为疫情耽搁在家,这次也是被他爸妈喊了来的。现在走户外的年轻人不多,很娇惯,背重装走的就更少,相比下,小海真的很棒。</p> <p>行走,小海的母亲,文文静静,根本不像走户外的,实际上却很喜欢运动,骑车跑步跳绳,曾经母子两人骑行到西藏,餐风露宿,还要克服高原反应,这可不是说说就算的那种人,绝对的行动派。</p> <p>涛哥,小海的父亲,全程都安安静静的走,宿营的时候,需要做什么,二话不说就动手。这是值得点赞的一家人。</p> <p>一日游的时候,每次都是女生多,提起背重装,好多都不敢接嘴。</p><p>张老师是个例外,之前一同走过几次,很少见她说话,这次听到走漏仓沟,也说想走,出乎我的意料。</p> <p>从参加户外的时间来说,钧哥只是新驴,特喜欢户外,也是在忐忑不安中参加的,最大的顾虑是担心帐篷背包一大堆,背着走不动,结果走下来了,过后问他,自我感觉还不错😊。</p> <p>被低估的人里肯定有姜姐,每一次都不起眼,每一次出行都能轻松走完。聊天的时候总是笑呵呵的,不矫情也从不跟队伍添麻烦。就是有一点,特喜欢玩儿抖音,拍出来还挺好。</p> <p>明明不抽烟,却弄一根烟点着装样子,这是雪山,队伍里的热闹分子,有他的旅途就不担心会冷场。</p><p>老早就说想走走重装,临来犹豫再三,心里想走,跟我说膝关节有点不太好,怕背不动。带动得的我也对他没把握。</p><p>结果,走完了也没什么事,是不是有点多虑了?</p><p><br></p> <p>汪姐看上去瘦瘦弱弱,普普通通,这就是大家平时常见的那种邻居大姐。说想参加的时候,还有点不安:"我没有背过重装,走得下来不哟?",走过以后,由不得人不佩服:"汪姐,阴到厉害!"</p> <p>跟我同年的探路者,比我长几个月。走户外的时间比我们早,因为儿子读书,好几年没走了。心里那份爱好,总是不能隔绝。这次听说了,也决定参加。由于很久没走,才出发那会儿,冒着酷日爬石阶的时候,遇到点小麻烦。老户外就是老户外,咬咬牙挺过那一段,后面都顺风顺水了。</p> <p>静待花开是典型的女汉子,说话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对户外的喜欢可以用狂热来形容,只要有机会,千方百计都要参加;尤其爱拍照留念,照片拍得多,却很少显摆,偶尔看到她发朋友圈,不用猜,那肯定她特别得意的时候。</p><p><br></p> <p>李小涛,群里的小字辈儿,青春、阳光,却又有跟年纪不相符的成熟,大家都很喜欢。</p><p>他是第二次走漏仓沟,这回当仁不让的走在前面,也因此出现一个问题,年轻走得快,一不留神就甩后面人一大截,不得不提醒他:稍微压着点(速度)。</p> <p>冰点,名字和她性格不太对得上,看到名字以为很高冷,其实很温和,标准的贤妻良母,平时走哪儿,都是和相熟的几个朋友走一起,也不多话。</p><p>这次跟静待花开搭伴,一个内向性格一个外向性格,正好互补。</p> <p>天长地久,爱拍摄,喜欢做小视频,哪一次回来,都可以见到他精心拍摄、剪辑和制作的小影,每个参与者,看着视频里的自己,根本想不到普普通通的自己,经他之手,居然也像影视剧里的人一样,那种感觉很美妙。</p> <p>醉豪,从这名字可以看出,喜欢小酌几杯;其实喝酒之外,更醉心拍摄,为此专门选择拍照效果好的手机,这点会让一般人感到不解,然而在群里收他拍的照片,都是大家很开心的事。群友们称之为"大片",我觉得一点不过。</p> <p>海鸥这是和我们第二次同行,第一次走的时候就看出,也是不多说话的人,跟人说话就笑笑。体能特别好,负重走路一点不含糊,队友需要帮忙的时候总能站出来。</p><p>很喜欢这样的队友。</p><p>介绍完毕。</p><p>说心里话,每次出来,爬山涉水,能有这么多信得过自己也合得来的朋友同行,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p> <p>统一村翻山下来,回头看看刚翻过的山梁,几千级石阶上,又几千级石阶下,几十斤的包背着,还有这热得要命的天气,不由得长长舒一口气。</p> <p>这是休息的地方,背山的一处撂荒的菜地,大家在这躲荫凉喝水,等后面的队友。</p><p>周遭看看,很安静,不远处的坡脚,有一幢木结构的房子,看样子已经没人住了,这家人听说过,以前来的人还在他家住宿过,不知道什么时候迁出去的。单家独户住在这沟里,交通不方便,买点油盐酱醋都要到很远的地方,确实不易。