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与健康养生。

一民为民~私人健康定制

<p>古人认为人是天地万物中最为珍贵的。《黄帝内经》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老子也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与宇宙万物放在同等的地位,可见人的重要性,正是出于对人自身地位的肯定,古代圣贤们不断执着地探索人的生命价值所在,他们开始注重自身的保养,将爱护生命强身健体作为人生之要事,他们的这种探索和实践的精神,造就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p><p><br></p><p>古人的养生境界:</p><p>放眼中国的传统养生大道,往往能使自己寿命超出平常人的往往有4类人,依次为真人、至人、圣人、及贤人。</p><p><br></p><p>真人:能够遵循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呼吸自然清精之气,心神内守,而不弥散。形体肌肉协调统一,从而能使寿命能够同天地一样长久,世间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这种境界。</p><p><br></p><p>至人:懂得养生大道可使自己延长寿命,保持形体不衰,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极少。</p><p><br></p><p>圣人:能够顺应自然,身心不为外界所劳累,没有过多的思虑,寿命可长达100多岁。</p><p><br></p><p>贤人:善于养生,可以根据阴阳变化调养身体,可以增益寿命,但却有一定的限度,只要遵循养生之道,很多人都可以达到这种境界。</p><p><br></p><p>普通人为何寿命很短?</p><p>①普通人重情色欲,而使精气枯竭,真元好散。</p><p>②不懂得保持精力充沛,不断的劳心伤肺,生活起居毫无规律。</p><p>③日常生活中各种诱惑越来越多,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水的本性是清澈的,但因为泥土混杂在水中才不能清澈,人的天性原本是可以长寿的,但因为身外之物不断搅扰,所以很难长寿。</p><p><br></p><p>闭三宝,藏神明(精、气、神)</p><p><br></p><p>中医表明精、气、神是人体的内三宝,耳、目、口这是人体的外三宝,要想长命百岁就要使内三宝不随外物而耗损,外三宝不诱惑内心,而扰动内三宝。汉代著名养生家魏伯阳曾经说,耳、目、口是人体三大宝,应该时常关闭他们,使其不与外界相通,因为耳朵是人体的精巧,眼睛是人体的神窍,嘴巴是人体的气窍。</p><p><br></p><p>人一旦紧跟世间的声色,如耳朵聆听外界的声音,其精气因此会受损,而气耗散不能稳固。嘴巴总是不停的说话,说话间气流走,而不能聚集在体内。而眼睛总是沉迷于五色间,其神气因此而消散,不能集中。</p><p><br></p><p> 耳、目、鼻、口都是为生命服务的。耳朵,虽然想听音乐,眼睛虽然想看色彩,鼻子虽然想嗅芬芳,嘴巴虽然想尝美味,但如果对生命有害就应停止,对于这4种器官来说,即使他们不愿做的,但只要对生命有利也该去做,由此看来耳、目、口、鼻是不能为所欲为的,必须有所节制,这是珍惜生命的需要。</p><p><br></p><p>遵循四时阴阳养生</p><p><br></p><p>四时阴阳是自然界万物赖以生长的根本,因此懂得养生之人在春夏时节保养阳气,秋冬两季,养收养藏,所以能同自然界其他万物一样维持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p><p>四时阴阳的有序变化是世间万物的终,是死于生的根本,阴阳是自然界存在的基础,阴阳平衡是确保自然万物不受损害的根本,人类养生也必须以调和阴阳为基础。顺从阴阳之道,就能健康长寿,违背了他就会生病甚至死亡。</p><p><br></p><p>中医的整体观</p><p>所谓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对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整个认识,概括的说就是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人体本身又是这一巨大体系的缩影(即人身小天地)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p><p><br></p><p>中医的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从这一观点来认识和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二是人与自然界及外在环境也保持着统一的整体关系。</p><p><br></p><p>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p><p><br></p><p>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取法自然。主张养生要顺天时、承地理,根据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制定符合自身的养生方案,人是宇宙中的一个细胞,蕴涵着宇宙所有的信息,借天之力养生才能得到天的帮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p><p><br></p><p>人体自组织能力就是人体本身经过千百年的进化形成的一套适应人体内部和整个宇宙外部环境的能力。</p><p> 人体随时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如体力,脑力以及生理,(呼吸消化等)运动,可是尽管进行多种运动,却能彼此协调,互不干扰,并始终能维持体内的血压心率,体温,体液等的相对平衡与稳定,之所以能如此,就在于身体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自我修复,自我更新,自我再生,等一系列维护机体正常的特殊功能,这就是身体的自组织能力。</p><p><br></p><p>自组织能力强就体现于人体生理代谢的有序,就是健康机体,就能做到随时清理生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细胞代谢的垃圾等并能做到随时反抗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种刺激物对自身的刺激(无论物理的或化学的刺激),并由此产生出新的物质而发展自身,中医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适四季之法而成”讲的就是这个意思!</p> <p>十二辰养生可以帮助我们解毒,可以帮助我们养生,帮助我们预测疾病,帮助我们医疗,还可以帮助我们保健和吃药,现在我们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而在古代人们则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相当于一个时辰,所以养生也叫十二时辰养生,十二时辰和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密切相关,在这十二时辰当中,每一个时辰都有一条经,一个脏腑值班,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相对应的脏腑,以维护人体自组织能力的有序运行。</p> <p>♦胆经23:00-1:00 胆经当令,胆经排毒时间,应平躺床上使胆经更好地运行,将身体的毒素进行排出。</p><p><br></p><p>♦肝经1:00-3:00 肝经当令,肝脏主解毒,此时全身的血液回流肝脏,清除血液中毒素,身体应进入深度睡眠,有利于肝脏对血液进行净化。所以如果想排毒23:00-3:00,一定要平躺进入睡眠状态。</p><p><br></p><p>♦肺经3:00-5:00 肺经当令,肺部免疫力较差或肺部排毒能力较差者,易在此时间段醒来;如咳嗽者此时咳嗽得最厉害;哮喘患者也易在此时间段发作。因此,晚上睡觉要注意通风,使肺部能够更好地呼吸、排毒。</p><p><br></p><p>♦大肠经5:00-7:00 大肠经当令,此时应该起床,喝杯温开水,然后排便,即使毫无便意也应小蹲几分钟,养成一种习惯,就不易产生便秘了。</p><p><br></p><p>♦胃经7:00-9:00 胃经当令,胃的活力最强,开始大量分泌胃酸,需要开始进食早餐,一天的能量需求很重要是要靠早餐来提供。</p><p><br></p><p>♦脾经9:00-11:00 脾经当令,脾主运化,早餐经过消化吸收,此时要将物质营养输送到身体各处。</p><p><br></p><p>♦心经11:00-13:00 心经当令,全身气血运行旺盛,为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间,不宜做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适宜休息,以恢复早上消耗掉的能力。</p><p><br></p><p>♦小肠经13:00-15:00 小肠经当令,小肠主消化吸收,午饭吃饱,才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提供人体使用。</p><p><br></p><p>♦膀胱经15:00-17:00 膀胱经当令,膀胱经是人体很重要的排毒经络,这个时间应适当地补充水分,增加毒素的排出。</p><p><br></p><p>♦肾经17:00-19:00 肾经当令,肾藏精,人体精力是否充足与肾气的强弱关系甚大;且此时也是太阳落山之时,阴盛阳衰,寒气出来,此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寒气入侵。</p><p><br></p><p>♦心包经19:00-21:00 心包经当令,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也是人体一天中记忆力最强的时间,此时学习,效率会更高。</p><p><br></p><p>♦三焦经21:00-23:00 三焦经当令,三焦经协调上中下三焦,对人体平衡的影响很大。</p> <p>子时</p><p><br></p><p>♦胆经当令,在熟睡中保护阳气。</p><p> 子时又称夜半,子夜,中夜,顾名思义就是天黑之时,万物归静之时,犹如一年之冬,此时一定要让身体收藏起来,静静等待黑夜的过去,以顺应阴阳交替的规律。</p><p> 子时是一天当中太极生命中的阴极的时候,按照阴阳消长的规律,此时阴气最重,而阴是主睡眠的,那么我们就要驾驭这个阴阳的消长规律,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处于熟睡的状态。</p><p><br></p><p>♦阴阳交替,养胆护阳</p><p> 《黄帝内经》记载:“以一日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意思是说一天相当于一年,子时就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天,冬天大地封冻,大多数动物都因气候的变化,遵循天时进入冬眠期,人的身体也一样,到了一日之冬的夜半,也要进入睡眠状态。</p><p><br></p><p>♦小子鼠蕴藏大能量</p><p>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鼠”象征子时阳气生发的力量,其生化力量虽小,却很持久,缓慢的升发,却集聚着一股不可忽视的大能量。</p><p> 子时与十二生肖中的鼠相对应。