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北屋》</p><p><br></p><p>文/专属天使(海俊)</p><p><br></p><p>北屋是外婆家的一间卧房,前窗面向月池,往往有月光照射进来。窗外有一棵杨树,月光下树影婆娑,饶有一番意境。月池是外婆门口的一处池塘,弯弯如月。</p><p><br></p><p><br></p><p><br></p><p>那时住在外婆家,最大的乐趣就是深夜不睡,然后孤身来到月池边。池塘边有几棵桃树,一大株栀子花,和一块篱笆小菜园。对岸是田野,以及别的人家,村里人有时在这里洗菜、淘米、锤洗衣服,后来也养鱼,放鸭、养鹅。</p><p><br></p><p><br></p><p><br></p><p>夏季把收回来的麻秸晒干,绿麻就变成黄黄的枯萎之姿,然后泡在水里,泡透了再捞上来,剥丝就会容易多了,但人们往往还要在拇指上套个扳指,才能保护手指。尽管如此,姥姥的手还是经常留下许多血丝。</p><p><br></p><p><br></p><p><br></p><p>这些麻丝可以存起来,等那些人下乡来收,能卖个好价钱,这一季的庄稼活就不算白辛苦。剩下的秸秆一般留在自家,当柴禾烧了。后来也有人专门收购,收去做什么的我却不知了。也许,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毫无用处的吧!</p><p><br></p><p><br></p><p><br></p><p>我的灵感很多都来自在月池边,在外婆家的这段生活。有时灵感戛然而止,我就会特意走近月池,假如生活是一场电影,那么每个秋天有月亮的夜晚,你一定可以看到我的身影,徘徊在一汪看不出深浅的池水之畔。</p><p><br></p><p><br></p><p><br></p><p>小船是我想象出来的,但那些麻捆在一起被泡在水里的时候,像极了小船儿随波逐流。我曾亲眼见过,姥爷脚踏两捆麻杆,驰骋在月池波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