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之 绘制潜水艇

流光忆水

<p>四大金刚组</p><p>由马元熙、王雯溪制作</p><p><br></p> <p>鹦鹉螺号内部结构(感谢马组长的图)</p> <p>鹦鹉螺号结构分布图</p> <p>鹦鹉螺号侧面平面图</p> <p>书中描述的鹦鹉螺号是长90米、宽7米的细长纺锤型潜艇。航行性能好,最高航速可达50海里每小时。这艘船的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而电力则是由海底煤矿燃烧取得的。食物则全部为鱼类、海藻等。所以说能源和船员的生活必需品都来自于大海,它完全不需要陆地的补给,可以无限期的在海上航行。鹦鹉螺号内部有巨大的压缩空气储存柜,可以连续在海底潜行数月而不需浮上海面。船的内部很宽敞舒适。船的武器是船头的撞角,凭借着船自身的高速和坚固外壳,撞角的威力巨大。</p> <p>以下为百度资料,请自行观赏</p> <p>根据海豚发明的潜艇,蜻蜓灵感发明直升机,蝙蝠超声波研制的雷达声纳,狼眼睛研究的远红外设施,变色龙的灵感诞生了吉利伪装服,鸟儿的飞行催生了飞机,铁锅被改造出头盔。人类根据动物的机理研制战争武器,几乎任何一种武器装备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的和动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模仿动物的角、嘴、牙、爪等制造弓箭、长矛、戈、戟、刀、钩、鞭、锏等十八般兵器。现代模仿飞禽昆虫发明飞机,模仿鱼和海兽制造军舰,模仿飞鱼和响尾蛇制造导弹,模仿昆虫制造太空机器人等,许多武器装备的研制都因受动物的结构、功能启发模仿而成。甚至连装备性能的改善,人类也是在拜动物为“师”。</p> <p> 潜水艇样子</p><p>“我热爱大海,”奈莫船长的一句话透露出了他对大海的热爱,在潜水艇上过着与事隔绝的生活,潜艇的内部构造:从中间到艇艏准确地分为:五米长的餐厅,被一堵密封,即不透水的墙和图书室隔开;五米长的图书室;十米长的大厅,被第二堵密封的墙和艇长的房间隔开;我那个二点五米长的房间;最后是七点五米长的储气舱,一直延伸到艇艏总长三十五米。密封防水隔板墙上开有门,用橡胶条密封着一出现漏水,这些隔板墙能保证“鹦鹉螺号”安然无恙。</p><p><br></p> <p>书中寻找</p><p><br></p><p> 感受</p><p><br></p><p>凡事都应该从不同角度去看,奈莫艇长他也有他的苦衷,他有他的信仰,这么一个热爱大海的冒险家,在书中的形象十分鲜明,这么一个如大海般兼具热情、冷酷、和善、危险、温和、暴躁、随和…从容冷静,追求自由,敢于反抗压迫的战士,确又摆脱不了仇恨的枷锁的形象就跃然纸上。鹦鹉螺号的内部构造及在文中所有对它的介绍,让我感觉到了它的高科技,内部构造全面,可以应付各种突发情况,灵活讲究,功能齐全,外形使用奇妙……总体来说,海底两万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震撼,最终奇异的景象及他们所遇到的事情都脱离了那些无聊的故事情节。</p>