在陆地动物中,老鼠体形很小,但它的繁殖能力却是十二种动物中最强的。一胎可以生十</p><p>几只小老鼠,而且在一年之中能不断孕育。</p><p> 子时与鼠相对应,以老鼠强盛的繁殖力来比喻子时阳气生发的力量。力虽小,却很持久,其积聚生发的力量不可忽视。如果此时不睡觉,阳气生发受阻,阴气则无法收藏,续而会导致阴阳失衡,百病丛生。</p><p><br></p><p>♦阴阳交替,胆经当令,养胆护阳</p><p> 《黄帝内经》记载:“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也就是说半夜阴气由盛转衰,阳气由弱渐强,此时胆经当令是养胆护阳的最好时辰。</p><p> 子时是胆经活动能力最强的时候,胆汁经过一天的劳动需要新陈代谢,只有在睡觉时,胆汁才能完成新陈代谢这一过程,秉灯熬夜大大阻碍了阳气的生发。</p><p><br></p><p>♦胆功能受损,则阴阳失衡百病生。</p><p> 胆功能受损就会感到口苦,常常叹气,胸胁疼痛等,严重时常感觉自己的脸洗不干净,像蒙着一层灰尘一样失去了光泽,全身的皮肤因干燥而不再滋润,足部外侧会感到发热等。</p><p><br></p><p>♦肝主谋虑,胆主决断。</p><p> 《黄帝内经》记载:“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意思是说人体内胆气充足,则外邪不易侵入体内,胆气不足则会胆怯,做事优柔寡断,谋虑过多,决断不清,则会使肝胆通道堵塞,产生多疑精神错乱等症状。</p><p><br></p><p>♦白天养阳,夜晚养阴</p><p> 白天,太阳升起时运动,有助于阳气的勃发,夜晚,月亮当空时睡觉,为收藏,意在养阴护阳。</p><p> 中医认为,胆对于人体至关重要。胆气在疏通人体气机,调节脏腑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胆气升发、疏泄的功能,可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气血顺畅的状态。所以,维护“胆”的功能正常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p><p><br></p><p>♦子时不睡等于放弃了你的健康</p><p>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熬夜会使体内的精气入不敷出,导致胆汁不仅不能及时代谢,容易患病,同时还会影响思维判断力。</p><p> 如果晚上过了12点,人还不上床休息的话,次日就会精神不济,工作效率低下……对于作息时间有规律的人来说其精神状态佳,次日工作效率就高,有些人误认为晚上的觉白天补,其实这样对身体有百害无一利,晚上不睡觉不能养阴,早晨不起床不能生阳。</p><p> 早晨是胃经开始工作的时候,胃一蠕动,胆汁随后就会分泌出来,分泌出的胆汁要及时得到食物的营养供给。如果早晨胃经得不到食物的消化营养,在空运转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结石,如何防止胆囊炎,胆结石,不妨常拍打中渎穴和按揉日月穴。</p><p> 由于肝脏代谢障碍或胆道运动功能失常,导致胆汁中的固体成分沉淀,在胆汁流速缓慢,胆汁浓度较高的胆囊里形成结石。小如米粒大如核桃,其数量一粒两粒也可达数百粒,一般情况下结石一旦形成就会越积越多越长越大。</p><p><br></p><p>♦老人睡寝难安,皆因阳气不足,气血亏虚。</p><p> 人到老年,由于体内阳气逐渐的衰弱,气血不足,五脏不能得到气血的滋养,就会出现肌肉枯萎,经脉不通,五脏之气运行不通畅,抵抗力下降等现象。所以老年人易白天精神不济,夜里又睡不着觉少,严重时还会出现食欲减退。老年人要想睡得安稳,则先要改善微循环,疏通经络,调理脾胃,补充气血,而精血的生成有赖于阳气的滋养,对于老年人来说补充阳气最好的方法就是晒晒太阳。</p><p><br></p><p>♦子时一到,夜宵最好别吃</p><p> 夜晚阴气比较重,吃夜宵会使胆内的少阳紫气得不到生发,所吃的食物不易消化,就会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p><p> 通常人们吃夜宵的时间,往往在入睡前,如此会阻碍胆汁的分泌,而胆汁是消耗脂肪的主要力量,胆汁分泌不足,脂肪堆积在体内,身体自然一天天肥胖起来。</p><p><br></p><p>♦足少阳胆经病变</p><p> 足少阳胆经连接着人的头和足,是比较复杂的一条经络,有多条分支,经常拍打疏通胆经可防止疾病。</p><p><br></p><p>胆经气血不足,导致华发早生。常梳头疏通胆经,早日摆脱少白头。</p><p>肥胖,便秘,偏头痛,乳腺增生,妇科病,前列腺疾病,都同胆经不通有着直接的关系。改善微循环,疏通胆经,带脉(每次敲打带脉200次以上)。</p><p><br></p><p><br></p> <p>  丑时</p><p><br></p><p>♦肝经当令,静中有动,推陈出新。</p><p>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黎明前的黑暗,阳气虽生发,但也要收敛,犹如在圈舍里的鸡飞上墙头,期待着地平线上的一轮阳光,静中有动,推陈出新,迎接新的一天。</p><p>丑时是1点到3点,丑时属牛。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牛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慢、最舒适,所以丑时</p><p>同牛搭配。</p><p>丑时,天地的阳气还在不断地升发,阴气渐渐地削弱。但是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说,生发要有所收敛,不能只升不降。</p><p><br></p><p>♦阴阳升降,肝经当令,养肝藏血。</p><p> 丑时体内的阳气在不断的生发,阴气慢慢下降,此时正是肝经工作的时候,这时候保证睡眠可以养肝藏血,肝脏内储存的血量会随着人的状态变化而相应的增加和减少。</p><p> 人在运动时,机体所需要的血量增加,肝脏为供应机体所需排出其所储藏的血液,气血动行于诸脉之上。人体处于休眠状态时,情绪稳定,机体处于静止状态,所需的血量较少,大量的血液储藏于肝脏内。</p><p> 肝为人体中的“血库”,“血库”充盈,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我们的身体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肝不但藏血,同时肝还主筋,所谓的筋就是具有弹性的东西,是人体的韧带,肌腱部分,如果没有充足的血液滋养筋,筋就会没有弹性。</p><p><br></p><p>♦肝脏: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p><p> 人每天都要接触和摄入许多的有害物质,这都是体内的垃圾,必须及时将这些毒素清理并排出体外。肝脏将有毒物质进行分解,然后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分泌到胆汁或血液里再排出体外。</p><p> 肝脏工作了一天也需要新陈代谢,用再生的新鲜血液淘汰废旧的血液,凌晨两三点,气血流经肝脏完成血液的代谢过程,时还不休息的话,血液就要不停地运行于经脉之上,则无法回归肝脏进行代谢。</p><p> 肝脏好比人体的血液银行,需要随时存入,如果天天透支,肝脏处于超负荷运转,人就会生病。</p><p><br></p><p>♦丑时如初春,养肝护肝别错过。</p><p>《黄帝内经》认为,肝为罢(pi通疲)极之本,为魂所居之处,其荣华表明在爪甲,其充养的组织在筋。可生养血气,其胃酸,其色苍青,为阳中之少阳与春气相通,由此可见,就季节来讲春天是养肝的最好季节。</p><p> 肝为木,与春天生发之气相合。丑时如初春,深度睡眠可促进肝血代谢。春季万物复苏,人们脱去了厚厚的冬衣,却总感觉很疲乏,昏昏沉沉的,好像还没有睡醒一样,这是因为在一个漫长的冬季,为了抵御严寒,消耗了体内大量的阳气,而在冬天所收藏的阳气不够多,气血不足导致春困的现象时有发生。</p><p><br></p><p>♦中医讲解春季如何养好肝。</p><p>《黄帝内经》表明:春天阳气生发,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源于冬天的收藏和积累,要想滋养生机,需做到以下几点:</p><p>1、春季要早睡早起。</p><p>2、衣着宽松,在庭院里散步。</p><p>3、不产生一切不好的想法(不杀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p><p>4、舒展形体,抒发神志。</p><p><br></p><p>♦春季肝气过旺,引发不适症状。</p><p> 子时如初春,春季肝气过旺,导致脾胃湿困,使脾胃运作失常,中气不足,疲劳乏力,头昏眼花。</p><p><br></p><p>♦肝与四时,五行,五味等关系</p><p><br></p><p> </p><p><br></p><p><br></p> <p>♦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则气足</p><p> 《黄帝内经》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翻译过来就是:人躺下休息时,气血储藏于肝脏,气血足了能滋养眼睛看到东西滋养足可以行走滋养手掌就能把握,滋养手指就能抓取,可见人只要在休息或静止状态中,身体呈自然放松状态,气血就会完成更新再生的过程。</p><p> 肝气足,思维就会敏捷,反应也会更加灵敏,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反之就会反应迟钝,降低工作效率,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思维与肝息息相关。</p><p><br></p><p>♦养眼必先养肝</p><p> 《黄帝内经》表明:“久视伤肝,久坐伤骨。”人若长时间用眼需要消耗大量肝血,肝血得不到及时补充就会伤及身体,故而 会出现视线模糊,双眼干涩等症状。</p><p> 肝主木,肝开窍于目,窍:通道的意思,意在表明肝的功能就像是一个阀门,眼睛一闭一睁,好像开关的阀门一样,一睁眼阀门就开了,血就开始运化,心就开始思维,一闭眼阀门关闭,信息中断自然不会引起机体的变动。</p><p><br></p><p>♦眼部保健利在养肝护肝</p><p>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肝血自然亏损,眼睛得不到充足的肝血来滋养,眼睛就会花,故人们常说的老花眼,老华镜都与老有关。黄帝内经中有:肝气通于木,肝和则目能辨无色矣,就是说肝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提供了血液和阴津滋养眼睛,眼睛才能清晰的分辨出各种颜色。</p><p><br></p><p>♦女性生长周期,皆与肝血相关。</p><p> 女性一生中每个重要阶段都要耗费大量的气血,所以养肝养血才是女性健康的根本所在。</p><p> 7岁肾气逐渐旺盛,毛发渐密更换牙齿。</p><p> 14岁天癸成熟月经来潮具备生育能力。</p><p> 21岁肾气饱满,长出智齿,状况良好。</p><p> 28岁筋骨结实,肌肉丰盈达到顶峰。</p><p> 35岁阳明经衰退,面色枯槁,头发疏落。</p><p> 42岁三阳经衰退,面色枯燥,头发变白。</p><p> 49岁天笑枯竭,月经停止丧失生育能力。</p><p> 肝脏功能好则面色红润,肌肤饱满丰盈,毛发润滑光泽,精神饱满,感觉灵敏,活动灵活,肝功能差则脸色暗黄,肌肤枯瘦无力,毛发干涩,精神恍惚,活动笨拙,女子要以血为主,以肝为养。</p><p><br></p><p>♦女子以血为主,以肝为养</p><p> 女性从青春期每月一次准时来访的月经到孕育期近10月怀胎到分娩,哺乳等,女人一生中的每个重要阶段都要耗费大量的气血,没有充盈的气血滋养做后盾,每个阶段都不能顺利的进行,故而,肝就像一个储存气血的仓库。