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结合 学以致用——听王文丽老师《读书至味是清欢》有感

阿玉

<p> 在疫情期间,由于低年级不推广上网课,学校要求我们老师在线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正因此犯难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本次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线上课程的学习,有幸聆听了王文丽老师的讲座《读书至味是清欢》,让我受益匪浅。 </p><p> 首先,我困惑如何选择低年级的读本呢?王老师指出要关注“别人的尺子,自己的眼光”。什么样的书都有读点,教师要在教学之前进行有深度,有思考的阅读,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有交锋,有碰撞。这给我有了启发,于是我搜索了很多推荐书目,出现频率最高的,自己先来读读。另外,课外阅读目标的要求指向了小学低年级的主要阅读内容。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及儿歌、童谣和古诗是小学低年级阅读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每周细读一本书,上一次整本书阅读课。比如绘本《十二生肖的故事》《有趣的汉字故事》《读读童谣和儿歌》、《我们会在地上跑》《我们会在天上飞》、《小猪唏哩呼噜》等读本。</p><p> 其次,我困惑该如何指导呢?王文丽老师指出教师在拿策略教,而不是刻意去教授学生学会阅读的策略。在讲座中,王老师特别以“预测”这一阅读策略为例子,多读多看,策略自然就有了。当然,王老师对于阅读指导教学的常见方法做了详细说明。比如猜想法,我在指导《十二生肖绘本故事》这本书就是结合书名、插图、题目、目录和线索来猜猜十二生肖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又如《小猪唏哩呼噜》是通过抓重点,即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发展线索等。还可以运用比较法,即根据内容、插图、作者或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做比较。有的读本可以用联想法,即连结书前后内容、书中人物、书与书之间,书与生活之间的内容。有的读本适合表演即根据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设想的延续以及人物的反应、矛盾冲突等来表演体会感情。还可以给文本进行统整,可以用思维导图梳理书中不同的问题。</p><p> 最后,我欣赏王文丽老师提出关于儿童阅读的四点建议:教师应当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不是追求阅读的效果;教师对于儿童阅读的态度是支持不是支配;儿童阅读的经验和策略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对于儿童阅读的评价不在于一时而在于一世,教师应该保持阅读的初心。</p><p> 当然,我也认为要让阅读回归本来的样子。阅读应当体现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读书不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负担,而是一件轻松的快乐的事情。要在阅读中激发、共享、感受幸福,舒服地是一种阅读享受。记得有个家长说:“孩子喜欢老师推荐的书,但不愿意做学习单。”我当时回应:“可以不做,孩子爱阅读就够了。”也有家长问:“老师,孩子可以读其它书吗?”我立即回答:“当然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书看吧!”老师和学生可互相推荐好的书目,并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通过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表演阅读等形式多样的赏读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相信阅读会让我们更有气质,更儒雅,更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