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丰子恺(1898-1975)</div><div>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得意弟子,精通书画、音乐、文学。丰子恺温柔悲悯的心,温润如玉的性格,学贯中西的才情,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他的文学名作有很多,包括《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中都有选录他的作品,大家有兴趣可以抽空去读一读。</div> 丰子恺永远保持着一颗童心,这是我对着网上一张丰子恺伴猫作画的照片创作的(模仿丰氏漫画的笔法和配色,画得很生涩)。他和猫的照片挺能体现丰氏的生活情趣的。 <div>丰子恺是中国漫画的引入者和发扬者,他的漫画和散文风格一样,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广泛流传于当时的民间,无论贩夫走卒,还是官绅学者都喜爱。而其中的古诗新画,是丰氏漫画中的一大特色,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这需要极其深厚的学识修养,也就是为什么后人难以企及模仿的原因。引用丰子恺的文章《漫画艺术的欣赏》的话“古人云:“诗人言简而意繁。”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拿来准绳我所欢喜的漫画。我以为漫画好比文学中的绝句,字数少而精,含义深而长。”</div><div><br></div><div>随缘而起,开始只是偶然读到他的文章,于是买来他的著作,又看到他的画甚是欢喜,再后来就忍不住闲暇时提笔临摹他的画。因为他的漫画构图配色都简练,所以临摹一幅所耗费的时间也很短,通常十几分钟就可以画一幅,画完再比对原诗念一念,饶有趣味。再下一次临摹又对丰氏画中的心思多了一分理解……这样来去反复已持续了一段时间,自己深陷其中不亦乐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提笔写下这段文字,再选取几幅最近临摹的丰氏漫画,和大家分享感受。</div> 比如这幅戏改晏殊破阵子,丰氏改了后半阙,主题异曲同工却把原词的闺蜜小乐升华成家庭欢聚,更有生活意趣。从人物构图上,婴孩不管不顾的倾身伸手拉小姐姐,老人家稳妥地撑步弯腰把他前送,小姐姐靠着大姐姐缓步欢迎弟弟,大姐姐腼腆的扶着妹妹看着弟弟,温馨的会面动态瞬间定格。 比如这幅丰子恺的经典漫画,我猜想应是从杨万里的“折得荷花伴我幽,更搴荷叶伴花愁。”化出来的,类似的情景,但是经过丰氏一改,变成童趣盎然,截然不同的心境,使人抚掌一笑。 比如这幅“踉跄趋讲席,诵读斗高声,我亦曾如此,如今白发生”诗也是丰氏作的。使人读后嫣然一笑,谁读书没着急赶过课堂呢,昨日同窗时光,到今天仍可引无限共鸣。 比如这首《列女传》中的“漆室心情无人会,还道是背人偷墮相思泪。”此典故比较长大家可以百度了解一下,我就不复制黏贴了。丰氏此画作于1942年抗战最酣时,赠与抗日名将的妻子。家国情怀,感人至深。 比如这幅画朱勰的“好是晚来香雨里,担簦亲送绮罗人”。描述是爱人分离十八相送的缠绵之路。这烟雨江南,油纸伞、亦步亦趋、灿烂桃花,甚至连远山都用上粉色,把浪漫的气氛烘托得刚刚好,让观者只羡鸳鸯不羡仙。 杜甫的名篇《秋兴》中的"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原诗没有提到松树,但丰氏的画却用一棵老松树做主角,横空出世占据整改画面,苍劲有力饱经风雨,远山大河,城楼人物在它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构图简而意繁,心情苦闷而意境开阔。再读杜甫的秋兴八首自然又深了一层理解。 比如这首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丰氏从原诗皇家的独享美景,换成寻常百姓扛着锄头过长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充满了人间喜悦。 比如这幅经典的丰氏漫画,出自龚自珍的名诗《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丰氏通过母子的元素准确地表达了生命的孕育与传承,配上风吹芭蕉摇曳,花瓣飞舞,专注的小猫……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比如这幅画,南北朝卢思道的《从军行》“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丰氏将“奇树”改成“柳树”,柳树在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有惜别折柳的意思,攀柳的孩童也暗示分开时嗷嗷待哺的乳儿已经长得可以攀摘柳枝了。在忙着家务的母亲和妻子,望着孩子,从眉目间透出愁思。丰氏画作解读原诗的思念征人之情,意境不变,却更生活化具象化,感人更深。 这幅虽然落款只有一个春字,但是从燕子,从柳树,从栏杆上的剪刀(这个提示好像有点画蛇添足了,嘻嘻),丰氏都明示这幅画诗画是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如果是猜灯谜,这显然是属于送分题了。 比如这幅画袁枚《大姊索诗》“六旬谁把小名呼?阿姊还能认故吾。见面恍疑慈母在,徐行全赖外孙扶。当前共坐人如梦,此后重逢事恐无。留住白头谈旧话,千金一刻对西湖。”自述晚年回乡与大姐见面的情景。这幅画题款虽然只写了前两句,但画面是将整首诗都变达出来了。丰氏的原画改了一字“六旬”改成“七旬”应是六旬在当时已很平常。因此我临摹的时候斗胆又改成“九旬”,配合现在人均寿命的增长。 临摹的画还有一些,喜欢的作品就更多了。就不再唠叨一一举例了。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我的漫画公众号翻一翻。 结尾再引用丰子恺的一段话“漫画是思想美与造形美的综合艺术,故学习时不能像普通学画地单从写生基本练习入手。它的基本练习有二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的修练,与普通学画同,练习铅笔静物写生,木炭石膏模型写生,或人体写生。另一方面是思想的修练,如何修练,却很难说。因为这里包括见闻,经验,眼光,悟性等人生全体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能事,勉强要说,只得借董其昌的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之,多读读书,多看看世间,都是漫画的基本练习。”如果您也和丰子恺一样,热爱生活,喜爱诗词和图画,那么我们互相勉励“多读读书,多看看世间”,共同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