</p><p><br></p><p>青春期来月经,如果肝脏这个血库充盈,月经就会准时到来,血库告急则易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异常等病症。</p><p><br></p><p>妊娠期的女性需要肝脏提供血液养胎,肝血不足则会影响胎儿的发育。</p><p><br></p><p>哺乳期的女性需要消耗大量的气血,需要肝脏供血补充。</p><p><br></p><p>如果血库告急或是肝的疏泄功能不能正常,就会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异常等病症,严重时还会导致不孕,对于女性而言,乳房是肝经必经之路,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就会出现胸闷,乳胀,乳房疼痛。</p><p><br></p><p><br></p> <p>♦有火发出来也等于在养肝。</p><p> 肝无法补,只有破法,怒则伤肝,郁积严重会伤身,必须将欲怒破掉,有火就要发出来。</p><p>《黄帝内经》上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肝主要以疏泄理气气为主,人在发怒时,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易伤及肝,所以平时生气的时候有火一定要发出来,这也是养生。</p><p>三国时的周瑜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是他自己控制不住怒气,因怒伤肝致气血损伤而亡。</p><p>《黄帝内经》中也有“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yu 茂盛的样子)于上,使人薄厥(bojue昏厥)。”肝失疏泄,肝气在体内到处瞎闯,肝气犯脾,脾失运化,会感到腹胀,肝气犯胃就会出现呃逆,吃不下东西,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吐血。</p><p><br></p><p>♦有气别憋,最好通过哭宣泄出来。</p><p>对于性格内向的人,一生气总是爱憋在心里,一个人生闷气,这样肝气得不到宣泄,久之则会导致肝气郁结,肝损伤是没有办法补救的,没救只能去破,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把所有的郁结之气通过哭宣泄出来。</p><p>从中医五行看,肝木具有生发特性,再志为怒,肺金再老为悲,金克木,悲可怒,其实哭也是在排毒,哭完之后心中的郁闷化解了对身体就不会造成伤害了,当然哭得太过也不好,悲过会伤肺。</p><p><br></p><p>♦肝脏的日常保养。</p><p>要想使肝强健,注意肝脏的日常保养也很重要。</p><p>常在户外适当的锻炼可促进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利于肝气疏通,同时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任何愤怒,抑郁,积滞不疏,久之即易患肝病。</p><p>肝脏对酒精的代谢能力是有限的,若超过一定的代谢量就会对肝脏产生危害。</p><p>饮食保持平衡,暴饮暴食会影响肝的正常功能,高脂肪饮食可能会造成脂肪肝。</p><p>每天定量的补充水分和增强血液循环,增进肝细胞活力,有利于养肝和废物的排出。</p><p>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毒物与身体的接触,慎用或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p><p><br></p> <p>寅时</p><p>《黄帝内经》载:“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之官”在古代就相当于宰相,协助心脏这个君主调养我们身体。</p><p><br></p><p>寅时气血运行到肺,肺经活动旺盛,将肝脏储存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百脉,为迎接新一天的到来做准备,肺就担负起均衡天下的责任,对全身的气血进行重新分配。</p><p><br></p><p>♦肺经当令,人体气机由静变动。</p><p>寅时又称平旦,黎明,日旦,黑夜与白天交替之际,也是由静转动之时,人体内的气血也是如此,这个过程需要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p><p>“寅”其形如一头迎面而来的猛虎形貌,威风凛凛,虎视眈眈,在十二生肖中寅字配虎。显示虎的阳刚之气,威不可挫。《说文解字》中,“寅”字解释为春之将至,阳气上升,虽尚有冻土,却能破土而出。</p><p>从一天来说,一天的开始在寅,从中医经络上讲,此时肺经当令,也正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所以说人体的气机也是从肺经开始的。</p><p><br></p><p>♦肺的分工</p><p><br></p><p>寅时是阳气的开端,肺经接替肝经工作,人由静转动,需要新鲜的气血,肺担当起重任,均衡全身气血。</p><p><br></p><p>宣发和肃降: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人体气血得到了重新分配,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才能正常,一旦宣发和肃降出现问题,将会产生身体的不适。</p><p>宣发是指在肺气的推动下,使气血津液输布于全身,内养脏腑外润皮毛,肺的宣发功能正常则百脉通顺。</p><p>肃降是指肺气宜清宜降,使气血和津液下行,以保证水液的运行,并下达于膀胱而使小便通利。</p><p><br></p><p>♦阴转阳时,气血虚弱,深度睡眠,重新分配。</p><p><br></p><p>当肺调配全身气血时,一定要让身体进入一个熟睡状态,只有身体进入休眠时,肺才能均衡地分配气血,所以要使肺能合理的分配气血,人不仅要睡而且要熟睡,只有进入深度的睡眠状态,人体的各个器官才会休息,如果处于浅睡眠症状对肺伤害最大。</p><p>凌晨3:00~5:00,肺经当令,全身的气血都流注于肺经,肺经开始运行。</p><p>睡眠不好的4种情况:</p><p>1.彻夜难眠,翻来覆去长时间睡不着。</p><p>2.半夜醒来,半夜醒后不容易再次进入睡眠状态。</p><p>3.晚上经常做梦,醒来后能够记得梦里的内容。</p><p>4.精神不济,白天无精打采,郁郁寡欢,做事效率不高。</p><p><br></p><p>♦寅时睡眠中断,炼气补血为主。</p><p><br></p><p>如果出现睡眠中断,则多为气血不足导致的肺阳虚或肺阴虚,如此肺就起不到宣发和肃降的功能,而炼气是最好的补血方法。</p><p><br></p><p>肺阴虚症状:</p><p>干咳无痰,痰少而黏,身体消瘦,心情烦躁,舌红少津,声音嘶哑,爱吃凉的食物。</p><p>肺阳虚症状:</p><p>畏寒肢冷,脉象沉缓,舌苔发白,气血不足,倦怠无神,说话无力,爱喝热饮。</p><p><br></p><p>寅时醒来则表明肺气不足气血虚。气为血之帅,气行血亦行。气虚血易虚,气滞血亦滞。肺气不足,血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很难达到全身各处,气血养神,缺乏气血的滋养,心神就会不安,造成失眠或过早醒来。还有,就是本身气和血都比较虚弱,比如老人,体质虚弱的人,肺在进行气血分配时,就会力不从心,气血不够用,心神得不到滋养,也会出现失眠。</p><p><br></p><p>♦心脏功能不好者,寅时赖床及时养生。</p><p><br></p><p>锻炼要有时有节,不能随心而动,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好,早起锻炼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是可以躺在床上锻炼,这样也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清晨正好是人体阳气生发的时候,静静的休息,可以避免人体生发阳气受到干扰,如果过早起床锻炼反而会使阳气过早的消耗掉,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p><p>这个时候可以躺在床上,盘活身体的一条龙。</p><p><br></p><p>♦寅时如夏,不能图一时凉快。</p><p><br></p><p>炎热的夏季,很多人为了内心凉快,睡个安稳觉,晚上把门窗全部打开,用凉水浇身,或者饮了冰冷的食物,这些做法都会对肺造成更大的伤害。</p><p>肺叶一向很娇嫩,肺脏受损,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就易导致咳嗽。</p><p>咳嗽时间过久痰就会多,如此会导致肺气虚。</p><p>肺出现毛病,毫无疑问也会殃及脾,肾,心等器官,正所谓是百病丛生。</p><p>另外夏天体内偏寒,阳气都在皮毛上,而天气太热,不少人喜冷饮,寒邪从体内影响肺的功能。</p><p><br></p><p>♦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p><p><br></p><p>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这虽是道家的思想,但是其中却藏着许多的天地万物运化的原理,天地人是相应相生的,要顺应天地的变化才能做到天人合一。</p><p>人们常说,人出生是应着哭声而来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哭肺叶就张开了,就可以呼吸,如果不哭泣肺叶就不能宣开,则于呼吸不利,所以哭声也是肺的声音,哭可以帮助婴儿强健肺。</p><p><br></p><p>♦秋燥伤肺</p><p><br></p><p>肺气与秋气相通,秋天肺气旺盛,其制约和收敛的功效最强,入秋后,人体的气血运行衰落,则要顺应秋天而收敛。</p><p><br></p><p>如果肺气不收肺就会受到干燥气候的伤害,易犯肺热病,肺气过盛,面色枯槁,胸背和四肢都会疼痛,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鼻塞和打喷嚏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慢性哮喘和肺气肿。</p><p><br></p><p>如果肺阴气重而阳气弱,就会变得黝黑,虚弱,怕冷,常感到疲惫,在情绪上表现为忧伤,悲愁,容易扰乱精神,这就是秋燥伤肺的原因。</p> <p>♦白色食品利养肺</p><p>秋天肺气最旺,肺功能最强,此时养肺便是借天以养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肺脏对应白色,多吃白色食物有助于润肺。</p><p><br></p><p>银耳为“菌中之冠”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性心脏病疗效显著,为保肝润肺秋季养肺的首选之品。</p><p>功效:润肺,补肺,滋阴</p><p>做法:先将银耳用冷水泡开,将大枣洗净,去掉核,与银耳一起放到锅中,加适量的水,小火熬煮,再加入冰糖即可。</p><p><br></p><p>梨鲜嫩多汁,酸甜可口,既有生津止渴,滋阴润肺之功效,其性凉能清热解暑,常吃可降血压,对于喉咙疾病,咳嗽疗效甚好。</p><p>功效:止咳润肺,清热平喘,患咳嗽和气管炎者常使用,症状很快能改善。</p><p>做法:将梨去掉皮和核,切块,川贝母洗净与切好的梨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和冰糖,煮15分钟即可。