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阳杨耀学评析田谜

丁方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马前张保,马后王横”(四字军事编制)飞行一队</b></p><p> 凡读过《说岳全传》者,无不知道岳飞身边有两员整日执鞭随镫的猛将,因其脚力神健,武艺高强,不离主将岳飞左右,人称“马前张保,马后王横”。谜作者以此布面,从侧面会意切底,底经翻谑而成新意,谜底释变为“与岳飞骑行成一队”。“飞”字是别解中心,由动词演变成人名“岳飞”,是从题面夹击而出,前张保,后王横,则中间马上自非岳飞莫属。“飞”即谜眼,一字歧义,底意顿变,谜味乃生。前、中、后,三人同行,排成一队。底义即可述为“此岳飞出行的一队”。队,队列,行列,有共同特征的人排成一列,如:军队、球队。</p><p> 底为空军编制,有飞行大队、中队,并可编序号一、二、三。“飞行一队”,一般多用于中队,是基本战术分队,一般有飞机✈️ 24架,可单一编制,可混合编制。</p><p>面为古事,底为新词,却总不离军事。平中见奇,字字熨贴,曲解双关,意随笔转,不愧名家之作。</p> <p><u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李广</u> (?-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回朝后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至今犹忆李将军”(称谓冠地名简称二)广、深记者</b></p><p> 面句见于唐代高适长诗《燕歌行》末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因为战士伤亡过半,将帅指挥无能,所以作者希望能出现英勇善战、爱护士卒的指挥者,如汉代李广那样的名将,呼吁李广再世。“至今犹忆”,十分深切,怀古而感伤今天。谜作者深解诗意,用“广深记者”释面,非常深刻,得诗之心。“广”,确指“李广”其人,高诗没有写出李将军之名,谜人代为认定;“深记”,从汉至唐近千年,这般记忆除了“深”,恐怕没有更好的词汇来形容了!</p><p> 从历史深处走来,从心灵深处走出,这是穿越,这是崇仰,这是古代将星对当今的照耀,这是民族的集体记忆。岁月带不走熟悉的姓名,所以“记”,闪烁于遥远的历史星空,所以“深”。需要特别指明,这里不是“记着”,而是“记者”。前者动词,强调“我记得”;后者名词,强调被记住的人。“广”,乃是载入史册,被后人“深”深“记”住不忘“者”。本谜记得汉史,记得唐诗,从战场到诗篇,从诗篇到谜笺,沧桑纵横,记也深深,思也深深。</p><p> “北上广深”,是新时期高端城市合称,广深记者之称,常见于报端。如此厚重之面,如此新潮之底,赖谜人一笔勾连,使人浮想联翩。</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评析:杨耀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