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第一名园-西湖国宾馆》摄于2020年5月21日

沈三运

<p><b style="font-size: 20px;">  美丽的杭州西湖畔,有一片茂密树林绿地、湖水包围的名园-刘庄。昔日刘庄,就是今日的杭州西湖国宾馆,它坐落在西湖的西岸,庄园临湖靠山,36万平方米的庄园江南风格建筑和园林堪称杭州西湖畔历史名园。</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此行我们入住的是西湖国宾馆的八号楼,这里传承中国经典设计,让人隐居于静谧园林山水之间。</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西湖国宾馆八号楼是为G20会议重修的建筑,设计真的非常用心,充分展示了杭式非皇家审美格调。整个西湖国宾馆用白墙黛瓦作为主色调,比北京国宾馆的红墙与黄色琉璃瓦更民间化、江南调、宋词风。八号楼以荷花池为中心,周围风景十分优美,它拥有一百多间客房,中西餐厅,Spa,健身房及商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酒店大堂的感应门缓缓打开,一幅自然元素构成的庭院风景画映入眼帘,非常漂亮惊艳。接待大厅,简洁、大气的吊灯与东侧落地窗外荷花池塘宛如一幅风景画。</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此时,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坐在阳台上,沏上一壶西湖龙井,静心欣赏庭院美景。</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稍事歇息后,去观赏8号楼整个庭院美景。清风在绿叶间簌簌流动,花香在屋檐下悄悄飘荡,一切都是惬意的,宁静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千年西湖,百年刘庄。园子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廊修竹,古木奇石,入眼皆景。這個环境幽静,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博览西湖之美的东方园林,宛如走进了一幅幅精美静雅的山水画卷。真可谓"诗情画卷醉清纯,游人疑是云河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雨珠滴落在荷叶上,晶莹剔透,更使荷花清秀灵动优雅了十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沿着庭院小道漫步,水洗后的绿,苍翠欲滴。浓绿、深绿、浅绿,着实喜人。园内雨中奇石、松柏、花草树木争奇斗艳,在这雨中游园赏景,别有一番韵味,</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杭州西湖国宾馆是世界文化遗产里的民族品牌酒店。它的前身是由刘庄、康庄、韩庄、汤庄构建而成。它座落在西湖的西面,三面临湖、一面靠山,因环境优美,建筑精巧,而冠居西湖第一名园。牌匾的文字则由中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所题写,人称是"西湖里的西湖",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据载,刘庄历史上盛产龙井茶。1963年4月28日下午,毛主席在工作之余在此采茶,并在品尝他亲手釆摘的茶叶吋说:“茶叶是个宝。龙井茶,虎跑水,天下一绝”。后人在毛主席采茶之处立碑建亭,亭之碑匾上书:寬馀亭。</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毛译东赏雪处。1953年冬,毛主席在刘庄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看到窗外下着大雪,西湖银装素裹,信步湖畔远眺雪中的苏堤和雷峰塔,留下了伟人永恒的纪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毛泽东学英语处面朝苏堤,视线开阔,风景优美,毛主席称这里是学习的好地方。1957年春,毛主席在工作之余经常在此学习英语。</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水竹居”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老刘庄当时翠竹成林,紧靠西湖,水竹相映,唤作“水竹居”是很贴切的。亭楣高悬一方由陈六笙题写的“水竹居”匾额。陈六笙是清末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曾任杭州知府。</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亭台楼阁、曲廊修竹、古木奇石、环境极其幽静典雅,置身其间使人忘却世间喧嚣。这里是长廊的尽头相宜长亭。</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国宾馆处在西湖的核心区域,有2.1公里的湖岸线,占西湖湖岸线的七分之一。隔着一汪湖水,对面就是苏堤,保俶塔,雷峰塔清晰可见。依稀可见人影憧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水绣云锦石坊,柱上刻有对联: 云出南屏环塔影,水来曲院有荷香。说的是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和曲院风荷。</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西湖国宾馆的游艇码头。</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博览西湖之美的东方园林,一幅幅精美静雅的山水画卷。它的静,静得只能听到鸟儿的低语,流水潺潺,风的轻吟浅唱和自己的呼吸声;它的雅,雅得满目潋滟水光,湖水泱泱,奇石小树,婀娜多姿,亭台楼阁,小桥水榭。</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是宾馆领袖文化、历史文化和G20文化的缩影,馆内展出了G20杭州峰会期间所用的四套定制餐具,还陈列了关于毛主席的珍贵历史图片以及老刘庄的历史遗物。G20峰会期间,在二楼“揽胜阁”的怀湖厅,还进行了中美双方简短会晤。目前陈列馆暂不开放。</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国宾馆曾发生过几件大事: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起草;《中美联合公报》在此签署;G20峰会的各国来宾在此下榻。期间,习近平和奥巴马在此举行了重要会晤。刘庄的故主永远也不会想到,在他的园子里,中国开启了历史上一个又一个新的篇章。</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清漪晴雨”亭为一座木结构的中式驿站。它对望苏堤春晓,远观雷峰夕照,景色沁人。G20杭州峰会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在此品茗赏景,留下了珍贵的镜头。</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南钓鱼台”,其建筑古朴而精致,景致悠然且隽秀,足以与北京钓鱼台南北呼应而齐名。有两副楹联颇具意境:持竿正好垂长线,治国当如烹小鲜。嘉名自足齐南北,胜地允宜传古今。</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丁家山,康有为筑别墅于此,曰“人天庐”,俗称康庄。沿山径而上,有岫筠亭。最高处有屋,现为“毛主席读书处”。室前岩山数方,题刻“康山”、“潜岩”等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丁家山顶的一幢红木结构房子,原为康有为旧居遗址,名为“四照阁”。毛主席的几首著名诗词,如《观潮》、《送瘟神》就是在此写就的。1954年,毛主席在此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小溪边,树丛中,星星点点的小花,给园子平添了几分优雅和浪漫。真可谓"诗情画卷醉清纯,游人疑是云河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夜幕下的西湖国宾馆,既宁静又神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