</p><p><br></p><p><br></p> <p>卯时</p><p>♦手阳明,大肠经当令</p><p>《黄帝内经》: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导之官”是掌管运输的大肠是专门运输我们体内的糟粕,将人体内的垃圾清理出去,大肠除了传化糟粕外还有“主津”的功效。</p><p><br></p><p>♦印时(5:00~7:00),朝阳出升,大肠经当令,专职运输。</p><p>卯时又称日出,破晓,旭日。昼夜断然分开,天空开始放亮,太阳冉冉升起,迎接朝阳,打开家门,把积累的毒素垃圾排出去,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正常排泄,开始崭新的一天。</p><p>天门开了,地户也要开,地户指的就是肛门。地户开,就是要排泄所积存的垃圾。</p><p><br></p><p>♦卯时如兔,大肠经与兔习性相仿。</p><p>大肠经与十二生肖里的兔相对应,兔子胆很小,平常动作很缓慢,遇到惊吓时动作极快,天暖的时候外表呈灰色,天冷变成白色,兔子不停的啃食东西,兔子爱干净,不喜欢泥泞,而这也正是大肠的特点。</p><p>大肠随阳多少而变化,阳火盛就燥反之湿气就盛一些。大肠喜燥而恶湿。“白天拉硬屎。”说的就是兔子,也是大肠,白天阳多阴少,以阳的运化功能为主,阳明燥火旺一些,“津”的过度大便就会干,晚上阴多阳少,以阴的收敛吸收的功能为主,阳明燥火不足,“津”的不够,大便就偏稀。</p><p><br></p><p>♦大厂的分工:监仓之官,传导之府</p><p>《黄帝内经》:“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导之官”是掌管运输的,当食物摄入体内后,小肠将其消化并生清降浊,营养物质经过脾的运化而布散全身供氧,丈夫残渣则下降到大肠大肠,再将残渣中的部分水液吸收,这样经过造化后的糟粕便形成大便通过地户,也就是肛门将其排出体外,所以古代大肠又有“临仓之官”和“传导之府”之称。</p><p><br></p><p>♦大肠的分工:主津</p><p>大肠除了传化糟粕外还有“主津”的功能。大肠是人体内最后一道关卡,吸收小肠下注的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中的水液,最后将残渣变为粪便排出,大肠吸收的是津液中微少部分,所以称为津液,维持着肠道的水液平衡,相当于肠道的润滑剂。</p><p>肠道津液正常,人才能正常排便,如果大肠有热,津的能力过强,大肠内本应该留存的液体也会被吸收,肠道缺少津液的润滑就会干涩,从而造成排便困难。</p><p>相反,如果“津”的功能过弱,肠道内残留的水液过多,人就会拉肚子。</p><p><br></p><p>♦一杯温水,一天的开始,洗肠排毒。</p><p>解决便秘,从一杯水开始,早晨空腹喝一杯水,有升清降火的功能,能促进身体清理垃圾,保持一天的清爽。</p><p>中医认为大肠与肺互为表里,提起便秘大家一般都把它和排毒的概念放在一起,其实便秘的真正危险在于它有可能造成心脏病的突发,所以中医问诊非常强调问大小便实际上是在问心肺的功能。</p><p>当排便不通畅的时候,常憋着一口气在使劲,如果大便细或者有其他问题,实际上是气出了问题,这个气就是肺气。</p><p>大肠经出了毛病,自然会连累肺,肺主皮毛,表现在脸上就会冒出许多小痘痘,面色也会变得黯淡无光,所以要照顾好大肠经及每天在大肠经最活跃的时候按时排便。</p><p><br></p><p>♦解决晨泻,要补脾肾。</p><p><br></p><p>肾虚,阳气不足是造成五更泻的根本原因,护好大肠经,远离腹泻,一定要先从调理脾肾开始。肾脏命门火衰,阳气不足,大肠经不能提升,脾胃失健运,从而导致五更泄,继而会出现手脚冰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一系列症状。</p><p><br></p><p>♦肠道问题,容易影响人的情绪。</p><p><br></p><p>从医学上讲,由于夏季气温高,人容易急躁,人的自主神经系统容易出现紊乱,自主神经主管人的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他受中枢神经支配同时也受人的情绪影响,情绪变化大,自主神经系统出现故障,消化吸收就会受影响,肠道也会跟着出现问题,不少人还会出现失眠多梦的现象。</p><p><br></p><p>♦饭吃不好,容易得肠道疾病。</p><p><br></p><p>俗话说病从口入,我们既要吃的卫生健康,还要注意平衡膳食,注意精细搭配,充分咀嚼,平时主食和副食比例失调,吃饭速度太快,也能导致很多肠道疾病,如大肠癌,直肠癌的。</p><p><br></p><p>主食过少,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引起免疫力下降,导致肠癌,肠炎等肠道疾病。</p><p>吃饭速度过快,食物未经咀嚼会增加胃肠负担,消化吸收不好,营养不良,过度肥胖,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p><p><br></p><p>♦大肠有问题容易引发痔疮。</p><p><br></p><p>大肠出现问题往往容易导致便秘,而便秘也会滋生很多的健康隐患,痔疮就是其中之一,便秘的人排便困难,不断的用力,肛门部位承受的压力大,肛门处的血管就会积存大量血块,出现静脉瘤,即痔疮。</p><p><br></p><p>由于肛门部神经丰富,感觉敏锐,受刺激后易发生轻度疼痛或剧烈疼痛,如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坠痛等,可发生在便时或便后。</p><p>饮食上要少喝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平常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以保持大便通畅,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心情舒畅,别郁闷,大便通顺。适当运动,注意改变体位,这也是防止痔疮复发的重要方法。</p><p><br></p><p><br></p> <p>晨时(7:00~9:00.)</p><p>足阳明胃经当令</p><p>晨时天地阳气最旺,胃经当令,脾胃活动最强,经过了一夜的消耗,必须要补充营养。食物经胃的吸收和消化,很快就能转化成人体所需的能量。</p><p><br></p><p>♦阳气极盛,胃经当令,及时补充</p><p>晨时又称食时,早时。顾名思义,是吃早饭的时间,是天体阳气最旺,脾胃活动最强之时。</p><p><br></p><p>辰时是早上7:00~9:00,此时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温暖的阳光照射着大地,人感觉特别舒服,但是经过一夜的消耗,胃里的食物早已消化殆尽,正在唱的空城计无法生动起来,所以当务之急是吃东西补充能量,晨时与龙对应,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都是形容龙的,将它与晨时对应,说明此时人应当很活跃,晨时胃经当令,食物经胃的吸收和消化很快就能转化成人体所需的能量,这就是人吃完早饭后立即感觉精神抖擞的原因。</p><p><br></p><p>♦人以胃气为本。</p><p><br></p><p>《黄帝内经》认为:“人以胃气为本。”《素问~五脏别论篇》指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释义表明,胃是储存饮食的器官,称水谷之海。是生成营养物质供给五脏六腑活动的源泉,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胃气上逆的表现为干呕,打嗝,胃灼热,牙龈肿痛,腹胀,脸上长痘等。</p><p><br></p><p>♦不吃早餐百害而无一利。</p><p><br></p><p>不吃早餐会导致人体的消化系统紊乱,从而产生胃炎和胃溃疡,甚至胃癌。还可能间接地导致其他疾病,晨时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极强,能迅速把吸收的能量转化成精血输送到全身。</p><p><br></p><p>♦顺应人体规律,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p><p><br></p><p>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为了节约时间便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很快便得了胃病,经常要忍着胃痛的折磨,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所以我们要顺应人体的规律,在特定的时间里做特定的事情,在吃饭的时间要吃饭,并且一日三餐要合乎规律,否则胃经无事可做就会过多的分泌,胃酸,长久下来人就容易得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甚至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病变。</p><p><br></p><p>♦投胃所好,以平阴阳,营养搭配</p><p><br></p><p>《黄帝内经》有胃气则生,无胃气者死。表明了吃早饭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要了解胃,投其所好,知己知彼,所以得知道胃喜欢什么,容易吸收什么,我们就吃什么。</p><p>宜食清粥小菜,中国传统的早餐清粥配小菜,既营养又开胃。</p><p>早餐不宜吃凉的食物,大寒的食物会导致胃经气血不畅,可能会引起胃痉挛,导致胃不适。</p><p>早餐也可以尽量丰富些,但要注意营养的搭配,如果清则无味,可以加一些不同的配料,像补血健脾的打造,美白润肤的薏苡仁,益气补血的当归,清心解暑的荷叶等。</p><p><br></p><p>♦脾胃合和,面如桃花。</p><p>胃经舒畅,脾胃合和,气血充盈是美丽的保障,要想保持美丽的容颜,要时常敲打胃经,调理脾胃。美丽与否与胃经息息相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天性在女性身上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p><p>女子只有气血足,精气旺,才会面色红润,光彩照人,用词语形容莫过于面若桃花,而面若桃花是古时候从侧面形容女子的胃经畅通,气血充足,身体非常健康。</p><p><br></p><p>♦早上无精打采,则因肝火太旺。</p><p><br></p><p>《黄帝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愤怒的情绪会伤到肝脏,肝火太旺又将影响脾胃,引起食欲,缺乏精神萎靡,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并辅助穴位按摩以降肝火。</p><p><br></p><p>脾胃和肝脏均属于人体的消化器官,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就像亲兄弟一样,只有和睦相处同力合作,才能保证食物在人体内正常消化吸收和代谢。</p><p>像一些油炸,辛辣,腌制的食品,包括一些带有化学农药及添加剂处理的食物,甚至是化学合成的药物等,这些物品都含有大量的毒素,必须经过肝的处理后才可排除体外,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因为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吸收食物,肝是消化系统里的一道过滤屏障,所有经胃消化的食物营养进入血液都要经过肝脏的过滤,把食物里含有的毒素过滤掉。胃里摄取的有毒物质太多,肝超负荷工作长期过度劳累,最终支撑不住,引起肝脏充血,肝火上升,肝火太旺,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头昏脑胀,易怒,失眠,阳痿,早泄等症状,所以一定不能掉以轻心。