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面对疫情,教育也当守土有责。如何把抗疫期间的有力措施、感人事迹、先进人物等鲜活材料,转化为提高中学生思想认识,增强爱国热情的思政教育素材,是学校疫情期间除了抓好教学工作的另一核心任务。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党员带头扬旗帜</b></h1> 学校号召党员教师在战疫工作中结合“三联三做”(联系岗位实际,做教书育人模范;联系教职员工,做宣传带动模范;联系贫困学生,做扶贫助学模范)活动,主动靠前,大胆作为。在抗疫期间,我校党员教师带头走访在线上学习期间遇到困难的学生家庭,带头到校整理、分装教材,带头为学生送教材至村庄、社区,带头参加站岗执勤、宣传教育等疫情防控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全校师生彰显着党员的先进性,树起了一面面主动担当、同心抗疫的旗帜,成为战疫思政课的“活教材”。<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线上与线下结合</b></h1> 在抓好线上学科教学的同时,学校要求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要提高认识,不仅要落实学生各个学科的线上学习,还要注意通过政策宣讲、先进事迹与人物的宣传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中学生。主要措施为:<br> 1.通过钉钉软件,召开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的线上班会; <div> 2.各科任教师将事迹、政策等抗疫相关内容融入到日常的线上教学工作当中;<br> 3.思政科任老师龚小永精心备课,结合疫情防控向学生宣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向抗疫英雄致敬等内容,上好抗疫思政课;<br> 4.复学后,班主任老师搜集抗疫知识、抗疫事迹、抗疫政策等材料,上好开学第一课;<br> 5.复学后,在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举行隆重、庄严的升旗仪式,初中部李满春校长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带领学生在仪式中升华爱国情怀。<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课堂与活动并举</b></h1> 活动是德育的载体,学校通过举行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在实际行动当中锤炼责任意识和爱国思想。<br> 1.组织学生开展以“向英雄致敬”为主题的手抄报线上展示活动,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心中的崇敬。 2.组织学生录制短视频说出自己心中的话,通过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声,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致敬。 3.组织博雅学子风采大赛。线上学习期间,学生需要利用手机、电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容易被网络上鱼龙混杂的声音诱导。为此,学校通过组织风采大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网上晒才艺、晒勤奋、晒劳动等形式向网络输入更多的正能量,也为净化网络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4.引导学生开展抗疫志愿者服务。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复学时家长不能进入校园,而我校寄宿生较多,他们面临着行李搬运难的实际问题。学校以此为契机,引导高年级学生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助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小学部学生搬运行李。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身体与心理并重</b></h1> 疫情突发,一场疫情夺去了众多鲜活的生命。立足教书育人的岗位实际,疫情再次警醒我们生命与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学校从“生命安全”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多措并举地开展了疫情下的生命与健康教育。<br> 1.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家校联系群、抖音宣传号、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平台,向广大学生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健康成长的技能。<br> 2.线上学习期间,通过钉钉软件“运动打卡”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居家期间的体育锻炼。<br> 3.通过班会、家校联系等形式,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br> 4.班主任通过家校沟通、走进学生等方式,紧密联系学生,关注学生疫情下的心理动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心理状态。<br> 在全民抗疫中,博雅学校将疫情防控转化为思想政治课,使之成为爱国教育、责任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最鲜活、最感人的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措施,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