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h3><h3> 不会讲故事,也没写过故事,谁看到了就凑合着看吧。</h3><h3> </h3><h3> 1、争分夺秒</h3><h3> 嘟嘟嘟手机响了,表针指向06:30分。“ 对方说我是老林,老崔你今天有没有时间?咱俩一起去趟汪清吧,坐七点半的公交车。” “什么事这么急?” “啊,是汪清线路车间关工小组长肖宪盛昨晚21点多给我来电话,约我们俩今天和他一同去给车间小菜园子栽菜苗儿。” “嗯,这是好事啊!可你怎么把时间整得这么紧?” 放下手机,我还在慢节奏的生活中没缓过神,老伴儿问我这么早接个电话有啥事儿啊?我说:“ 是老林来的电话,让我和他一同坐07:30分的公交车去汪清线路车间小菜园栽菜苗儿。” “那你还傻站着干啥?快点儿吧。” 就这样,做饭、吃饭、去卫生间、抢时间的战斗,打破了以往懒散、拖拉的生活习惯,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战斗,还多亏昨天晚上烙的水煎包儿没吃了救了急。(老林在家怎么手忙脚乱,我就不太清楚了。)临出门时,老伴儿给我准备的水靴、手套,作业服放到兜子里递给我,并对我说:“ 小菜园子种菜,可是关系到你们青工吃菜的大事,你可要多用心呐。” “好,知道了。啥事你都跟我操心,你要不放心,你就和我一起去。” 说话间我的一只腿已经迈出门外,就在这一刻老伴又迅速往我衣服兜里放东西,我快步下楼听到老伴喊着对我说你注意点安全,我行走如跑直奔公交站。</h3><h3> 进入公交站也正好遇见老林,那时离开车时间已不到五分钟了,他抢着去买公交车票,花了28元钱,人挺多我也不好意思和他争抢,我们哥俩没啥说,以后有机会。</h3><h3> 疫情检查还是很严格的,戴口罩儿,量体温,确认身份证件儿,记录手机号码,看得出各个关卡的工作人员都很认真,看来我俩这次出门也不能掉以轻心。进入候车大厅我一摸衣兜才发现,原来是老伴给我放到兜里面的是一个口罩,我索性拿出又戴上,双保险心里踏实多了。这一举动又使我突想,是不是有点小题大作了,我们的一线青工他们天天外出工作也不知道都怎样,也像我这样吗?我自己不知不觉的笑了。看看老林防护还是挺到位,戴的还是N95口罩呢。去汪清的公交车检票了,就这样从接电话到坐上车,争分夺秒像战斗,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瞬间而过。</h3><h3> 2、闲暇之余的聊天</h3><h3> 车开了,眼望窗外一路很美,心里想的事也多了起来,疫情到现在还没结束,几乎没有外出,今天终于自由地坐在车里遥望着自然景色心情非常好。</h3><h3> 和老林近五个月没有见面,在车里我们俩兴致勃勃的聊起了天,而且聊得还很热乎。以往我俩在一起很少有话说,记得我俩以前坐火车经常外出,到达终点也说不上三两句话,可这次见面大不一样,我俩都好像换了个人,见面后问长问短问身体,说的话绝对是中老年人的见面礼。</h3><h3> 疫情把我们隔离了近五个月,昨天在家里组织了微信视频工作会议,在小小的手机桌面上看到了大家和老林,今天老林坐在我身边我感到他无比亲切和温暖。说说话就谈到了关工委的工作,我俩又都同时感到前几个月因疫情影响工作低迷,没为青工做点具体实事,深感内疚和无奈。说起今天去栽菜苗儿,我俩心情马上好多了,转晴了。我们俩又都互相鼓励起来,老林说:“ 昨天咱们的微信视频工作会议,我认为开得很成功很好,一定会成为我们关工委工作新的开端,因为大家谈的都很好,说的都很实,都憋着一股使不完的劲儿。” 我接话说:“ 老林,你说的太对了,我也看出来了,咱们关工委的这些老同志确实有一股新的干劲儿,这就看咱俩怎么引导怎么带头儿了,段领导信任咱俩,把段关工委的工作交到咱俩手上,咱俩确实应该有担当也要能担当,肩负起这个责任。一晃咱俩关工委工作搭档二十年了,时间过的真快呀!” 我俩越说话越多,关工委今后工作宏图描绘的像现实。也不知咋地就好像喝了酒,非常兴奋胆子也大了起来,好像在说大话吹牛皮。顾不得窗外的美景了,话还没说够车已进入汪清市内。</h3><h3> 3、话少干实事的肖宪盛</h3><h3> 说起汪清线路车间关工小组副组长肖宪盛,真让我佩服他埋头实干的工作精神,他给我的印象好像就知道干活,他平时语言不多很少说话。见面儿冲你一笑,也基本上完成了他对你厚重的礼节。