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b>为了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快速站稳讲台、站好讲台、站活讲台,提高学校师资水平,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梯队,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我校于2019年11月14日举行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b></p> <p> <b>教导处徐葵主任宣读《西南联大蒙自小学2019-2020学年度青蓝对接工程计划》及师徒结对活动名单。</b></p> <p> <b>王燕兰校长为12名指导教师颁发聘书。</b></p> <p> <b>青年教师对指导教师鞠躬,行拜师礼,指导教师向青年教师赠送书籍。</b></p> <p> <b>戴琼珍副校长作为指导教师代表发言,对学校搭建师徒共同学习的平台表示感谢,表明自己作为指导教师,一定会认真履行青蓝工程的职责,把多年的工作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青年教师,从教育思想到教育行为均做到言传身教,同时对青年教师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b></p> <p> <b>王旭东作为青年教师上台发言,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努力学习,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师傅学,争取早日“出师”,然后再拜其他的老师为师,学习更多的技艺。</b></p> <p> <b>活动的最后,王燕兰校长作总结发言。王校长指出:学校要发展,教师队伍必先行!青蓝工程的启动,是提高新教师素质的需要,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学校内涵、打造学校品牌的需要。青蓝工程的开展,关键不在形式,而在于内容,在于活动过程的求真务实。</b></p><p><b> 王校长希望指导教师们:</b></p><p><b> 一要带德,德为师之本,指导教师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师德影响带动徒弟;</b></p><p><b> 二要带才,要对徒弟的学习及业务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b></p><p><b> 三要带教,师徒一起共同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把教育这门科学演绎成自己的教学艺术;</b></p><p><b> 四要带研,指导教师要努力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师徒共同成长。</b></p><p><b> 同时她也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三点建议:</b></p><p><b> 一要主动听课;</b></p><p><b> 二要虚心接受评课;</b></p><p><b> 三要经常性地相互研课。</b></p><p><b> 她相信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帮扶下,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p> <p><b> 师徒结对,携手共进,青蓝工程启动仪式圆满落下帷幕。</b></p> <p><b> 为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西南联大蒙自小学于5月27日开展了第一次青蓝工程培训。培训中,老师们学习了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坚守儿童立场,提供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b><br></p><p><b> 吴正宪老师, 数学特级教师、 北京市优秀教师、 全国模范教师、 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市政协委员。 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吴老师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b></p> <p><b> 静心聆听,这不仅是一次讲座,更是对处在一线教学岗位教师的一次心灵洗涤。</b></p> <p><b> 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科的教学功能,还要注意挖掘学科的教育功能。教学不只是对题目的对错负责,更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发展积蓄力量负责。</b></p> <p><b> </b></p> <p><br></p> <p><br></p> <p><br></p> <p><br></p> <b>短短一个小时的讲座结束,老师们意犹未尽,被吴老师真诚的情感、友善的态度、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坚实的教学基本功深深地感染着。</b> <b>朱家林老师这样感叹道:“儿童是活生生、发展中的人,他们有情感、有想法,是独立的生命体,用他们的心能测量人生的冷暖。”</b> <b>徐开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到:“作为小学老师应该读一点心理学和哲学,这会让课程更深刻、更厚重,要让孩子的学习真正的发生,坚持深度学习,成为孩子学习成长上的良师益友。”</b> <b>顾雪梅老师感慨道:“儿童不是知识的容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儿童是有情感、有想法、有个性、有差异、有独立人格的人。”</b> <p><b> 罗美媛老师这样说:“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遵循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聚焦认识儿童的需求。”</b></p> <b>王旭东老师谈到:“要对孩子的学习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机会,要帮孩子树立自信。”</b> <b>裴丹老师不禁感叹:“我们既要把小孩子当作大人们那样去尊重,又要把小孩子当作小孩子那样去理解、读懂、宽容、善待。”</b> <b>杨磊老师感触颇深,写道:“回想起来发现很少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如果我是同他们一般大的孩子,会喜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怎么思考问题,是怎样把知识转化的,这些都是我下去应该自我反思的。”</b> <b>杨兰萍老师写下了这样的感悟:“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站在儿童的立场多思、多问,坚持用心灵感悟心灵,用人格去影响人格,用智慧去启迪智慧。不忘初心,静待花开。”</b> <b>陈丽老师言语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只有读懂了儿童,读懂了数学课程,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数学教育的价值。”</b> <b>王臣老师有感而发:“作为教师,我们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孩子,使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得到满足,使每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b> <p><b> 培训结束,我们的教学也将在不断的反思中重新起步。</b></p><p><b> 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b></p><p><b> 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br> 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br> 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br></b></p><p><b> 作为教师,是时候从绝对的权威位置上走下来了,改变角色、改变姿态、改变位置,进入孩子的世界。从“心”出发,平等对待,让每一个孩子熠熠生辉。</b></p> <p>文字:徐开、裴丹</p><p>图片提供:徐开</p><p>审核:王燕兰</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