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5月23日,是2020年农历“闰四月”的第一天。提到闰月,你了解多少呢?</p> <p> 关于中国的农历(实际应叫做汉历),许多人存在着误解,常常把农历混同于阴历。</p> <p> 世界上的历法共有三类:一类是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回归年,年的月数和月的日数可人为规定;一类是阴历,就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圈的时间为一个月,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一个阴历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阳历回归年(约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第三类历法准确计算,确保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腊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它就是阴阳历,是以月球平均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为一月,但通过设置闰月(即置闰法),使一年的平均天数又与地球平均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相等,这就是我国传统的历法——汉历、藏历。</p> <p> 置闰法的规则是依据与阳历回归年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来定的。一个回归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如果二十四节气从立春排到大寒,那么第奇数个就叫做节气,第偶数个叫中气。农历用十二个中气分别表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气与中气之间的平均相隔相较一个阴历朔望月会多出近一天。长此以往,总会出现中气在月末的现象,那么接下去的一个月必然会没有中气而只剩节气了。于是这个没有中气的农历月份就被称作上一个月的闰月。比如今年的闰四月只有一个芒种节气,而没有中气。农历庚子鼠年为闰年,有一个“闰四月”,这个“闰四月”从阳历5月23日开始至6月20日结束,月长29天。</p> <p> 图片:网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李佳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审核:梁震东</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