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衡方碑》为汉代名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之碑》,东汉建宁元年(168年)9月刻石,自宋时出土以来,得到了后代不少书论史家的关注。其中赵明诚、翁方纲、何绍基、杨守敬、康有为、姚华等都对其赞赏有加。而以《衡方碑》为效法对象成就卓然者,当推隶书旷代圣手伊秉绶,他浸淫《衡方碑》久而有得,开书史隶书之生面。此取法之功成,垂范后昆,感召尤远。因此,在当下,以《衡方碑》为隶书范本而极意努力者,不在少数。尽管《衡方碑》与东汉时期的四大名碑相较,就影响力来说,虽有不及,但若论艺术审美之感染力,当独有自家之风貌。后代书法研习者,喜以《衡方碑》与《张迁碑》并侍而观,月旦高低,盖二者在体貌上确有相近之处,然《衡方碑》之自家体格不可掩,其端稳骨丰、方严大气、古健深沉当不让《张迁碑》。</p><p><br></p><p> </p><p><br></p><p>一、对于《衡方碑》用笔的学习,首先要把握三个原则:</p><p><br></p><p><br></p><p><br></p><p> 1、透过刀锋看笔锋。此碑为刻石,临习多以拓片为宗。因刻石与书丹原作不同,加之天然漫漶磨蚀,字迹残损难免。故学习隶书碑刻,首先要了解刻工与书丹之关系,透过刀锋看笔锋。因此不能在那些天然产生的石花上过于雕琢,这是临习的基本出发点。</p><p><br></p><p><br></p><p><br></p><p> 2、要善于追本溯源。由于《衡方碑》的用笔受到篆书的影响,所以一些转折的地方,很明显保留了篆书的影子。不少用笔采用中提的用笔方法,这些都与篆书有关。此外,还应该与汉简的用笔相比照。汉简的墨迹起止分明,且挥运之过程观则想见,这对理解当时隶书的真实用笔有很大的帮助。理解了《衡方碑》用笔的渊源,有助于加深临习过程中对用笔的理解,帮助更好地入帖和出帖。</p><p><br></p><p><br></p><p><br></p><p> 3、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切勿如抄书般贪多求快。临摹过程不单纯是依样画葫芦的复现过程,也是培养自我审美观察力、审美分析和总结、审美表达能力的过程。所以在临摹过程中,不仅要勤动笔,更要勤思考。否则,不易掌握用笔方法,影响学习效率。</p><p><br></p><p> </p><p><br></p><p>二、《衡方碑》的用笔特点</p><p><br></p><p><br></p><p><br></p><p> 1、《衡方碑》整体用笔中提,提按变化不明显,然亦时杂侧锋以增姿态之变化。中锋行笔而少提按,是隶书普遍的用笔特征,它明显区别于唐代之后帖学的用笔,这是汉去秦未远,承绍篆笔的缘故。碑中的“君”“绩”“郡”等字(图1),在用笔上很有篆意,这类笔画在行笔过程中一般为藏锋裹笔,不使笔锋偃侧。遇到转笔,亦保持锋正而不棱角外露,其技巧在于行笔之转笔时,驻毫调锋,或者用腕捻管,这样以使弧转自然,不着痕迹。</p><p><br></p><p><br></p><p><br></p><p> 2、《衡方碑》中也时杂侧笔,不过很多侧笔并非一侧到底,而是在行笔过程中中侧并用,由侧转中,或由中转侧,过渡巧妙。对于隶书而言,中锋用笔为常态,而侧锋杂出为新理,这是初学者最易忽视的部分。《衡方碑》中因为用了侧笔,所以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碑中不少线条的发力点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而且时有方笔和圭角,这增添了用笔的表现力。例如一些横画,起笔时用侧笔,中段或收笔皆为中锋,这样就使横画的形态非常丰富,起止处时圆时方,方向和角度不同,中段则因为轻重的不同亦形态不同。如“讳”“盖”“长”“东”等字中的横画(图2)。