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每年六一儿童节一过,孩子们开怀的笑声仿佛还萦绕耳边,妈妈的焦虑却早已爬上心头:</h3><h3><br></h3><h3>“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我的孩子每天就知道看电视,在外边疯玩,上学后怎么适应啊?”</h3><h3><br></h3><h3>“我的孩子上了三年幼儿园,还是坐不住,这种状态怎么坚持一节40分钟的课啊?”</h3><h3><br></h3><h3>“幼儿园班里一大半的孩子都报了幼小衔接班,我们一开始也是不想让孩子那么辛苦的,现在看形势也动摇了……”</h3> <h3>眼看着暑期就要来了,到底上不上幼小衔接班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几天总有家长朋友在我们的微信后台问:</h3><h3><br></h3><h1> <font color="#ff8a00">孩子要怎么选择幼小衔接班?</font></h1><h3><b><br></b></h3><h3><b> 我们都知道,现如今越减越“负(重)”的教育形势下,幼小衔接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大家困惑的是到底要让孩子在这个阶段学什么?怎么学?</b></h3><h3> 今天,为大家整理“关于幼小衔接,家长必须知道的11个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的内容进行分类,包含观念认知、习惯养成、准备工作、实操训练等四个方面,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帮助。</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观念认知篇</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font color="#010101"><b> 1、幼小衔接教育一定要做吗?</b></font></h3><h3> 答:幼小衔接是指孩子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渡过程,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环节。在这个过渡过程中,教育环境发生改变,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课堂形式从幼儿园时的自由松散变为有组织有纪律,每节课时长由原来的20分钟拉长到40分钟,老师讲课由生动有趣转为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等等。孩子们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他们必须学会适应这些变化。</h3><h3> 幼小衔接教育能帮助孩子们更加顺利地适应这个变化过程,做好了幼小衔接教育,能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幼小衔接教育一定要做。</h3><h3> <b>2、幼小衔接教育一定要在专门的学前班等机构做吗?</b></h3><h3>答:不一定。我们说了,幼小衔接教育是每个孩子求学路上必经的一个环节,一定要做,但不一定非得到学前班这样的机构去做。只要家长了解孩子在这个环节中需要掌握哪方面的内容,也可以自己有计划地在家对孩子进行幼小衔接教育。</h3><h3> <b>3、什么时候开始做幼小衔 接教育?</b></h3><h3>答:大部分家长朋友们的普遍认知是在幼儿园大班时进行,目前幼儿园里的主流教育方式也是在大班时融入幼小衔接内容。 </h3><h3>实际上,自从孩子踏入幼儿园开始,幼小衔接就可以开始了:良好生活作息习惯的养成、和同伴进行友好的社交互动、对学科知识持有好奇的求知精神等等,都是能让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的好习惯。</h3><h3>习惯养成篇</h3><h3> <b>4、孩子在小学入学阶段应该有哪些基本生活能力?</b></h3><h3>答:三年前孩子刚入幼儿园时,他们需要具备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鞋子,大小便会示意等。转眼间,他们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生活能力上自然有了更高的要求:</h3><h3>1)能说出和指认出自己和父母的名字,能说出父母及家里联系电话、家庭住址。</h3><h3>2)能说出要就读的学校的校名,知道从家到学校的路线。</h3><h3>3)能每天按照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铅笔盒,能自己削铅笔。</h3><h3>4)能自己喝水、上厕所、会根据提示穿脱衣服。</h3><h3>5)会做扫地、擦桌子等力所能及的劳动。</h3><h3>6)遇到困难时知道寻求别人的帮助,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h3><h3> <b>5、怎么对这一阶段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b></h3><h3>答:</h3><h3>1)带孩子观察家和学校附近的建筑物、街道、设施。</h3><h3>2)带孩子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行动路线。</h3><h3>3)如果不是父母亲自接送,要让孩子提前熟悉每天固定接他放学的亲人,能说出称谓和名字。</h3><h3>4)告诉孩子不能随意地将自己及父母的手机号、姓名及住址信息告知陌生人。</h3><h3>5)告诉孩子如果放学后没有等到固定接送的人,要及时向老师求助,而不能随意跟别人走。</h3><h3> <b>6、小学生应该具有哪些学习习惯?</b></h3><h3>答:</h3><h3>1)倾听老师授课内容和跟随内容进行思考发问的习惯。</h3><h3>2)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和发言的习惯。</h3><h3>3)主动阅读和书写的习惯。</h3><h3>4)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的习惯。</h3><h3>5)遵守学校及班级纪律的习惯。</h3><h3>6)懂小学课堂时间安排前能守时的习惯。