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新教材,构建新课堂(3)”汇丰校区全体语文教师

代丽丽

<p>  5月28日,汇丰校区全体语文教师,在录播室以环形模式展开研讨。拉进彼此的距离,能够面对面畅所欲言,探讨所得所感。一位专家说过:“你讲给我听,我是要忘记的;你做给我看,我说不定记住了;你若让我参与,我肯定能够学会。”听课,必须伴随着多思考才能有进步、有提高!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教师是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他的教学有什么值得自己学习的?重难点是怎样突破的?自己应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上得好的课,应该看得出学生是怎样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的过程。这便是我们活动的意义。</p> <p>  杨丽琴老师再一次展示了精品课程《海上日出》,以图片结合视频的形式,去体会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从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着手,去感受日出的颜色、形状,亮光发生的变化。结合之前各位老师提出的改进意见,在这堂精品课中更深入感受了日出的美,通过拓展《三亚的日落》更加深了孩子对于写景事物的写作手法,按照时间顺序,通过景物的变化,学会写景!</p> <p>  孙毅老师展示的朱自清的散文《匆匆》,通过各大名家对散文的理解与名句作为课程的引入,让学生先了解散文。所谓:形散神不散,孙老师以这个为中心点,让学生感受散文的神韵,通过视频欣赏,背景音乐熏陶,以及学生不停的反复体会,最后能够感悟到时间流逝飞快,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并能够课堂上写出对时间流逝的美文。</p> <p>  樊琼老师呈现的《刷子李》也十分的精彩,《刷子李》是一篇略读课文。这节课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朗读,去实践。在教学时,樊老师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课题来了解课题的意思,再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课堂上那极富感染力和渲染力的教学语言,再加上樊老师那自然大方的教态,亲切可亲的神态表情,渲染出一个激情燃烧的课堂氛围。</p> <p>  贺霞老师呈现的《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清新隽秀的散文。文章以轻快的笔调,灵活多变的语句展示了异国风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执教本节课的贺老师,教态自然亲切大方,思路清晰,教学设计科学严谨,紧扣目标,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p> <p>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样的一个学科,同样的一节课或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的教学风格则不同。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精雕细刻,把课上得天衣无缝;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大刀阔斧,紧紧抓住重点难点,使疑难问题迎刃而解;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善于归纳推理,用逻辑思维本身的魅力把学生吸引进去;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运用直观、形象、幽默的优势,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充满学习的乐趣。</p> <p>  前辈们和年轻教师针对这次听课,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前辈们一针见血的提出独到的建议,年轻教师也顿时幡然醒悟,原来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们在一次次评课中,一次次听课中,我们都学习到了前辈们的经验和方法,也让前辈们针对新教材教学有了新的方法和突破。</p> <p>  针对这次教研活动,韩老师针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给予了肯定,我们在努力向前辈们学习,针对各个前辈们的教学课程,又提出了可贵的建议。再次针对写作和阅读提出了方法。</p><p> 高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建议,针对课程指导朗读,给予了老师们高度的肯定,针对课程教学,一定要针对学段做出适合的教学方法,</p><p> 白校长针对课程教研,要积极探讨,各个相近的年段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辅助教研。不要忽视学生的能力,不能忽视年轻教师的活力,一起努力,共同成长。研讨是为了更好的成长,白校长提出了针对课堂教学的建议,才能更好的呈现课堂效果。老教师对于新教材和老教材的运用,一定要在深入研究,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平时多关注那些不善于表达和表现的学生,带动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呈现的小练笔要拿出读一读,展现学生的能力。白校长不忽视课堂中一点点的细节,对于课件中存在的小失误,都面面俱到的反馈给老师。最后希望所有的老师抱成团,一起取暖,共同成长。</p><p> 她们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优点,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p> <p>校训:汇丰雅集</p><p>校风:脚踏实地 奋发向上</p><p>教风: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p><p>学风:敏而好学 孜孜不倦</p>

教师

学生

老师

课堂

针对

教学风格

新教材

前辈

教学

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