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

周琪斐

<p>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p><p> 这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一句话,也是我在这篇文章中最爱的一句话。它的大意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死后又何必一定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何妨?</p><p> 这篇文章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了毛主席收到彭德怀拟电报,知道了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事,心里十分悲痛。</p><p> 第二部分写了毛主席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也就是把儿子的遗骨安葬在朝鲜。</p><p>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读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了,在一个实夜深人静的晚上,一位慈爱的父亲,因失去爱子而痛哭流涕,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而做出了把爱子尸骨埋在异国的痛苦决定。</p><p> 这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说他平凡,因为他和其他父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他很伟大,因为他有着常人没有的胸怀。</p><p> 2015级4班 周琪斐</p><p> 2020年5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