</h3><h3> <b>7、孩子在课间要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b></h3><h3>答:一定要告诉孩子在课间十分钟时要做的事情:</h3><h3>1)准备好下节课需要用的书本材料。</h3><h3>2)喝水、打水和上厕所。</h3><h3>3)在班级纪律允许下,和同学之间进行轻松互动。</h3><h3>4)调节视力,尽量向窗外远处注视一会。</h3><h3>5)可以趴在桌上休息一会儿。</h3><h3><b><br></b></h3><h3><b>课间十分钟一定不可以做的事情:</b></h3><h3>1)不要在走廊、楼梯、教室和厕所里追逐打闹。</h3><h3>2)不要玩有危险的玩具或者和同学们玩危险的游戏。</h3><h3>3)不要和同学产生矛盾而打架。</h3><h3>4)不要私自离开学校。</h3><h3>5)不要不经允许私自玩学校的运动器械。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准备工作篇</font></b></h1><h3><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3><h3><b> 8、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哪些学习生活用品?</b></h3><h3>答:</h3><h3> 1)学习用品:书包、铅笔、橡皮、笔袋、文件袋是必需用品,其他如练习本一般需要开学后按老师的要求购买准备。</h3><h3> 2)美术用品:剪刀、胶水、水彩笔、油画棒、荧光笔等。</h3><h3> 3)生活用品:毛巾、水壶、饭盒等。</h3><h3> <b>9、家长需要陪孩子一起做作业吗?</b></h3><h3> 答:如果在正式的学前班这样的机构接受幼小衔接教育,孩子一定会有作业需要完成,如果自己在家对孩子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家长也应该每天给孩子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作业。</h3><h3> 当然,在上小学前,没有必要提前学习一年级的课本知识,家庭作业内容可以安排朗读或者给家人讲故事,写简单的数字等等。</h3><h3> 这个时期,家长需要陪孩子一起完成作业,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写作业的习惯:</h3><h3> 1)开始写作业前,先做好上厕所和喝水的准备工作,尽量不要被上厕所和喝水打断写作业的过程。</h3><h3> 2)每做一门作业之前,和孩子一起预估所需要用的时间,并在开始时进行计时,结束后和孩子总结这一门作业的效率情况。</h3><h3> 3)一次性完成一门作业再休息,不要养成拖拖拉拉的习惯。</h3><h3> 4)完成作业后,要求孩子进行作业情况检查,最后进行第二天学习用具和书本的准备。</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实操训练篇</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b>10、有什么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听觉专注能力?</b></h3><h3> 答:以下三个小游戏可以帮助您在家对孩子进行听觉专注力训练:</h3><h3><b><br></b></h3><h3><b>游戏1:《高个矮个》</b></h3><h3>玩法:</h3><h3> 1)家长喊“高个”、“矮个”时,孩子要做相应的动作;</h3><h3> 2)喊“高个”时,两手上举,踮脚站立;喊“矮个”时,双腿半蹲,两手扶膝;</h3><h3> 3)家长也可以加入新的内容,比如拍肩、跺脚等。</h3><h3><b>游戏2:《相反动作》</b></h3><h3>玩法:</h3><h3> 1)让孩子所做的动作与家长所说的口令相反。比如:(口令)立正——(动作)稍息;(口令)向前一步走——(动作)向后一步走;(口令)立正——(动作)稍息;(口令)蹲下——(动作)跳起……</h3><h3> 2)凡动作与口令相同、下达命令2秒内未做出动作的,记失败一次。</h3><h3><b>游戏3:《拍拍手》</b></h3><h3>玩法:</h3><h3> 1)与孩子面对面坐好,家长随机说几组数字,请孩子在听到数字2时拍一下手,听到数字9时拍两下手</h3><h3> 2)与孩子面对面坐好,家长随机说几组句子,请孩子在听到动物时拍一下,听到日常用品时拍两下手。</h3><h3> <b>11、有什么方法可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b></h3><h3> 答:以下三种方法可以让您在家帮助孩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h3><h3> 1)看图说话:利用平时孩子爱看的故事书,鼓励孩子给熟悉的故事添加情节,如果孩子不敢说,家长可以主动引导让孩子将故事与生活中熟悉的场景进行链接,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家长不要随意打断,任由孩子发挥就可以了。</h3><h3> 2)造句编故事:家长从身边的物品中选择三个事物(包括人物和用品),让孩子编一个故事,故事应该包含这三个事物。</h3><h3> 3)给孩子读一个简短的、适合他的理解能力的故事,读完后家长先对故事的情节发表看法,比如,妈妈不在家时,小红帽不应该随便给陌生人开门。然后问孩子,为什么小红帽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写 在 最 后</font></b> </h1><h3> 在孩子的整个幼小衔接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能保持乐观、从容和积极的态度,孩子也会认为上小学是一件自然的、正常的、快乐的事。如果父母本身对这个问题表现出紧张不安,孩子也就可能对上小学感觉焦虑和恐惧。</h3><h3> 不管怎样,父母的安慰和鼓励,才是给孩子最强有力的心理支持。</h3><h3>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而幼升小只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虽然不能指望做好幼小衔接就能帮助孩子踏入理想的大学校门,但扎实的基础的确是从小培养形成的。</h3><h3> 学习路漫漫其修远,愿每一个孩子和家长一起快乐地上下求索。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