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东蒙民间游记</p><p> 喇帽山,是辽宁省喀左县大营子乡冯杖子村后的一座不算小的山,在辽西乃至喀左实在算不得什么名山大川,仅凭它的高度,与周边众多的大山实在没法比。但是,它却那么神秘莫测,与众不同。 </p><p><br></p><p> 逢梨花盛开,赏花之后,一行几人踩着一条弯弯曲曲时宽时窄的土路,穿过冯杖子村来到喇帽山脚下。</p><p><br></p><p> 喇帽山在众多的山峰中位置前突,一条乡间公路从它面前穿过。目测它的相对高度,大概不足四百米。它的山头却令人称奇:远远望去就像一整块巨石,从天外落在黄土山上,迎面的黛青色巨石峭壁约有十多米高,如刀削斧劈一般。巨石之上覆盖着一些植物,那一片青绿给山头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整座山的前脸没有高大树木,似乎不想让那些树木遮挡山头的视线。而山的两侧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松树,从山脚一直延展到巨石之下,树干约碗 口粗,遒劲挺拔,排列整齐,就像古代威武雄壮的军阵拱卫着山头的中军大帐。</p><p><br></p><p> 大家穿过山右侧的松树林向上攀登,被山头那陡峭的石壁挡住了去路。人们在右侧偏后的地方,找到一条倾斜的石头缝隙,大家顺着缝隙一个跟着一个艰难地攀爬到山顶。</p><p><br></p><p> 山顶的形状十分奇特,那天然形成的一人多高的石柱,一个贴着一个连成一排,整体看就像挺立的雄鸡冠子。直到这时我才领悟这座山为何叫喇嘛帽山了——这整个山头不正像藏传佛教喇嘛顶戴的“鸡冠帽”吗?</p><p><br></p><p> 在“鸡冠”下方的几米远处,有一个大约二十平方米的平台,平台之下就是深深的悬崖峭壁,面临山下大路方向的悬崖边上,在坚硬的石面上几乎等距离排列着五六个直径约七八厘米的小圆坑,距离这些小坑三四米远处,还有一个直径二十多厘米的大圆坑。由于前几天刚刚下过雨,这些大小石坑中储满浑浊的积水。</p><p><br></p><p> 有人好奇地问,这些石坑是何时何人开凿的呢?曾经在这一带工作过的朋友告诉大家:当地百姓传说,它们是古代花木兰在此率军驻防留下的,那些小坑是插旌旗杆用的,那大坑就是军人们造饭用的舂米坑。</p><p><br></p><p>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朋友的介绍立刻让我对这座小山肃然起敬了。我年少时在课本上读过《木兰辞》,十分崇拜那位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难道今天我们在不经意间,竟然拜访了花木兰的遗迹吗?</p><p><br></p><p>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花木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抗击柔然人入侵的疆场在大漠以北。有原诗为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关山指燕然山,就是现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喇帽山与关山实在太遥远了,简直风马牛不相及,花木兰怎么可能到这里来驻军? </p><p> 联想到有关花木兰故里的争论,河南人说她是商丘虞城人,陕西人说她是延安人,湖北人说她是黄陡人,安徽人说她是亳州人,江苏人说她是泰州人,内蒙古人说她是盛乐人和包头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花木兰是一位传说中的英雄也罢,历史上确有其人也罢,她做为替父从军、保家卫国、屡建战功后功成身退的光辉形象,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心中,那么喇嘛帽山是不是花木兰驻军地就已经不重要了。</p><p><br></p><p> 我们不妨认定喇帽山就是花木兰奋勇杀敌的古战场,又有何妨呢?你看,山顶那一排天然石柱,不就像身披铠甲的古代哨兵,警惕地监视着山下的敌情吗?石柱旁那迎风摇曳的高高的松树,不就像一杆猎猎飞扬的战旗,激励着将士们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吗?</p><p><br></p><p> 在这样真情大爱的传说面前,还是让我们把考证之类的想法丢掉,怀着崇高和敬意去仰视与追怀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