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疫情期间我们一直居家学习,不断的学习张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心灵鸡汤,让我们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展翅高飞。今天是复课的第三天,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之余,我们再次迎来了张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神良药,再次将打开数学教学难题的金钥匙紧紧的握在手里,关于“年、月、日”的教学技巧让我眼前一亮。</p> <p>今天张老师的讲座从三个方面着手,深切的剖析了以问题引领为主要特点的数学思想:首先,教材速览,评估学生学情。其次,教学建议,为学生的学习规划奠定基础。最后,要点回顾,反思和批判思想的斗争。</p> <p>关于教材速览这一内容,张老师从三个版本(苏教版、人教版、北师版)着手,深刻的剖析了同一学习内容在不同版本设计的方式方法,张老师以“年、月、日”这一特别的教学内容为例,通过比较三种教材出现这一学习内容的,发现了三种教材都是从呈现万年历让学生观察,说出不同的年份的特点。</p> <p>我们作为老师最终的任务就是教好孩子,要想教好孩子就必须设计出一堂适合孩子们的课堂,怎样才能设计出一堂好课呢,张老师今晚和我们分享了五种不同的路径。</p><p>一、“观察归纳型”。</p><p>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准备好观察的材料,在“年月日”这节课里,老师应多准备一些万年历给孩子们看,通过观察总结,最后让学生总结出月份的天书不定相同,有的月份28天,有的29天,有的30天,甚至还有的月份31天,这样教师慢慢引导学生学习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p><p>二、“任务驱动型”。</p><p>教师结合生活中的案例,给同学们呈现学习任务,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分享交流,最终达到完善质疑的目的。</p> <p>三、“先学后教型”。</p><p>通过前置学习给孩子们设置本节课的学习清单,通过学习单上问题的思考,激发孩子的深入思考与交流,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让孩子们对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带着自己的思想在课上与全班或小组同学学习交流,让孩子们在交流探讨中产生思维的共鸣。</p><p>四、“提问解惑型”。</p><p>张老师针对提问解惑型的方法和我们分享了两种路径,第一种是:课题提问—出示材料—观察归纳—练习应用。第二种路径:经验共享—提出问题—有序解惑—结构完善。不管哪一种路径,都为我们的数学教学点亮了一盏通往明亮的灯。</p> <p>五、“类比建构型”。路径是这样的,温故定—任务驱动—类比研究—质疑完善。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本种方法就是让孩子先回顾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旧知识上引出新的问题,再次巩固旧知识,从而学习新知识。</p> <p>作为一位新手数学老师,就像刚上路的新司机,找不到最合适的位置和方向,心里很忐忑,总担心自己教的不对,教的不够透彻,学生理解不了。通过多次吸收张老师的精神良药,让我在数学教学中找到了立足点,绽放出数学教学生涯的第一朵鲜花,我会好好把握现代化技术给我们带来这么优越的条件,感谢张老师为我们一线数学老师默默的奉献,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了明亮的灯塔,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带着孩子们向着明亮那方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