</p><p><br></p><p>♦引起痤疮的原因。</p><p>青春痘多长在面部及胸背肩等部位,而面部最为常见,以青少年居多,出现青春痘的原因在哪里呢?从中医学的观点来分析,青春痘都是由于体内积存的热气太旺而引起的。体热太旺往往与胃寒有关,造成胃寒的原因很多,比如说过多的食用冷饮。一般而言,人体内的温度是恒定的,一旦身体遭寒气侵袭,身体就会本能地用内部的热量来抵御寒气,这种热是燥火,就像攻城一样,一个想全力攻进去并占领它,另一个则是想努力守住城墙,把敌人赶走,一个采用冷水攻,另一方想靠燥火守,结果城是守住了,但由于燥火太旺,不停的往外攻,皮肤就成为他的出口,形成痤疮,青春痘。青春痘为什么爱长在年轻人的脸上,而中老年人却很少出现呢,这是因为年轻人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气血在人体中上下窜动,胃里一有寒气就会被体内的燥阳之气快速裹挟着往上窜,四处寻找的突破口,脸部皮肤变成了最好的通道,青春痘便产生了。</p><p><br></p><p>♦口臭皆与胃热有关。</p><p>在中医学上来讲,口臭多与胃热有关系,胃热的人往往还伴随便秘,胃痛,消化不良,烦躁等症状,由于胃热引起的胃肠疾病更加剧了口臭,如胃癌,肠癌等。食物堆积太多,发生内容物潴留,不能及时排空,内容物异常发酵产生特别的气味,这些气味反流入口腔,则会出现口腔异味,口臭便产生了。</p> <p>巳时(9:00~11:00.)</p><p>足太阴脾经当令</p><p>《黄帝内经》将脾胃形容成仓廪之官,我们的脾胃就像是管理粮仓的官员一样,负责接纳食物,消化吸收后,再运送到其他地方,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传输到全身,为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p><p>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还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来实现的,脾正常工作才能保证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p><p><br></p><p>♦巳时与蛇相对应</p><p>巳时又称隅中,日禺。与之相对应的生肖是蛇,这是地面阴霾之气消失,阳光明媚蛇从洞中爬出来活动,通过与地面的摩擦来消化食物,由此表明经常通过有益的锻炼才能达到健脾养生的作用。</p><p><br></p><p>♦脾气虚损,脾生理功能失常</p><p>脾气虚损,则消化吸收和传输营养物质的功能就会失常,身体的各大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能量,这会引起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以及病症,像厌食,情绪低落,头晕,腹胀,腹泻,面容消瘦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导致脱肛,内脏下垂等。</p><p><br></p><p>♦脾固摄功能失常。</p><p>《金匮要略》载:“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意思是说脾气对血液有固色的作用,能够使血液保持在脉内运行而不外溢,防止出血的发生,如果人体的脾气虚弱无法调节血液的作用,则会出现尿血,便血,皮下出血和崩漏等症状。</p><p><br></p><p>♦脾虚的原因。</p><p>脾虚多因饮食失调,劳逸适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像平时饮食太过单一,身体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或过度劳累不注意休息,还有久坐或久病在床的人缺乏适当的锻炼,脾主全身之肌肉,肌肉不能得到锻炼脾当然也不会尽心尽力的工作了。</p><p><br></p><p>♦加强对脾的调理和养护。</p><p>脾为五脏之一,对人体来说相当重要,平时要多加重视保养才能健康长寿,因此在平时一定要加强对脾的调理和养护。</p><p>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保养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注意冷暖,俗话说10个胃病9个寒,这的确是经验之谈,因此注意冷暖十分重要,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健,因此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p><p><br></p><p>♦保养好脾经,远离糖尿病。</p><p>近年来糖尿病人群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并向年轻人去蔓延,造成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吃过多肥腻的食物,酗酒过度忧郁,经脾经运行不畅,脾虚也容易导致糖尿病。</p><p><br></p><p>肝脾受寒发热也可以引发糖尿病,从中医学角度来讲,糖尿病是因为肝脾受寒化热而导致的糖尿病,最主要的表现是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并且日渐消瘦。</p><p>肝脾热气旺就开始烧到肺,引发肺燥,感觉特别口干,想喝水,但喝多少还是不解渴。如果没有及时控制住这股热气,则会继续向下传到胃,引起胃燥,胃燥导致糖尿病患者吃得多,因此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在加快,吃进去的食物很快就消化了,很快又饿了。脾脏功能受热同样会影响到肾脏,造成肾亏肾虚,从而肾的固摄能力就差了,因此病人就会出现多尿。营养没有经过完全吸收,就直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自然就日渐消瘦了。</p><p><br></p><p>♦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皮。</p><p>中医认为肥胖与脾脏有关,体内血液代谢失常可引起肥胖。由于当下的饮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讲究,导致肥胖人群在不断的壮大,为了变得窈窕,很多人便开始了以肥胖的拉锯战,不断的尝试各种减肥药,减肥茶,瘦身衣,结果是收效甚微。中医认为肥胖与脾脏有关,如果脾虚在血液传输能力就会下降,不能及时传达到全身。水湿等废物就容易淤积在皮下脂肪处,不能及时排出就形成了虚胖。</p><p>特别是对于中年人来说更容易肥胖,因为他们的脾脏功能已经在逐渐减退,对肥腻高营养食物的转化吸收功能慢慢减弱,水谷精微无法输布,全身痰湿脂浊集聚在体内,再加上不爱运动,出现肥胖的概率也就提高了。幼年肥胖也跟脾虚体质有关,因为小孩子体质比较虚弱,如果持续感染,比如说接触有细菌的动物,吃了不干净的食物,造成体内血亏虚,导致脾脏功能下降,形成了虚胖体质。</p><p>一年之中长夏应于脾,一天之中已时最佳。脾喜燥恶湿,要尽量远离潮湿的环境,以免湿邪困脾。饮食上可以多食用一些健脾利湿的食品,比如说大枣豆类食品也可以多喝粥,夏天喝粥养胃又健脾。</p><p><br></p><p>♦流口水是脾虚的表现。</p><p>《黄帝内经》载:“脾在液为涎,涎是口水意思是说流口水是脾的问题,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脾开窍于口,涎为脾之液”</p><p>脾统领着全身的肌肉,脾功能好坏可以通过人的口部看出来,流口水正是脾虚的表现,脾脏虚的人面部肌肉容易松弛,因此睡着后会张开口,口水就很容易流出来了。小孩子流口水是因为唾液腺还没有发育完全,口腔很浅容量不够,牙齿没有长全,唾液多了又没有“闸门”拦着口水自然就流出来了,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p><p><br></p><p>♦睡觉打鼾也是脾病。</p><p>有的人睡觉爱打鼾,如果是经常性的话,那就是一种病态,医学上打鼾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p><p>打鼾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原因有很多医学界认为打鼾很可能因为如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过度肥胖,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造成。医学研究显示睡觉打鼾也可能与脾脏功能下降有关系。脾虚会引起脾不束肌,舌头处肌肉松弛下垂,上呼吸道塌陷,咽部组织堵塞,气流不畅,产生涡流,发生震动,形成打鼾。睡觉前远离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烟酒,咖啡等,注意睡觉的姿势不宜仰卧,可侧卧多注意锻炼,就会缓解打鼾的症状。</p><p><br></p><p>♦睡觉打鼾出现以下5种情况就应该就医了。</p><p>1.尽管睡了一整夜,醒来仍然感到十分疲惫。</p><p>2.醒来后头痛且口干舌燥。</p><p>3.暴躁易怒,睡醒时血压升高。</p><p>4.白天总是困倦或打盹,甚至在工作时也会睡着。</p><p>5.注意力不易集中或记忆力下降。</p><p><br></p><p>♦思伤脾</p><p>《黄帝内经》:人有喜,怒,悲,思,恐五志,也就是五种情绪和五脏,心,肝,肺,肾,脾是相对应的。脾在志为思,脾对应的是思,思本是正常的生理活动,但过度思虑会使气郁结不行,运化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p><p><br></p><p>《红楼梦》中弱不禁风,疾病缠身的林妹妹,人见犹怜。一曲《葬花吟》更是让人掬一把泪,这么一位惹人怜爱的女孩儿,年纪轻轻便离开了人世,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思虑太多,从而导致食欲下降,影响到脾胃,脾气郁结,消化不良,人也变得消瘦了,长期以往会影响脾脏的健康。思伤脾,那是不是遇事就不应该思考了呢,绝不是,正常的思是必要的,要不然怎么解决工作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呢?从医学上讲不思还会让人变得呆滞,懒惰,身体肥胖,思关键是要有个度。思虑过多的人应该怎样来健脾呢?这里介绍一位既可药用又可为食材的物品,那就是茯苓,茯苓药性平和,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p><p><br></p><p>♦脾脏保养应注意季节。</p><p>黄帝内经认为养生之道应遵循天地间的自然规律,顺应阴阳四时的变化,人体五脏于四时相互对应,肝应对于春,心应对于夏,脾应对于长夏,肺应对于秋,肾应对于冬,由此可见长夏保养脾脏是最适宜的。夏季不要心烦气躁,保持心情舒畅,即暴饮暴食,也不宜多食生冷及油腻食物饮食,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像薏仁儿,香椿,荞麦等,不宜居住,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多开窗保持室内通风。</p><p>♦脾脏与四时,行五,五色等的关系。</p> <p>午时</p><p>♦手少阴心经当令(11:00~13:00.)</p><p>午时又称日中,正午,日正。太阳照在头顶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正是天地阴阳之气的转换点与子时一样,最好处于休息状态养心静气。