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的幼年和童年命运多舛,两次经历生死大劫,简直不堪回首。</p><p>第一次是还在我不记事的时候,听家里的大人们说,我那时大概两周多吧,时间大约在冬季,调皮的我玩耍归来,脚登着与炕相隔五六十公分的火炉上炕,不小心踹翻了炉口旁的一壶开水,整整一壶开水从我的脖颈处浇下,当即就昏死过去,并且没了心跳,没了呼吸。不知过了多久,可能是察觉着我没得救了吧,正让邻家的堂爷爷拿把黄草卷着要把我埋了的时候,突然发现我又睁开了眼,有了呼吸,有了心跳。也许是不甘心就那么离开这个世界吧,冥冥中似乎有一只手又把我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这才躲过被埋葬的一劫。严重的烫伤触目惊心,至今我的前胸还有一尺来长,两三寸宽的疤痕,活像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p> <p>第二次生死劫是在我十来岁的时候。那年夏季麦收,收割完自留地的小麦,与母亲、二姐和同院的堂哥等人用一辆胶皮大车将一大车带秸秆的麦子往场里拉,走到村后下坡路上,不小心被松打打的绳子绊倒,摔在车轮下,一侧车轮从我的左侧身体由头到脚轧过,又当即晕死过去。醒过来后,我发现左眼蒙了纱布,左臂和左腿又红又肿,好在眼睛没瞎,没有骨折,也没造成大的内伤。即便如此,也堪称惊心动魄。善良的母亲事后到车祸地点附近烧了些纸钱,感谢神灵保佑。</p> <p>入学前我的童年有几年是在山东省武城县城(那时我们家乡还属山东省武城县管辖,县城位于现在的河北省故城县建国镇及其运河东边,主城在运河东)度过的,大概是五三年到五六年吧。因为父亲当时在武城三中教书,我们一家随父亲去了县城租住。有几件事记忆较深。曾经与母亲一起到运河边的沙土岗挖沙土背回家,给襁褓中的弟弟装土布袋;曾经与邻家的小伙伴一起去池塘边用扫掃捉蜻蜓;曾经目睹邻家四、五岁的小男孩吃母乳,还说他没羞;曾经深更半夜跟随父亲一起去诊所为受伤的弟弟请医生;曾经于国庆节时跑大街上看游行队伍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曾经随大哥赴大姐婆家的宴席,因为贪玩吃了一会儿就嚷嚷着退席,把大人们逗的哄堂大笑。</p> <p>我的家乡是河北省故城县饶阳店镇扈庄村。那时的小学分初小和高小。初小是在我们村上的。学校是在村北边的老祠堂,四间北屋,两间西屋。从一到四年级都在北屋一个教室里上课。高小(也称完小,即五、六年级)是在我们村南面的后屯上的,距我们村四、五里地。学校是一座教堂改建的。我们村十大几个同班孩子,就四个上了高小。其他有的辍学,有的没考上。两年的走读,我们四个一路饱览了春夏秋冬的田野风景……春天绿油油的麦田;夏天金色的麦浪;秋天雪白的棉花,红、白高粱和玉米;寒冬的皑皑白雪。经常看到南来北往的大雁在田野歇脚,经常碰到觅食的野兔在田间奔跑。</p> <p>小时候科技没现在这么发达,看个拖拉机耕地有时要跑七、八里地;小时候的大自然也不像现在这么污染,那时的天经常是蓝天白云,有时有雾但没有霾。当然,那时水利还很落后,很少有水浇地,也没有化肥农药,全施农家肥,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年就有好收成,也勉强能吃饱饭;灾荒年就欠收甚至颗粒无收,糠菜半年粮是必然的。</p> <p>我的童年经历了两次发洪水,分别是五六年和六三年。尤其是六三年的洪水印象深刻,从村边看洪水哗哗的流过,眨眼间就沟满壕平,平地都是齐胸深的水,村边都挡了一米来高的围堰才堪堪没被洪水冲进村子。那年的秋季基本颗粒无收,人们都是吃国家的救济粮度过的。到九月初时洪水还未退尽,我考上初中到学校报到还是坐船去的。</p> <p>我的童年经历了合作社、大跃进、人民公社和三年自然灾害(59-61年)。人民公社前期吃食堂开始敞开肚皮随便吃,后来渐渐的定量供应,随着经济困难时期的到来,定量也供不起了,只好散伙。那时国家困难,人民当然也困难。回顾困难时期的生活,至今历历在目。吃糠咽菜都是好的,发了霉的红薯干、萝卜片,红薯蔓,玉米梗,草籽,树叶,树皮等等,凡是能吃的能填饱肚子的都吃过。吃的连大便都不好解,经常得用筷子扣,经常使劲的脱肛。</p> <p>小时候的我们早早的就参加了劳动。每到麦假、暑假、秋假都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麦收时节,帮助母亲去生产队割麦子。那时靠工分吃饭,我母亲也是很要强的,经常和男劳力干一样的活,挣一样的工分。为了减轻母亲的劳累,我经常与母亲割一垄麦子,我们那儿叫“架小镰”。秋收时节掰玉米,拾棉花。同母亲一起去拔草,作为饲料交生产队喂牲口,换取工分。很多时候村子附近都拔不着草了,就得走七、八里地去拔草,再背回来。</p> <p>童年时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就是打蛋(用线缠一个圆球,用木棒打出去,接住算赢,接不住再扔回来,扔到城里算赢,否则越罚越远。攻守两队);打er(用一截15公分左右的小木棒两头削尖,用木棒敲击一头使其跳起来再用木棒打出去,对方再扔回方城里算赢否则会越罚越远);推铁环,抽尜尜,弹溜溜,撞拐,踢毽,滑冰,下五子棋等等。尤其是到寒假,玩的不亦乐乎。</p><p>如今看到好多孩子们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真羡慕他们有个美好的童年。他们赶上了好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