</p> <p>对于大家来说,刚才这道岭就像一个"下马威",着实有点累,雪山煞有介事地说:"唉哟,太老火了,才上坡一哈哈,就想打退堂鼓咯……",这话谁信?😀</p> <p>稍息片刻,又背包出发,晚上必须按时到营地。</p> <p>走得热了,小海把裤脚挽起来走路,利索爽快。</p> <p>天长地久平时话不多,走路时也一样,到风景好的地方,才拿出手机拍照拍视频,搜集素材。</p><p>雪山还是一付嘻嘻哈哈的样子,镜头感颇足😀。</p> <p>张老师一直走在队伍前面,钧哥说她是强驴,她自己说是担心落在后面,拖大家的后腿。</p><p>这回的每一个人,再累都没谁嚷嚷,说走不动不走。</p> <p>走过的地方,又恢复平静,只有潺潺流水声和鸟鸣、虫唱,还有风声,这才是山谷的常态。</p><p>而进来的人,比如我们,始终是过客。</p> <p>边走边拍照,户外就是这样,这也让人少了很多因为疲累带来的情绪。</p> <p>漏仓沟里的路,就是这样,循着沟边的路印迹,爬坡上坎,左右绕行。</p><p>小涛说,他上次来的时候,正下着雨,走路一步一滑,既危险又慢。我们这次运气好,现在天气晴朗,路好走。</p><p>确实,这次来是看过天气预报,还是很准。</p><p><br></p> <p>这表情,还有剪刀手,这心情是不是太轻松了?😀休闲游迈?</p> <p>河沟中间,不知道经过多少年的流水冲刷,形成这么一个水潭,清澈如镜。</p><p>大家走到这里,都汗流浃背,看着水潭,不由生出一丝凉意。</p><p>"这不就是个天然的游泳池撒?",这话说出了大家心底的想法。</p><p>"要不,下去板个澡哦?"</p><p>话虽如此,脚下却没停,都知道要尽早到营地。</p> <p>断崖下去,就是我们扎营的地方。</p><p>路边,为了方便穿越的人们下,搭了一棵树干,就是随便砍来靠在那儿当梯子,这楼梯够简陋。</p> <p>从上面下来,再看上去,风景又不一样。</p> <p>河边露营,谁都会想,怕不怕下雨?会不会有山洪暴发?</p><p>顾虑没错,真到了这里,看看河床和营地,还用得着担心吗?</p> <p>搭帐篷的搭帐篷,淘米煮饭的,生火烧水弄菜的,捡拾河边枯树枝的,一切都有条不紊。</p> <p>得空,旁边的树藤就成了道具,看别人发的照片,有好几根从顶上垂下来的这种藤,能荡秋千的那一根已经没了,仅剩一根独苗苗,拽着荡两下,拍拍照片和视频,说是准备做抖音的素材,这是全民抖音的节奏啊?😉</p> <p>漏仓沟的夜,宁静而安逸。</p><p>深蓝的天底上,月亮像老天爷睁着的眼,冷冷的注视着沟里。</p> <p>饭后,围着篝火坐着,说说笑笑,拍照,绕着火转圈、手舞足蹈,河沟这一段,热闹得像过年。</p> <p>住了一夜的营地,再看看,好像做了个梦。</p> <p>这块石头,有人说是将军石;看来看去,都像贵州有些地方的傩戏面具,有说这是守护漏仓沟的山神化身,这倒有点贴切。</p> <p>走走停停,一是重装加上天气热,更有漏仓沟的风景,让人流连不已。如果不是跟农家乐老板约好了,按时叫人到出口接我们,真想还放慢点赶路的脚步,多待一会儿是一会儿。</p> <p>这就是漏仓沟瀑布,整个峡谷因此而得名。</p><p>站在对面山腰看过去,很有气势,照片怎么都拍不出那种震撼的感觉。</p> <p>离开漏仓的时候已经不早,时间很紧,没有过耽搁,便驱车前往两河口镇,晚上必须到马鹿村住宿。</p><p>争分夺秒,有点打仗一样的感觉。</p> <p>第三天早晨,行李放车上,一行人轻装穿狮子岩瀑布群。</p><p>这是个好天气,蓝蓝的天空,点缀着些白云,路旁高耸的红色石壁,还有绿色的树,层次分明,搭配在一起,赏心悦目。</p> <p>狮子岩的瀑布,像一幅幅画,边走边看,真是一场视觉盛宴,而且总也看不够,可惜时间不会停滞在这一刻。</p><p><br></p><p><br></p> <p>河床上的青苔颜色深浅不一,在溪水和阳光下,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花纹,像中国古时候的锦缎。</p> <p>狮子岩最大的这个瀑布前,肯定得打卡合影。</p> <p>三天行程,来去匆匆,可回味的却很多,雪山说,走这一趟可以管半年一一忍得住半年不走吗?😀</p><p>何止雪山,这次来的每一个人,不都意犹未尽?还没到家,就在琢磨下次什么时候,再去哪了。户外会上瘾,接触过就让人欲罢不能。</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