人体经过一个上午的劳动和工作,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需要休息一会儿,养精蓄锐,为我们下午的学习和工作储存精力和能量。</p><p><br></p><p>♦如日中天,心经当令,与子相应。</p><p>午时与十二生肖中的马相对应,马是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因为它善于奔跑,耐力持久可以长时间不停歇。</p><p>午时正是心经开始工作的时候,心主血脉,心脏无时无刻不在跳动,体内的血液,就像马一样不停的在血脉里奔跑。</p><p>♦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wu醒)</p><p>午时睡眠是最好的养生方式,这段时间睡觉能够养身健体,如果午时活动会排汗过多易伤阴血,忽略午睡则会导致火山爆发形成口腔溃疡,使人心绪烦躁,失眠,心五行属火,午时是火气最旺盛之时,午腄是最好的降火方法,人体只有顺应自然的作息规律,好好睡一觉,才有保证下午精力充沛。</p><p>午睡可以养血,心主汗液,汗由血生,一年当中夏天最热,午时再活动的话人就会感觉到很热,随之产生大量的汗液,而排汗太多则容易伤阴,损血。午睡一会儿,这可以避免大量出汗,可以抑汗养血对身体是非常有利的。</p><p><br></p><p>♦小憩养神,补充气血</p><p>午睡有讲究。“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的说法由来已久,子时正值半夜,夜深人静,子时人已进入深度睡眠,午时属于白天,人们只需稍作休息便可,午睡时间虽然很短却和大睡作用一样,午睡不但可以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具有增强肌体防护功能的作用。</p><p>趴着睡容易压迫经脉和神经血液流通受影响,导致大脑缺血缺氧,醒后会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一首当正荣易造成肌肉牵拉引发横膈膜位移,肺呼吸受阻,容易引发食管和呼吸道疾病。</p><p><br></p><p>♦午睡午餐有讲究。</p><p>午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他提供的能量占一个人全天消耗能量的40%,所以我们要吃好,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午餐吃好呢?合理安排好时间,午餐和午睡时间,最好调整过来,即先午睡后吃饭。</p><p>从阴阳调和的角度来,早上起床到上午11点,这段时间体内的阳气不断上升,11点到达全盛,11点之后阳气开始减弱,阴气在滋生,人经过一上午的劳作很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小睡一会儿可让身体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补充。</p><p>有很多人都是一吃完饭就午睡,胃里的食物还没有被消化掉,需要大量的血液供给血液汇集在胃部,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睡醒后容易感到头昏不适,也有可能因大脑局部供血不足而导致中风,同时也会影响胃的消化,不利于食物的吸收,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或引发胃病。</p><p>午餐时间宜在12:30~13:00,此时心经工作,而下午1点开始,小肠经就工作了,午餐一吃完,食物正好经过脾胃到达小肠,由小肠来继续吸收消化和分解,那个时候气血流注小肠经,小肠经吸收的食物能完全得到消化,精华部分被送到人体五脏六腑,糟粕被过滤掉排出体外。</p><p>午餐要做到低油,低盐,低糖及高纤维。主会以米饭和面食为主,应在150~200克以满足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多吃些蔬菜,200克~250克以及适量的肉类,蛋类,鱼类食物50~100克,这样营养能得到保证,有益于健康。</p><p><br></p><p>♦心脏的分工。</p><p>“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心主管人的精神意志,是统帅所有脏腑,协调全身的君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保养好心脏至关重要。</p><p><br></p><p>♦以静养心的大智慧。</p><p>《黄帝内经》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说法,意思是说平时保持精神安定,心境平和,疾病就没有可乘之机,强调的就是以静养心的大智慧,中医讲究静以养神,领兵打仗讲究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养心也是一样保持平静的心态,可以缓解病情和预防疾病的发生。</p><p>♦人心如水,常静而澄明。</p><p>人心如水,常静而澄明,人若能做到这一点,才能保护身体的元阳之气,可以抵御百病,若让俗念扰乱了心境,就会使人心神飞驰于外,元气就会在体内耗损,体内气血紊乱了,病邪变成乘虚直入。</p><p>静心首先要正心,即端正心态~保持身心的清净安宁~保持心胸豁达~恬淡无欲~静心之道。</p><p><br></p><p>♦病由心生,心病还需心药医。</p><p>我们常说:病由心生。很多病的根源在于心,除了平时多加锻炼饮食调理外,保持心态平和更为重要,毕竟心病还需心药医</p><p>为什么得了癌症的人有的知道病情后郁郁寡欢,情绪低落,很快便死去,相反有的人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反而以平静豁达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结果不但没有死去,还活了很长时间就是这个道理。</p><p><br></p><p>♦调理心经可治疗抑郁症。</p><p>《黄帝内经》有言:“心主神明”。神明是什么?就是指精神,精神出现问题则与心经有关,如果心气和顺,那么人就会精气充沛,神采飞扬,若心气不顺,人就容易抑郁消极。</p><p>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病人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极悲观、思维迟钝、自责、健忘、失眠,常怀疑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轻生的念头和行为。抑郁症的出现常常与精神压力有关。</p><p>逃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现抑郁</p><p>了,一定要正视它。既然抑郁多与情绪有关,调理情绪则需要借助心经来帮忙。</p><p><br></p><p>♦打开调节心气的重要“开关”。</p><p>心经上面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神门穴。它既是手少阴心经厂的腧穴,也是元穴经络气血多聚一次,这个穴位相当于调节心气的一个重要开关,将这道开关打开了,不仅能打通心经,还能调理心脏的气血,心经通畅气血充足了,心情就好了,抑郁消极的情绪也就不见了。</p><p>神门穴在手腕内侧横纹下方的小窝处将手臂弯曲,手掌朝上,手掌小鱼际侧,端有一个小圆骨,颧骨后面有一条筋,这条筋与手腕横纹处的焦点处就是神门穴,以拇指指腹按揉神门穴,时间约5分钟,每天做一次或两次,最好是中午心经当令的时候操作,不仅能调节心神,赶走抑郁还有助于促进睡眠。</p> <p>♦察言观色知心病。</p><p>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以外。体内发生的病变必然会反映到体表。“心主神明。”其华在于面,所以通过对面部及五官的观察,可以知心病,捕捉到心脏病病人在脸上露出的蛛丝马迹,有助于早期的发现疾病先兆,使疾病得到早期治疗。</p><p>*健康人面部通常是白里自然透着红有光泽。</p><p>*脸色呈暗紫,可能与慢性心力衰竭和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有关。</p><p>*颧骨部暗红,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的征兆。</p><p>*脸上布满红血丝,说明这个人血液循环系统不好。</p><p>*正常的耳朵前面没有皱褶,耳朵前有一条连贯的皱褶表示,冠状动脉正在硬化或已经硬化了。</p><p>*经常感觉耳痛,耳鸣是早期心脏病产生的征兆之一。</p><p>*两眼间的鼻梁根处有横纹,表示体内心律失常或心脏不太好。</p><p>*鼻头发红发肿是人体内脂肪过多或心脏病加重的表现。</p><p>*健康人的舌头是粉红色的,舌头发白,上面有小红点,可能是心肌炎。</p><p>*舌头上有较深的竖纹,往往也预示着心脏病的降临。</p><p>*舌头发暗发紫表示血液循环不好,心脑血管可能有问题。</p><p><br></p><p>♦心与诸脉</p><p>*手臂内侧有疼痛、麻胀或出现咽喉干燥、胸闷、心痛的症状,则可能是心脏有问题。</p><p>*肺经有问题,体内气血运行就不通畅,血液循环不好,就容易引发心脏方面的疾病,易出现胸口憋闷、心烦等症状。</p><p>*脾脏功能虚弱,人会感到心慌、心跳加速,情绪变得烦躁不安,心脏还会隐隐作痛。另外,脾气不能摄血,则血流不畅,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心脏功能也受影响。</p><p>*胃经有问题,人就会心慌、心跳加速、“坪坪”乱跳,胃寒胃热也会传导到心脏,引发心热。</p><p>*肾精不足或衰竭,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的现象,像心脏期前收缩和间歇,发生时常伴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经常性的心脏期前收缩使心脏排血量降低,可引起乏力、头晕及胸闷,并可使原有的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加重。</p><p>*心包是包裹在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心包经是连接心包和心脏的重要经络。心脏疾病最先通过心包经表现出来,病人常感觉胸闷,心烦,恶心。常按摩、锻炼心包经可预防心脏病。</p><p><br></p><p>♦心与四时,五行,五色等的关系。</p><p> </p> <p>未时(13:00~15:00.)</p><p>♦手太阳小肠经当令</p><p>未时又称日昳(die)日央。就是我们常说的日头偏西了,如一年之中的初秋,经过阳光的照射,万物吸收到天地精华,长成了有滋有味的果实。</p><p>未时小肠经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以此表明午餐要吃好的重要性。</p><p><br></p><p>♦日走偏时。小肠经当令,吸收精华。</p><p>未时是下午1:00~3:00,此时日己渐渐偏西未时与十二生肖中的羊所对应,羊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在日之时吃草,因为此时小肠经工作,肠道消化吸收食物能力较强,其实人和羊一样,午餐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脾胃的初步消化后,还需要小肠进行深加工。</p><p>《黄帝内经》讲:“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意思是说小肠是接受、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主要作用就是将食物中的精华部分分辨出来,转换成能量,再分配给人体的其他各个器官。