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在实践中,修改中提高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为此5月27日下午,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在新建小学会议室举行了“评改助我成”的研讨会。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如何组织学生自改作文,如何分类指导学生自改作文。自评互改的目的是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减轻教师批改作文的负担,经过讨论在教学具体操作时,主要分为四个环节:教师引导,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反思再改。 一、教师引导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因此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提供正确的批改方法,让学生找到批改的途径。在教学中,先给学生一个修改的框架:第一步修改标点符号和错别字;第二步修改句子,使句子通顺,没有语病;第三步看详略是否得当,写人的是否有详细的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写事的是否将经过写清楚了;第四步看是否有主题,文章中要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给了学生修改框架之后,教师再根据不同的习作类型,不同的训练目标进行课堂示范批改。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二、自改自评 每次的作文完成之后,都用一句话来点评下自己的作文,然后再通读2到3遍文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文章的欠缺,从而对文章进行适当的增,删,改,调。具体体现为改开头结尾、改语句表达,改明确主题。 三、互评互改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改,大致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组——读文——评议——修改 四、反思再改 通过前面几个过程的修改,相信学生的作文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最后学生根据所评的意见再一次反思修改,以便将自己的作文达到更高一层次的水平,乃至可以拿去投稿参赛了。 会议最后,困扰我们的最大问题就是,“课堂40分钟的指导时间不够、学生的评改能力不够”等,有待下一步的研究。 本篇由上栗镇新建小学市基础课题《利用写作成长记录袋提升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成员文晴供稿<br>供图:文晴<br>审核:吴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