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 </p><p> 黄莹</p> <p><b>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的构图》一书,为王伯敏先生所著,自1981年6月至今,先后重印多次。日本、韩国等海外也纷纷予以翻译出版。王伯敏先生创造性的山水画“七观法”理论,大大有助于山水画的创新及提高。</b></p> <p><b> 王伯敏先生针对近年来画界有忽略基本练习的倾向,特在本书的第七次再版中,新增了“中国画构图新编”一章,再次强调“用笔”“用墨”“用色”“用水”“速写”“摹写”等基本练习的重要性。为此还对本书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重新选配了大量例图,新增亲自勾绘的示意图。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很有帮助,我也在进一步的研读中,并结合此书欣赏更多的优秀作品。</b></p> <p><b> 王伯敏 著</b></p> <p><b> 王伯敏是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杰出带头人,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史论家、山水画大家、诗人、中国美术史学泰斗、当代文人画大师。他既是徐悲鸿的研究生,又是国画大师黄宾虹的弟子。</b></p> <p><b> 1942年2月,王伯敏入上海美专西洋画系深造。在这所学校里他开始了美术史论研究,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了本学科杰出的带头人。最让王伯敏引为自豪的是他曾拜在艺术大师黄宾虹、徐悲鸿南北二虹(鸿)两位大师的门下,成了他们的得意门生,从而吸收了南北两地丰富的艺术营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地向更高的山峰攀登。在不经意中他自己也成了艺坛之巨人。1947年12月8日,王伯敏在北平石附马胡同后宅35号徐悲鸿府上行跪拜大礼,正式成为大师的弟子时的情景,至今让他激动不已。他跟随徐悲鸿虽然只有一年半时间,但大师的风范却深深扎根在他心里,让他终生受用不尽。1952年他来到浙江美院,居住在栖霞岭,与黄宾虹为邻,又成了黄宾虹的关门弟子。黄宾虹送给他八个字:“写史要实,论理要明”。王伯敏就是按照恩师送给他的这八字真言努力攀登的。</b></p> <p><b>目录分享:</b></p><p><b>第一章 中国画构图概述</b></p><p><b>第二章 中国画构图要领</b></p><p><b>1.取舍</b></p><p><b>2.宾主</b></p><p><b>3.藏露</b></p><p><b>4.呼应</b></p><p><b>5.轻重</b></p><p><b>6.远近、层次</b></p><p><b>7.黑白</b></p><p><b>8.虚实</b></p><p><b>9.大空、小空</b></p><p><b>10.疏密</b></p><p><b>11.隔与连</b></p><p><b>12.取势、造势</b></p><p><b>13.画无尽</b></p><p><b>14.叠万山</b></p><p><b>15.边角</b></p><p><b>第三章 中国画构图新编</b></p><p><b>1.新景观</b></p><p><b>2.新视觉</b></p><p><b>3.附:《美术辞林》录构图词目</b></p><p><b>第四章 中国画的题款与用印</b></p><p><b>1.题款</b></p><p><b>2.书法</b></p><p><b>3.诗词</b></p><p><b>4.用印及闲章</b></p><p><b>第五章 中国画的画幅形式</b></p><p><b>1.条幅</b></p><p><b>2.堂幅</b></p><p><b>3.屏风</b></p><p><b>4.长卷</b></p><p><b>5.册页</b></p><p><b>6.扇面</b></p><p><b>7.画对</b></p><p><b>8.镜片</b></p><p><b>后记</b></p> <p><b> 本书对于我这个国画初学者来说如获至宝。从中我了解到中国画创作,讲求立意、立形,意在形先,构图为画的立形。古代画家总结章法,如以山水画为例,概述山、水、云、树、房舍、舟车、桥梁、人马等在画面上的处理,谓之位置安排,或曰“布局”。除了这些铺陈外,还讲求气势与神韵的表达,故对构图法的认识,既要务实,也要务虚。中国画作品是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抒发,是伴随着画家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思维的精彩显现,所有优秀的国画作品无不浸润着画者的思想感情和个人意志。此书对我欣赏中国画的神韵和创作中国画的作品有很大帮助,让我懂得了如何去品味中国画的构图之巧妙,更加能够深入体悟中国画在构图处理上的独特之处。</b></p> <p><b>黄莹老师简介:</b></p><p><b> 东城区张跃东特色名师工作室成员,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教师,北京市东城区骨干教师,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工作15年。她多次获东城区育人奖、东城区课程网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团干部、科技节先进个人等荣誉。曾获北京市“民实杯”(原巨人杯)教学大赛一等奖,东城区“东兴杯”教学大赛一等奖。曾参与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通过民间艺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担任东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校本美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立项课题负责人,并多次在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曾获得北京市美术学科论文评比一等奖。个人绘画作品刊登于《班主任》杂志。撰写的《明式圈椅的设计美学》一文刊登于《博物馆课程优秀教学案例选编》一书。她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和市、区等美术比赛中获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