</p><p>♦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p><p>未时13:00~15:00,是小肠经工作时间此时气血流注小肠经小肠消化吸收,泌别清浊的能力最强,午餐吃得好不好,非常关键。</p><p>午餐吃得好,小肠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补给,气血才会足。小肠经出于心脏,与心经相表里,它的气血足,心脏的供血能力也就强。气血通畅,人就精神百倍。</p><p>反之,则很容易影响到全身的气血供应,加重心脏和心经的负担。长期不注意午餐营养,小肠经气血不足,人体汲取不到充足的营养,就容易造成体质下降,各类疾病就容易找上门来了。</p><p><br></p><p>♦养生先养肠。</p><p><br></p><p>《黄帝内经》将五脏六腑中的小肠封为“受盛之官”,主要职能就是接由胃传来的食物,进一步消化并分辨浊清。若肠道出了问题,分辨清浊的能力就会下降,体内的废物就无法及时排出体内,百病便容易乘机滋生。由此可知,中医常说的“养生先养肠”是很有道理的。</p><p><br></p><p>♦最常见的肠道问题便秘。</p><p>便秘是指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以致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一般两天以上没有排便,这说明可能是便秘了,便秘是百病之源,如出现上述症状,那就要赶紧治疗,否则后患无穷。</p><p><br></p><p>♦便秘的危害,免疫力下降。</p><p>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淋巴都分布一次,也就是说70%的免疫力集中在我们的肠道内,长期便秘必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正如以下这些现象都是免疫力弱的表现,都有可能是因为便秘所导致的。</p><p>*有些人经常反复的感冒,吃药打针都不见效。</p><p>*有的人肠胃常常闹毛病,吃东西容易拉肚子。</p><p>*有的人动不动就觉得累,犯困。</p><p>*有的人不小心弄破了手指伤口好久都没能愈合。</p><p>♦便秘的危害、容易引起血液中毒。</p><p>便秘会便人体肠道内的有害细菌和毒素无法及时排除,体外滞留在肠道里面容易被肠壁毛细血管吸收溶于血液,被污染的血液送到其他地方容易引起其他部位的疾病。有毒血液进入脑部损害中枢神经,容易诱发中老年人痴呆症,到达肝部加速肝硬化导致肝癌,流经心脏,则容易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p><p>便秘严重损害容貌和形象。宿便绝对是皮肤的头号克星,因为肠道中的毒素堆积可导致皮肤粗糙无光泽,形成色斑和暗疮长期以往人很容易衰老,还有一些体臭和口臭问题,也是宿便在作怪。</p><p><br></p><p>♦肠道不适百病丛生。</p><p>养好肠道当务之急就是解决便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p><p>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千万不要暴饮暴食。</p><p>饮食讲究卫生,少吃刺激性食物,吃饭时细嚼慢咽。</p><p>适当多饮水,每天早晨空腹饮一杯温开水或蜂蜜水。</p><p>多进行腹肌锻炼,增强腹肌的力量和促进肠蠕动能力。</p><p>保持精神愉快,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可导致或加重便秘。</p> <p>申时</p><p>♦足太阳膀胱经当令</p><p>申时(15:00-17:00),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臂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p><p>此时西边的太阳正缓慢地朝着地平线落下,气血便在这条经脉里上下流窜,猴性就如同我们身体的膀胱经,从脑到足小趾可以从晴明穴直接上下窜于胸部,两者相对应贴切有生动。猴子最喜欢这个时候了,他们活蹦乱跳不停地穿梭在树枝间,欢快地啼叫着。</p><p><br></p><p>♦朝而受业,夕而习复</p><p>深石是一天中的黄金时期,这时候人体内的膀胱经当令气血流注膀胱经,人的精力最旺盛,做事效率最高,头脑也非常清晰,判断力很精确,所以重要事情可以在这个时候做出决断。</p><p>♦夕阳西下,膀胱经当令,新陈代谢。</p><p>申时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高峰期。膀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器官之一,它位于小腹中,《黄帝内经》中把它喻为“州都之官”,主管蒸化水津,贮尿排尿,将人体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就像是“下水管道”。</p><p>生时不妨多喝点儿水,让身体里的垃圾都随着水管儿输送到膀胱,然后经过膀胱的气化作用排出体外,要时刻保证下水管道的畅通,人的整个新陈代谢过程就会进行得顺畅一些,新陈代谢好可以防止很多疾病,去除很多健康隐患。</p><p><br></p><p>♦补充水分,上下顺通,保持青春。</p><p>对于喝水的时间也大有讲究,很多人都知道早上起来要喝一杯温开水,除了早上起来要喝水外,申时要多喝水,申时喝水除了可以稀释血液,促进食物消化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便利尿有益于新陈代谢。</p><p>申时膀胱内气血最旺,活动能力最强,午饭吃进去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正好达到膀胱,此时如果补充水分增加膀胱内的水流量,那体内的污物垃圾很快就会被清理干净,整个人才能会感觉全身通畅,神清气爽。</p><p>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膀胱内就会出现垃圾堆积,轻则引起排尿不畅,膀胱炎严重可导致膀胱结石,膀胱癌等,所以尤其是下午申时多喝水对身体健康来讲特别重要,不容小觑。</p><p><br></p><p>♦记忆力下降与膀胱经有关。</p><p>子曰:温故而知新温,故就是加深记忆的过程,记忆的好坏与膀胱经有关,而年轻人的记忆力下降是亚健康的表现,记忆力下降就表明膀胱经可能出现问题了。</p><p>膀胱经是人体内阳气最足的经络,通过它可以调节肾脏的功能,肾脏是人体精气神产生的根源,肾脏功能强了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气血供给大脑,大脑气血足了才能反应迅速,大脑思考能力强了,反应快了,人的记忆力也就提高了。</p><p>若记忆力下降了不必太担忧,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善,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就是心俞血,按摩此穴可以治疗健忘症,对提高记忆力有好处,此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向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各约1.5寸,最好是在申时按摩效果更好。</p><p><br></p><p>♦膀胱经是人体的小太阳。</p><p>膀胱经是十二正经中阳气最足的经络,有人体小太阳之称人体内的阳气主要是通过它来传输。</p><p>人体内肾脏衰弱,膀胱经无法调配足够的气血到大脑,大脑反应就会很迟钝,记忆力就会大大减退。特别是对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来讲,这种现象很普遍。因为人到了这个年纪,身体各功能都在减退,体内肾虚气弱。气血不足,大脑的反应能力就弱,记忆力就衰退了。</p><p><br></p><p>♦膀胱经气血充盈与人的精神状态。</p><p>中医上有“气血虚弱,神魂无所依”的说法,说明人体内阳气不足,气血虚弱,则看起来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申时,人的思维应当像猴子一样敏捷。如果感觉疲乏犯困,则是体内阳虚的表现。</p><p>*如果体内阳气虚弱,经络又不畅,则人就容易疲劳,无神采,易犯困。</p><p>*膀胱经里的阳气充足,经络又通畅,这人看起来就神采奕奕,精神百倍。</p><p>*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二者气血相通,功能相连,肾里的阳气是由膀胱经与肾经共同来调节的,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与心脑肾都有关,心主神明。</p><p><br></p><p>♦膀胱经的病变。</p><p>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疾病,引发此病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还是人体内的经络病变引起,如果膀胱经出现问题,往往容易引起风湿性关节炎。</p><p>黄帝内经把风寒湿三气成为痹,因为风湿病大多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膀胱经是体内阳气最足的经络,是人体阳气的仓库,负责源源不断地向身体输送阳气,以保证各部门的正常运转,一旦出现问题,阴阳失去平衡,出现偏盛偏衰,受到邪气侵入,风湿病便产生了。</p><p>膀胱经病变则易导致体内血液循环不畅,而体内的营养物质大部分随着血液输送到全身,如此身体的一些部位,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来滋养,这容易导致局部组织的病症,像肌肉萎缩关节炎等血流不畅,还是容易产生痰浊和淤血,这些痰浊和淤血容易堆积的一些关节处,引发炎症。</p><p><br></p><p>♦膀胱经锻炼有法</p><p>膀胱经是人体阳气最足的经脉,是人体阳气的仓库,平日要加强对它的调养,可以防治很多病症。那么要如何调养膀胱经,则不妨从背部和腿部入手。人体的背部是膀胱经的主经之地,这里也是五脏六腑的安身之所。保养好了膀胱经也就保护好了我们的脏腑。最好的锻炼方法就是拍打背部,或按摩委中穴。</p> <p>酉时(17:00~19:00.)</p><p><br></p><p>♦足少阴肾经当令。</p><p>“酉”字典意为地支的第十位,属鸡,这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12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开始归窝了,故称酉鸡。</p><p>鸡归窝的时候,正值人体内的肾经当令,气血流注肾经,此时正是人体藏精养肾的最好时机。</p><p><br></p><p>♦阳气沉降,肾经当令,贮藏精华。</p><p>酉时又称日入,日落,傍晚。太阳要落山了,鸡该归窝了,正是一年中秋季收藏精华的季节,而人体内的肾就像仓库一样,封藏先天带来的和后天收藏的精气,并且以后天滋养先天。</p><p><br></p><p>♦肾的分工。</p><p>《黄帝内经》将肾封为“作强之官”,主管人的智力和技巧,并主藏精。</p><p>肾为先天之本,也是储藏纳精之所,主管人的生殖和生长发育;肾主水,负责人自身的水液代谢;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与人的思维能力息息相关;肾主技巧,与人的动作和运动力量有关。</p><p><br></p><p>♦肾与四时、五行、五色、五味等的关系</p><p><br></p><p>肾与冬气相通。