所以在临习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横画的形态变化,同时也要注意其轻重、方向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体会其用笔细节和高妙之处。否则,若一味以中锋行笔,则容易给人束薪呆板之感。再比如,碑中一些钩的笔画,则往往是由中转侧而提笔出锋,如“尤”“化”“亮”“永”等字(图3),其用笔的方法和意趣与一些汉简的书写方法相同,二者之间可以互相参照,便于正确理解。</p><p><br></p><p><br></p><p><br></p><p> 3、《衡方碑》整体用笔迟重迂缓,很好地处理了行与留、疾与涩的关系,用笔上有着骨老筋壮的特点,给人深沉古厚之感。但初学者在临习中,不要一味追求用线的厚重,否则易流于呆滞。其实,《衡方碑》整体上用笔给人拙重之感,但观察其用笔细节,仍然可以感觉到其笔画之间充满着细腻的情绪跃动,它通过一些相对轻快而率意的笔触体现出来,形成了主调外的另一声部,二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如“祥、侯”两字的横画、“州”字的竖画、“天”字的捺画(图4)、“尤”字的撇画(图3)。这些用笔的意趣,要在临习的过程中详审玩味。</p><p><br></p><p><br></p><p><br></p><p> 4、要把握好《衡方碑》的用笔,不可忽视对波磔写法的考究。因为波磔是隶书用笔中符号性特征最强的笔画,具有比较强的装饰性。人们常常惯用“蚕头燕尾”来形容隶书的特征。很多临习者,往往因为有了这一认识前提,会不自觉地强化波磔的装饰性,导致书写中容易流于程式化。《衡方碑》的波磔写法,往往在出挑的部分有很大的节制,显得拙朴内敛,而小部分的波挑飞扬而率性,形态多样,妩媚含情,如“丘、行、不、其”等字(图5),学习者可以观察其波挑的外轮廓,体会其用笔的丰富性。</p><p><br></p><p><br></p><p><br></p><p> 《衡方碑》的用笔以圆为主,以方为辅,内方外圆,大部分起笔藏锋而取逆势,线质丰润浑穆。但碑中有不少横画起笔方切,与《张迁碑》的用笔相类,然即使是方折之笔,亦多转接自然,不作顿笔,圭角不明显,破方为圆。若就《衡方碑》与《张迁碑》相较,《衡方碑》以圆为主,内方外圆,《张迁碑》以方笔为主,方中寓圆。</p> <p>东汉时期,隶书已然成熟,存世名碑,蔚为壮观。此时的汉隶,已从秦小篆的长方形结构逐渐向方扁结构转变,其体势主要取横势,以横画宽结为主要特征。而《衡方碑》也不例外,但《衡方碑》却不似《礼器碑》《曹全碑》《史晨碑》等碑的横势那么强烈,而是长的、方的、扁的字形相杂,整体上看,其结体撑足叠满,中宫宽博而有余裕,方严中不失险绝,体貌拙朴大气。这种体势有庙堂气象,充分体现了汉代国朝与当时国人的精神气格,清鉴赏家翁方纲《两汉金石记》言:“此碑书体宽绰而润,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真卿正书之渐。”我们今天重新审视颜真卿中晚年的楷书体势,似乎与《衡方碑》确有渊源关系,足见翁方纲之赏鉴,殆非虚言。又如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言:“字体方正深朴,与《张迁碑》可以伯仲。”清姚华《弗堂类稿》言:“《景君》高古惟势甚严整,不若《衡方碑》之变化于平正,从严整中出险峻。”此二公于《衡方碑》结体之论,亦堪称洞识,宜今之临习者细细参之。</p><p><br></p><p><br></p><p><br></p><p> 下面就《衡方碑》的整体结构原则及具体处理方法进行介绍:</p><p><br></p><p> </p><p><br></p><p> (一)总体原则</p><p><br></p><p><br></p><p><br></p><p> 平正中求险绝,变化中求统一。书法结构初求平正,次追险绝,后复归平正。《衡方碑》结体之妙,已臻此第三境界。结构不险绝,则字如算子,情趣不生;但一味险绝,则流于作意,伤于自然。初学《衡方碑》,在结体上认识不到位时,要么容易流于平板,少了《衡方碑》的活泼,要么认识到其险绝之处,则极意夸张变形,则伤于雅穆。