他招人接近人缘很好,我很喜欢他这种性格和他的办事风格,我和他平时交流也不多,但是我们现在只要相见我总感觉恨晚,各在一城市居住地遥远也不能经常来往,只要有工作机会和他在一起,就感觉到很舒心,甚至有种想要谢谢他的感觉,我看这就是我们一起工作的缘分吧。</h3><h3> 公交车到达了站点儿,我和老林下了车,还没等上几分钟,肖宪盛就开着自家车停到了我俩的身边,见到他的面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这回还行说了一句话,你俩上车吧。我俩上车了,老林坐在前副驾驶座位上,我坐在后排靠左侧,我观察了车内,谁都想不到的东西装满了一车,水桶、扁担、镐头、锄头,后车厢还有四个长方形的大盒子,里面装的全是他自己育好的菜苗儿。</h3><h3> 十来分钟的路程,车开到了车间的小菜园地,下车后我们仨人就从车上往下搬东西,这时才真正看清了四个大盒子里面的菜苗儿,有茄子、西红柿、尖椒、黄瓜、角瓜各种小苗,很齐全长得精神又旺盛,把我俩惊叹的嘴都合不上了。我看着菜苗儿正要问肖宪盛,你是怎么培育了这么好的菜苗儿?可一抬头看见了大片的菜地,管理得那么好那么科学,使我不知说什么好,心中只剩下佩服了。</h3><h3> 肖宪盛看来是个很细心的人,讲究科学种田,他把车间的小菜园在前段时间,用他自家的手扶拖拉机平整了菜地,而且还均匀的打好了每一条垄,为防止水气蒸发,为菜苗保暖助长,还用黑色塑料薄膜把每条垄都覆盖上了。</h3><h3> 除了老林来一次和他一起用手扶拖拉机耙平小菜园儿的地以外,剩余的这些工作量他一个人完成,确实付出了太多的劳作,尤其是他自己育的菜苗儿,每个小苗儿都装在塑料杯里,杯里放着腐植土和应该放的养料,看着这些茁壮成长的小菜苗儿,就可想而知他在小菜苗儿身上付出了多少时间和功夫。看着小菜苗儿看着这一片被他一手管理的小菜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肖宪盛是一位种菜行家里手,是一名讲究科学种田的内行。联想到他的劳动成果最终还是服务于青工,我心里非常高兴,庆幸我段关工委又多了一名勤恳务实的关工人。</h3><h3> 4、栽菜苗的联想</h3><h3> 老林和老肖的穿戴已经是劳动的装束了,我赶紧换上作业服,穿上靴子戴上手套儿,和他俩一起把苗儿搬到地里。这时车间书记孙艳坤闻讯赶到,他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并真诚地说:“ 你们这些关工委老同志确实帮了我们的大忙了。” 孙书记边说话还边和我们一起栽起了菜苗儿,并不时用手机拍下了我们的现场实况。</h3><h3> 肖宪盛拿着镐头刨坑,每镐下去坑距几乎不差分毫,一看动作就很娴熟。我负责往每个坑里放菜苗儿,我把菜苗儿从塑料杯里倒出放在坑的中央,同时还负责浇水,盛一瓢水,用另一支手扶助小菜苗儿,把水倒入坑中,水漫漫渗下去后,再把扶菜苗儿的手松开。老林负责埋土,他在图们带了一个专门儿埋土的小铲子,很好使用看着也很专业。因为小菜苗儿很小很嫩,老林埋土加倍小心,生怕碰伤了小菜苗儿,他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柔软细腻,看上去就像女人绣花。 我的作业流程必然是在老林埋土的前面,我把小菜苗儿撒放完后也转入到了埋土阶段,当我蹲下对着一颗准备要给它埋土的小菜苗儿时,我脑海中突然浮想联翩,小小的菜苗儿快占尽我们一上午时间了,如果我们现在收手不干了,那这些菜苗儿可就活的有点儿悲惨了,看来它们离不开我们的呵护、关心和栽培。真是干啥吆喝啥呀,一下又联想到我们这些老同志和青工的关系,青工好似我们现在栽培的小菜苗儿一样,需要我们呵护、关心、帮助、教育。小菜苗儿小青年,小菜苗儿小青年,真像、真像。我蹲在那几乎进入发呆状态好久没有动作。老崔你干啥呢?老林的一句问话把我叫醒了,我笑着对老林说:“ 咱们关工委的工作我看就好像是现在咱们栽菜苗儿一样,没有耐心、没有爱心、没有奉献精神、没有肯吃苦的精神能行吗?看来这个活儿很形象地让咱们又重新认识了一遍关工委的工作性质。”</h3><h3> 栽菜苗儿结束了,肖宪盛和他以往习惯一样,整个地全面儿走走看看,可以说也是他对这次栽苗的质量验收。我和老林在他的指导下栽菜苗儿,工作完成的很出色,他对我们俩进行口头表扬,并奖励我俩中午吃饭他请客,我们仨人说说笑笑在欢乐中收工。</h3><h3><br></h3> <h3>延吉工务段关工委</h3><h3> 2020年5月28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