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的读后感

遛弯弯吖🙈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新几内亚时,被一个生活在石器时代的土著朋友耶利问道: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这么多的货物,并将他们运送到新几内亚来,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div>  戴蒙德教授当场语塞,二十多年后,他写出了《枪炮、病菌与钢铁》作为回答。在本书中,他提出不同的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地理禀赋的不同决定了各大洲发展的不同。 </div> 欧洲文明霸权建构的三大优势:枪炮、病菌、钢铁。其中无不与农业息息相关,欧洲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的发展基本取决于地理优势,气候适宜,物种繁多,作物茂盛的地区,农业就会发达,而农业奠定了组织、文字、政治、以及技术等文明基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枪炮可以看作是技术,钢铁代表着资源,病菌类似于传播的隐喻。有了资源,就通过技术将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前两者都有了之后,若没有传播,那任何优势则会停滞不前,优势不再将是优势。文明如水,流水不腐是自然之理,没有传播带来的交流,那任何文明都会走向消亡。 以中国为例,资源禀赋的观点来讲,中国早期的落后是令人诧异的。中国农业产生早,而且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种类丰富,广阔的幅员与众多的人口,在农业诞生一万年以后中国也还能进行高产的集约农业。但是地理的统一带来的长期稳定易造成内部的集权与外界的漠视,最充分的例子便是郑和下西洋,在皇帝的一声令下就被禁止了,而哥伦布则找来不同的国王支持他的大冒险,在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中国也就此走向后退与封闭。 我国在地理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土地辽阔,资源总量大,总类丰富,是资源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重视教育事业,努力建设教育强国,培养优秀的人才资源,提升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的开放局面,对所有类型的国家都开放,向全世界市场开放,商品市场、资源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等,加强资源、人才、科技全方面的交流,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推动军事,由此中国在国际上拥有了政治影响力,拥有了真正的话语权。<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