因此,此中之“度”,过犹不及,当细心拿捏。再者,《衡方碑》在严正中,字形意态丰富,变化而能统一,达到了很高的结构驾驭水平。</p><p><br></p><p> </p><p><br></p><p> (二)具体结构处理方法</p><p><br></p><p><br></p><p><br></p><p> 1、横平竖直,但时有一定角度和方向的调整。隶书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横平竖直,当然这并不等于隶书中的横竖没有斜度的变化。通常楷书的横画略向上倾斜,而竖的笔画往往以相向、相背处理。而在隶书中,相对的平行,却是常态。临习中在把握这个特征之后,要特别留心其对斜画的应用,这些斜画对活泼《衡方碑》的结构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平、庵、寻、其、元、曰”等字(图1),但不宜似楷书作明显的俯仰向背上的处理。只有捕捉到这些微妙的处理方法,字帖的解读才能深入,这也是临习者审美锐度的体现。</p> <p><br></p><p> 2、宽结舒阔,中宫余裕,重心相对垂直,稍上移。这是篆书结体方式在隶书中的遗存。因为隶书多取横画宽结,因此中宫宽裕,但《衡方碑》又不似《曹全碑》《礼器碑》等碑左右部分分得那么开,而是在宽结中相对向中心聚拢,其重心基本垂直,且稍上移,字形偶有欹侧。如“广、明、肇、寅”等字(图2)。</p><p><br></p><p> </p> <p><br></p><p> 3、齐中求不齐。隶书结体并头上齐的情况较多,不似楷书取参差布置。这一点也是受到了篆书结体的影响。但在《衡方碑》中,有上齐下不齐,也有下齐上不齐,常表现为齐与不齐之间,显得造型结构丰富,又古雅庄严。如“拜、胶、巍、稽、凯、轨”等字(图3)。</p><p><br></p><p> </p> <p><br></p><p> 4、伸缩、穿插、避让。《衡方碑》中不少左右结构的汉字,在结体上注意伸缩穿插避让,这是古人在处理汉字结构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空间的和谐而作出的巧妙处理。如碑中示字旁、禾字旁、绞丝旁的汉字常有伸缩避让的情况,如“祖、和、拔、物”等字(图4),而横、撇、捺在一起的汉字,常有穿插的情况。如“征、戎、姓、动”等字(图5),这些字的伸缩、穿插和避让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在临习过程中,加以归纳总结。</p> <p> 5、大小、长短、宽窄一任自然。《衡方碑》中字形常常依据汉字本身笔画的多寡、依据汉字本身原有结构的特性,一任自然地写去,故其结体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宽或窄,参差错落,在方整中,给人变化无方、不可凑泊之趣。细品之下,有一种天然烂漫之美。</p><p><br></p><p><br></p><p><br></p><p> 《衡方碑》在章法处理上未有明显的出奇之处,它采用了隶书布局中常见的纵横有列方式。由于这是一篇门生故吏朱登等镌石以颂衡方君功德的文章,其感情沛然倾出,全文写了八百多字。在汉碑石刻中,当属于长篇。如此长文,要在一块形制有定的石碑中合理安排,显然不是容易的事。而这种纵横有列的方式,则有助于书丹和刻手根据面积的大小、文章的体量进行相应的计算。为了能容纳它,通篇行满格密,撑足排叠,字距大于行距,洋洋乎巨制,若大军列阵,威严壮观,势不容犯。它不像《礼器碑》《曹全碑》通篇虚灵优雅,而是给人崇高感。在谋篇中,字的中轴相对垂直,但注意欹正之变,在欹斜中求正,在反正中取欹。通篇而观,秩序井然,而局部谛观,在纵横方向上,都有细微的摆动和起伏。加上字形的大小、长短、宽扁随机生发,凝整中生奇,严正中造险,从首字至终篇,和而不同,违而不犯,寓变化于统一之中,通篇烂若繁星布耀、蔚若锦绣有章,令人生不可测奥之叹。</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