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对知识的渴望都是无穷的,这个假期在教导处的牵头下,读书指导办的组织下,语文组全体教师有幸读了《教师的挑战》一书,又一次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作为教师只有时刻持续学习的心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理论思想与技能,才能始终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的更新,永远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上审时度势,不断激发勤奋工作的热情,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p> <p> 语文组的每位教师读了这本书都有许多的收获,分别将自己的收获与同组成员进行了分享。</p> <p> 邵晓亮:《教师的挑战》一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案例,对此作了阐释,在阅读中,我感受到其关键有三:</p><p> 其一,尊重与信任。尊重与信任,看起来简单,实际做到却很难。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主观的要求学生如何如何,或掌握到某种程度,而总是忽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想法和感受。</p><p> 其二,倾听与串联。</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其三,合作与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无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符合夸美纽斯所要寻求的“可以使教员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的教学方法的要求。</span></p> <p> 张艳军: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时刻牢记: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是有能力的人。我们要“保障所有学生的挑战性学习”,即使是暂时处于低学力的学生,老师也要确保他有挑战学习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这才是合作学习的精髓所在。教师要珍视每一个儿童的发言。</p> <p> 王国旗:致力于以生为本的课堂,却常常在实践中只是句口号。书中提到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理念早熟记于心,可是课堂上经常更多关注教。书中有一篇山崎老师的教学案例,学生的阅读心得在课堂上汇成了交响乐,但从老师原本的教学意图看,这堂课是不成功的。如果是我,我可能会执意于教学目标,给孩子更多的提示换而言之是条条框框,而山崎老师则根据孩子们的体会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他不拘泥于意图,而是尊重孩子的体会。</p> <p> 杨小莱:倾听,听这个词语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也时刻在提醒和培养孩子们的倾听习惯。但我们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要求的倾听只是针对学生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去倾听孩子们的声音,那些来自不同水平的孩子的声音,那些与我们设计好的课堂思路相悖论的声音,那些孩子们特有的阅读感受,却被我们认为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声音。这些我们都有认真的倾听过吗?真的做到坦诚的接纳过,来自孩子们的每一种声音吗?惭愧地说,没有!</p> <p> 马艳丽: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来自于自己。挑战自己需要勇气,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总习惯于定性思维。一个人的思维、风格一旦定型好坏参半。打破常规、超越定势,说说很容易,但付诸实践却比想象的要难得多,这个时候我们也静下心来思考。把上课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方式,根据学情来确定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拓开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想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把自身的感受同阅读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p> <p> 张志辉:“尊重,倾听,串联,合作探究”,这些正是是构成“宁静的课堂革命”的关键因素,对于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挑战,知识有待充实,经验有待累积,方法有待学习,可这一切都不能阻挡我前进的步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p> 宋胜佳: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而宁静的课堂革命,正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普通的教师来展开的,教师用柔和镇定的语言展开教学,真正走近每一位孩子的身边,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一些潜能生逐步的加入到合作学习的大氛围中,一点点的在合作中获得尊重,获得成长。</p> <p> 张志新:引发学生回归文本,重读文本,在课文的一些细节处,联系生活实际,发现这种“错误”背后,所隐含的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文本没有直接叙述出来的事实。由此可见,教师的倾听与串联在课堂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正如书中所言,教师在课堂中,要将学生与教材串联起来,将学生与学生串联起来,将教材与生活串联起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串联起来。</p> <p> 刘月:课堂应该呈现出这样一种润泽、柔和的状态。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来朗读,他们在喜欢的段落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读完课文他们互相讨论着,自自然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是快要下课了,他们仍然意犹未尽,想要继续讨论。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于对每一位儿童的尊重。老师应该不折不扣地接纳每个人的想法,不仅仅拘泥于“好的发言”,而且对所有人的发言都寄予信赖和期待,应该相信“任何人的发言都是精彩的”,这样才使学生们能够自由地思考、轻松地交流,从而使整个课堂更加丰富而深入。</p> <p> 现在的课堂主张的是一种宁静、润泽的课堂氛围,所有学生都能在一种自然状态下学习、表达,不恐惧、不紧张。或许我目前的课堂离这个目标遥不可及,可至少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课堂需要改变,也在慢慢地改变,这也是一种收获吧。</p> <p> 佐藤学教授在《教师的挑战》一书中提到的教师活动的核心----倾听,让我印象深刻。在佐藤教授观摩的大量生动课堂中,佐藤学先生发现这些教师都是善于倾听学生意见的。</p> <p>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著名的读书名言:“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平均36个小时一本书,还包括休息的时间在内,读书学习让苏霍姆林斯基成为伟大的教育家。</p><p> 相信在学校的引领下,在读书指导办的指导下,我们语文组教师的读书的脚步会永不止步!</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