冬天是万物蛰藏,颐养天机的好时候,天地间阳气深藏,阴寒之气大盛,肾脏将人体内的少阴之气集中收藏起来,以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此时人们要早睡晚起,注意避寒,不要过多地出汗,以防损伤正气。</p> <p>♦女子也容易肾虚。</p><p>在普通人眼里,肾虚似乎都是针对男人的,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肾虚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和男人一样也很容易患上肾虚。</p><p>肾阳虚的女性会特别怕冷,易伤风感冒,精神不振,皮肤干燥黯淡无光,黑眼圈下不去,脸上一张黄褐斑,脱发,出现不孕,性欲冷淡等。</p><p>肾阴虚的女性则会感觉腰膝酸软,经常头晕,耳鸣,手心足心发热便秘等,甚至出现月经延期,月经量少,闭经等状态。</p><p>♦老年人补肾多泡脚。</p><p>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热水泡脚,胜吃人参。我国传统中医也早有记载,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润肺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老年人养生最关键是养肾,泡脚是养肾最好的方法之一。</p><p>老年人身体各项功能都在退化,最明显的就是肾虚肾衰,肾脏不好的人容易出现脱发,弱化,耳鸣,耳聋,头昏眼花,牙齿松动,消化不良,便秘,失眠,关节麻木等症状。</p><p>通过泡脚可以刺激足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从而起到滋补元气,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p> <p>戌时(19:00~21:00.)</p><p>手厥阴心包经当令。</p><p>此时已日落西山了,夜幕在徐徐拉开,月亮也缓缓升起来了,天地间阴气正盛的时候阳气慢慢在散尽,人们也终止了一天的喧闹忙碌,静下心来了。</p><p>在十二生肖中对应为狗,在动物当中人与狗的关系最为密切,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时刻履行的是为门厅保卫主人的职责。</p><p>♦日落西山心包经当令保养心脏。</p><p>戌时又称黄昏,日暮,日沉。进入黄昏天色欲黑未黑,人们自然放松娱乐了,此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心喜之时,人的心包就像狗一样,时刻保护了心脏,连接心包与心脏的便是心包经了,心包经活动的时候正是戌时。</p><p>♦保护心脏首先得保护好心包。</p><p>心包虽然是臣使之官,但是也容易受人情绪的影响,所以保护好心脏,首先得保护好心包,守住了第一道防线,心脏才能平安无事。</p><p>人体内的心脏非常脆弱,若感情过于丰富,情绪变化太快,喜怒哀乐都会影响到心脏,心包便担当着保护心脏的重任。当邪气来犯时先由心包承受,经过一道关卡如此心脏受到伤害就小多了。</p><p>♦护心养胃,饭后半小时。</p><p>中医认为心火生脾土,心和心包都属火,脾胃则属土,心功能强的人脾胃功能也不会差,反之脾胃不好也会影响心脏供血,所以保养好脾胃也是护心。</p><p>吃完饭就散步,一些食物还残存在食道里,可能会梗阻,不利于消化。</p><p>饭后马上喝茶,稀释了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茶叶的单宁酸影响蛋白质和铁元素的吸收,有可能会引起缺铁性贫血。</p><p>饭后听听音乐可足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消化,饭后看看远处的风景,即可调节视力,又能放松心情,助于消化。</p><p>♦心境平和,盘腿打坐收敛心气。</p><p>盘腿而坐,双手平放在双腿上,双目微闭,身心保持放松,平心静气,呼吸时采取腹式呼吸法。</p><p>时间最好选择在戌时吃完饭后半小时进行,此时正值心包经当令,效果甚佳,每天练习15分钟左右。</p><p>深吸慢呼。吸气时,以鼻吸气,收腹。呼气时唇部微缩,让气流嘴唇缝隙中缓缓呼出。</p><p>练完之后,会感觉身心舒畅,长期坚持练习,效果会更显著。我们平时工作生活忙碌,在闲暇之时,闭目养神,是收敛心气的最好办法。</p><p><br></p><p>♦平心静气,修身养性,置身事外。</p><p>人生在世就像时刻处在荆棘之中,要时刻保持心情平和摒除杂念,只有不心存妄想,不为俗世诱惑所动,心静如水,才能躲避危险,修身养性,否则痛苦将会如影随形。</p><p><br></p><p>♦乳腺疾病与心包经息息相关</p><p>《灵枢·灵兰秘典论》中载:“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人的情绪变化首先得由心包代心受之,再传导到心。而连接心与心包的就是心包经了。心包经不通畅,人的情绪就不能及时发散,容易造成抑郁。而喜欢生气、郁闷、心情不畅、气血瘀滞是导致乳腺病症的主要原因。</p><p>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中点,是心包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距离乳房较近,是预防治疗乳腺系统相关疾患必用的穴位,是“妇科要穴”之一。按摩手法,用中指指端按揉,每次约2分钟。</p><p> 推是指用双手拇指指腹自膻中穴沿着前正中线从下向上推,缓慢而均匀,每次约2分钟。通过揉和推,可以调节任、冲二脉,补气益血,疏肝通经。不仅可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胸部疼痛、气喘等病症,而且对于治疗乳房发育不良、乳房下垂、产后乳汁少等效果也不错。</p> <p>亥时(21:00~23:00.)</p><p>♦手少阳三焦经当令</p><p>亥时是21-23点,此时已经是深夜了,万物归于宁静,阴气达到最盛并逐渐走向衰弱,阳气最弱而又开始慢慢滋生,此时正是天地间阴阳交接,新一轮循环即将开始的时候。</p><p>亥时睡觉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养阴,这个时候人劳累了一天也应当好好睡觉,养养阴了。</p><p>♦阴阳交合,三焦经当令,养阴育阳。</p><p>亥时对应十二生肖当中的猪,最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睡觉,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吃完再接着睡,一天24小时绝大部分都在睡觉。</p><p>♦决读之官,水道出焉</p><p>三焦可以说是连接五脏六腑之间的立体网膜,主要作用就是运行元气、水液。《素问·灵兰秘典论》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意思是说三焦是管理全身水道的,有了它,我们体内的水道才能畅通无阻,体液才能正常排泄。除了水液,三焦还运行肾脏贮藏的元气。</p><p>三焦为疏通水道、主气血周流的决读之官。为六腑之一,是人体最大的腑,是上、中、下三焦的统称。《类经》说三焦是“藏府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藏,一腔之大府也。”因位脏腑之外故有“外腑”“孤脏”之称。</p><p>♦上焦为横膈以上,</p><p>包括心、肺、胸、头面部及上肢。《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如雾。”上焦心、肺敷布气血,就像雾露弥漫的样子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p><p>♦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灵枢·营卫生会》认为:“中焦如沤。”“如沤”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需要像沤田一样,才能进而化生气血。治中焦如衡(平衡),非平不安。</p><p>♦下焦是指胃以下部位,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和下肢等。但由于肝、肾同源,肝与肾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故又将肝、肾都归属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认为:下焦如渎”。治下焦如权(秤砣),非重不沉</p><p><br></p><p>♦天地静寂,休养生息</p><p>《灵枢·大惑论》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籍。”“籍”是醒来的意思,这句话就是强调人们应当在夜晚阳气将近,阴气强盛的时候入睡,白天阴气弱,阳气强应起床劳作。亥时,天地间阴气已接近最盛,阳气将尽,此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睡觉了。</p><p>大多数人由于忙生计或忙事业,每天不分黑夜地加班加点,经常熬夜到一两点,仓促地睡几个小时,又得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长期压力大,精神容易紧张,导致睡眠质量得不到保证,健康更无从谈起,过早地衰老成了必然的结果。</p><p><br></p><p>♦35岁为分水岭</p><p>人体各项功能的发育、成熟和衰老就像上坡下坡一样。35岁为分水岭。35岁之前,身体各项功能在不断地发育完善,走上坡路;35岁左右正好到达坡顶;过了35岁,人体各项功能开始衰老,是在走下坡路了。</p><p>男人和女人一样,过了35岁,人体各项功能开始走下坡路,人体衰老的速度都在加快。但是在生活中有一些细节做到了,则可以延缓衰老,比如说天天晚上11点之前睡觉。若能做到并坚持,就能使自己青春。</p><p><br></p><p>♦三焦通百脉</p><p>亥时是人体内三焦经当令的时候,人只有在进入睡眠的状态下,才能保证均衡地输送和调配元气和水液给各大脏腑。这时候不睡觉,还在做其他的事情的话,人体内的精气和血液过于集中在一个地方,三焦经分配给其他组织器官的元气和水液就少了。一缺“粮”,就容易闹“脾气”</p><p>三焦经不好好工作,也影响我们体内汗液、尿液的正常排泄,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所以,在该睡觉的时候要好好睡觉,这样有利于体内水液正常排泄,促进新陈代谢。</p><p>♦调节三焦经有助于防治更年期综合征。</p><p>在中医上与情绪相关的问题都与三焦经有关,对于女性更年期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从调理三焦经入手,三焦主气是全身的调度员,气的问题都归他管。</p><p>女性由中年步入老年之间的过渡阶段我们称为更年期。更年期的女性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情绪容易失控,变化无常。对于生</p><p>活中的一些琐事,往往会暴躁易怒。</p><p>严重时脾气来了还爱摔东西,脾气过了又后悔不已,有的人则是抑郁淡漠,不愿意与人交流,还容易出现抑郁症。</p><p>还有的人则会表现猜疑多虑,整天疑心丈夫是不是在外面有外遇,影响夫妻感情,家庭幸福。</p><p>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方法有很多,从自身来讲平时注重保养三焦经就是一种好方法,其实女性进入更年期并不可怕,关键还要有一个积极面对的态度,乐观面对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